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期货大事件
❶ 历史上原油价格最高是多少在此期间有和重大事件发生
2008年1月2日,主要受非洲产油大国尼日利亚国内局势持续动荡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全年首个交易日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3月12日,由于投资者为规避美元贬值风险而大量买入原油期货,纽约市场油价盘中突破每桶110美元关口。
5月5日,受土耳其军队越境空袭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和尼日利亚国内局势持续动荡影响,纽约原油期价盘中达到每桶120.36美元。
5月21日,美国能源部宣布此前一周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总量大减532万桶,纽约原油期价突破每桶130美元,收于每桶133.17美元。
6月26日,欧佩克轮值主席有关国际油价将持续走高的言论导致大量投机买家进入原油市场,纽约原油期价在电子盘中达到每桶140.39美元。
7月11日,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导致市场担心全球原油供应不足,纽约油价盘中创每桶147.27美元历史最高纪录。
8月4日,由于金融危机深化、经济前景暗淡和原油需求预期下降,纽约油价盘中跌破120美元,在创下最高纪录后的24天内,油价跌幅将近20%。
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纽约油价盘中跌破每桶95美元。
10月6日,道琼斯指数4年来首次跌穿万点,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和国际原油需求下降的担忧加剧,纽约油价跌破90美元,收于每桶87.81美元。
11月20日,纽约股市受美国失业数据等利空因素影响暴跌,油价跌破每桶50美元整数关口。
12月24日,由于美国汽油商业库存增幅大于预期,以及美国失业率创新高,纽约原油价格盘中直逼每桶35美元,报收35.35美元。
12月31日,受中东局势紧张及欧佩克准备大规模减产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攀升,纽约原油期价收于每桶44.60美元,与2007年年终收盘价相比跌幅超过50%,与7月份创下的147.27美元历史纪录相比跌幅达70%。
这是不是历史最高价,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历史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❷ 2011年国际大事有哪些
原油期货价格上涨
缅甸迈向总统制新时期
4日,缅甸联邦议会选举吴登盛为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丁昂敏乌和赛茂康为副总统。这意味着缅甸即将完成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的过渡转型,迈向实行总统制的新时期。>>
泰柬在边境争议地区发生冲突
4日至7日,泰国和柬埔寨在柏威夏寺附近有争议地区先后发生4次严重交火,双方动用火箭炮、大炮等重型武器,互有人员伤亡。>>
俄美新核裁军条约正式生效
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正式交换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文本。这标志着美俄新的核裁军条约正式生效。>>
苏丹南部公投结果正式宣布
7日,苏丹南部公民投票委员会在喀土穆正式宣布苏丹南部公投的最终结果,在1月举行的苏丹南部公投中,98.83%的选民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苏丹总统巴希尔颁布总统令,宣布承认和接受苏丹南部公民投票的最终结果。>>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辞职
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军方。埃及从1月25日开始发生全国性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穆巴拉克离职是抗议者和各反对派的核心诉求之一。2月以来,中东安全局势持续动荡,也门、巴林等多国均发生集会游行活动。>>
国际油价再创新高
24日,受中东局势紧张影响,纽约市场油价盘中突破每桶103美元,伦敦市场油价最高达到每桶119.79美元。>>
马里发生踩踏事件
21日,马里首都巴马科一座体育场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36人死亡,64人受伤。事发时一位著名的伊斯兰教阿訇正在讲经布道和祈福。由于缺少专人维持秩序,场面失控发生踩踏事件。>>
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
22日,伊朗“哈尔克”号补给支援舰和“阿勒万德”号巡逻护卫舰通过了埃及苏伊士运河。这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的第一次。>>
新西兰南岛发生地震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报收每桶102.23美元,29个月以来收盘价首次破百。当天,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继续上涨,收于每桶116.35美元。>>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结束飞行生涯
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在完成最后一次国际空间站之行的同时,也结束了其飞行生涯。自1984年8月服役以来,“发现”号共飞行了39次。 >>
韩美“关键决心”联合军演结束
10日,代号为“关键决心”的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结束,包括驻韩美军在内的2300名美军人员和韩国部分师团级以上部队参加了演习。每年举行的例行演习旨在提高韩美在装备、兵力和物资等方面的协同能力。>>
日本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及核泄漏事故
3月31日,在日本宫城县东松岛市,人们走过一处地震和海啸遇难者的临时集体墓地。
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部分环太平洋国家受到影响。日本的宫城县、岩手县和福岛县等地遭受灾难性破坏。受地震和海啸影响,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放射物波及全球许多地区。截至当地时间31日,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在日本已造成11532人死亡、16441人失踪。>>
沙特和阿联酋部队进驻巴林
