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季节性淡旺季
Ⅰ 为什么很多商品期货合约的主力合约都是在每年的1月、5月和9月
这一点不是完全确定的,每一个品种都有细微的差别,按照理论上来说,一般近月合约成交量和持仓量会大一些,成为主力合约。比方说目前1809的合约属于主力合约,但是由于现在9月快到了,很多品种的主力合约赚到了1901,但是却不是1810、1811等。
这种现象就是题主所提到的跨月主力合约。
主要还是因为期货与股票不同,期货交易的是合约,是有时间限制的,到期就得交割,而大多数的期货交易不会进行实物交割。也就是说,到期之前就得换成其他的合约。如果每个月都得换合约,那么在操作成本上就会很高,同时也有可能会影响最后的利润,所以尽量不要过于频繁的交换合约。
那么为什么是1、5、9月呢?
1月是消费旺季之前,东西方的节日基本上都集中在年底,所以,这个时候往往是消费的旺季,行情会比较好;
5
月和9月往往是农产品的收获期;
Ⅱ 商品期货哪个月份难做
进入交割月的难做,因为要大幅提高保证金,并且面临现货交割的问题;持仓过低的月份难做,因为对手盘稀少,缺少流动性。
Ⅲ 商品期货一年中行情什么时候比较大
商品期货一年中行情什么时候比较大
新手做股票,必须要挑选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而且我建议是大型的证券行,因为大型的证券行里面才有高手,你才可以跟着学习水果过来。可是过了好久好久才回来,他气
Ⅳ 期货品种的周期性变化或季节性变化,望详细一些
周期性的话品种更多一点,比如黄金有开采周期啥的,季节性的话主要是农产品居多:不如收割季,播种季的气候 等等
Ⅳ 黄金的淡季与旺季是哪几个月
淡季6-7月份:一般来说,买黄金一定要避开结婚的高峰期,因为这个时期很多新人都会购买黄金,导致供小于需,这就会导致黄金价格上涨,所以一般是在6-7月的时间金价最便宜。
2.
节假日打折:另外若是遇上三八节、劳动节、中秋国庆节、元旦节春节等节气,商家因为看到买的人多了,所以推出一些折扣活动,不要要注意辨别,有些时候节气商家可能卖得更贵,这个就需要大家平时多关注一下了
一、黄金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规律
长期以来,商品价格的季节性规律是期货市场常用的指针之一。作为兼具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的黄金市场,同样有季节性规律可循。纵观黄金交易的历史,历年来黄金价格的变化趋势也呈很强的季节性。从黄金各月的历史走势可以看出,金价一般在2月至4月回落,5月份开始回升,在6月、7月份价格则维持震荡。在8月、9月份价格大幅反弹,涨势持续到年底。
二、对金价季节性规律的分析
通过对1974-2008年金价每个月上涨概率统计,我们将发现到非常强的季节性规律。分析金价的季节性规律,无外乎探寻以下问题的答案:一年中,金价在何时易于上涨,何时易于下跌;何时涨势最猛,何时涨势最弱;金价走势中还有其他什么特征等等。
金价在一年中有三个上涨高峰,即9月、10月和12月,其中9月、10月的平均涨幅最大,达到280%。而金价全年涨幅的另外两个低点均出现在4月、12月的上涨高峰后的第3个月,即7月和3月。
三、对金价季节性规律的原因分析
那么,为什么黄金会呈现这种季节性上涨的走势呢?主要原因来自珠宝制造行业,每年的后三个季度是首饰销售的主要时段。尤其是第四个季度销售量都会因为圣诞节的来临而上升,圣诞节之前是印度排灯节,这个节日从11月开始持续到12月的结婚高峰期。
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金价受供求关系制约——供小于求,金价上涨,反之下跌。
1、需求方面
黄金的现货需求70%来自于珠宝制造业(自2009年开始,投资需求首次超过珠宝首饰业需求,而2010年上半年,投资需求占总需求比例首次超过50%,成为金价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黄金价格的季节性规律将不如之前那么明显)。每年从9月份至次年2月份,印度的排灯节、中东地区的开斋节和宰牲节、西方的圣诞节以及中国农历春节会相继到来,珠宝市场也迎来了销售旺季。而珠宝商会在旺季来临前1-2个月提前购入黄金并进行加工,因此每年的8月至次年的1月是珠宝制造业的需求旺季。在这个时段,珠宝商集中购入黄金的行为将推高金价;而其余时段,则因为市场需求相对平淡,金价亦比较疲软。
10月份是黄金消费的旺季,季节性的消费是推动金价上扬的重要力量。作为世界第一黄金消费大国的印度,其需求量占了世界黄金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而10月份正是印度传统的节庆季节,嫁娶喜事大多集中在10月及其后几个月中举行,因而在此期间印度对黄金的强劲需求是对金价的有力支撑。而在印度的消费旺季过后,随后到来的圣诞节、元旦和中国农历春节也会带来黄金消费的高潮。
Ⅵ 求各个月份各个季节商品期货淡旺季信息
农产品一般10月是供应旺季4-9月是需求旺季
白糖夏季和国庆前后是旺季,冬天是淡季
铜春节之后是需求旺季,夏天最热的时候还有11、12月份是淡季,钢材和铜一样
Ⅶ 豆粕期货的季节性如何 哪朋最低哪月最高。一般而言。
以二人说的都很对。补充二点:
1,豆粕期货的趋势基本上是同CBOT大豆一至的。这一点从其长期图表可见一斑。
左侧的豆粕与右侧的CBOT大豆都是分别在04年,08年月2年形成高点。
2,一般而言国内粮食品种也有一些联动,因此季节性比较明显。这种季节性是同其它的因素相互影响的。比如国际上大豆的收获和播种,国内粮食饲料品种的影响等。
3,豆粕期货的活跃合约月是一,五,九。这三个合约月随着交割和上市,你方唱罢我登场。活跃着这个品种。
Ⅷ 什么季节是大豆期货的低谷主要什么因素影响
如何分析农产品期货的季节性行情
农产品的共性就是具有固定的一年一度的播种、生长和收获季节性周期,也恰恰是农产品这种特有的季节性供求关系变化使得其价格波动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时期内同向运动的趋势性十分明显。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季节性特征把农产品走势大体分为:播种生长阶段、收获季节、销售淡季和销售旺季等几个不同阶段。又因为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指引,它们的基本面影响因素是一致的,走势基本是联动的,因此,下面我们以几个品种为例,从季节性影响因素这个角度分别对其期货价格走势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拿大豆品种来说,根据自然规律从每年的4月开始,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开始播种,当年9月份开始收割。从10月份开始,南半球的大豆主产国又开始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从这一种植生长周期可以总结出,每年的7、8月份属于全球大豆的供应淡季,大豆青黄不接,消费需求旺盛,因此价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应旺季,现货供应充足,价格多处年内低谷,这一规律从上图CBOT大豆行情长期走势中不难得到验证。
仔细观察以上CBOT和DCE大豆近年来季节性走势图,首先我们可发现,国内外大豆价格的相关性很强,纠其原因主要是:2000年以来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大豆需求激增,国产大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加之进口大豆出油率高,使得进口大豆数量出现大幅增长,导致国内外大豆价格走势联动性增强;其次,我们还可以发现:2000年至今,每年因季节性而形成的的阶段性高点多出现在5月-8月,主要是因为每年3-5月是销售旺季,而7、8月份又是供应淡季,这样高点出现在这期间就不足为奇;9-11月份进入大豆收获季节,受供应压力影响价格多处年内低点,产量确定后,随着消费的增加,库存的减少,价格有开始抬头趋涨。不过,每年二月份多是过节时期,市场交投清淡,谷物价格通常盘跌。这些规律都很好验证了大豆价格的季节性波动趋势。目前正处于8月份,正是供应淡季,又由于目前国内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严重干旱,国内大豆减产基本定局,而美国大豆产区近期天气也是十分炎热干燥,大豆天气行情再度显现,在大豆收获季节来临前,有望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因此依据这一特点可以估计在9--11月份供应压力前大豆可能会形成一个短期高点。
接着再看玉米品种,玉米与大豆的生长周期相差无几,从上图可发现玉米最明显的特征是仲夏到收获期间价格多是走跌。由于新年度玉米产量不确定性的影响,7月份的价格往往达到年内最高价格。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价格开始跌落的年份,如果收获前景可观,价格仍可持续走低。每年10月正值收获季节,由于大量玉米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压力最大,价格往往会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消费,玉米库存量也越来越少,而价格也随着变化。农业部前期发布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 年)》(以下称《规划》),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要按照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积极发展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和气化燃料,适度发展能源作物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这对前期国内利用玉米发展燃料乙醇的炒做泼了一盆冷水,玉米期价也因此 从1700元/吨上方连续回落至1500元/吨以下。由于过渡打压后,近期的东北农作物用地发生干旱灾害,导致玉米期价产生了"反季节"的上涨行情,但于8月10日将有"吉林省2007年轮换地方储备粮竞价销售交易会",届时将销售轮出省级储备玉米10万吨,这对于玉米期价将是一个压力。在供应季节来临前玉米产生大幅度反弹的行情较小,上涨空间有限。
