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期货
Ⅰ 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是看主力成交,还是看连续
连续的是各个主力合约的连续,中间没有断档,成交量也是连续的。各个软件对连续的编制不一样,文华财经叫指数,就是单个主力合约,而富远行情叫连续,是主力合约和其他合约的加权平均。
期货的炒作方式与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一、以小搏大 股票是全额交易,即有多少钱只能买多少股票,而期货是保证金制,即只需缴纳成交额的5%至10%,就可进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资者有一万元,只能买一万元的股票,而投资期货按10%的保证金计算,就可以签订(买卖)10万元的商品期货合约,这就是以小搏大,节省了资金。
二、双向交易 股票是单向交易,只能先买股票,才能卖出;而期货即可以先买进也可以先卖出,这就是双向交易,熊市也可以赚钱。
三、期货交易的一般是大宗商品,基本面较透明,签订(买卖)的合约数量理论上是无限的,走势较平稳,不易操纵。股票的数量是有限的,基本面不透明,容易受到恶庄家操纵。
四、期货的涨跌幅较小,一般是3%-6%,单方向连续三个停板时,交易所可以安排想止损的客户平仓。股票的涨跌停板的幅度是10%,有连续10几个跌停板出不来的时候。
五、 期货由于实行保证金制、追加保证金制和到期强行平仓的限制,从而使其更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如果满仓操作,期货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顷刻间赔光(爆仓),所以风险很大,但是可以控制(持仓量),投资者要慎重投资,切记不能满仓操作。做股票基本没有赔光的。
六.期货是T+0交易,每天可以交易数个来回,建仓后,马上就可以平仓。手续费比股票低(约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五,一般当天平仓免手续费).股票是T+1交易,当天买入的只能第二个交易日抛出,买卖手续费约为成交额的千分之八。
Ⅱ 期货指数是什么来的
主连和指数合约是有区别的:
期货指数是以每个合约的成交量做权重算出的该商品的指数,在商品里边一般会记做指数,而在中金所则直接记做加权合约,比如IF加权。
主连是主力合约的连续,也就是说,主连合约是所有主力合约的机械联系,形成了一个日交易量和持仓量都最大的合约的连续合约,这会形成一个比较连续的K线图。也就是主连合约。
主连合约是是不同时段主力合约的连接,指数是所有合约按照成交量加权而形成的。很显然,主连合约因为有换月的状况所以有跳空情况,而指数是全部合约的加权,所以会有很优秀的连续性。
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
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
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大部分人认为对期货的不恰当投机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以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这是不正确的看法,可以同时做空做多,才是健康正常的交易市场。
Ⅲ 外盘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股指期货和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外盘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对国内股指和商品期货有联动关
外盘就是股票的买家以卖家的卖出价而买入成交,成交价为申卖价,说明买盘比较积极。当成交价在卖出价时,将成交数量加入外盘累计数量中,当外盘累计数量比内盘累计数量大很多,表示很多人在抢盘买入股票,这时股票有股价上涨趋势。外盘是以卖方卖出价成交的交易,卖出量统计加入外盘。通常在国内股票软件中,红色数字表示外盘。
Ⅳ 股指期货和大宗商品现货白银有什么区别、
股指期货是买卖股票指数的,大宗商品是交易一些标准化的社会必需品,有四个法定交易所。现货白银就扯淡了,不正规和骗人的太多,不好鉴别。
Ⅳ 求高手解决股指期货和现货.大宗商品的区别
1,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现货就是指真实贸易交易的产品,股市中指的是股票,大宗商品指期货市场中交易的非金融类商品,例如铜,棉花,大豆等。2,股指期货是在中金所交易,现货有电子盘,大宗商品是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交易,交易所交易的期货是正规的,电子盘会有庄家无法兑现的风险,例如之前的大蒜电子盘由于交易量超过实际库存,而交易中间商只是一家公司,所以无法兑现,而期货是国家证监会监管,是正规的
Ⅵ 中国大宗商品综合指数对商品期货日内交易影响大吗
具有总结意义,或者说是总结意义。但是不具有指导意义。只能用于趋势总结。对压力位和支撑位没有鲜明的指标指导。
Ⅶ 期货中的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都与那些主要的因素有关
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这是大宗商品投资和交易的人员都是非常关心的话题,同时大宗商品的价格也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世界经济中大宗商品无处不在,每天的吃穿住行都包含大宗商品,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面给进行具体说明:
一、供需因素是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首要因素
供需因素是影响大宗商品的根本性因素,也是起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例如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会导致需求的增减。但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供需矛盾的信息经常被操纵者别有用心的人为放大,而且放大的程度往往是n多倍,进而造成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暴跌。
二、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因素之美元及汇率:
美元汇率与大宗商品呈现负相关关系,且美元汇率与大宗商品呈正相关关系多发生在美元升值的时候。一般而言,铜、Brent原油与美元汇率波动关系较为接近,而黄金与美元汇率负相关关系较其他大宗商品强的多。
(7)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期货扩展阅读:
趋势:根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最新发布的《2012年2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数据报告》显示,在其跟踪的100种大宗商品中有55种上涨,其中,能源涨幅居前,最高为2.14%。
这反映出国际油价对我国的影响深远,但是耗能比重超70%的煤炭价格连续下跌,表明大宗商品市场虚热仍在,下游回暖仍待时日。
在生意社跟踪的100种大宗商品中,有55种在2月份出现上涨,100种商品的平均涨幅在0.35%。能源和有色成为2月份的两个亮点板块,其中能源平均涨幅最高,为2.14%,有色平均涨幅最低,为-1.87%。
环链:石油、农产品和贵金属价格在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中彼此借力不断被推高,由此人们担心,价格居高不下的大宗商品将引发长期的通货膨胀。
Ⅷ 期货 关于通货膨胀和大宗商品价格的问题
通胀时期避险资金会流入商品市场,尤其是流入黄金市场进行保值。另外通胀时期由于货币贬值,所以商品就会显得便宜,而存在了一定的上涨空间。
通胀之后,通常都面临着货币紧缩问题。央行通过再贴现,窗口指导和在资本市场的操作回笼多余的资金。另外避险资金这时候也会投资到经过通胀之后显得十分便宜的甚至破产的优质资产,也就是投资实业。这样的话商品市场就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面临调整。
自1971年开始,大宗商品出现过两轮大幅上涨行情。一轮是在1971-1980年,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处在二战后最严重的“滞胀”时期,经济停滞不前,增长缓慢,而通货膨胀严重,导致商品暴涨。CRB指数由1971年9月30日的96.80点上涨到1980年11月28日的334.8,上涨幅度246%。其中原油由3美元/桶上涨到1980年的40美元/桶,黄金由35美元/盎司上涨到850美元/盎司。
而2003年以来,大宗商品再次出现暴涨,尤其是龙头品种原油,从1998年底的10.72美元/桶,上涨到2008年7月11日的147美元/桶,上涨幅度巨大。表面上看是全球经济大幅增长带动需求增长引发商品上涨,经济增长确实是商品上涨的一大重要因素,实际上更重大动力就是全球资金泛滥导致的通货膨胀,这主要是由于在“9.11”之后,美联储长期将利率长期维持在1%,相当于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2003以来,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同时美元处于贬值之中,经济增长与美元贬值是商品大幅上涨的两大动力。
导致通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信用货币,比如信用卡,贷款等,相当于把未来的钱拿到现在消费,无形中就增加了当前的货币流通量,而央行为了弥补未来的缺口,则在当前要发行大量货币,导致货币供应过多,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