14日,因持续一个月的什叶派反政府示威游行导致暴力事件,应巴林政府要求,沙特和阿联酋的武装部队开进巴林,帮助巴林“维护正处于危险之中的国家安全和秩序”。巴林政府表示坚持使用对话手段解决危机,同反对派对话的大门依然敞开。>>
多国联军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
这是3月27日在利比亚东部城市拉斯拉努夫附近拍摄的一处毁于战火的房屋。新华社发(纳赛尔·努里摄)
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从19日开始,多国联军对利比亚有关目标实施多轮军事打击。利比亚政府说,军事打击造成利比亚大量平民伤亡,机场、海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坏。>>
埃及宪法修正草案获得通过
20日,埃及宪法修正案全民公决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说,在19日举行的全民公决中,宪法修正草案获得77%的投票者支持,这意味着这一修正案获得通过。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为议会和总统选举铺平了道路。>>
也门军火工厂发生爆炸
28日,也门南部阿比扬省一军火工厂发生火灾并引发爆炸,造成至少150人死亡,80人受伤。当地官员称,“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应为这起爆炸负责。>>
3月31日,一架武装直升机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马格里区上空盘旋。
缅甸完成国家权力交接
30日,缅甸当选总统吴登盛在首都内比都举行的联邦议会全体会议上宣誓就任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大将签署命令,从新总统宣誓就职起,取消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正式向新政府移交权力。>>
科特迪瓦前总理武装包围经济首都阿比让
31日,科特迪瓦前总理瓦塔拉政府的总理兼国防部长索罗说,支持瓦塔拉的武装已经包围了前总统巴博阵营中心所在的经济首都阿比让,并表示多个巴博阵营的将军已经归附瓦塔拉武装。当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说,巴博应立即将政权移交给瓦塔拉,以避免该国陷入内战。
联合国驻阿富汗援助团遇袭
4月1日,在阿富汗北部城市马扎里沙里夫,人们聚集在联合国驻阿富汗援助团办事处遇袭现场。新华社/路透
1日,数百名当地人在阿富汗巴尔赫省首府马扎里沙里夫的联合国驻阿富汗援助团办事处外举行抗议活动,抗议者称一名美国牧师几天前在美国焚烧了《古兰经》。随后抗议人群中有人向联合国人员开枪,7名联合国职员遭到杀害。>>
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首轮会议在曼谷召开
3日至8日,201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首轮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会议就今年内所有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议程达成一致。>>
国际油价再刷新高
8日,受到投资者对中东紧张局势担忧及美元走弱推动,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12.79美元,为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
葡萄牙请求国际金融救助
7日,葡萄牙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正式救助申请,以求渡过债务危机。根据初步评估,目前阶段对葡萄牙的救助金额可能约为800亿欧元(约合1143亿美元)。>>
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被捕
11日,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在其位于经济首都阿比让的官邸被捕。2010年11月底科特迪瓦总统选举结束后,时任总统巴博和前总理瓦塔拉均宣布获胜并分别宣誓就任总统,联合国、非盟、欧盟等国际组织表示承认瓦塔拉当选总统,但巴博拒绝下台。>>
白俄罗斯首都地铁发生爆炸
11日,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十月”地铁站发生爆炸,造成12人死亡、约200人受伤。>>
日本宣布将福岛核事故升为7级
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与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严重程度评价提高到最高级别7级。>>
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三亚举行会晤
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会晤的主题是“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会议发表了《三亚宣言》。>>
强风暴袭击美国
16日,强风暴袭击了美国中东部地区,造成至少4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下旬,肆虐美国南部地区多日的强风暴天气导致至少342人丧生。>>
“安全与创新利用核能”峰会在基辅举行
19日,“安全与创新利用核能”峰会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以及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为纪念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5周年召开的。>>
柬泰边境发生武装冲突
22日至29日,柬泰两国军队连续在有争议的达曼寺和达格罗贝寺地区交火,导致双方至少16人死亡,上百人受伤,数万名两国边民被迫撤离冲突地区。>>
英国威廉王子大婚
29日,英国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王子隆重迎娶相恋8年的凯特·米德尔顿。来自英国及其他国家的王室成员和社会名流、政要,以及威廉和凯特的挚友等共约1900人见证了这一幸福时刻。成婚后,威廉和凯特分别获封剑桥公爵和剑桥公爵夫人。>>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会议通过叙利亚问题有关决议
29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日内瓦召开第16次特别会议,经激烈辩论后通过了叙利亚问题有关决议。决议谴责叙利亚对和平示威者使用致命武器的行为,同时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不能以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破坏其他会员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不能违背联合国宪章。
