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黄金期货交易时间
⑴ 期货结算备付金根据时间怎么变化
随着美元贬值,黄金的价格日益上涨,而与黄金相关的交易量也在增长。在2008年1月,仅迪拜交易所(Du Gold and Commodities Exchange简称:DGCX)黄金期货成交量较前一个月暴增了154%,达到24.7亿美元的成交金,而国内在年初开通黄金期货" target="_blank">黄金期货的业务后,期金首交易日,总成交量超过11万手,黄金价格由1月9号由最高231元/克跌至1月22日205元/克,跌幅为11.25%,国际和国内的黄金期货的价格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是否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如鱼得水呢?希望此文对那些要玩黄金期货的玩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08年初,市场的热点仍集中在黄金市场上,国际金价上创936.85美元/盎司后,仅一月份黄金上涨了10%以上,把黄金推向迫近1000美元/盎司的关口,市场再次响应黄金即将突破1000美元/盎司关口的口号。今年1月,迪拜交易所(Du Gold and Commodities Exchange简称:DGCX)黄金期货成交量较前一个月暴增了154%。前一个月该交易所黄金期货交易量为33877手,而今年1月成交量放大至86140手,相当于24.7亿美元的成交金。 而国内在年初开通了黄金期货交易,而黄金期货作为国内新出炉的投资产品,金价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国内的许多投资者兴致勃勃的往这个市场涌来。但是,真的会玩这种新鲜的投资工具的人还真是不多,哪怕是了解黄金市场的张先生。我们先来看看他投资黄金期货的趣闻吧! 张先生:"王经理呀!你们公司黄金期货的交易系统出错了吧?" 王经理:"没有呀,怎么会呢?!" 张先生:"金价都在上涨呀!那我账户咋亏那么多钱呢?金价都在上涨呀!" …… 金价涨,而怎么在赔钱呢? 我们来看看事由是怎么发生的: 张先生,在金行工作,对于黄金的价格是非常的关注,并在2007年8月份在中行开通了"黄金宝"(又称"纸黄金")业务。并在同年8月17日以160元/克的价格买入1000克黄金。如图1,在2008年1月2日离场,张先生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资金增值了31%。看着账户里的资金的增长速度,张先生心理格外的高兴。 后来朋友劝张先生,分析黄金价格趋势这么准,不如去做黄金期货。黄金期货用杆杠原理放大倍数,按你这个水平早就翻了几翻了。于是,张先生开始留意黄金期货,并在2008年1月9日开设了一个5万的上交所黄金期货账户。但是如图2所示,张先生不但没有如预期般赚到更多钱,反而亏得莫名其妙。 据张先生多年金行工作经验总结,年底会有黄金热,中国风俗喜欢在新年前后结婚,以及送金器作为春节礼物,因此,年底黄金还有上涨空间,于是张先生于1月9日见到黄金急速上涨便大胆的买入一手黄金期货,但结果确是在短短的不到十天里,账户亏损最高达到30%。如图2所示,张先生不但没有如预期般赚到更多钱,反而亏得莫名其妙。 望着自己黄金期货账户的亏损,而中行"黄金宝"里的黄金价格在1月9号至1月14号的时候却显示金价上涨,张先生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第一反映是难道系统出错了?其实主要原因是,"纸黄金"和"黄金期货"本来就是不同的投资工具,在操作方法,趋势等都是不同的。 赔本,找到原由是关键! 为什么会出现前面所述的那种情况呢?其实不同的投资工具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把握不同投资工具的个性,才能在黄金投资上,游刃有余的! 误区一:投资者会在对所投资的产品(国内黄金期货市场等)了解不深的情况下,贸然入市。 张先生的朋友跟其提及的是国际黄金期货,而张先生并未弄明白国际黄金期货市场与国内黄金期货市场的区别,就冲进国内黄金期货市场,导致其账户输得不明不白。 上海期货交易所所推出的黄金期货是国内黄金期货,它受国内供求关系的影响,当然国际金价也是导致投资个体选择建仓的衡量标准,但国际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毕竟还是不能保持一模一样,因此其价格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正如国内期货市场的铜、锌、天然等等期货产品一样,与国际市场价格还是有所出入的。 而"纸黄金"与"国际金"一样沿用的是国际报价,只是"纸黄金"按克来计算,"国际金"按盎司来计算,他们只是单位标的物不同,价格还是一样的。国际黄金市场是个开放型的市场,由各大国际黄金交易市场串联而成,形成其24小时交易不中断的特性。而国内黄金期货的交易时间为:上
⑵ 中国真正合法的期货公司有几家
境内批准的期货交易所有四家: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金所、郑州商品交易所。
1、大连商品交易所(英文名称为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英文缩写为DCE)成立于1993年2月28日,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四家期货交易所之一,也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
