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商品价格
Ⅰ 商品期货价格
450*(1+7%)+2=483.5,期货价格=现货价格+仓储费+资金利息
Ⅱ 国内期货价格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
国内市场是国内的期货价格,是人民币标价百的。国际上各国有各国的期货市场,都有自己的价格。但各国的市场又都是相互度联系的。国际上大宗商品交易的供需情况决定着整个大环境的价格水平,而各国的具体供需情况又有所不同。我国的大宗商品交易有自己的特点和供知需关系,但最终还是脱离不了国际环境的道影响。他们之间基本上保持正相关的关系,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相反的走势。各国的期货市专场同样是这样。国际是的主要市场现在有伦敦金属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下来还有东京、大阪和新加坡的交属易所。
Ⅲ 期货商品价格和现货商品价格有什么联系
对于生产商来说,在计算各方面生产成本之后,如果以远期的期货价格出售产品还存在盈利,他就可以在期货上卖出,锁定利润,避免将来价格下跌风险(即使他的商品目前还没有生产出来)。同样的,生产商需要在未来采购一批原料,在远期的期货市场发现价格比较合适,他就可以现在买入,等到期交割就行了,避免将来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提高。
这就是期货最重要的一个作用,给现货市场做套期保值,规避未来不确定性风险。这也是期货创立的初衷。
商品交割,是把两个市场联系起来的纽带。不管价格如何变动,当到了临近交割时间,期货和现货价格总是会贴近的。试想一下如果到了交割时间,期货价格高于现货,那么就有人在现货市场低价买入商品,期货市场高价卖出,赚取差价。如果现货价格高于期货,就会出现在期货市场低价买入,拿到现货市场去卖。基于这样的原因,一旦有空子,就有人去钻,所以到交割期,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总会回归到同一水平。
不管是期货还是现货,真正影响价格的不是谁影响谁,而是商品的供求关系。现货市场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涨。
另外说一点,虽然期货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套期保值功能,但是也需要投机者的参与。有人卖就需要有人买,有人买就需要有人卖。有人想做套保,那他的头寸就需要对手盘,而市场中的投机者就是扮演这样的角色。套期保值的风险转移到投机者,投机者以风险赚取利润。另外市场参与的人越多,那么价格就越不容易被少数人控制,期货价格就更加具有说明性,因为它是市场各方力量的结果。这也是期货创立的另外一个作用,价格发现功能。
Ⅳ 理论上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到底哪个应该更高
理论上期货价格高
理论上,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加上相关费用得到的。这个相关费用包括仓储费,
管理费,资金占用利息等等。这里资金利息,仓储费,管理费就是你的持有成
本。如果你买入现货,卖出前肯定是先存放起来啊,就涉及到仓储和管理了。如
果几个月后你要卖出的话,价格肯定要高于你买入价格再加上这两个费用,否则
你就赔了。另外如果把钱存入银行,肯定是有利息的。所以你买期货合约的话,
至少要卖家高于价格加上相关时间的利息才会有盈利。期货就是这个道理,三个
月后的期货合约价格,就是现货价格加上三个月的仓储,管理费用,外加把相同
资金存入银行三个月的利息费用。
货物的买入价格是一定的,而相关的费用是你在买入后卖出前的这段持有期间产
生的,这就是你的持有成本。其中现货价格只计算了一次。
Ⅳ 关于期货,大宗商品价格
网上下载个文华,博易大师等等期货软件,内外盘都能看到。
既然楼主炒股,最好找个证券公司旗下有期货公司的,这样股票基金期货黄金外汇都能看到。一个软件两个账户容易管理些。
Ⅵ 我们中国期货市场那些价格是由外国决定的
食用油国内也大都被外资控制了。
金属看伦敦,燃油看美原油。
Ⅶ 期货商品价格变动过程
首先,期货的交易是在某个中介完成的,假如,A、B是交易双方,c是中介,A涨一块,那么这一块是由c来支付的。同理,B跌一块,那一块是由C赚走了的。
Ⅷ 期货:国内期货品种哪些期货商品与石油期货等能源期货商品的价格有关联的期货
具您所说:目前可以按照这几个方面说
第一:能源化工类的基本都是正相关比如塑料,pvc,pta啥的
Ⅸ 中国商品期货品种有哪些
1、农产品期货
农产品是最早构成期货交易的商品。包括粮食期货,主要有小麦期货、玉米期货、大豆期货、豆粕期货、红豆期货、大米期货、花生仁期货等等;
2、经济作物类期货,有原糖、咖啡、可可、橙汁、棕榈油和菜籽期货;
3、畜产品期货
主要有肉类制品和皮毛制品两大类期货;
4、林产品期货
主要有木材期货和天然橡胶期货。目前美国各交易所,尤其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是农产品期货的主要集中地。
5、有色金属期货
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上市交易的有色金属主要有10种,即铜、铝、铅、锌、锡、镍、钯、铂、金、银。其中金、银、铂、钯等期货因其价值高又称为贵金属期货。
6、能源期货
能源期货开始于1978年。作为一种新兴商品期货品种,其交易异常活跃,交易量一直显快速增长之势。目前仅次于农产品期货和利率期货,超过了金属期货,是国际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9)中国期货商品价格扩展阅读:
继2009年和2010年中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夺得全球首位后,2011年期货市场成交总量同比下降逾三成,未能连续三连冠。
不过,截至11月份,国内商品期货成交总量已高达12.08亿手(不含股指期货成交量),与2009年(10.785亿手)、2010年(15.66亿手)和2011年(10.54亿手)相比较,已取得不错成绩。
业内人士表示,2011年7、8月份豆粕期货的巨量成交为其增添不少筹码,而上市的两个新品种也表现相当,尤其是玻璃期货的上市,更是跻身于商品期货成交的前三名,预期国内商品期货总成交占据全球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