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的原油期货是虚拟交易
A. 中行原油客户赚的是谁的钱
原油宝是指中国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按照报价参考对象不同,包括美国原油产品和英国原油产品。其中美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WTI原油期货合约”,英国原油对应的基准标的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
这么看的话中行原油其实就是中行参与国际原油期货交易,然后将份额对应分配给个人投资者,最终赚的钱还是来自国际原油期货的投资者。
B. 为什么只有中行的原油期货被收割,而工行等其他银行没有被收割
其实目前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规则上还是非常非常稚嫩的(具体的大家可以去看眉山论剑陈平教授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完整分析——《中国有没有可能抢占世界金融制高点》)。另外对于稚嫩这点,我们还可以从中行的官微上得到验证,原油宝是一个期货合约,学过金融的应该都知道,期货是金融衍生品中风险最高的产品之一,但是在中行2018年的官微上,对于原油宝的推广竟然写到:“对于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投资小白,是否也有好玩有趣又可以赚钱的产品推荐呢?当然有啦!那就是原油宝”,说句实在话,我一个学金融经济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金融方面工作的人,到现在我也就敢触碰一下基金、股票。对于外汇、期货、期权、贵金属这些根本不敢去碰,因为风险太大,特别是加杠杆的操作,但是中行竟然建议投资小白参与原油宝,真的是为了赚手续费,啥都不管不顾了。
综上所述,工行等其他银行之所以没有被美国收割,主要是因为移仓日期较早跑得快,而中行跑得慢了,被空头针对性爆仓了一把,才会一下子亏损那么多。
C. 中国银行此次原油穿仓负值事件损失没那么大,因为它是机构完全可以将合约交给中资石油公司实物交割对吗
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为纸原油,属于金融衍生品一类,它不直接从美国商品交易所购买原油期货,也就是不能交割实物原油。
D. 中行的原油期货,为何惨遭华尔街欺压
主要是中行在这次石油战中并没有用很好的风险意识去对待这次石油价格战,相比于中国的其他银行,中行在这次的石油价格战中反应迟钝,在移仓日期上中行的不以为然态度直接让中行的心态崩了。
中行直接在这次石油博弈中让自己被美国资本家爆仓血亏了一把,所以说我们国家的金融行业还是对风险意识准备不足,所以说此后的我们必须加强这种安全意识的学习。
E. 中国银行原油期货这次灾难,这几百亿就这么没了谁的责任
所有交易数据都在华尔街手中,真不明白中国投机者的胆量来自哪里?有人说是方向判断错误,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方向,如果有中国卖家有单未交割,你哪来的油交割,交割地买油交付?信不信在交割地点,不花100美金你一桶油也买不到。
现在的问题是这原油宝是中行的产品,他不是芝交所的交易合约,它只是参考了芝交所的交易指数。那么这问题很明显。中行到底是交易所,经纪公司,还是经纪人操盘手?交易所和经纪公司是不会参与买卖的,他们拿的是合约的交易佣金。目前看应该是扮演的交易所,原油宝是产品,完全按照芝交所的规则在操作而已。
瑞辛就是个例子,瑞辛的人可以称得上堆里的尖子了吧,照样玩砸了,不过人家不亏,反正拿了几百亿都花在国内了,老外一分钱好处美捞着,大不了以后不出国,美国人拿瑞辛也没折,美国人对中概股是又爱又恨,毕竟投了中概股上万亿,这要是棍子抡重了,倒霉的还是自己的钱,所以开公司要学瑞辛,千万不能学中行,把自己的钱放别人账户上等着杀,国人以后做生意得稳当点,只能把钱弄大陆来,只进不出,现在所有的中资在国际市场都是狙击的对象,这一点在疫情过后会显得更加明显,当心当心当心,重要的话说三遍。
F. 中国银行原油期货怎样避免强行平仓
中国银行的叫原油宝,不是期货,是参考纽约原油和伦敦布伦特油的指数进行买卖。
原油宝不具备杠杆,所以不存在强行平仓的风险。
G. 在中国银行原油产品太骗人太坑爹
怎么坑人了,那是高风险的东西
H. 为什么新浪原油期货与中国银行原油期货会有差价
WTI原油期货,新浪原油期货只是个提供财经新闻的数据平台,并不进行交易,中国银行原油期货是交易平台,可提供原油期货买卖,平台从差价中赚取佣金,所以中国银行的原油期货会有点差产生,但不收取手续费,真正的期货交易平台,是有手续费没有点差的。
I. 原油宝事件,中行真的到芝加所购买实盘多单了吗
这个理解有点问题,虚拟盘是针对客户而言的,但是中行自己是实盘。
中行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扮演的是中间人,客户和原油交易所的中间人,所以客户的对手方其实是中行,中行接受客户报价,再报价给交易所,中行所参与的就是芝交所的实盘。
而原油宝事件是中行有大量单子压手,无人接单,然后空方把油价做负,而中行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