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货亚洲溢价
⑴ 亚洲溢价的应对措施
中东原油“亚洲溢价”问题由于涉及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原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也不是通过某个层面或单个国家的努力就能解决的。
(1)应对“亚洲溢价”的根本办法在于加强亚洲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同时扩大有竞争力的油源,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区内石油勘探开发的投入,获取新的储量发现,另一方面通过更多地进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以及非洲、美洲等地区的原油,减少对中东地区原油的依赖。
?(2)随着亚洲石油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亚洲石油消费国应加强合作与政策协调,让中东产油国充分认识到,坚持与亚洲国家双赢互利,不仅完全可以确保中东石油的需求安全,而且可以给他们国家的石油化工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3)对于“亚洲溢价”问题,不能只靠企业对外交涉。中东产油国越来越看重与中国发展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因此,建议在利用民间途径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外交层面对外开展工作,直接向中东主要产油国表示中国政府对“亚洲溢价”问题的关注和立场。同时,应联合深受“亚洲溢价”之害的其他亚洲国家,成立区域性工作组,研究、讨论改变现行原油作价机制的问题,促使中东有关产油国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4)在具体操作上,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例如,一是放弃以阿曼/迪拜原油价格为基准的定价,改用布伦特原油价格作为定价基准,贴水则依照原油品质的差异和运输成本的差异来设定;二是改用欧美两地的月平均计价作为基准定价;三是采用适于亚洲地区的更为灵活的贴水政策。以上三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布伦特原油本身也容易被操纵,而灵活的贴水政策很难掌握。业界认为,从公平贸易的角度出发,任何买家在同一时间、同一产地购买同种原油的离岸价格应该是一致的,这也是世界原油贸易普遍遵循的原则,譬如在同一地区的阿曼、阿联酋和也门等原油贸易,遵循的就是这个原则。因此,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任何买家都应有权在现行的三种计价方法之间进行自由选择,这样就可以保证世界各地区买家计价的公平合理,从而根本解决“亚洲溢价”问题。
⑵ 亚洲溢价的亚洲溢价的深层原因
从历史原因看,西方“七姊妹”大石油公司最早在中东地区开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并在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垄断了中东石油的开采业务。在石油产业成为中东产油国的经济支柱以前,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相对弱小,他们的石油政策完全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控制。
从政治上看,以沙特为首的几个中东产油国有赖于美国的军事援助,对美国在原油出口价格方面采取“优惠”政策,符合王室政府的长远政治利益。同样,欧洲主要国家与中东地区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中东国家与欧洲,尤其与英、法这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间,存在着战略利益。换句话说,欧美与中东产油国的谈判筹码要多于亚洲各国,而亚洲国家(除中国外)普遍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力较弱,在原油进口方面也就很难得到价格上的优惠。
从经济角度分析,市场不对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东产油国认为,按照目前的三种计价公式计算出的价格可以保证他们的原油在三个市场都有竞争力,并可确保销路畅通。历史数据反映出,亚洲主要石油进口国对中东原油的依赖程度很高,而美国和欧洲的原油来源较分散,特别是美国有来自南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原油作为主力油源,欧洲有来自俄罗斯的原油作为稳定的油源。为了保证自产原油在欧美市场的竞争力,中东国家必然要在价格上让步;而对于亚洲原油市场来说,中东原油处于相对的垄断地位,中东产油国在定价问题上有主导权。特别是像日本这样的国家,由于原油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原油资源的稳定对其十分重要,它知道在价格上吃了亏,也不愿因此而得罪中东产油国,以避免对石油资源的稳定供应构成威胁。中东产油国也正是抓住了亚洲用户的这一心理特点,对亚洲用户的价格意见反应十分冷淡,甚至借此压彼。
⑶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有哪些好处
对美帝来讲有四大坏处:
一、金融绝对霸权没有了。
二、石油独家定价权没有了。
三、对全球商品流动的控制力大幅下降。
四、地缘影响力因此被削弱。
对中国来讲有三大好处:
一、争夺原油定价权,为经济发展确定稳固预期。
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可以扩大金融投资市场开放。
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本周在上海上市。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金融市场里程碑的事件。中国版原油期货推出以来的运行情况如何,有哪些参与者,未来将如何完善交易机制,是否能消除原油市场一直存在的“亚洲溢价”?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广发期货董事长赵桂萍。
需要扩充油种、扩大仓储
南方日报:中国版原油期货推出,对消除“亚洲溢价”有何作用,如何提高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力?
赵桂萍:“亚洲溢价”何时消除目前还很难判断。不过,从当前的情况看,我认为中国的原油期货市场还可以继续完善:
一是逐步扩充可交割油种,扩大参与群体。代表美国市场的WTI原油期货,可交割油种分别是境外6种、境内6种;目前我国原油期货设定的可交割油种,分别是境外6种,境内1种。这样的设定考虑到了现实情况,未来仍有扩充的可能。如果扩充品种,会有更多境外投资者来交易。
二是在原油仓储方面扩大建设,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管道设施。美国原油现货交割地库欣,有约7000万桶原油库存,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公布的库容数据是:全国范围可用库容约4000万桶,启用库容约2000万桶,大概只是库欣的1/3不到。
布伦特原油市场用了20年才得到广泛认可,中国原油期货的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除“亚洲溢价”、更好地推进国际化,均是可以期待的事情,我们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用油大户在国内市场套期保值更有利
南方日报:中国原油期货推出后,国内原油企业在保值避险方面有哪些便利?国内企业如何利用本土原油期货市场管理风险?
