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石化原油期货交易
㈠ 原油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
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1、原油库存与油价
原油库存和需求数据公布后,油价选择向上或向下波动的方向,从而直接影响伦敦和新加坡布伦特油的走向,带动油品价格向上或向下波动。原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原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当期供应,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原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增加当期供应,从而导致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2、美元汇率因素由于国际原油交易主要以美元为标价,因此美元汇率也是影响原油价格涨跌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美元升值时,国际上黄金、原油、铜等大宗商品原料价格有下跌的压力;反之,当美元贬值时,此类大宗商品的价格将上涨。
但是,美元汇率因素对油价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而且不够显著。统计分析显示,WTI原油期价与美元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22,这说明在油价波动中,美元汇率相对于原油的供求关系来说所起的作用非常微小。
3、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全球经济的增长会通过改变原油市场的需求量影响原油价格,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用原油消费对GDP的弹性系数来表示。然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不只可以用来解释中长期的油价上升,短暂经济衰退导致的油价回落也可在经济数据的变化中显现出来。
4、突发事件与气候状况原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争夺原油资源和控制原油市场已成为油市动荡和油价飙涨的重要原因。紧张的地缘政治强化了国际原油市场对供给收缩的预期。气候状况会影响到原油的供给和需求,比如异常的天气可能会对原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国际油价,但它对整个国际油价的影响作用是短期的。此外欧美许多国家用原油作为取暖燃料,因此当气候变化异常时,会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变动,从而带动原油和其他油品价格发生变化。
5、地缘政治因素石油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其对国家的经济、军事、安全等有着重大的影响。国际原油的市场价格的变化往往会受到地缘政治和产油国政局因素的影响。地缘政治和产油国政局因素对油价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其一是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原油供给量真实下降;其二是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国际原油市场对未来供给减少的担忧,但实际供给量没有减少。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石油定价权。该组织为了维护各成员国的利益,对各成员国实施严格的生产上限制度,并且每当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该组织各成员国将施行减产的政策,以达到维护高油价,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㈡ 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合法吗
只有在证监会备案了的才是合法的,目前只有 大连 郑州 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加上中金所,四所合法期货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只有两家 上交所 深交所。现在市场上充斥着无数的交易所,但都有一个特点,他们都称自己是现货交易所,但做的都是类似期货的勾当;为什么他们不敢叫自己是期货交易所,因为全国只有四家期货交易所;现货交易所只要今天敢说自己是期货交易所,那么肯定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他们属于打金融法律法规的擦边球。
其次,正规的交易所下面的会员,期货公司,证券公司,不是一般人都能成立的,都有备案,而且从业人员都是需要经过职业资格考试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业务;现在这些现货投资公司换交易所跟换牙刷一样,三月一把。现货交易所也是如此,每天成立倒闭的数量数不胜数,这样一个不稳定东西,且不说合不合法,安全是个大问题。分分钟捐款而逃的事件就不细说了
好不好,合不合法,对比正规的期货交易所或者证券交易所,自然明了。实在无法判断,各位投资者就去证监会网站看看,打个电话咨询一下;管银行的有银监会,管保险的有保监会,管交易所的,只有证监会。高下立判,喜欢的点赞。
㈢ 我国能源期货市场
原油期货标的商品的选择。虽然我国将首先从燃
料油期货入手,但原油期货将是最终目标。目前,世界三大
原油期货分别是NYMEX 的轻原油期货(WTI) 、IPE 的布
伦特(Brent) 原油期货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 TOCOM) 的中
东原油期货,其标的产品分别是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
北海的布伦特原油和中东地区的原油。由于这三份合约已
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大批套期保值者和机构投资
者的参与,因而我国如果推出以这三种原油为标的的期货
