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原油期货
Ⅰ 我目前在做现货原油,想知道布伦特原油和这个是一样吗
美原油在纽约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上,即NYMEX WTI,作为世界原油计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仅针对美国本土原油计价,具有较强的局域性,现在已经逐步退出计价舞台。当然,上述计价方式均是基于现货交易的基础上。不过,在期货交易市场中,NYMEX WTI仍是最大的原油期货交易品种,对其他原油期货价格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布伦特原油在伦敦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中,布伦特原油作为一种北海原油,即ICE Brent,当前世界上,除了部分中东和远东石油意外,绝大数地区的原油,诸如北海、非洲、拉美、加拿大、以及部分中东和远东地区向欧洲出口原油时的计价均以dtd brent计价。
从品质和价格上来说,布伦特原油和美国原油非常接近。从近十年的原油价格统计上来看,两者几乎涨跌同步,前者一般比后者低5%左右。例如,1998年布伦特油价在13.43美元,而美元原油价格则为14.53美元,2004年,两者分别涨至38.29美元和41.60美元。从数据上来看,两者基本涨跌同步,且价格差也均在5%左右。
从交易量来说,美国原油与同样是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相比较,其现货交易量远逊于布伦特原油,1988年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随后包含西北欧、北海、地中海、也门以及非洲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以此为标准,开始推崇合约,并认定其为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成为国际原油价格三大基本准则。
总而言之,美国原油(WTI原油)是基于美国市场的期货定价基准油,而布伦特原油则是基于欧洲市场的现货市场基准油,两者区别甚大且价格差也均在5%左右。但从数据上来看,两者基本涨跌同步。行情都是根据国际走势的,所以大家在选择平台的时候,不一定说哪一种原油更好,其实是一样的。
Ⅱ 目前在做现货原油,想知道布伦特原油和这个是一样吗
美原油在纽约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上,即NYMEX WTI,作为世界原油计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仅针对美国本土原油计价,具有较强的局域性,现在已经逐步退出计价舞台。当然,上述计价方式均是基于现货交易的基础上。不过,在期货交易市场中,NYMEX WTI仍是最大的原油期货交易品种,对其他原油期货价格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布伦特原油在伦敦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中,布伦特原油作为一种北海原油,即ICE Brent,当前世界上,除了部分中东和远东石油意外,绝大数地区的原油,诸如北海、非洲、拉美、加拿大、以及部分中东和远东地区向欧洲出口原油时的计价均以dtd brent计价。
从品质和价格上来说,布伦特原油和美国原油非常接近。从近十年的原油价格统计上来看,两者几乎涨跌同步,前者一般比后者低5%左右。例如,1998年布伦特油价在13.43美元,而美元原油价格则为14.53美元,2004年,两者分别涨至38.29美元和41.60美元。从数据上来看,两者基本涨跌同步,且价格差也均在5%左右。
从交易量来说,美国原油与同样是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相比较,其现货交易量远逊于布伦特原油,1988年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随后包含西北欧、北海、地中海、也门以及非洲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以此为标准,开始推崇合约,并认定其为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成为国际原油价格三大基本准则。
总而言之,美国原油(WTI原油)是基于美国市场的期货定价基准油,而布伦特原油则是基于欧洲市场的现货市场基准油,两者区别甚大且价格差也均在5%左右。但从数据上来看,两者基本涨跌同步。行情都是根据国际走势的,所以大家在选择平台的时候,不一定说哪一种原油更好,其实是一样的。
Ⅲ 对当前世界能源、资源形势的基本判断