赵桂萍:由于此前国内缺乏足够的风险管理工具,企业只能进入国际市场参与交易。但是,对于境外的监管法规、交易规则等,国内企业都是陌生的。由于时差问题,通常是北京时间凌晨后,欧美原油期货市场才进入交易最活跃时段,不利于国内机构的及时决策和反应。
同时,国内企业的头寸、交易成本和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容易暴露给境外投资者,客观上使得中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而且,汇率的波动,也加剧了企业管理风险的难度。
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能够满足国内企业及投资者风险管理的需求。运用原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理论上,石油产业链购油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均有套期保值的必要。不过,以前中国企业对套期保值的认识度不高,仍有不少企业不太重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考虑到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监管和汇率风险,用油大户在国内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整体是划算的。
南方日报:原油期货对完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哪些好处?
赵桂萍:随着原油期货上市,石油市场的参与主体将趋向多元化,可以预期成品油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其成功运行有利于地区基准价格的形成。
上市后的量价表现正常
南方日报:参与原油期货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风险?
赵桂萍:原油期货毕竟是一个衍生品,要注意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用管理风险的角度去管理,不管是对产业客户和个人客户;企业要考虑大宗商品的国际化属性,要考虑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特别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现货,要注意联动风险,目前几个主要市场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的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到国内原油期货市场;不管是个人和机构,都要做好风险底线的管理。
对个人客户而言,任何市场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原油期货与国际联动的关联度高,要控制好自己的仓位。将来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都要密切关注政策、原油产地国动态、美元计价大宗商品的表现等因素。
南方日报:据您的观察,原油期货上市后的运行情况如何?
赵桂萍:根据上市后的运行情况看,从单一大宗商品期货交易量角度看,是表现不错的,量是够的。之前上海能源交易中心给了一个基准价,上市后的表现为近期价格高,远期合约价格低,与现货价格及走势预期拟合度高。
当然,价格走势与英美两大国际市场有价差,与现货有价差。这些都是正常表现。未来走势难以预测,不过,我相信成交量会维持常态活跃度,且能平稳运行,真正体现出国际化特征。
南方日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对国际机构投资吸引力如何?
赵桂萍:以布伦特原油市场为例,目前全球原油七成以上的交易是以布伦特市场为标准的。我们在市场拓展中也在开发客户,部分客户观望是正常的。不过,我相信,中国原油期货市场也会经历影响力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国是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中国的原油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国际投资者可以用美元当作保证金进行交易,由银行进行电子换汇,免去了要先换成人民币再进行交易的麻烦,也是中国原油期货的一大亮点。在这些便利条件下,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对国际机构投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大。
参与者80%为自然人
南方日报:客户在广发期货的开户情况如何,具备哪些特征?
赵桂萍:从现在的情况看,参与者热情比较高。个人投资者投资起点是50万元。国内开户热情高,欧美问询的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开户数量体现出“二八现象”。我们在严格执行适当行原则下开户,其中自然人客户占比约80%、机构客户占比20%,已开3个境外二级代理机构。目前仍有很多客户在排队申请开通交易编码。
⑷ 原油期货为什么如此被重视
原油波动大,另外受各国政策影响大,赚钱效应明显,全球交易,下游需求也大,下游厂家做对冲需求也大,做对冲往往不怎么关注信息和技术,交易者容易赚钱
⑸ 原油期货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为了原油定价权,中国现在是世界进口大国。但一直以来,我们从中东买原油都比欧洲国家贵,他们称为“亚洲溢价”。我们现在从中东买原油占我们进口总量的50%以上,如果有定价权,长期来看是太多好处,本来原油就是国家战略用品。另外说一句话,这次贸易战和这原油上市有关。
⑹ 亚洲溢价的什么是亚洲溢价
亚洲溢价,即中东原油“亚洲溢价”(AsianPremium)。中东地区的一些石油输出国对出口到不同地区的相同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从而造成亚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较高的原油价格。2003年,中国一共支付了5.4亿美元的“亚洲溢价”。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世界是平的”这样的背景下,石油这样的战略资源绝对是“不平的”。由于我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量逐年增加,“亚洲溢价”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002年,菲律宾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与中日韩三国的共同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亚洲溢价”问题,得到了响应。2004年8月,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会议上,印度观察员代表亚洲主要原油进口国与中东产油国又进行了磋商。一些专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但到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努力主要还是处于学术层面和民间层次的探讨,所以收效甚微。
⑺ 亚洲溢价的介绍
亚洲溢价,即中东原油“亚洲溢价”(AsianPremium)。
⑻ 怎样投资原油期货
收益高,风险大!新手可以了解了解几点建议:
1 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原油分为英国原油和美国原油,他们的名称是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单位是桶
建议看看《炒原油投资A-Z》《炒黄金炒外汇入门》《日本蜡烛图曲线》《原油超短线大师》也可以在网上收集一下资料。
2 交易的时候要设好止损 控制好仓位,这点很重要。
3 保持好的心态 盈利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