极有可能遭受失败。我们应该从国内的原油品种中选择供
应稳定、安全,且已经形成完善市场的某种原油作为我国原
油期货的标的商品。大庆原油是一个不错的备选对象,况
且在1993 年我国推出石油期货时以大庆原油为标的的原
油期货取得过巨大的成功。
市场参与者的构成。期货合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
要因素就是存在规模巨大的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我们应
该允许国外的套期保值者进入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规避风
险,这样能进一步扩大市场的容量。对于国内的机构投资
者,规定其参与期货市场持有头寸不得超过其资本金的一
定比率来控制风险, 而对于国外机构投资者, 可以仿效
QFII 的相关规定,给予符合规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一定金
额的投资规模,以活跃市场。同时,提高散户的准入门槛,
将散户的比率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以下。
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上述分析可知,国外经验表
明,首先推出的石油期货合约取得成功后,后继者难逃失败
的命运。为避免重复推出带来的人、财、物方面不必要的浪费,防止国内期货交易所为了争夺客户而恶性竞争,管理部门应杜绝国内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相同或相似燃油期货产品现象的发生。
近年来,亚太地区石油消费快速
增长,使得亚太地区在世界石油市场
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石油的“亚洲
定价权”也就成为了众多国家的争夺
目标。
据了解,目前亚洲地区并没有成
功的原油期货市场,这也导致在全球
石油价格体系中一直存在“亚洲升
水”的现象,即中东原油销往中国等
东北亚地区的价格比销往欧美地区的
价格每桶要高大约1~3美元。
1999年,日本在东京商品交易所
推出汽油、柴油品种,确立了东北亚
市场的原油基准价格。韩国也增加了
油品交易种类,试图打造亚洲能源定
价中心。
今年5月5 日,伊朗宣布成立以欧
元计价的石油交易所,试图改变国际
石油体系的框架,打破业已形成的石
油利益分配格局。卡塔尔计划建立一
家名为国际商业交易所的能源交易
所,预计2006 年11 月份开业,并提
供电子交易。俄罗斯打算于2007年推
出以卢布计价的原油期货交易。
西方大国也试图抓住现在的时
机,控制亚洲石油的定价权。美国的
纽约商业交易所今年准备与阿拉伯联
合酋长国合作,在迪拜建立石油交易
所,牵制亚洲产生独立的石油交易机
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有关人士表示,相对日本、新加
坡和印度等亚洲国家而言,中国在建
立区域性的石油交易中心方面有更多
的优势。但如果不加快建设和完善本
国的原油期货市场,就有可能失去在
亚太建立原油定价中心的战略机遇。
据了解,中国不但是重要的石油
消费国,而且年产原油1.7 亿吨,是
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随着中哈、
中俄原油管道的建成,以及国内石油
储运和炼制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国在
连接中东、中亚石油生产国和东北亚
主要石油消费国的能源陆路通道中将
处于越来越有利的枢纽地位,有很大
可能发展成为亚洲石油中转、加工、
交易和定价中心
㈣ 原油期货上市对油价有什么影响
月26日上市的原油期货,在第一周交出了一份让市场满意的成绩单。
以两桶油为代表的境内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都积极参与原油期货交易,推动原油期货落地。
业内认为,我国原油期货的上市,能更直观的反映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为国内成品油定价公式提供基准价格,进而推进成品油行业价格机制改革。
两桶油积极推动原油期货落地
来自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原油期货总成交量为27.8万手,持仓量为8198手,总成交金额为1159.23亿元。
从成交趋势来看,原油期货交易日趋活跃,相比开市前两日,后三天成交量明显增加。
《证券日报》记者还了解到,3月26日,中石化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石化)与壳牌公司签署了中东原油供应长约。该批中东原油长约货这成为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挂牌交易后,首笔以上海原油期货计价的实货合约,推动上海原油期货在亚洲石油市场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能源央企,中石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上海原油期货交易,努力推动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关系的基准价格。
同一天,中石油旗下的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联油)达成了品种为含硫油、交易量为10手(1万桶)的首单原油期货交易。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陈彩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海原油期货是中国第一个允许海外国际投资者参与的期货品种,这是中国融入世界原油定价体系的第一步。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代表着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原油贸易公司,正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两个领域积极参与交易,努力推动我在原油进口以原油进口以上海原油期货计价,实现上海原油期货的真正落地。
成品油价格改革有望提上日程
需要一提的是,3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理顺省级管网体制,加快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完善油气储备设施投资和运营机制。