截至2016年末,大商所拥有会员单位166家,指定交割库247个,投资者开户数273.70万个,其中法人客户8.21万个;2016年,大商所年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达到15.37亿手和61.41万亿元。大商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炭、铁矿石和农产品期货市场。
2、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成立于1990年10月12日,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内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在现货交易成功运行两年以后,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期货交易。是全国四家期货交易所之一,隶属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垂直管理。
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种有:白糖--SR PTA--TA 棉花--CF 强麦--WS 硬麦--WT 籼稻--ER 甲醇--ME。
3、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缩写CFFEX) ,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 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
4、上海期货交易所(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缩写为SHFE)是依照有关法规设立的,履行有关法规规定的职能,按照其章程实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并受中国证监会集中统一监督管理。
上海期货交易所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黄金、白银、铜、铝、锌、铅、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天然橡胶、沥青等11种期货合约。上海期货交易所现有会员398家,其中期货经纪公司会员占80%以上,已在全国各地开通远程交易终端250多个。
(2)迪拜黄金期货交易时间扩展阅读:
2012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Group)续签合作备忘录(MOU),而大连商品交易所也与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市场人士认为,多家期货交易所与境外交易所交流愈加频繁并非偶然,中国期货市场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
大连商品交易所与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在迪拜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是中国内地期货交易所与中东地区交易所首次进行战略合作,也是大商所成立19年来与国际同行签署的第18个合作协议。
⑶ 在“杜拜金融网”上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安全吗
所有成功的交易法则,如风险控制、止盈止损等,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掌握和运用这些法则都不算难,难的是控制非理性的冲动,一旦非理性占据上风,这些对交易者生死攸关的法则,都将被抛之脑后,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遗憾的是,没有人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彻底清除非理性的情绪,进入澄明之境。有时候“明明知道,却做不到”。就像《菜根谭》所说,“当怒火欲水正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
网上可以做,建议杜拜金融网。
⑷ 杜拜网可以直接购买股票吗
杜拜金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炒股网和金融在线交易所,为客户提供包括沪深A股、外汇、黄金、股指期货等金融产品的交易,并全面支持做多做空的双向交易和T+0,A股,是个不错的平台
⑸ !!!哪家公司既是期货又是外汇交易商
英国odl平台
⑹ 听朋友在杜拜金融网可以赚钱,是怎么弄的啊炒股吗
听朋友在杜拜金融网可以赚钱,是怎么弄的啊?炒股吗?
杜拜金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炒股网和金融在线交易所,为客户提供包括沪深A股、外汇、黄金、股指期货等金融产品的交易,并全面支持做多做空的双向交易和T+0,A股,是个不错的平台,我一个哥们在这个平台上面赚到钱了。哎,跟个人经验有关系。
⑺ 杜拜金融在“杜拜金融网”上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安全吗 网
杜拜金融在“杜拜金融网”上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安全吗?
