如何看商品期货波动率
⑴ 期货价格的波动率有哪几种怎么计算最好给些资料。
期货价格波动大致有;小幅波动,中幅波动,大幅(峰谷)波动。怎么计算需要请问“主力庄家”。期货市场,一般需要避开节前后交易日,防止“过山车”行情,祝你幸运,留在市场,永葆青春。资料;请你多关照95-99年度的郑州白糖,10-11年度的郑州棉花,PTA,及上海交易所的铜和橡胶品种,自己看收获的经验值更加深刻。
⑵ 怎么判断期货趋势强弱
目前,我国有上海、郑州、大连三个商品交易所,商品期货主要有四大类20多种,包括农产品期货、工业品期货、能化期货以及金属期货。
这么多期货品类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但是每一类期货品种拥有不同的特性。比如工业品和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受工业生产影响较大;而农产品期货则更多受天气、政策等因素影响;贵金属期货,比如黄金、银因其具备避险功能,其价格更多受国际安全形势等因素影响。
当然,作为一名期货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还是商品期货品种的趋势强弱。趋势,在商品期货市场是指某个时间序列里,商品期货价格具备可预期的向上或者向下的变化方向。
一般来看,商品期货品类具备的趋势越强,投资的价值也就越大。理由很简单,趋势强的品种,趋势出现后,做右侧交易更容易获得较大回报。
目前,根据我们对南华商品指数的波动率分析,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波动率周期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左右。
⑶ 期货价格的波动率怎么算
你得先定义什么是波动率,你问波动率大小你得先给波动率定下量化标准
⑷ 股市中波动率在盘面怎么显示的,由什么代表请具体回答新手
定义:首先将指定区间按照设定的周期分割为若干个样本区间,然后计算指定周期的平均收益率标准差。例如:指定周期=月,则计算结果为为月收益率的标准差。
公式:波动率={∑[(Ri-∑Ri÷N)^2]÷(N-1)}^0.5 1、根据计算周期(日指交易周期;周、月、季度、年均指日历周期)在所选时间段内拆分出N个区间(头尾包含的不完整日历周期舍去)。 2、获取每个区间最末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EPi和最初一个交易日的前收盘价BPi。 3、如果所选收益率计算方法是“普通收益率”则以“EPi÷BPi-1”作为区间内的收益率Ri;如果所选收益率计算方式是“对数收益率”则以“Ln(EPi÷BPi)”作为区间内的收益率Ri。 4、根据以下公式确定计算结果。
简介波动率是标的资产投资回报率的变化程度的度量。
从统计角度看,它是以复利计的标的资产投资回报率的标准差。
从经济意义上解释,产生波动率的主要原因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a宏观经济因素对某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即所谓的系统风险;
b特定的事件对某个企业的冲击,即所谓的非系统风险;
c投资者心理状态或预期的变化对股票价格所产生的作用。
但是,无论原因如何,波动率总是一个变量。[1]
分类波动率有下列4种:
(1) 实际波动率。
实际波动率又称作未来波动率,它是指对期权有效期内投资回报率波动程度的度量,由于投资回报率是一个随机过程,实际波动率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或者说,实际波动率是无法事先精确计算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办法得到它的估计值。
(2) 历史波动率。
历史波动率是指投资回报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波动率,它由标的资产市场价格过去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即St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映。这就是说,可以根据{St}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波动率数据,然后运用统计推断方法估算回报率的标准差,从而得到历史波动率的估计值。显然,如果实际波动率是一个常数,它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则历史波动率就有可能是实际波动率的一个很好的近似。
(3) 预测波动率。