“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被击毙
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军当天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发动“定点”行动,将“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击毙。联合国安理会2日通过主席声明,认为这是全球反恐斗争中取得的“决定性进展”。>>
本·拉丹在巴境内被美军击毙后,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针对巴基斯坦发动报复性袭击。主要事件有:2日贾尔瑟达市一警察局遭到炸弹袭击,造成十多人死伤。 >>13日贾尔瑟达地区一边防军训练中心附近发生两起自杀式炸弹袭击,死伤超过200人。 >>22日卡拉奇的迈赫兰海军航空兵基地遭袭击,多架飞机被毁,至少13名士兵死亡。>>26日亨古地区发生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至少25人死亡。>>
巴勒斯坦各派签署和解协议
3日,法塔赫、哈马斯以及巴勒斯坦其他十几个政治派别的代表在开罗共同签署了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协议。哈马斯自2007年6月以武力夺取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后,与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法塔赫形成对峙局面。双方从2009年起曾举行多轮和解对话。>>
第18届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雅加达召开
7日至8日,第18届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召开。会议围绕“全球一体化中的东盟共同体”这一主题,讨论如何应对能源及粮食安全、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东盟及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 >>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9日至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共同推进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 >>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全线暴跌
11日,由于当天价格波动太大触发“熔断机制”,纽约商品交易所当天中午暂停原油、汽油和取暖用油交易5分钟。分析人士认为,希腊债务危机、美元汇率反弹、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市场此前超买严重是促成本次大跌的原因。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因涉嫌性侵犯被捕
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因涉嫌对酒店女佣进行“性侵犯”在纽约被拘留。15日因涉嫌强奸未遂等受到纽约警方正式指控。18日卡恩向该组织执行董事会致函正式提出辞职,同时否认对他的犯罪指控。19日卡恩以一百万美元的保释金获释,但需在获释期间携带24小时电子监视器。 >>
美国乔普林市遭龙卷风袭击
22日,龙卷风袭击了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造成至少142人死亡。这次龙卷风是美国国家气象局有记录以来单次致死人数最多的一次。>>
也门安全局势急剧恶化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法国多维尔举行
26日至27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法国海滨小城多维尔举行。会议讨论了西亚北非局势、核安全和互联网等议题。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会上说,俄罗斯认为卡扎菲政权已失去合法性,俄愿意参与调解利比亚危机。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在欧洲蔓延
30日,发端于德国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已在德国各州造成1400多例确诊或疑似病例,至少14人因此丧生。这种流行病又开始向其他欧洲国家蔓延。 >>
也门总统府遭炮击
美洲国家组织大会召开
5日至7日,第41届美洲国家组织大会在萨尔瓦多首都圣萨尔瓦多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美洲国家公民安全”。与会代表签署了《圣萨尔瓦多宣言》。>>
联合国气候变化第二轮谈判举行
6日至17日,201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第二轮谈判在德国波恩举行。与会各方在解决去年底坎昆气候变化大会提出的技术性问题方面取得进展,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存续和如何落实长期资金等实质问题上未能弥合分歧。>>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
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成员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阿斯塔纳宣言》。会议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新闻公报》。 >>
16日,“基地”组织通过互联网发表声明,宣布推举二号人物艾曼·扎瓦希里为该组织新的领导人,接替5月初被美军击毙的本·拉丹。>>
世界遗产大会举行
20日至29日,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世界遗产委员会对35处遗产申请地进行了审议,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25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2处遗址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1处遗址从该名录中删除。>>
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
