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原油期货中美贸易摩擦
1. 石油人民币期货上市与中美贸易战有关联吗
关联不大 兄弟 石油期货冲击不了对美元石油的地位 只能说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2. 中美贸易摩擦将如何影响有色金属期货
SMM网讯:中美贸易摩擦,虽然从有色金属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实质上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也有必要深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中贸易部分的影响,以及其对平衡表的影响。
贸易摩擦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对铝产业链的影响最大。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使得市场风险偏好明显降低,波及商品、股票和外汇等市场。
从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和国内的提高关税回应,可以看出贸易摩擦短时间内不会平息,大概率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期间的影响或呈阶段性脉冲式影响,对基本面行情判断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美铝行业贸易摩擦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铝产业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直接针对进口铝产品的关税加征。二是针对进口商品额外关税征税对中国国内铝需求的减弱。
(1)直接影响
从直接影响来看,铝材产品直接出口美国占消费比例约为1.86%,而目前内外比价处于低位,将有利于出口的增加,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贸易关税的加征对铝产品的出口影响并不算大。 美国提高铝进口关税,其核心逻辑在于美国不断提升的铝产品进口依赖度。
根据WBMS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铝产量仅为74万吨,是10年前的30%不到。而去年美国铝材进口量超过600万吨,就美国铝材供应而言,进口依赖度高达88.9%,而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升高。美国进口铝产品以原铝和初级铝加工产品为主;以2017年美国铝供应来看,从主要来源国进口原铝474.5万吨。由于金属铝特有的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电力、机械制造等行业,同时长期作为关键材料使用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国家核心领域。因此,愈发提升的进口依赖度,对于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造成一定潜在风险。美国政府针对进口铝产品的关税加征,主要是想引导本土铝产业复苏,提升美国国内铝冶炼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而对于中国铝出口来说,原铝的出口需要加征15%的关税,也就是说明我们国家并不支持原铝的出口。而铝材等需要经过加工的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可以享有一定的退税,因此出口主要以铝材的形式。虽然贸易摩擦的阴云一直高挂,但是低位的沪伦比值依然刺激出口订单大幅增长,特别是除美国以外的正规铝材和变相出口铝材订单大幅增加。海关数据显示,4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超过45万吨,环比基本持平,而5月出口量为48.5万吨,为2014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另外,海外铝市场供应缺口明确,而且不确定性也依然存在。具体而言,海外海德鲁巴西氧化铝厂停产依然持续,基于供需匹配,海外氧化铝供应减量将影响电解铝原料供应;去年海德鲁巴西氧化铝厂生产氧化铝640万吨,今年计划削减一半产能,影响320万吨氧化铝。再者,俄铝事件仍有可能再度发酵;美国财政部只是表示美国将延长对俄铝制裁下的业务暂停至10月23日,并没有明确表示要取消制裁;俄铝目前390万吨电解铝产能,1050万吨氧化铝产能,9万吨铝箔产能;2017年电解铝产量为370.7万吨,销量395.5万吨;若到三季度结束俄铝仍未取得美国取消制裁或再度推后暂停制裁的决定,海外电解铝价格或再度上涨,预计沪伦比值或将再度下探,推动国内铝制品出口。 因此,预计年内我国铝材出口将同比增加,美中贸易战对我国铝出口一块影响不大。
(2)间接影响
从间接影响的角度来看,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合计价值5060亿美元,其中电子产品占26.9%,医疗设备占6.4%,电视机及显示器占4.5%。这些产品或多或少需要铝制品组装,美国对这些产品出口加征关税,或将影响这类产品的出口,从而传导到铝行业,对电解铝终端消费或将有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国内宏观经济影响。然而,我们认为中国有充分的条件减弱贸易战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具体到国内铝消费来看,铝终端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交通运输、电力、包装等行业。随着年初至今的房地产、基建方面施工工地开工、电网建设进展有条不紊,叠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预计房地产、基建、汽车方面对电解铝消费仍具有一定提振作用。汽车方面,虽然汽车产量增速逐渐放缓,但依然对汽车用铝量的增长保持较乐观的看法,一是汽车产销量在多年高增长的情况下,同比基数变大:2017年全年汽车产量2907万辆,与2016年的2800万辆相比增长107万辆;二是汽车轻量化对铝合金的需求增长的支撑,使得汽车行业对铝的需求增速依然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同样,房地产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房屋新开工面积等数据仍然处于稳定增长,将有效提振铝的下游消费。 从消费结构角度来看,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口优势。我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消费潜力,即使不依靠出口增长,中国经济仍有能力保持稳定增长。改革开放40年来,工业化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但是中国的消费相对滞后;鼓励国内消费,既让中国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也有利于应对美国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中国有潜质成为世界新的消费中心,加快推进城市化,是鼓励消费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中国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仅为56.8%,未来30年,中国会有超过20-30%的人口在城市定居。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可以降低对外需的依赖,给国内经济带来合理而又更高质量的增长。中国要从出口大国转变为消费大国,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如城市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的减税、放开进口等措施。