对当前世界能源、资源的供需形势有3个基本估计。第一,当前世界能源、资源总体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同时,由于全球在20世纪90年代忽视了找矿勘查,整个世界都在“吃老本”,使世界能源、资源储量的增速放缓,这意味着虽然除石油外总体上不会出现资源性短缺,但各国政府仍需要经常关注结构性短缺的形势,并将全球能源、资源的地缘政治放在突出位置。对我国而言,一是国内肯定还有大量待发现矿床,二是目前几乎是利用海外资源的最后时机,越往后准入成本越高,竞争越激烈。第二,世界能源、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局部地区供需极不均衡,尤其是在消费量增长幅度远远超过生产量增长幅度的亚太地区,供需不平衡更为加剧,出现“小马拉大车”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阶段正是中国拯救世界矿业、需要我们在市场上有更大声音的时候。第三,世界能源、资源市场大体稳定,但由于全球化迅速发展使垄断加剧、运输线路的竞争激烈以及现货市场供应量不稳定等复杂原因,导致市场的结构性波动剧烈,能源、资源的市场价格越来越不由基本的供求关系来决定。随着在生产者联盟与消费者联盟的博弈中前者占尽上风,廉价石油时代有可能趋于终结。为应对这种局面,需要我们加强风险管理。实际上,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短缺,大多数属于结构性短缺,除石油外尚未出现资源性短缺的局面。但是,随着工业化国家继续增加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随着经济正在爬坡的国家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预计多数战略和关键矿产将在2020~2030年出现资源性短缺的局面,届时我们利用国外资源将面临更加特殊的困难。大体上可以认为,当前是利用国外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的最好时机。
4.1.1 当前世界能源、资源总体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
目前世界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大多数重要能源、资源的储量静态保障年限,按照2003年的消费量衡量,基本上均在50年以上。其中,保障程度在100年以上的矿种有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铬铁矿、钾盐,50~100年的有天然气(67年)、铀、镍,小于50年的只有石油(41年)和铜(47年)。因此,从储量角度看,世界能源、资源仍能维持全球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受科技进步的推进,世界主要能源、资源的储量仍然在增长。更深、更边远、海域、更复杂和非传统类型的资源不断被探明,更低品位、更难选冶的矿床不断被开发利用。例如,到2003年的20年世界累计产出原油670多亿吨,但是由于勘探和开发技术进步和不断投入,2003年剩余可采储量反而增加了580亿吨,也就是说20年间共探明了1250亿吨。同时,全球仍有大量能源、资源待发现、待探明、待圈定。以保障程度最小的石油和铜为例,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全世界陆地铜资源量为16亿吨,现探明铜储量仅只占其资源量的38%。除西欧和北美外,其他地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仍相对较低,包括资源大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待发现潜力很大。据目前认识水平,世界常规石油、天然气的待探明储量或通过技术进步成为可采储量的分别为1500亿吨和180万亿立方米。此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全球重油、沥青、油砂等可采储量约4000亿吨,是常规原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的2.7倍;煤层气的储量可能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据估计,主要储存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至少是地球上全部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总和的2倍以上。
但是,世界资源储量增长幅度在放缓。除找矿难度增加这一原因外,关键原因是,由于冷战后原苏联向西方国家增加供应,20世纪90年代能源、资源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幅度很大。同时,受全球地质工作由资源向环境转移呼声的影响,全球忽视了找矿,再加上1997年的金价下跌与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能源和资源公司的负面影响,导致世界能源、资源的储量增长幅度在放缓。例如,铁矿石、铀、钾盐、煤炭等几种保障年限较长的矿产,几十年间基本上全球没有投入勘查(为数不多的一些投入主要围绕现营矿山周边),全球在“吃老本”。