还是比较安全的,我知道他家是专业的金融股票类的网站,很多财经资讯,他家都有的!你可以去看看的
⑻ 股票操作平台与杜拜金融交易平台有什么不同
在杜拜金融可以交易恒生指数期货、外汇、现货贵金属、沪深A股;
交易平台操作简单,价位升跌均可获利;
小资金起步,注册真实账户只需500元人民币;
取款便捷,3到24小时实时支付;
专业客户服务随时为您的任何询问进行解答。
⑼ 杜拜金融网做股指期货都有什么特点呢
我是在杜拜金融网做股指期货,正规平台,有兴趣可以考虑。
股指期货与股票相比,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1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
2期货合约是保证金交易,必须每天结算
3期货合约可以卖空,股指期货合约可以十分方便地卖空,等价格回落后再买回
4市场的流动性较高
5股指期货实行现金交割方式,期指市场虽然是建立在股票市场基础之上的衍生市场,但期指交割以现金形式进行
6一般说来,股指期货市场是专注于根据宏观经济资料进行的买卖,而现货市场则专注于根据个别公司状况进行的买卖
⑽ 关于迪拜的一个问题
国际市场流动规则。首先金融市场监管问题,在现在的市场上,是审慎监管不足,还是监管过度。
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对于对冲基金的投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大起大落,已经引起国际收回的关注。 德法主张严加监管, 美英发对, 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 还主张放松安然事件后制定的,《萨克斯法》。结果是放纵了对冲基金的疯狂的投机行为,“成就”了这次次贷危机。
残酷的事实证明,金融自由化, 不是随心所欲,不是自由放任。监管不到位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严格的审慎监管应该与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同步。监管不是干预。
而且最近有观点认为,某些国际金融机构的CEO应该绳之以法。次贷泡沫的制造者与欺诈没有什么不同,把虚拟的财富当作财产卖给投资人,应该负法律责任。
如果把泡沫产品定义为“财产”, 就得保护产权。泡沫破灭,“财产”“消失”了, 应该有人负责。投资者应该负责,泡沫制造者更应该负责。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制裁和约束那些始作俑者。维护公平的金融秩序和经济秩序。
政府是否要加强泡沫的前瞻性监管,而不是泡沫破灭以后花巨大的代价包括不顾巨大的道德风险去救。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至今无法判断。泡沫形成过程中把泡沫刺破, 而不是等到泡沫膨胀的巨大无比爆破, 让损失降到最小。过去格老年代主张不要管泡沫, 说也不知道泡沫什么时候形成。事实是,等到泡沫形成以后,局面就不可控了。是否应该创新思考监管思路。
国际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要重新修订。金融资本不能大规模金融以供求关系定价的商品市场。否则扰乱经济秩序,扰乱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适, 金融资本大规模的金融商品市场, 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均衡价格的基本价格形成机制,违背了经济学基本原理,极大的扭曲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在美国国会的要求下所作的调查显示, 近期石油价格上涨70%是由于投机资本的推动。这些金融证券资本即没有对石油的任何需求, 也不需要石油供给, 纯粹炒作价格赚钱。 所以投机资本有强烈的动机推动石油价格上涨。最近有报道,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调查报告向上, 非行业交易持仓81%。
金融资本或者投机性资本运作的市场是一个资产市场, 不是一个一般商品市场。换句话说, 这类市场根本没有商品的效用特性, 不可能靠商品的使用效用的满足来达到供求平衡, 从而形成均衡价格。投机资本与商品市场不分开,经济学的基本价格理论的前提条件全部被破坏, 结果就是投机资本利用似是而非的需求供给关系, 不断推高价格。全球金融的新秩序的突破, 可能要从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相对分割开始。
商品市场, 包括大宗商品市场, 应该与纯粹投资性市场隔开, 允许对冲性质的资金进入。
比如中国要形成以供求关系为基础的汇率机制,就不能受即没有人民币需求,也不需要人民币供给的NDF市场预期的干扰。
金融资本不参与任何实际的经济活动, 金融活动对货币职能的需求属于“投机需求” 。投机需求不像一般商品需求, 效用是有限的能够达到均衡水平。商品供给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充分满足效用最大化需求以后,市场就会达到供求均衡,价格就稳定在供求的均衡的水平上。投机需求实际上是”赚钱需求”, “赚钱需求”的效用函数应该是趋于无穷大,是不存在找不到均衡价格的。
我们注意到,“投机需求”, 特别是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对人民币“投机需求”, 实际上根本没有对人民币的需求, 也不需要人民币的供给。NDF市场最终进行的是美元交易, 完全是一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价格上的“游戏”或者“赌博”。