这意味着油气改革在今年将继续向深水区迈进。我国现有成品油价格是参照国外原油期货的价格,以10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对应的调价幅度是否达到50元/吨为门槛,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采纳的是国外原油品种,因此既不是国内供需的真实反映,也不够及时。
而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将反映国内的真实供需情况,使得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有了权威的参照,并及时做出价格上的反馈。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赵桂珍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与国内在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及消费季节等方面的差异,难以反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真实供求状况;此外,成品油进出口贸易壁垒会导致国内外价格联动存在差异。如果成品油期货上市,能更直接的指导成品油现货市场价格,有利于炼厂进行风险管理与市场研判。
而原油期货上市后,是以人民币做结算的,也就是说,我国在逐步拥有原油定价话语权的同时,国内主营及地方炼厂的原油加工成本或将下降。
“有市场人士担忧成品油价格会出现相应回落,其实这种担忧没有必要。”赵桂珍还指出,因为国家是允许境外资本参与中国原油期货交易,一定程度上将会活跃原油期现货市场价格。原油期货价格将会与成品油价格产生联动性,不久的将来,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将会被提上日程。
㈤ 中国原油期货终于上线了,都有哪些影响
3月26日上市的原油期货,在第一周交出了一份让市场满意的成绩单。
以两桶油为代表的境内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都积极参与原油期货交易,推动原油期货落地。
业内认为,我国原油期货的上市,能更直观的反映国内市场供求关系,为国内成品油定价公式提供基准价格,进而推进成品油行业价格机制改革。
两桶油积极推动原油期货落地
来自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原油期货总成交量为27.8万手,持仓量为8198手,总成交金额为1159.23亿元。
从成交趋势来看,原油期货交易日趋活跃,相比开市前两日,后三天成交量明显增加。
《证券日报》记者还了解到,3月26日,中石化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石化)与壳牌公司签署了中东原油供应长约。该批中东原油长约货这成为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挂牌交易后,首笔以上海原油期货计价的实货合约,推动上海原油期货在亚洲石油市场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能源央企,中石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上海原油期货交易,努力推动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供需关系的基准价格。
同一天,中石油旗下的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联油)达成了品种为含硫油、交易量为10手(1万桶)的首单原油期货交易。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陈彩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海原油期货是中国第一个允许海外国际投资者参与的期货品种,这是中国融入世界原油定价体系的第一步。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别代表着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原油贸易公司,正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两个领域积极参与交易,努力推动我在原油进口以原油进口以上海原油期货计价,实现上海原油期货的真正落地。
成品油价格改革有望提上日程
需要一提的是,3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理顺省级管网体制,加快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完善油气储备设施投资和运营机制。
这意味着油气改革在今年将继续向深水区迈进。我国现有成品油价格是参照国外原油期货的价格,以10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对应的调价幅度是否达到50元/吨为门槛,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采纳的是国外原油品种,因此既不是国内供需的真实反映,也不够及时。
而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将反映国内的真实供需情况,使得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有了权威的参照,并及时做出价格上的反馈。
㈥ 炒原油哪个平台比较正规
国内现有的原油投资平台很少,包含了两大类平台类型:原油期货,账户原油。原油期货是比较正规的国内平台,而账户原油与官方平台比较相似。原油期货是通过国家正式设立,并且有证监会批准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合法交易品种,是需要银行和证监会共同监管的;账户原油则是由工商银行推出的一种原油投资方式,工商银行品牌名誉好,也是拥有保障的一种正规平台,但账户原油投资相对收益风险大。
原油投资平台有哪些呢?原油正规平台国内只有一个,就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其他的原油平台,比如北油所,深油所,东交所等等平台,这些平台其实都是以大型企业和省级政府批准联合推出的交易所,说官方也有官方的成分,说企业也有企业的成分,但是根据国家的规定,只要是省级政府批准的交易所都是认可的,那么问题来了,这里面有什么陷阱呢?