更令人遗憾的是,世界能源、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由于复杂的长达数十亿年的地质作用的结果,大多数矿种的已探明储量大多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中东地区6国占了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的63.3%,委内瑞拉占6.8%,俄罗斯占6.0%,我国仅占2.1%。俄罗斯是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的26.7%,中东地区占40.8%,其中伊朗和卡塔尔分别占15.2%和14.7%。煤炭储量前10的国家占总量的90.0%以上。在目前探明可采储量中,铁矿以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质量最佳。铜矿主要分布于美洲的安第斯—落基山脉和中亚—俄罗斯地区。近年来,蒙古境内新发现的奥尤陶勒盖铜矿(1600万吨)和俄罗斯的乌多坎铜矿(2000万吨)均未开发利用。铝土矿储量71.0%分布在几内亚、巴西、澳大利亚和牙买加。越南的铝土矿资源潜力很大,探明储量近80亿吨,多为优质红土型三水铝土矿,开发利用前景好。钾盐储量更是高度集中,近75.0%的储量分布在加拿大和俄罗斯。泰国、老挝也具有丰富的钾盐资源,与我国互补性很好。铬铁矿主要分布在南部非洲和原苏联国家。镍主要分布于古巴、加拿大、俄罗斯等国。锰矿储量中,南非和乌克兰占世界的80.0%以上。
总体上我们认为,除石油外,世界范围内在中期不会出现资源性短缺,但市场的结构性短缺将有可能是经常会发生的,需要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同时,还可以认定,当前几乎是利用国外能源、资源的最好机会,如果再犹豫不决,将会丧失好时机,或者出现资源性短缺而竞争更加激烈,或准入成本大幅度提高难以承受。
4.1.2 世界能源、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局部地区供需不均衡
世界能源、资源产量继续增长。1993~2003年,世界原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5%。油价上升推动一些资源丰富的主要产油国产量迅速增加。1993~2003年天然气世界产量年均增长2.3%,远高于同期石油生产增长率。1995年来世界铁矿石产量一直稳定在10.0亿吨左右,2002年首次突破11.0亿吨,2003年为11.2亿吨。近年来全球铜产量也在持续增长。
但是,未来世界能源、资源产能的继续增长将面临诸多障碍,可以认为多数矿产目前的生产能力已接近极限。特别是目前全球能源、资源的生产成本总体上有所增加;大多数能源、资源的剩余(闲置)产能大幅度减少,连大量以前已关闭的矿山又重新开发,增加产量的调控空间已经不大,如欧佩克的剩余生产能力,一直作为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安全性的一个指标,目前已比5年前下降70.0%;并且由于周期性作用影响,近期发现的不少矿床的开发利用尚有待时日。
在产量增长的同时,世界能源、资源的消费量以更大速度增长。2003年世界原油产量为36.97亿吨,消费量为36.37亿吨。1993~2003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1.6%,10年间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2.3%,煤炭0.9%。需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大多数能源、资源的消费量增长缓慢,但仍在增长;主要新增需求量集中在正在爬坡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其中亚太发展中国家增长幅度最大,在亚太地区,中国的需求量增长幅度又是最高的。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持续上升,且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在6.0%以上。
尽管如此,世界能源、资源供需仍能保持基本平衡。1993~2003年,世界原油产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都在1.5%左右,石油产量基本能够满足消费量的增长。2003年世界天然气产量为26185亿立方米,消费量为25910亿立方米,基本维持平衡。但是同时总体上仍然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世界能源供需有从基本平衡向供应趋紧变化的趋势;二是出现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变化的趋势。
在总体基本平衡的同时局部地区供需极不均衡。以亚太地区最为突出,2003年亚太地区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占全球的4.2%,而产量占10.2%,消费量却占28.8%,反映亚太地区处于高强度开采和消费,可谓“小马拉大车”,资源基础严重不足。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量增长接近极限,消费持续增长,虽然总体上仍处于平衡状态,但这种平衡是一种“亚”平衡。一有风吹草动,这种平衡将被打破。例如,据分析,如果智利铜产量削减50万吨,世界铜价格将增长50.0%左右。
总体看,未来竞争将加剧,尤其是对产能的竞争,对市场的竞争。
4.1.3 世界能源、资源市场大体稳定,但结构性波动剧烈