21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现任秘书长潘基文的继任决议。潘基文将于2012年1月1日起继续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任期5年。>>
奥巴马宣布从阿富汗撤军计划
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在明年夏季结束前从阿富汗撤军3.3万人。目前美国在阿富汗驻军总数约10万人。在持续近十年的战争期间,美军死亡人数累计超过1500人。>>
国际刑事法院签发针对卡扎菲等人的逮捕令
27日,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以“涉嫌反人类罪”为由,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他的儿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和利比亚情报部门负责人阿卜杜拉·塞努西三人签发逮捕令。>>
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法国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被选为该组织新一任总裁,成为该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首位女性总裁。>>
希腊议会通过新经济紧缩计划
29日,希腊议会以微弱多数通过了政府提出的中期经济紧缩计划,以便获得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贷款,避免可能出现的偿债困难。>>
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召开
29日,第41届南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举行,来自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和联系国的元首或政府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推动地区产业一体化和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议题。>>
苏丹领海发生海难
刚果(金)发生空难
8日,刚果(金)埃瓦-博拉航空公司一架波音客机在基桑加尼市的国际机场降落时失事,刚果(金)运输部称有127人死亡,51人生还。 >>
南苏丹共和国宣告成立
俄罗斯伏尔加河发生沉船事故
10日,一艘名为“布加尔”号的客轮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境内伏尔加河沉没,122名乘客遇难。 >>
印度发生火车出轨事故
10日,印度北方邦和阿萨姆邦各发生一起客运列车出轨事故,共造成300多人伤亡,其中一起事故造成至少6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
印度孟买遭连环爆炸袭击
13日,印度孟买发生3起连环爆炸,共造成21人死亡、140多人受伤。 >>
美国航天飞机项目落幕
21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为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正式画上了句号。 >>
挪威发生爆炸和枪击事件
22日,在不到两个小时内,一名挪威男子先在奥斯陆市中心政府办公楼附近引爆汽车炸弹,后在奥斯陆以西约40公里处的于特岛开枪射杀参加挪威工党青年团活动的青少年,共造成76人死亡、80多人受伤。 >>
摩洛哥发生坠机事故
联合国发布《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
2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上升5%,达到1.24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量首次超过发达国家。 >>
韩国暴雨造成死亡
刚果(金)发生沉船事故
28日,刚果(金)赤道省楚阿帕河发生一起沉船事故,导致约100人死亡。 >>
朝美代表就重启六方会谈开始接触
28日至29日,朝鲜和美国代表在纽约就重启停滞两年多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行磋商。目前,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陷入停顿,六方会谈停滞已超过两年。 >>
美国会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
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会两党已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以避免美国出现历史上首次违约。 >>
美国总统签署提高债务上限法案
2日,美国会参议院以74比26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后签署了这一法案。>>
穆巴拉克接受审判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
美国发射“朱诺”木星探测器
英国多个城市发生骚乱
6日,英国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区一些民众在当地警察局附近示威,抗议警方4日射杀当地一名年轻男子,示威随后演变为骚乱,并迅速蔓延到伦敦多个区域及利物浦、伯明翰、布里斯托尔和曼彻斯特等多个城市。英国政府9日大幅增加警力,骚乱随后逐渐平息。骚乱导致5人死亡,2700多人被捕,1000多人面临指控。>>
非洲之角地区旱情严重
14日,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阿莫斯呼吁全球加大对非洲之角地区,特别是索马里的人道主义援助力度。去年以来,这一地区遭遇60年一遇大旱,索马里的灾情尤为严重。目前,仅索马里就有370万人需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以色列轰炸加沙地带
18日,以色列南部多辆公交车、军车和私家车遇袭,造成至少8名以色列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以军随后迅速展开对袭击者的追击行动并持续对加沙地带实施空袭,迄今已至少造成2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第三届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峰会举行
19日,第三届中美洲一体化体系和加勒比共同体国家首脑会议在萨尔瓦多首都圣萨尔瓦多举行,与会各国首脑签署共同宣言,承诺将共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行为。>>
利比亚反对派攻占的黎波里
联合国驻尼日利亚机构大楼发生爆炸