预测波动率又称为预期波动率,它是指运用统计推断方法对实际波动率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并将其用于期权定价模型,确定出期权的理论价值。因此,预测波动率是人们对期权进行理论定价时实际使用的波动率。这就是说,在讨论期权定价问题时所用的波动率一般均是指预测波动率。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波动率并不等于历史波动率,因为前者是人们对实际波动率的理解和认识,当然,历史波动率往往是这种理论和认识的基础。除此之外,人们对实际波动率的预测还可能来自经验判断等其他方面。
(4) 隐含波动率。
隐含波动率是制期权市场投资者在进行期权交易时对实际波动率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已反映在期权的定价过程中。从理论上讲,要获得隐含波动率的大小并不困难。由于期权定价模型给出了期权价格与五个基本参数(St,X,r,T-t和ς)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将其中前4个基本参数及期权的实际市场价格作为已知量代入期权定价模型,就可以从中解出惟一的未知量ς,其大小就是隐含波动率。因此,隐含波动率又可以理解为市场实际波动率的预期。
期权定价模型需要的是在期权有效期内标的资产价格的实际波动率。相对于当期时期而言,它是一个未知量,因此,需要用预测波动率代替之,一般可简单地以历史波动率估计作为预测波动率,但更好的方法是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历史波动率作为初始预测值,根据定量资料和新得到的实际价格资料,不断调整修正,确定出波动率。
波动率和时间的关系许多初学者认为,接近到期日,时间价值耗损速度加快,所以应该在接近到期日的时后。去放空选择权。--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市场的时间流逝,对于买卖双方是平等的。您没有办法从时间流逝中讨到任何便宜的。因为,您在接近到期日放空选择权,虽然时间价值流逝的速度加快,但是,相对地,您放空选择权所收取的权利金降低,两相抵销,您是讨不到半点便宜的。
但是,波动率的偏高或偏低,确实会对买卖双方造成不平等的差别待遇。也因此,操作选择权的两个重点,就是趋势和波动率。如果您能够两者皆掌握得宜,则您可以赚很多钱。如果您只能够掌握其中一个重点,则您最好是对另一个重点作避险的动作。
与波段幅度的关系一般人都会把波动率和波段幅度,两者搞混在一起。其实,它们之间是相关而不相同的。
事实上,当行情出现大幅波段(不论涨跌)的时候,波动率也是会被带动而上升的。但是,同样的波动率在不同的情况下,却会出现波段幅度变动巨大的情况。其中的原因,就是波段幅度是波动率的信赖区间,当标准差发生变动的时候,即使波动率完全不变,波幅的变动率还是非常惊人的。
这一点,在实务上尤其重要。当您放空勒式部位赚取权利金的时候,除了要注意在偏高的波动率情况下进场,您还要注意去检查,过去几天的波幅是否安全,因为,高幅度的波幅往往会吸引另一个高幅度波幅,导致波幅扩大,行情涨跌超过您放空勒式部位的损益平衡点。
实务上的做法就是,把过去5,10,15,20,25,30,35,40,45,50天期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之价差,做一个纪录,拿来比较您所放空部位的损益平衡点,看看该部位的安全性如何,如果即将产生安全顾虑,则最好做一下部位调整。否则,部位调整是浪费手续费,压缩获利空间的毒药。
期限结构众所皆知,不同长短的波动率取样期间,会造成波动率变动幅度出现不同的变化景观。
一般言之,取样期间愈短,波动率的变动幅度愈大,取样期间愈长,波动率愈稳定。这种现象称之为volatility cone。
波动率期间结构,除了有上述的短天期领先长天期的现象之外,它还有短天期回归长天期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mean reversal。
也就是说,当您记录了一组5,15,30,60,90,150天期的历史或隐含波动率,除了可以观察短天期如何影响长天期的现象之外,您还可以观察短天期如何回归长天期的现象。
就实务的观点言之,
如果短天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长天期之下,则表示波动率正呈现着下降的趋势中,您可以尽量放空选择权。只要,短天期突然跑到长天期之上,则您可以预期会有拉回下降的现象出现,您可以大量放空选择权。
如果短天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长天期之上,则表示波动率正呈现着上升的趋势中,您可以尽量做多选择权。只要,短天期突然跑到长天期之下,则您可以预期会有拉回上升的现象出现,您可以大量做多选择权。
这种现象跟移动平均线非常相似。差别只在于价位的移动平均线,长天期均线本身变化很大,而长天期波动率均线则少有变化,这样子,反而是它的优点。
评等Wilder曾经发问过,什么是高价?什么是低价?
我们对于波动率也同样可以发问,什么是偏高的波动率?什么是偏低的波动率?
