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与上海原油期货
A. 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简单分析一下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打贸易战呢?
现行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是美国制定的,包括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体系。美国拥有金融霸权、世界贸易霸权和舆论霸权,加上霸道的美军,构成了美国的全方位霸权。
打贸易战,美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霸权!
美国霸权的好处是什么呢?话语权、规则制定权、世界货币权等等。只要霸权在,美国就可以躺着收割世界各国人民的财富(剪羊毛)。
中美贸易战开打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及中国高端制造业不断向上突破引发的。长期以来,美国霸占着高端制造业的尖端,享受着“垄断红利”。比如大家熟知的手机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向中国手机厂商收取“高通税”,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
深层次原因是以人民币结算的上海原油期货于3月26日上市交易。这使得人民币动摇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权(原油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代表),也就说动摇了美国的货币霸权。
根本原因是以中国为首的各国人民争取平等的发展权。因为现行的世界制度为美国霸权的体现,也是套在世界各国人民身上的“枷锁”,限制了各国发展的上限。同时,中国的崛起是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崛起,使得中国具备打破霸权的实力。
所以中美贸易并不是偶然。
B. 中美贸易战对期货的影响,会影响到哪些期货品种
利多农产品,利空钢铁有色品种。
C. 中美贸易战给期货投资带来哪些影响
从以往历史经验来看,中美经贸战开打的主要方式或领域可能集中在下述四个方面:
首先,中美钢铁贸易摩擦恐难以避免。紧随其后的产业可能会是乘用车轮胎、光伏产业等中美贸易摩擦较为集中的产业。再次,谨防美国单方面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最后,排斥中国企业的投资和产业保护主义倾向将越来越严重
D.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对中美贸易战多大影响
3月26日9点,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并以人民币计价。
中国版原油期货的推出,虽然酝酿多时,但此次真的横空出世还是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甚至有人把此事和濒于贸易战的中美关系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中美贸易争端的原因或是结果。但实事求是地说,他们想多了。石油期货的推出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影响中美贸易,也不会对美国造成什么损失,而且美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无法阻止中国石油期货的推出。对于中国而言,石油期货的推出顺应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在世界石油贸易地位的自然反映。
在全球石油运输的版图中,从海湾和非洲东部经过印度洋到达中国沿海是全球石油运输量示意中最粗的那条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进口量排世界第一,对外依存度超过65%。虽然在市场中如此举足轻重,但目前全球范围内却没有能够反映这种需求的原油期货合约,没有形成能够反映亚太地区原油实际供需状况的定价基准。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有助于形成反映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市场供需关系的原油定价基准,进一步完善国际原油定价体系,增强中国对于原油价格的话语权。
上海原油期货真正引发人们浮想联翩的地方是以人民币计价。迄今为止全球的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用美元来定价。从原油市场角度来看,中国原油期货正式挂牌交易后,“美元石油”和“石油美元”几乎长期作为左右国际大宗货物和货币市场的唯一要素的时代从理论上宣告结束,“人民币石油”和“石油人民币”的应运而生,将是新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E. 中美贸易战会影响全球石油价格吗
据报道,随着中美贸易交锋蔓延至炼化领域,全球投资者开始担心,如果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美国页岩油气是否会追随该国农业产品被卷入贸易战中,市场观点认为,中国对原油施加的任何关税举措都可能对美国原油供需造成重大影响,并将影响美国油价,继而波及全球石油价格。
但是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可以在任何时候抛弃美国能源,因为(除美国外)其他地方还有大量供应。对美国来说,能源则是个敏感话题,中国可能不会那么快使用能源来解决争端,而会明智地用这张牌。
自美国2016年恢复原油出口以来,页岩繁荣帮助该国抵消了与中国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咨询机构JBC Energy在一份报告中称,美国周四公布的2月贸易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贸易逆差扩大至2009年以来的最大值。如果排除石油在外,则是有史以来的最大值。
F. 石油人民币期货上市与中美贸易战有关联吗
关联不大 兄弟 石油期货冲击不了对美元石油的地位 只能说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G. 中美贸易战美原油会下跌吗
假如贸易战对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个不确定性影响,如果全球经济下滑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的,需求减少,原油价格相对下跌,同时也要关注供给方面,如果供给相对减少,特别是中东动荡对原油价格短期形成支撑。最终还是要综合考虑,不同的时间段影响的结果是不同的。
H. 中美贸易战升级对原油期货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拉升 拉升再拉升!
I. 中美贸易战对期货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主要影响农产品期货。
J. 中美贸易战对中美及全球经济有哪些影响
中美贸易战一旦出现,短期内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市场稳定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有分析认为,如若中美之间当真爆发贸易战,短期内可能会给中国造成需求侧的巨大冲击。而经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等或许会迫使政策更加被动,也将增加人民币更大的贬值压力。而更悲观的一种情况是,稳增长压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进一步宽松措施,错失结构性改革良机。
其一,2016年,中国对美商品出口占中国商品总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对美商品出口不仅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如玩具、家具、纺织的对美出口均占该行业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机械等对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赶超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二,中国对美国在技术进口以及融资上也有一定依赖。例如,中国进口的许多高科技产品,关键技术只有美国持有,一旦美国停止此类核心技术的对华出口,可能会对中国的产业供应链产生冲击。例如,因特尔和AMD在个人电脑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国手机绝大多数亦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一旦爆发贸易战,中国在寻找此类技术的替代时需要一定时间。
其三,直接投资方面,过去十年美国对华的直接投资占中国全部FDI的3.3%,十年内美资在华企业雇佣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中国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几大出口国所占的比重已相当之高,进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场占有率的空间极其有限最后,估计难以找到美国市场的替代市场。
但也有观点认为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影响相对有限。首先,贸易摩擦对经济的长期影响要小于对金融市场的短期冲击;其次,中美之间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此次贸易摩擦不会失控,两国博弈将最终收敛于双向妥协,新时代不会有“新冷战”;第三,中国将坚持“以我为主”的应对策略,短期反制措施和长期实力补强均具有充裕的政策空间。第四,目前中国对美出口量占中国向全球出口总量的19%,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约占40%,中国是全球贸易中间产品出口商,这意味着即使美国单方面向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可通过与其他国家增加贸易合作进行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