26日,位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联合国机构大楼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23人死亡,70人受伤。尼日利亚伊斯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称对此事件负责。>>
飓风“艾琳”袭击美国
野田佳彦当选日本新首相
3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内阁会议上接受所有内阁大臣的辞呈后宣布内阁总辞职。随后,日本执政的民主党新代表(党首)野田佳彦在国会众参两院的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新一届首相,成为民主党2009年9月上台执政后的第三位首相。>>
强台风“塔拉斯”肆虐日本
3日,强台风“塔拉斯”在日本四国高知县登陆,其带来的强降雨给日本造成严重灾害。截至10日,台风在日本已造成62人死亡,46人失踪。>>
俄罗斯一架客机坠毁
7日,一架雅克-42型客机在俄罗斯西部雅罗斯拉夫尔州坠毁,导致43人死亡。>>
第42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举行
7日至8日,第42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与会领导人围绕“将潜力转化为繁荣”主题重点讨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斐济局势等议题,并通过了联合宣言。>>
坦桑尼亚渡轮沉没
9日,一艘渡轮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主岛与邻岛之间沉没,197人在事故中丧生。>>
美国举行活动纪念“9·11”十周年
11日,美国分别在10年前遭到恐怖袭击的纽约世贸大楼遗址、宾夕法尼亚州的尚克斯维尔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举行纪念仪式,悼念逝者。>>
第66届联合国大会开幕
13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本届联大的工作重点是:和平解决争端、联合国改革与复兴、改善防灾抗灾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繁荣。>>
印度锡金邦发生地震
18日,印度锡金邦发生里氏6.8级地震,印度北部和东部许多地方都受影响,地震也使尼泊尔、孟加拉国和中国西藏自治区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21日,地震在印度造成78人死亡。>>
阿富汗前总统拉巴尼遇袭身亡
20日,阿富汗高级和平委员会主席、前总统布尔汉丁·拉巴尼遭自杀式炸弹袭击身亡。>>
“超光速中微子”挑战相对论
22日,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说,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一个实验装置接收了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两地相距730公里,中微子跑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比光速还快了60纳秒(1纳秒等于10亿分之一秒)。消息一旦验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乃至整个现代物理的基石都将遭到严峻挑战。>>
9月23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了巴勒斯坦寻求成为联合国第194个会员国的申请书。28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将此申请提交安理会下设的“接纳新会员国委员会”进行审查。
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逝世
5日,苹果公司网站宣布,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已经去世。乔布斯去世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欧洲多国政府官员、业界专家和民众纷纷对其表示哀悼。>>
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持续蔓延
11日,“占领洛杉矶”示威活动的声势继续扩大,示威者表示将进行长期抗争。自9月17日以来,大批民众聚集在纽约市华尔街附近,抗议华尔街金融机构的贪婪腐败,指责政府对少数金融机构的救助导致美国绝大多数人的经济困境。“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从纽约扩散到多个美国城镇,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上万人。>>
巴以达成并落实换俘协议
11日,在埃及政府协调下,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达成一项协议,以5年前被俘的以军士兵沙利特交换1027名被以方关押的巴勒斯坦人。18日,以方释放了首批477名在押巴勒斯坦人员,被俘的以士兵沙利特也获释回国,巴以第一阶段换俘行动顺利完成。>>
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俘身亡
20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完全占领卡扎菲武装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执政当局武装抓获,随后因重伤身亡。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23日宣布利比亚全国解放。联合国安理会27日一致通过决议,决定于利比亚当地时间10月31日23时59分终止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中有关保护平民的规定,以及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规定。>>
西班牙“埃塔”组织宣布放弃武装斗争
20日,西班牙巴斯克地方分裂组织“埃塔”以书面和录像方式宣布该组织将永久放弃武装斗争。在“埃塔”组织长达半个世纪的武装斗争和暴力袭击中,共有800多人遇难。>>
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首批两颗卫星发射升空
21日,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携带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首批两颗卫星升空。欧盟从此将拥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不仅有助于打破美国GPS导航系统的垄断地位,从而使欧盟在全球高科技竞争浪潮中获取有利位置,而且为将来建设欧洲独立防务创造条件。>>