所以依靠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商品市场和汇率,融资本出除对冲需求的金融资本,应该限制大规模金融资本的进入,否则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一支证券化产品是分散风险的,一家银行证券化产品是在分散折价银行的风险, 所有的银行所有的贷款都证券化, 上千家的机构,创造数万亿,数十万亿的证券化产品,产品市值超过GDP总量, 就不是在分散风险了。 特别是如果所有产品的持有人最后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 风险分散的空间是给定的。只是分割给各个部分的风险不同而已。结果是一个系统风险, 是整体市场的风险。
就像每单独一辆车的尾气排放都合格,但是三百万辆车的尾气排放就是污染。特别当排放的空间是给定的时候。
统计学中间有一个著名的结论,小样本和大样本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大数定理,小样本是发散的,大样本是收敛的。单个“创新”的产品是达到所设计的目的, 但是规模不能无限放大。任何产品都应该有设计产能, 达到产能极限强行增加生产, 安全就要出问题。交易系统, 发生交易差错, 没有任何操作程序上的问题, 原因就是超过单位时间交易能量,交易信息的反馈延迟,是完全正确的操作导致了严重的失误。东京交易所曾经几次发生突然停止交易的事件, 都与超过交易系统的最大设计容量有关。
这次次贷危机也是一次金融创新无风险的神话的泡沫。
有两个观念要转变。首先,金融创新, 还是要回到基本观念上,金融创新不能消除风险, 说的比较温和一点是只能管理风险, 说的比较直接一点是转嫁风险。所以一定要有金融产品创新的市场可以承受的转嫁风险总的容量的设置。金融创新超过市场容量, 就是创造系统风险, 创造市场风险, 制造金融危机。
其次,从金融创新的转嫁风险的基本作用出发,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是一个零和游戏。所以衍生产品应该以对冲风险的目标推出,而不是十分合适从投资工具的目标推出。杠杆交易的特点, 放大资金,放大收益的同时,放大风险。
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非常大,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的金融机构,推动金融自由化符合金融强势国家的经济利益。美国和欧洲有巨大的动机全面推进金融全球化迅速扩张,特别是向新兴市场扩张。采取爆炸式全球性的金融扩张。
所谓金融大爆炸的核心内容是推动新兴市场加速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包括,银行, 证券,保险,所有的金融领域, 放松外国金融公司准入门槛,放松资本管制,资本自由流动,最终实现国内金融体系全球化。
这种全面开花的,爆炸式的全球性的金融扩张对新兴市场式非常危险的。新兴市场的金融自由化过程,应该有序发展。渐进发展,不能超前,不能过激, 不能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跑。
外国的银行机构的适当比例的准入, 真正提供有价值的金融服务产品,比如, 上市公司,或者准上市公司的价值提升的财务顾问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的技术和咨询服务,更灵活的汇率机制的改革,本币逐渐的完全可兑换, 等等。总之需要有序,需要加快的是国内金融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与金融开放的同步适非常重要的。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要保持主动的,可以控制任何外部冲击的地位。
如果不对这些问题重新思考,不但泡沫危机会一次一次制造出来,新兴市场国家会一次一次被动地危机冲击,为危机买单。更重要的是,不对制造次贷危机的原因和金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重新思考,继续沿着危机思路,新兴市场的金融发展, 就不是简单重复错误的问题,是制造危机,我们承担不起。要保护自己,建立公平的适合给发展阶段的国家金融业发展的国际金融体制,新兴市场要经济参加游戏规则的制定。像WTO的多边谈判协商,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一样,建立多边协商机制,考虑各国利益,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规则不能仅仅由强势国家和地区制定。
中国已经成功地避开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应该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震次贷危机的冲击。我们要研究自己的经验和次贷危机的教训,使中国成为国际上和一些国家更好,另外一些国家不受伤害的金融大国. 内需拉动应提高粮食价格
《了望》记者:中国应如何在次贷危机中使自己损失达到最小?中国的金融如何创新,还怎么创新?
提问:在次贷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如何采取一些对策,使自己损失达到最小?所谓金融创新是一直被金融行业所推崇的非常重要一个方面,在我们认知范围之内,金融创新最重要一点就是衍生产品,是一种虚拟的东西。您曾说金融创新华尔街经济已经崩溃了,如果在这种前提下,中国的金融如何创新,还怎么创新?
左小蕾:我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中国如何去防范金融危机,我刚才说可能一直减震它的影响,它对中国的影响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出口,因为外需。
这个外需的影响,我觉得我们没有直接的办法,因为它是外部的问题,我们自己没有问题。
出口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到影响,外需受到下降,那你用内需,从经济增长稳定来说,外需下降了,出口受到影响,那我们内需增加。
怎么刺激内需?这就有很多话题了,我今天在长安俱乐部说了这个话题,刺激内需主要刺激什么呢?