现在原油现货交易所的正规主要看有没有跟银行签约,这就是交易所的营业许可证一样。目前国内这块比较放心的北油所、深油所、北京石油交易所等。平台有很多,还是要找比较稳妥的比较好。
加油优惠季 每升优惠4毛钱原油投资-15最佳暴利投机不懂交易?去原油模拟交易原油行情分析软件实时更新下面简单介绍下北京石油交易所。
北京石油交易所是国内比较大的原油交易平台,北京石油交易所(简称“北油所”)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特许经营实体,依托北京丰富的石油石化央企产业资源优势和雄厚的金融资源优势,集现货交易、资源投放、贸易融资、资金结算、信息服务、物流监管为一体的专业化市场平台。
北京石油交易所投入运营后,致力于石油化工产品的现货即期交易,重点推出原油、成品油、综合类化工产品、燃料油、润滑油五大类交易品种。
投资者在进行原油投资的时候需要对平台进行谨慎选择,原油投资正规平台与银行都会存在长期并且固定的合作,将会有银行进行资金托管,出入金时间比较明确,而且不会限制出入金,如果经常出现出入金异常,则需提高警惕,重新考察改平台是否正规,当然银行有时会升级服务接口,但一般很少出现,所以正规平台不用担心出入金问题。
㈦ 哪位大虾告诉我个免费的可以查看国际原油价格和相关新闻的网站啊
朋友!
你可以上中国煤炭网!不需要什么插件!
http://www.coal.com.cn/CoalNews/ArticleDisplay_122693.html
受获释英国水兵回国消息的影响,5日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小幅下挫,但汽油期货价格则因美国汽油库存显著下降而继续走高。
被伊朗扣留的15名英国士兵在获释后已于5日返回英国,持续近半个月的“水兵事件”终告结束。这使得交易商对伊朗同西方国家关系趋紧的担忧得到缓解,并促使原油价格走低。
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0美分,收于64.28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5月份交 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6美分,收于68.24美元。
不过,由于美国能源部4日发布报告称,上周美国汽油库存大幅下降500万桶,汽油期货价格最近两个交易日持续上涨。5日纽约商交所5月份交货的汽油期货价格每加仑上涨2.3美分,收于2.1288美元。
由于交易者对石油供应形势担忧缓解,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6日每桶下跌1.10美元,收于67.50美元,为4月11日以来最低收盘价,较之7月14日的历史最高价格,已经跌去了14%。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在伊朗问题明朗之前,市场将会保持谨慎观望态度。
原油价格回落
今年4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曾多次上演逼空行情。油价涨幅最为迅猛的是7月。随着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的军事袭击进入白热化,国际原油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扬,纽约、伦敦两大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分别创出78.40美元和78.18美元的历史最高价格。
当时很多市场人士预测,如果8月31日之后伊朗核问题不解决,油价可能挑战80美元大关。原因是联合国安理会于7月31日通过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否则将可能面临制裁。市场人士分析,如果伊朗用石油作武器进行反制裁,油价可能会一飞冲天。
德意志银行首席能源经济学家亚当·西门斯基说,伊朗问题所产生的“政治溢价”把当今世界油价提升了每桶10-15美元。正是今年1月10日伊朗宣布重启核设施,引发市场对后市石油供应的担心,揭开了今年国际原油期货大牛市行情的序幕。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虽然一如既往地推动安理会对伊朗进行经济和外交制裁,但是日益团结的欧洲并不愿当应声虫。欧盟多次表示,现在还不是就铀浓缩计划对伊朗实行制裁的时候,应当继续同伊朗进行对话,以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
伊朗方面,尽管一直坚称不会暂停铀浓缩活动,但并没有关闭与国际社会进行谈判的大门。本月初,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与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展开会谈,之后还将有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与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之间的会谈。
加拿大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文斯认为,尽管最近两年的油价走牛主要是消息面因素推动,但基本面因素最终将夺回控制权。供应方面的稳定是最近油价下移的基本面因素。目前欧佩克各国已经开足马力生产,力保石油供应。欧佩克将于本月11日在维也纳举行部长级会议。花旗银行分析师提姆·伊文斯认为,由于目前国际市场油价依然过高,预计欧佩克不会在此次会议上削减成员国的原油生产配额。因为各成员国都心知肚明:如果过高的油价令世界经济伤筋动骨,石油需求必然下降,石油输出国也会最终受害。对欧佩克来说最理想的莫过于供应保持略有盈余,价格保持慢牛行情。
新油田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墨西哥湾特大油田的发现,着实是供应面的大利好。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公司5日称,在墨西哥湾的深井勘探发现一个油气蕴藏量可能高达150亿桶的特大油田。如果这些储量能够探明,美国原油储量将至少能“增加50%”。这很可能是美国石油工业自40年前发现阿拉斯加北坡油田以来最大一次发现。“这个油田的发现也许意味着国际油价开始5年甚至7年的长期下跌,”奥本海默公司分析师菲德尔说。
Alaron期货公司高级分析师菲尔·弗林认为,墨西哥湾特大油田的发现将引起石油业的连锁反应,只要油价保持在45美元以上,就将会有更多的石油巨头跟进,更多的油田将会带来更多的石油供给。剑桥能源学会日前预测,鉴于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未来9年石油供应将会增长25%。