奥巴马宣布年底前撤离全部驻伊美军
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声明说,美军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撤离伊拉克,从而结束这场持续近9年的战争。>>
土耳其东部发生强烈地震
23日,土耳其东部发生里氏7.2级地震。截至30日,地震已造成601人死亡,4152人受伤,6000座建筑物遭不同程度破坏。>>
世界人口达到70亿
26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发布《2011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报告指出,预计全球人口将于10月31日达到70亿。>>
欧元区领导人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
27日,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包括在2012年6月底前将欧洲主要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9%;银行业对希腊国债进行50%的减记;将现有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规模扩大到1万亿欧元(1.39万亿美元)。>>
泰国遭遇巨大洪灾
29日,持续三个月的洪灾造成泰国全国381人遇难,2人失踪。洪灾波及泰国26个府的144个县区,影响人口203万。在首都曼谷东部地区,洪水已漫入27个社区。>>
北约结束在利比亚军事行动
31日,北约发表声明说,利比亚当地时间31日午夜时分,北约一架预警机完成了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至此,北约在利比亚持续7个月的军事行动正式宣告结束。
❸ 2000年几月几号国际原油期货暴涨
那得看国际盘,也就是外盘的K线历史记录十字光标一瞄月线花根竖线,然后去日线里寻找。这都几几年了?你用意识什么?如果你用当时的消息面去分析历史规律那没有太大意义。行情走势是消息与技术面结合的。
没有意义的问题。没人回答我来理你一下。再见。
❹ 09大事件详细说明
我是奥运东道主
“北京!”当萨马兰奇先生说出人们期待已久的名字时,鞭炮声、欢呼声淹没了所有的一切。天安门广场、中华世纪坛、中央电视塔——北京的大街小巷汇聚了激动的人群;歌声、笑声、香槟、鲜花……那夜的北京承载了太多的幸福和喜庆。按2001年7月13日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一个13亿人的不眠之夜!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28个大项和分项比赛项目已经不会有变。现在距离2008年奥运会还有不到两年,比赛项目基本都确定. 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是大项28项,这28项为:田径、赛艇、羽毛球、垒球、篮球、足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击剑、体操、举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水上项目、现代五项、棒球、马术、跆拳道、网球、乒乓球、射击、射箭、铁人三项、帆船帆板和排球。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贝贝 福娃晶晶 福娃欢欢 福娃迎迎 福娃妮妮 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2008奥运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这时一个话题已经无法避免的放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中国人如何热情的接待好从国外来的运动员和游客,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北京的形象关系到中国的形象。我们该怎么做? 文明素质的提高,其中还要跟上的是城市的有关管理,因为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是能够发挥作用的。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就有一些特殊的安排,所有的市民都必须要遵守。这些管理的出台,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大家自觉地来遵守,让大家真正意识到我就是主人,让我们的客人在到来的时候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城市的毛病,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贴小广告这样的现象,在许多的大中小城市不同程度的都存在着。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2008年将举办世人瞩目的奥运会,从北京来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市民的素质,建设首善之区,为建设高水平的奥运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北京是一个超大的城市,北京市的整体文明程度还需要下大力气不断地提高。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期为奥运会努力吧!做好一名热情的东道主
❺ 2007年十件国际大事
一、巴以政坛变化双方冲突加剧 1月,以色列前进党领导人奥尔默特接替病重的总理沙龙,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获执政地位。以巴政府互不承认并相互敌视,美国等西方国家调解力度降低,导致巴以冲突此起彼伏。以色列于6月和11月对加沙发动“夏雨”和“秋云”军事行动,造成上千巴勒斯坦人伤亡。以色列和一些西方国家中止对巴经援,使巴经济雪上加霜。巴各方组建联合政府的努力未取得成果,巴政局出现剧烈动荡。 二、埃及客轮红海失事千人遇难 2月2日,埃及“萨拉姆(和平)98”号客轮在从沙特阿拉伯杜巴港开往埃及塞法杰港途中发生故障后在红海沉没,船上1000多人遇难,380多人受伤。调查显示,客轮在事发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埃及总检察长指控客轮沉没事件中的6名责任人犯有玩忽职守罪,对他们正式提起诉讼,并对逃逸海外的事故船所属公司的老板发出国际通缉令。另外,埃及行政法院还将59名涉嫌玩忽职守人员移交纪律法院审判。 三、伊拉克安全局势恶化 2月以来,伊拉克安全局势不断恶化,伊境内反美力量活跃,暴力袭击频仍,教派冲突愈演愈烈,数以万计的伊拉克人在冲突中丧生,约42万人逃离家园。