最后转到国内外小麦品种上,以北半球冬小麦为例,其播种时间为10月上旬(寒露后)至下旬,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麦有两个明显的季节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获季节来临之前的春季这一时期惯于下跌。多数年景,小麦价格在1、2月份因资金回拢影响都会经历季节性疲弱期。又因每年冬麦上市后的7月份一般为小麦的供应旺季,价格多处年内最低点;另一个趋势就是从收获季节的低点到秋季或者冬初小麦消费逐渐进入旺季,价格倾向于上涨,春节左右因消费带动价格到达年内高点。在今年的六、七月份新麦集中上市压力下,强麦期价产生了一个季节性低点,随后变于七月底产生了强劲的上涨。
综观以上三个品种的季节性因素对价格变化的长期影响作用,尽管活跃的期货交易可以削弱较明显的价格运动趋势,但特定时节的价格同向波动趋势仍然十分明显。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农产品的价格趋势主要是受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面因素影响。而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又是有季节性的,这样每年从作物播种到收获前夕,由于旧年度作物的库存量与新年度作物的产量存在不确定性,作为具有预测效应的期货交易往往容易随着市场对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炒作而大幅波动;其后随着收获季节到来农产品每个品种的新年度产量情况逐渐明了,必然市场就开始面临季节性的供应压力,若是丰产年头供应压力则最重,价格也最弱。若是减产年头则价格很容易走出反季节性上涨行情;新粮上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期货价格对需求、库存等因素的反应越来越敏感,其趋势性也越来越明显,尤其进入消费旺季,市场的供需矛盾不断得到深化,此时市场人气越来越旺,持仓量迅速增加,期货价格往往最强,当然其中也不乏对新概念题材的炒作。因此,季节性因素是我们在制定农产品操作计划时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分析上述几个品种价格的季节性走势是建立在对各品种长期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的,尽管其整体体现出了农产品由供求主导的季节规律性,但其中不时也存在偶然现象。例如2003年大豆收获季节的反季节上涨,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大量进口美豆,而恰恰美豆又大幅减产,一时间美国大豆库存消费比创20几年来历史新低,处于那种供求严重失衡状态,市场充满了对未来供不应求的预期,季节性收获压力完全被抹煞,导致价格在收获季节一路狂飙。此外,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突发因素,还有一些新概念题材的影响也容易导致价格的反季节性走势。这就提醒我们,在分析相关农产品走势时,也不能只简单地依据其季节性走势来操作,其他阶段性的因素也需要时时加以关注并能做出客观评估。
总之,在世界范围大的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农产品的季节性特征表现突出,当大的供求面严重失衡时,季节性特征往往容易被淹没,价格很容易走出反季节性行情。季节性特征是农产品的固有属性,进行季节性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价格短期内的发展趋势,但要把握其长期走势还必须同时兼顾其它大供求面的影响因素。
Ⅸ 商品期货季节性影响了解的说系
我来给你解答下吧。
棉花 小麦的价格 一般是9-12月是高峰期,因为国家春季会发布收购的价格。
橡胶 铜 白银 钢材 一般都是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的,你要说高峰和低峰的季节性 我觉得钢材和橡胶都是9 -10月份。 而你说的铜的价格 不是6开工企业的影响,而是全世界的矿石厂家(必拓 淡水河谷 必和必拓)会在11月份签订下年的矿石价格,所以只要有操作,价格的波动就会显示出来。
如果你要这方面的资料 我周一上班的时候给你一份
Ⅹ 关于商品期货季节性价格的问题
(1)商品期货尤其是铜期货有一定的经济运行周期的关联性,农产品合约的价格运行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而商品期货尤其是铜期货有一定的经济运行周期的关联性。
(2)季节性影响。铜价的季节性波动较明显,每年的一月份为低谷,八月份创高价。这主要是因为工矿企业对铜的需求增加;铜价较现货价格上扬更快;另外铜合约受外盘影响的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