曼氏金融公司分析师爱德华·梅尔指出,今年天公作美,油价不跌也难。去年此时的“卡特里娜”和“丽塔”飓风给墨西哥湾地区的采油和炼油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并导致国际市场油价急剧上升。今年,北大西洋的飓风势头大不如昔,飓风季节已过大半,迄今还没有一场像样的飓风,美国墨西哥海湾地区的石油及天然气生产设施毫发无伤。
由于好天气的照顾,美国本土的石油生产正常运转,油品商业库存稳步增加,目前美国原油商业库存为3.3亿桶左右,比去年同期水平高6%。汽油库存2亿桶,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近5%。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态势将持续到年底。
如果今年整个飓风季节平安无事,天气方面的下一个炒作题材就是北美冬季的天气了。去年冬天,由于美国取暖油消费地区持续温暖,造成取暖油和原油价格将4个多月的疲软。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今年冬季再现厄尔尼诺现象,将是多头的梦魇:1997-1998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暖冬,把油价一路打压到11美元一桶。原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分析员弗农指出,今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是50%。
油价可能保持波动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近期来看,影响油价走势最主要的还是伊朗因素。欧亚集团分析师格雷格·普瑞迪认为,油价的下跌不会持续太久。市场可能对伊朗问题的解决过于乐观。目前还不能完全排除制裁与反制裁的可能。
日本三菱公司风险管理部门经理托尼·纳恩表示,伊朗问题何去何从还不明朗之前,市场将会保持谨慎观望态度,油价将会小幅波动。
一个月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重挫12.31%——油价理性回归下游企业受惠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6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收于67.5美元/桶,8月7日至本月6日累计跌幅高达12.31%。布伦特原油价格同期跌幅也达到14.52%。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油价正从此前的暴涨向基本面决定的合理水平回归。下游行业将从油价下跌中受益。
三大因素拉低价格
原油期货市场历来是投机者的“乐园”。银河证券研究员李国洪认为,无论是本次价格下跌还是此前的大幅上涨,地缘政治特别是伊朗核问题成了投机者兴风作浪的最好题材。
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否则可能面临制裁。伊朗是欧佩克中仅次于沙特的原油出口大国,炒家的如意算盘是:一旦伊朗被经济制裁,出口减少,国际油价岂能不大涨?于是借机而动,油价因此大幅上涨。
然而,8月31日“大限”过后制裁并未发生。虽然美国仍高举制裁大旗,但应者寥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呼声高涨。国际炒家眼见制裁“大片”短期难以上演,于是见好就收,获利了结,价格“哗啦”一声大幅下跌。
业内人士分析,国际炒家“炒”出来的价格就像天上的风筝一样,无论飞多高,最终都会受那根线的牵制。基本面就是那根线。题材用尽,油价就会快速回归到基本面决定的水平上来。
从基本面看,目前对原油价格是有压力的。供应方面,且不说欧佩克成员国和其它产油国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市场供应充足且仍在增长,而各国的石油勘探工作也在加紧进行,成果不断。日前有消息称,墨西哥湾发现了特大油田,美国原油储量可能因此增加50%以上。虽然短期内这个油田还不能形成现实的市场供应,但这一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人们对石油短缺的忧虑,对国际炒家是个掣肘。
从需求来看,虽然新兴国家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对石油需求在增长,但世界原油市场上的需求仍主要由消费大国所决定。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张学武认为,原油消费“大户”美国、西欧等国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
比如,二季度美国GDP增长率从一季度的5.6%下降至2.9%,石油消费因此将有所下降。而北半球夏季结束,用油高峰过去也使得原油需求下降。还有,往年的“麻烦制造者”飓风,今年也“乖”了好多。这些都对前期高涨的油价形成压力。在此情况下,价格向理性水平回归就成为必然了。
尽管如此,联合证券的肖晖认为,地缘政治问题犹如悬在油价上方的利剑,时刻会左右原油价格的走势。
特别是伊朗核问题,短时间内难以顺利解决,国际炒家仍会闻风而动,油价随时都可能发生大幅波动。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原油价格可能在暴涨与回归之间摆动。
当然,长期看多者仍然坚信,相对于需求,原油的储量和供给都是不足的,因此长期价格将呈上升趋势。这在理论上或许是说得通的,因为地球上的矿产资源量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发现新的替代品,供不应求是必然的,其价格上升也就不难理解了。
下游企业受益明显
油价下跌对下游行业的影响是明显的,且大多是受益者。
李国洪认为,首先是炼油业。油价下跌会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如果成品油价格不变,企业盈利会增加。当然我国由于成品油价格还未完全放开,其盈利状况还受相关政策影响;其次是航空运输业会直接受益。由于航油占其成本的40%,油价变动对其盈利影响重大,原油价格下降可能使其高企的成本下降;第三是其它化工子行业,如化纤、塑料、橡胶、油漆等,成本也可能下降,盈利能力会上升。
另外,成品油使用者可以因此支付较低的价格,购车者信心增加,汽车制造业也会受益。
对于油品销售来说,由于这类企业一般都有较大的存货,油价下跌则意味着直接的损失。但由于我国油品销售基本掌握在两大石油集团手中,其盈利状况更多地受集团整体盈利的影响。