中美摩擦对其他有色品种的影响
锌: 中国锌锭出口量较小,2018年1-3月累计出口量仅3500吨,在过去四年里,出口至美国的锌锭月均出口量在300-600吨左右。锌锭在中美贸易规模十分低,此次贸易摩擦对锌锭以及锌合金影响微乎其微。出口量稍多的体现在镀锌板上,2017年镀锌板出口数量为932万吨,主要出口至韩国、越南等国家,出口量分别为135万吨以及115万吨,2015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镀锌板60万吨,但同年美国钢铁企业代表向美国商 务部请求发起对中国的镀锌板产业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此后出口量一路大滑。镀锌板主要应用于汽车外壳。今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再增税25%,实际上7月6日后实际美国进口车的关税为40%。预计贸易战对锌的影响或将从终端汽车上间接体现。
铜: 我国为精炼铜的净进口国,整体中美贸易摩擦对铜价的实质影响不大。
镍: 中美贸易战主要对中国镍下游消费产生较弱影响,以不锈钢行业为例。2017年中国不锈钢出口量395万吨(占中国总产量的15%左右),出口至美国的占比仅1.5%左右。美国不锈钢产量275.4万吨,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产量来填补中国进口量的缺失。而至于美国针对进口商品额外关税征税对中国国内不锈钢需求的减弱影响存在,主要表现在对电子产品、医疗设备、电视机等主要加征关税类商品的不锈钢用量端产生一定压制,继而影响全年国内不锈钢消费量,再传导到镍需求端。但是今年全年国内及海外原生镍供应缺口确定,镍价仍然长期处于上涨通道内。 目前美国对中国未来或将加征4000亿美元进口中国商品的关税,而中国去年全年进口美国商品仅1300亿美元。中国接下来如何接招,值得关注。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摩擦没有赢家,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贸易关系恶化,不仅会伤害到中国,也会伤害到加拿大、西欧等美国的盟友,也包括美国的企业。未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将不断扩大并呈常态化,中国应按照既定的节奏,以人民为中心,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坚决执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经济,加快中国现代经济体系。而国内有色产业发展可统筹考虑国内产业发展与海外生产能力布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国内产业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对出口目的地进行战略性调整,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南亚、东南亚及东欧市场。
[转载需保留出处 - 上海有色网] 中美贸易摩擦对有色金属的影响
3. 中美贸易摩擦对股市中哪些股票影响最大
中美贸易摩擦,对股市中的钢铁有色、纺织服装、电子科技和中国制造板块的股票负面消极影响最大;对股市中的军工航天、农业种子、养殖板块的股票正面积极影响最大。
4. 中美贸易摩擦的目的
一是阻止中国拥有国际金融话语权。二战之前金融话语权在英国,二战之后美国通过石油、美元获得金融话语权。今年我国成立了上海石油交易所,用人民币交易,卖出石油获得的人民币可以买黄金。俄罗斯、伊朗等产油国响应,上海石油交易所石油交易量迅速增长,直追纽约、伦敦石油交易所,位居世界第三。人民币国际化威胁到美元霸权。
二是阻止中国拥有科学与技术话语权。二战之前科学与技术话语权掌握在德国,二战之后美国取得话语权。我国发展颠覆性和原创技术,让美国感到不安。
三是美国开始反全球化,这是最主要的目的,也是原因。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从1750
年到1950年,是以英法荷等欧洲列强以殖民的方式实现的全球化。第二次全球化从1950
年到现在,是以美国为主导的,通过自由贸易理论建立的美式全球化。但到了近几年,美国人开始认为,在全球化中,美国利益受损,中国受益。美国年财政赤字、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蓝领工人20
年没涨过工资,基础设施破旧没钱修,美国有三分之一人口没出过国。特朗普代表了美国多数选民,代表了孤立主义,特朗普要干的事情就是要反全球化。希拉里代表华尔街,华尔街是支持全球化的,但在美国是少数。
四是担心中国模式威胁到美国模式。美国模式的基础是私有制、多党制、三权分立、个人主义、人均 GDP 强调个人发展;中国模式是公有制、集体主义、综合
GDP 看重综合国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非论坛、东盟 10+1,上合组织,提出全球治理,让美国担心。
5.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对中美贸易战多大影响
3月26日9点,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并以人民币计价。
中国版原油期货的推出,虽然酝酿多时,但此次真的横空出世还是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甚至有人把此事和濒于贸易战的中美关系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中美贸易争端的原因或是结果。但实事求是地说,他们想多了。石油期货的推出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影响中美贸易,也不会对美国造成什么损失,而且美国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无法阻止中国石油期货的推出。对于中国而言,石油期货的推出顺应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在世界石油贸易地位的自然反映。
在全球石油运输的版图中,从海湾和非洲东部经过印度洋到达中国沿海是全球石油运输量示意中最粗的那条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进口量排世界第一,对外依存度超过65%。虽然在市场中如此举足轻重,但目前全球范围内却没有能够反映这种需求的原油期货合约,没有形成能够反映亚太地区原油实际供需状况的定价基准。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有助于形成反映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市场供需关系的原油定价基准,进一步完善国际原油定价体系,增强中国对于原油价格的话语权。
上海原油期货真正引发人们浮想联翩的地方是以人民币计价。迄今为止全球的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用美元来定价。从原油市场角度来看,中国原油期货正式挂牌交易后,“美元石油”和“石油美元”几乎长期作为左右国际大宗货物和货币市场的唯一要素的时代从理论上宣告结束,“人民币石油”和“石油人民币”的应运而生,将是新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6. 中美贸易摩擦对国际物流发展的影响
中美贸易纠纷包括多哈谈判美对中轮胎特保等这些都是中美经济的反应突出两国经贸紧密加深利益冲突加大但双方的问题只在经济层面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解决办法只能通过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来平衡利弊创造双赢经济局面他们没有实质影响
7. 中美贸易战升级对原油期货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拉升 拉升再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