如果我们把过去纪录的历史波动率,或隐含波动率的纪录,利用高低评等的excel工具,就可以制作出简单的波动率高低评等工具。
这种高低评等工具,其实在国外选择权市场里,是一个很普遍的工具。比方说,Optionetics这个网站就搜集欧美主要期货选择权市场的波动率,将之一一做评等比较,依其波动率相对高低,罗列成一张表格。以供交易者决定如何在偏高的波动率情况下,放空选择权,在偏低的波动率情况下,做多选择权。
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针对台指选择权波动率,计算出它的相对高低。方法就是:
假设今天的波动率(历史和隐含)是V,最近20天最高波动率=Vh,最低波动率=Vl,则今天的波动率评等就是:
(V-Vl)⁄(Vh-Vl)
计算出来的值介于1~0之间,如果该值大于0.85,就表示波动率偏高,小于0.15就表示波动率偏低。--波动率偏高就应该做选择权卖方,波动率偏低,就应该做选择权买方。
我们也可以把这些评等比值,利用Excel画成一条时间系列曲线,以供交易参考。
当然,您也可以针对该比值做快速和慢速的移动平均线,这样就成为一种KD指标。
⑸ 什么软件可以看隐含波动率,历史波动率
现在有了期权后,就可以在行情软件中可以看到了。
⑹ 期货品种的波动率怎么算
波动率的算法和期货当日涨跌幅度的算法一样啊。只是涨跌幅度一般在期货指的是涨停跌停的幅度。
⑺ 期货市场中,市场的平均波动率和品种波动率是怎么计算的市场效率是怎么算的
你在做期货波动率吗? 我也在做有一种短期的就直接价差再除以各一个基数!中线要考虑隔夜的影响!国外有一中是把短期乘以一个西格玛值 西格玛值是有隔夜之间的一个除数 不好说
⑻ 什么是波动率指数
1987的全球股灾后,为稳定股市与保护投资者,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于1990年引进了断路器机制(Circuit-breakers),当股价发生异常变动时,暂时停止交易,试图降低市场的波动性来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但断路器机制引进不久,对于如何衡量市场波动性市场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渐渐产生了动态显示市场波动性的需求。因此,在NYSE采用断路器来解决市场过度波动问题不久,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从1993年开始编制市场波动率指数(Market Volatility Index,VIX),以衡量市场的波动率。
CBOE 在1973年4月开始股票期权交易后,就一直有通过期权价格来构造波动率指数的设想,以反映市场对于的未来波动程度的预期。其间有学者陆续提出各种计算方法,Whaley(1993)[1] 提出了编制市场波动率指数作为衡量未来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程度的方法。同年,CBOE开始编制VIX 指数,选择S&P100 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为编制基础,同时计算买权与卖权的隐含波动率,以考虑交易者使用买权或卖权的偏好。
VIX表达了期权投资者对未来股票市场波动性的预期,当指数越高时,显示投资者预期未来股价指数的波动性越剧烈;当VIX指数越低时,代表投资者认为未来的股价波动将趋于缓和。由于该指数可反应投资者对未来股价波动的预期,并且可以观察期权参与者的心理表现,也被称为“投资者情绪指标”(The investor fear gauge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VIX指数逐渐得到市场认同,CBOE于2001年推出以NASDAQ 100指数为标的的波动性指标 (NASDAQ Volatility Index ,VXN); CBOE2003年以S&P500指数为标的计算VIX指数,使指数更贴近市场实际。2004年推出了第一个波动性期货(Volatility Index Futures)VIX Futures, 2004年推出第二个将波动性商品化的期货,即方差期货 (Variance Futures),标的为三个月期的S&P500指数的现实方差(Realized Variance)。2006年,VIX指数的期权开始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开始交易
计算波动率指数(VIX)需要的核心数据是隐含波动率,隐含波动率由期权市场上最新的交易价格算出,可以反映市场投资者对于未来行情的预期。其概念类似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随着市场价格变动,利用适当的利率将债券的本金和票息贴现,当债券现值等于市场价格时的贴现率即为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也就是债券的隐含报酬率。在计算过程中利用债券评价模型,通过使用市场价格可反推出到期收益率,这一收益率即为隐含的到期收益率。
⑼ 期货波动性分析
2句话
基本分析就是分析这个品种的产量、市场需求、政策什么乱七八糟的,然后给出一个观点,就是在一段时间之内是多?空?观望? ----然后照此操作。但是仍然继续观察留意市场上的基本资料,直到达到自己的预期或是市场面出现改变,而采取其他的操作,仍然是--多?空?观望
而期货分析就是一个八仙过海的活了,用形态学了、指标了、什么玄的神秘的周易了,最终就是利用工具分析当前的价格上面自己是--多?空?观望,
当然现在2者都已经混淆了,难得有纯粹的单方面分析,都搞的像狗的虎!!
⑽ 如何看懂期货市场波动
期货价格波动,实质上就是多头和空头双方的较量,当力量均衡时,价格就呈区间震荡;当某一方力量暴发时,则就产生突破行情。因此,价格波动的基本特征就是:
平衡市(区间震荡)+突破市(趋势行情)
所有的行情均在这2种状态下转换,平衡后产生突破,突破后再进入平衡,再突破。另外,这2种状态无论在哪种周期下都同样存在,所不同的是,周期大的平衡就能产生大级别的突破,周期小的平衡只能产生小级别的突破。当我们看到大平衡后的突破时,我们就能明白对后续行情有较大的预期,交易的策略自然偏向于日内波段或波段,而不是一昧地全是(超)短线,很多人看对方向而不赚钱,根本原因就在这儿,即:行情的属性和交易策略不配套。小周期的平衡后突破,自然支持的行情级别不会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