朋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㈧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国内能源市场的影响
字数多了,贴不下了,你去看看原文吧
二、长期石油政策抉择和金融博弈
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历来是影响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处于经济调整的复苏阶段,各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折、更新,进一步扩大了对国际石油的需求,其中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升级周期,更加大了对石油能源资源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石油价格的重要性。如果石油价格过高,将促使生产成本上升、物价上升,直接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反之,如果油价过低,将使石油出口国的外汇收入大大减少,从而损害了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利益;因此,中期看,如何将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是国际社会需要妥善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是世界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涨5美元,1年内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下降0.3个百分点。石油生产和价格涨跌是一个周期性问题,并且会影响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增长。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会导致石油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继之价格又会暴跌,由此又导致石油生产收缩,石油价格上涨,这已经是由历史证明的经验。因此,有关国家经济增长不能不受这种石油生产------价格周期的影响,相比之下,石油输入国将比较出口国更易受到这种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对石油的需求也有增无减,石油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进口项目,并且是对外贸易中最大的逆差项目。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的欧元区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将最为直接,欧元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欧元区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即使由于石油输出国增产,使涨价问题一时得到缓解,也不可能改变这一基本走势。
从发展中国家看,近年来亚洲经济复苏势头比较好,扩大了对石油供给的需求。1990--1999年期间,除西亚产油国外,亚洲东部国家的石油需求增幅约占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的80%;如果油价居高不下,将对亚洲国家的财政收支、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收支、偿还外债能力等都形成较大的压力,影响亚洲经济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北美、欧洲和亚洲是世界的三大石油市场,其中亚洲的石油需求增长速度最快,但是作为亚洲主要产油国的产油量却基本上没有增长,这使亚洲各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量大幅度上升。另外,主要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动荡性也直接影响着油价的波动上涨,如委内瑞拉的政治问题使石油减产严重,沙特阿拉伯经济引起的设备老化石油减产,以及伊拉克破坏性的石油资源状况,都是油价潜在波动隐患。在产油国中,一些严重依赖石油收入拉动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如俄罗斯等,受到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涨价使之大喜,跌价则大悲。2003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世界经济的总体复苏态势和增长水平。随着伊拉克紧张局势因突发暴力事件再度恶化,国际油价的高企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障碍。
2、能源需求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伴随经济全球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各国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以及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各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每日增加165万桶,石油日消费量达到7990万桶。同时,国际能源需求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原油库存在减少,石油开采的资源、技术与设备综合问题凸显;还有燃煤需求有所下降,燃油及燃气需求迅速增长,从而使国际燃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新经济高科技含量的增加,国际石油生产、运输、储存等也有高新技术的更新改造,替代石油以及原油资源组合也逐渐显现,天然气、氢气等能源开发也对国际石油供求格局具有影响。由于世界经济面临传统经济转向新经济的转换,特别是出口拉动转向投资带动的结构转型,各国内需的扩大不仅增加了投资需求,也促使国际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石油与钢铁、煤炭等原材料的上涨便具有连带反应。全球化商品流动时代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运输瓶颈和储存技术难题,运输成本的高企、港口和道路拥挤、储存成本上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油价进一步上扬。