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已有60万伊拉克平民死于暴力活动,驻伊美军已有近3000人死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伊拉克已经陷入内战。伊拉克乱局对美国内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美国民主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重新夺回参众两院的控制权,对伊政策持强硬态度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辞职。 四、黎以武装冲突造成灾难 7月12日,以色列以营救被绑架士兵为由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军事入侵行动,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顽强抵抗。持续34天的血腥冲突造成约2000人丧生,近百万人沦为难民,黎巴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多亿美元。8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01号决议。8月14日,黎以双方实现全面停火。黎以冲突加剧了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对抗,中东局势更趋复杂动荡。 五、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 7月1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受伊朗核问题等影响,一度创下每桶78.40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此后,随着全球原油库存增加,市场对原油供应紧张的担忧缓解,油价开始大幅回落,曾跌破每桶60美元。10月20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削减原油产量,以阻止油价持续大幅下跌。目前纽约市场油价在每桶60美元上下波动。油价回落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增长。 六、冥王星不再列为太阳系行星 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不再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列为太阳系行星,从而使太阳系行星数目由传统的9颗减为8颗。按照大会表决通过的行星新定义,太阳系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被归入矮行星。行星和矮行星是两种不同类别的天体。 七、安倍执政后迅速访华 9月26日,安倍晋三当选日本首相,接替小泉纯一郎。10月,中日双方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的政治障碍和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达成一致,为中日关系改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安倍成功访华,中日两国领导人就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实现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大目标达成广泛共识。中日关系已打开持续五年的政治僵局,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八、核不扩散努力遭遇重大挫折 10月9日,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朝鲜核试验,要求朝鲜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并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这一年中,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联合国安理会介入和美、俄、中、英、法、德六国所作的努力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对伊朗的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实施制裁,但伊朗表示拒绝执行这一决议。 九、联合国产生新一任秘书长 10月13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举行全体会议并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激烈的联合国秘书长竞选尘埃落定。接替现任秘书长安南的潘基文将是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国家的联合国秘书长,任期自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 11月4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中国和48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中非国家领导人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一致同意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峰会审议通过的《北京峰会宣言》和《北京行动计划》对今后中非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求采纳
❻ 历史上原油价格最高是多少在此期间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
答:历史上原油价格最高的是纽约油价盘中每桶147.27美元历史最高纪录
❼ 请问2014年有哪些影响期货市场的重大事件
1、QE退出。美国量化政策的缩减退出。
2、乌克兰、伊拉克等能源地区冲突导致的国际油价回升。
3、国内贵金属抵押债务问题,导致的以沪铜为首的内外盘贵金属大跌(过去都是外盘铜领导内盘,这次是内盘主因)
我个人认为今年到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大的期货方面事件也就这三样。
❽ 影响国际期货的几个大事件
出产、库存、美元指数、OPEC价格调控、政局、重大经济数据等都可能影响价格剧烈波动 。每周一次API/EIA库存报告、钻井报告、初请失业报告;每月一次小非农、大非农报告,EIA、IEA、OPEC三大原油组织的月报;半年一次OPEC大会;一年8次美联储议息会议;风险地区随时会发生的中断供应等事件和数据一般都造成短线3倍以上的波动空间,波动性全球最佳。
期货交易要素表:http://www.infointime.cn/index/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