刺激一般消费,这一般消费主要是农民和低收入群体他们的消费有很大成长空间。从城市来说一般消费品东西还是比较大程度的得到满足,如果你从提升消费角度来说,一定要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的。
怎么样提升他们的消费者水平呢?最关键他们的收入要成长,因为这些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很大的,你给他增加200块钱,他这200块钱都拿去买吃、买喝、买穿,城里人给他增加1000块钱,他未必拿出50块钱去,因为他基本消费已经满足。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农村低收入水平的收入。
那么怎么提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呢?政府有资产补贴,还有农村教育全部免费,支出的减少也算收入的增加。这是一个方面,但是这个不够的。因为你不能永远补贴他,而且你对他生产资料的补贴,现在化肥、农药增长幅度非常大,你补贴赶不上它的上涨。所以种粮食不挣钱,你补贴他也不种粮食了,这样对粮食安全也有影响,你只有让他种了粮食才有长期、稳定的成长机制。
我们应该不管从哪个角度,鼓励他种粮食,提高他的收入,要把粮价收购价格提起来,提高的幅度要高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也就是化肥和农药、种子这些价格的上涨幅度,让他种粮食有钱赚,一定要这样子,这样农民的收入就会增长,农民的消费一定会增长,一定带来经济增长的贡献。
另外粮价收购提高了,那通货膨胀呢?我们说提升收购价格,到流动环节的时候,政府可以不要涨销售价。
比如收购价格提高两块钱,销售价格不提升还卖原来的价格,但是政府补他两块钱,钱从哪来呢?我们现在把油价提起来了,油价提起来不是把中石化补贴就减少,我们就拿这笔财政的资金来补贴流通环节食品和粮食的价格,因为食品价格和粮食价格在CPI中占非常大的比例,我们这样补贴以后CPI不会涨,通胀不会涨。
随着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增长,消费增长,经济也涨上去了,而且这种补贴方式从转移支付公平性上来说也是非常公平。粮食和食品每个人都要吃,从公平和效益上来说都是非常好,我说这一点希望被采纳。次级贷危机对外需的影响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来弄。
中国创新是这样的,我们不能一竿子把它打死了,创新不对了,不是这个意思。我刚才说了,要对规模加以限制。
最开始衍生产品的发展不是以投资品的概念推出来的,70年代衍生产品有很大的发展,它是为了防范汇率和利率变化的风险。所以很多的衍生产品在那时候诞生,它是冲着怎么帮着出口企业防范汇率风险,帮助企业防范利率风险这样的思路产生的,所以基本是对冲性质的产品,那个产品实际上是不赚钱的。但是它能够保证贸易企业不会亏损,很长时间里面华尔街产品是这样发展的。
但到了21世纪,说得好听一点是蓬勃发展,说得不好听衍生产品开始疯狂发展。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可能要防范衍生产品风险。
我们的股指期货推出的思路也不太对,因为我们这个市场是单边市场,只有市场上涨才能赚钱,市场下降不能赚钱,所以我们推出看空机制——下跌的时候大家也能赚钱。
但股指期货作为一个投资品推出来的风险很大。最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防范风险,最初的时候散户不能进去,为什么不能进去?我们首先要把这个观念纠正过来,在很长时间里面这个产品就是防范风险。
我们的市场很初级,我们的投资者还要不断地成熟,在这个时候我们特别特别要小心,我们创新不要创风险,一定要防范风险。绝对不是我们不要创新,我是说不能神话,可以分散风险但不能神话,事实证明你把它神话了会造出来大风险。这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对,经济学家太理性。
内需拉动应提高粮食价格
《了望》记者:中国应如何在次贷危机中使自己损失达到最小?中国的金融如何创新,还怎么创新?
提问:在次贷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如何采取一些对策,使自己损失达到最小?所谓金融创新是一直被金融行业所推崇的非常重要一个方面,在我们认知范围之内,金融创新最重要一点就是衍生产品,是一种虚拟的东西。您曾说金融创新华尔街经济已经崩溃了,如果在这种前提下,中国的金融如何创新,还怎么创新?
左小蕾:我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中国如何去防范金融危机,我刚才说可能一直减震它的影响,它对中国的影响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出口,因为外需。
这个外需的影响,我觉得我们没有直接的办法,因为它是外部的问题,我们自己没有问题。
出口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到影响,外需受到下降,那你用内需,从经济增长稳定来说,外需下降了,出口受到影响,那我们内需增加。
怎么刺激内需?这就有很多话题了,我今天在长安俱乐部说了这个话题,刺激内需主要刺激什么呢?