美国能源署预计,全球对各种形式能源的需求将在今后20年中增长54%,仅原油日消费量就将可能增长至4000万桶;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的2025年远景预测还显示,发展中国家能源使用增长将最为强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因经济颇具活力将进一步加大能源需求。预计今后2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使用量将锐增91%,而工业化国家用量将增长33%。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增至每日1.21亿桶,2004年为每日8100万桶。美国、中国以及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将消化近六成的新增原油。有数据显示,亚洲2004年的能源需求将增长8%-10%,石油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不言而喻。
3、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性。石油问题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多层面的复杂性,比如OPEC与非OPEC之间的矛盾,石油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的矛盾,进而延展至大国与大国、强国与强国、富国与富国、大国与小国、富国与穷国等不同层次的复杂协调合作关系。国际石油价格不确定的波动干扰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国际石油问题引发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石油产出和需求的关系变异,聚焦在金融安全与经济利益,石油问题成为国别关系强化与松散、重组与离合的重要筹码,其中主导的突出影响因素是美国经济利益、政治霸权、军事强权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独特地位。石油问题是美国对外政治、贸易、经济与外交关系的主线,也是美欧日经济金融竞争与较量的主要战线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25%,欧洲占60%,日本占80%,美欧日三大利益集团竞争源于石油,又怨于石油。
世界经济发展供求格局的日益明显,发达国家是主要石油消费国,而大部分石油出口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这里既相互需要,又相互矛盾,是一种需要不断调整和协调的关系。此外,美俄、日俄、中俄、中日以及新老欧洲之间的多重和复杂的国际关系均有石油色彩的渗入,政治意图也已成为油价波动的重要诱因。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一些大国的利益交错,其中既有西方对外扩展与俄罗斯深化利益需求的意图,也有西方对俄罗斯石油需求的战略意图,日本的西伯利亚输油管线举动已经显为人知,美国更是谋划长远。
从资源地域角度看,海湾石油是工业发达国家所用石油的主要依托点。因此,世界舞台上的国际力量都紧紧盯住海湾巨大的石油储量,巴以冲突不断、海湾战事连连,也就不难寻味。海湾石油是世界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焦点之一,它的起伏跌宕预示着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预测国际石油前景将更为困难,战事对石油市场影响超出预期。2004年政治因素将对石油价格起主导作用,随着政治问题的化解减弱和积聚增强,油价波动继续扩大。
4、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差异性。自欧元问世以来,对欧元的排挤和打击一直是美国国际金融战略的主旨,有形和无形较量已经使欧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风险。美欧根本性的差异对立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理念的博弈。美日是经济全球化的极力推崇者,因为美日经济规模与市场份额和发展水平的主导,使他们在本地区内难以与弱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融合,担心在区域化中付出"代价",他们必然以全球化显示其优势并巩固其利益,;而欧洲则是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等相对均衡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具有实现区域化的先天优势,欧盟5月1日东扩10国的实现,使新老欧洲的融合形成更强大的经济联合体,无论经济、人口或市场已经超出美国。美日和欧洲之间全球化利益主导和区域化利益差异,以及不均衡和均衡的状况,是形成各自经济全球化和欧洲经济区域化理念不同的主要原因。美欧日经济金融理念的差异也反映在金融市场汇率、股价、金价或油价等价格竞争中。在国际石油的争夺上,三大经济体或货币体也必然会以各自经济全球化或区域化理念,加大国际资源产品的竞争。以科索沃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冲击原来的石油供求格局,辅之以货币竞争,则是不可忽视的美国全球化战略意向。从日本看,为弥补自身石油需求,其加紧与亚洲、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改善甚至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其动向也值得揣摩和研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已经超出市场相对乐观平和的预期,石油作为政治战略筹码的用途大有提升,并潜藏有美国等大国金融战略的策划。美国可以运用美元报价体系的优势,以美元挂钩石油报价手段控制油价,并伴之石油储存的策略,进一步显示其全球石油战略和金融战略的综合优势。
