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大宗商品期货
Ⅰ 大宗商品是期货吗
一、大宗商品是期货。
二、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
因此,期货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
三、期货有以下特点:
对国家推动经济的发展效果。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对市场代销机构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源配置,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以及形成公正、公开的价格信号、回避因价格波动而带来的市场风险、降低流通费用,稳定产销关系、锁定生产成本、稳定企业经营利润等的作用。
对市场开拓投资渠道,扩大选择范围,适应了多样性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Ⅱ 大宗商品和期货的区别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非零售环节,具备商品属性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而在金融投资领域,大宗商品是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发作为工业基础材料的商品,比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
Ⅲ 有关大宗商品、期货合约的交易
你平时听到的就是那份合约的价格波动,比如棉花2011年9月的合约,cf1109的价格是2万5,价格上涨到2万6,实际就是未来2011年9月棉花价格从2万5涨到2万6了。
Ⅳ 大宗商品主要是指什么
大宗商品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
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
(4)2003年大宗商品期货扩展阅读:
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发布了国家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管理规范》。这一法规明确规定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可采取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把T+0、双向交易机制的一些手段引用到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中,为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管理规范》这一国家法规的发布,也标志着批发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电子商务时代。
Ⅳ 大宗商品合约有没有期限,像期货合约到期强制平仓
期货是标准合约的买卖,当你手上有标准合约的头寸时,如果不实物交割,那么要在合约(如上海交易所铜合约 沪铜1007,2011年7月到期)到期前把头寸了结掉处理掉,处理的方式就是对冲平仓。
1楼的说法是错误的,期货的结算方式是当日无负债结算,也叫实时结算,盈亏都会影响到你剩余可用资金的本金。
希望采纳
Ⅵ 期货 关于通货膨胀和大宗商品价格的问题
通胀时期避险资金会流入商品市场,尤其是流入黄金市场进行保值。另外通胀时期由于货币贬值,所以商品就会显得便宜,而存在了一定的上涨空间。
通胀之后,通常都面临着货币紧缩问题。央行通过再贴现,窗口指导和在资本市场的操作回笼多余的资金。另外避险资金这时候也会投资到经过通胀之后显得十分便宜的甚至破产的优质资产,也就是投资实业。这样的话商品市场就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面临调整。
自1971年开始,大宗商品出现过两轮大幅上涨行情。一轮是在1971-1980年,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处在二战后最严重的“滞胀”时期,经济停滞不前,增长缓慢,而通货膨胀严重,导致商品暴涨。CRB指数由1971年9月30日的96.80点上涨到1980年11月28日的334.8,上涨幅度246%。其中原油由3美元/桶上涨到1980年的40美元/桶,黄金由35美元/盎司上涨到850美元/盎司。
而2003年以来,大宗商品再次出现暴涨,尤其是龙头品种原油,从1998年底的10.72美元/桶,上涨到2008年7月11日的147美元/桶,上涨幅度巨大。表面上看是全球经济大幅增长带动需求增长引发商品上涨,经济增长确实是商品上涨的一大重要因素,实际上更重大动力就是全球资金泛滥导致的通货膨胀,这主要是由于在“9.11”之后,美联储长期将利率长期维持在1%,相当于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2003以来,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同时美元处于贬值之中,经济增长与美元贬值是商品大幅上涨的两大动力。
导致通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信用货币,比如信用卡,贷款等,相当于把未来的钱拿到现在消费,无形中就增加了当前的货币流通量,而央行为了弥补未来的缺口,则在当前要发行大量货币,导致货币供应过多,不值钱了。
Ⅶ 大宗商品期货有实物交割吗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都可以进行实物交割的!但是有交割起点,各种交易品的起点不同!
Ⅷ 大宗商品期货的三板强平制度是哪一年出台的
具体是忘了,2008年之前应该是没有
08年国庆长假后连续七八个跌停 导致很多期货公司都爆仓破产
可能就是这以后才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