刺激一般消费,这一般消费主要是农民和低收入群体他们的消费有很大成长空间。从城市来说一般消费品东西还是比较大程度的得到满足,如果你从提升消费角度来说,一定要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的。
怎么样提升他们的消费者水平呢?最关键他们的收入要成长,因为这些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很大的,你给他增加200块钱,他这200块钱都拿去买吃、买喝、买穿,城里人给他增加1000块钱,他未必拿出50块钱去,因为他基本消费已经满足。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农村低收入水平的收入。
那么怎么提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呢?政府有资产补贴,还有农村教育全部免费,支出的减少也算收入的增加。这是一个方面,但是这个不够的。因为你不能永远补贴他,而且你对他生产资料的补贴,现在化肥、农药增长幅度非常大,你补贴赶不上它的上涨。所以种粮食不挣钱,你补贴他也不种粮食了,这样对粮食安全也有影响,你只有让他种了粮食才有长期、稳定的成长机制。
我们应该不管从哪个角度,鼓励他种粮食,提高他的收入,要把粮价收购价格提起来,提高的幅度要高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也就是化肥和农药、种子这些价格的上涨幅度,让他种粮食有钱赚,一定要这样子,这样农民的收入就会增长,农民的消费一定会增长,一定带来经济增长的贡献。
另外粮价收购提高了,那通货膨胀呢?我们说提升收购价格,到流动环节的时候,政府可以不要涨销售价。
比如收购价格提高两块钱,销售价格不提升还卖原来的价格,但是政府补他两块钱,钱从哪来呢?我们现在把油价提起来了,油价提起来不是把中石化补贴就减少,我们就拿这笔财政的资金来补贴流通环节食品和粮食的价格,因为食品价格和粮食价格在CPI中占非常大的比例,我们这样补贴以后CPI不会涨,通胀不会涨。
随着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增长,消费增长,经济也涨上去了,而且这种补贴方式从转移支付公平性上来说也是非常公平。粮食和食品每个人都要吃,从公平和效益上来说都是非常好,我说这一点希望被采纳。次级贷危机对外需的影响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来弄。
中国创新是这样的,我们不能一竿子把它打死了,创新不对了,不是这个意思。我刚才说了,要对规模加以限制。
最开始衍生产品的发展不是以投资品的概念推出来的,70年代衍生产品有很大的发展,它是为了防范汇率和利率变化的风险。所以很多的衍生产品在那时候诞生,它是冲着怎么帮着出口企业防范汇率风险,帮助企业防范利率风险这样的思路产生的,所以基本是对冲性质的产品,那个产品实际上是不赚钱的。但是它能够保证贸易企业不会亏损,很长时间里面华尔街产品是这样发展的。
但到了21世纪,说得好听一点是蓬勃发展,说得不好听衍生产品开始疯狂发展。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可能要防范衍生产品风险。
我们的股指期货推出的思路也不太对,因为我们这个市场是单边市场,只有市场上涨才能赚钱,市场下降不能赚钱,所以我们推出看空机制——下跌的时候大家也能赚钱。
但股指期货作为一个投资品推出来的风险很大。最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防范风险,最初的时候散户不能进去,为什么不能进去?我们首先要把这个观念纠正过来,在很长时间里面这个产品就是防范风险。
我们的市场很初级,我们的投资者还要不断地成熟,在这个时候我们特别特别要小心,我们创新不要创风险,一定要防范风险。绝对不是我们不要创新,我是说不能神话,可以分散风险但不能神话,事实证明你把它神话了会造出来大风险。这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对,经济学家太理性。
p.s 我真没有找到这方面的材料..但是很想帮你额..就瞎搜来着...
这种东西也许真的应该自己去总结八...建议你多看看一些对迪拜问题的评价
然后结合中国的情况..看看能不能自己总结点什么..反正这种事因为只有你才会有这种想法...虽然我想帮,,,也就只能帮你查一些资料了
其实这种资料笨鸟你也能查的到的八...我知识面也不很广..也没有接触到这个金融方面的问题呢...抱歉拉..我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