[对策]国际油价走势与我国石油战略
国际石油价格因全球经济复苏需求而扩大,因产油国政策调整而紧张,因地缘政治因素而恶化,因季节因素而变化,未来前景不容乐观。无论如何,石油持续走高必然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趋势短期内难以稳定向下,中期将会继续持续高企。因此,2004年的国际石油价格高点将会突破40美元乃至45美元,全年石油平均水平将可能达到35美元左右,高于去年31美元的平均价;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一段时间维持35-40美元的高位,世界经济增长至少有0.2个百分点的减值;未来2-3年,国际石油价格将继续在涨跌中高企,但年平均价格有可能在33-38美元区间波动。对于世界经济而言,金融风险与石油危机都不可掉以轻心,更值得关注与防范因石油价格变化所引发的国际金融风险,包括美元动荡性风险和欧洲货币潜在的危机风险,这两大货币汇率走势与石油价格水平直接联系,必将影响全球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相关层面的变化与调整。今年以来已经召开和即将再聚会的G-7,都一直关注石油与汇率问题,突出表明了石油与金融安全的必然联系和重要影响。而全球利率上调的动向,将会进一步加大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联动效应。
我国是国际石油市场一个新兴的战略因素。扩大石油进口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一个重要影响。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已经成为石油需求大国,去年进口石油达到9941万吨,今年可能达到1.1亿至1.2亿吨,这也是4年来世界石油消费量的最高点。近期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指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继续超出预期,为高企的国际油价提供支撑。国际能源署将我国2004年第一季石油日需求量上调18万桶,至614万桶,较去年同期增长18%。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原油及油品进口量平均为每日210.6万桶。我国2月石油日进口量猛增至创纪录的316.2万桶,比1月高28.3万桶。我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4年前3个月的原油进口量达3014万吨,较上年同期飙升35.7%。而OPEC在近期的月度报告中也指出,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OPEC将提高2004年度的世界石油消费量预期,2004年世界石油消费量预期由原来的每天2387万桶提高到2617万桶。
在我国能源消费开始对国际能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国际油价的波动也导致了我国国内的油价波动。我国从1998年开始对国内成品油市场实行动态管理,即根据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涨跌来调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国际市场油价的巨幅波动,不仅影响石油及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绩效,加大了相关企业的经营难度,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的走向,特别是价格走向产生广泛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加快实施"国家石油储备战略",开展石油期货交易,完善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形成与调整机制,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和金融安全,以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㈨ 影响原油期货的各种因素
影响原油期货的因素主要为
①供给因素和②需求因素以及对油价③短期因素。
一、影响原油期货的供给因素
影响原油期货的供给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储量,石
油供给结构以及石油生产成本。
美欧跨国石油公司在世纪之交通过资本运作发起的
新一轮兼并联合使得世界石化产业的集中度越来越
高。随着石化巨头对全球石油资源、技术和市场的控
制力的进一步增强,世界石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以及
石油价格的波动带来了深刻影响。此外,石油生产成
本也将对石油供给产生影响。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
能源,其生产成本会影响生产者跨时期的产量配置决
策,进而影响到市场供给量,间接地引起石油价格波
动。世界石油价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区的石
油生产决定,而低成本地区的石油决定了价格的波动
幅度。
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特点也对石油供给具有重大影响。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石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石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而非opec国家主要是作为价格接受者存在,根据价格调整产量。但2002年以来,受强劲的世界石油需求和高油价刺激,opec产量激增,原油剩余产能从2002年的560万桶/日急剧下降到2006年的140万桶/日左右,产能利用率高于90%,通过增加产量平抑油价的能力减弱。迫使市场参与者通过构建商业库存作为应对风险的缓冲,而库存需求
反过来又刺激油价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