世界能源、资源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但结构性波动剧烈。主要原因,一是局部地区供需不均衡;二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垄断加剧;三是运输线路的竞争日益加剧;四是在生产者联盟与消费者联盟的博弈中,前者占了上风,特别是大多数矿山的产能是按照长期供货合同来生产的,现货市场上的量很少,而中国及其他国家进口的胃口太大,现货市场不可能满足,加剧了市场的“亚”稳定性。
2003年全球石油贸易量为22.60亿吨,为产量的61.1%;其中美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5.61亿吨,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1/4,欧洲石油净进口量占22.0%,日本占11.6%。中东仍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地,2003年出口石油9.40亿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1.4%,其次为原苏联、西非、中南美和北非地区。受运送条件限制,世界天然气国际贸易量不到产量的1/4。2003年贸易量为6237.10亿立方米,其中管道贸易占72.9%。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出口欧洲,加拿大天然气全部出口美国。
石油价格增长幅度快,廉价石油时代趋于终结。石油价格并不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国际油价经过1973~1983年的高涨期后,由于北海和墨西哥湾油田的发现,非欧佩克产量大幅提高,欧佩克对世界石油生产的控制力下降。20世纪末,国际石油需求稳步上升,再次形成了石油供应方的寡头垄断格局,世界石油市场重新出现由供应方控制价格的局面。欧佩克已重新成为确定国际油价的主要支配力量。其他石油出口大国和国际石油公司与欧佩克密切合作,共同推高油价。
美国对伊战争和单方面反恐行动,直接引起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能力受到挤压。伊拉克、伊朗的石油生产能力受到破坏和限制,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投资风险增加,导致中东的石油供应补充能力明显降低,引发石油市场的多次震荡。由于需求持续上升,而供应方又有意维持高价态势,加上伊拉克战争等非市场因素,使突发性事件对石油供需平衡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突发因素的不可预见性,为对冲基金炒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创造了条件。各种套利基金进入油市进行投机加剧了油价的波动。美元的贬值对油价走高也起了重大作用。
世界矿产资源国际化趋势加快,垄断程度提高,促使价格攀升。垄断程度提高促使价格上升。铁矿石价格大幅度增长,并未反映真正供求关系。2005年进口铁矿石价格比2004年增长了71.5%,从巴西、澳大利亚到我国的铁矿石运费近两年分别上涨了190.0%和160.0%,对未来中国铁矿石进口快速增长具有重大影响。目前高价位有一部分是属于恢复性上涨,另一方面是我们内部存在的机制性和体制性障碍造成的,主要包括政府企业之间的不协调、国内与国外不协调、企业之间不协调以及部门之间不协调,导致我们作为“上帝”却未能享受到“上帝”待遇。铜、镍、铬铁矿等其他矿产的价格仍有巨大上涨空间。这也是“亚”平衡市场的必然结果。
Ⅳ 现在什么期货比较好
期货市场的种类划分
大体上来划分,我们可以把期货市场中的种类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种。而商品期货一般包含了农产品期货、能源期货、金属期货这类,其中刚刚说的三种商品期货属于比较大的类别;金融期货则有股指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等等,股指期货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接下来详细解释下这些种类。
农产品期货。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和发展,以及现代农业观念的深入和普及,我国已经有不少农产品已经实行了期货交易,如黑龙江省的大豆交易市场;天津市的红小豆交易市场等等,农产品期货可交易的商品有大豆、玉米、小麦、咖啡、橡胶等等。
金属期货。金属是当今世界期货市场中比较成熟的期货品种之一。目前,世界上的金属期货交易主要集中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金属期货可以交易的品种有黄金、白银、铜、铝、铁、锌等等。
能源期货。能源期货是商品期货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不下于现货市场的影响力。目前较重要的商品有轻原油、重原油以及燃油;新兴品种包括气温、二氧化碳排放配额。
外汇期货。外汇期货交易是指在约定的日期,按照已经确定的汇率,用美元买卖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货币。外汇期货买卖与合约现货买卖有共同点亦有不同点。合约现货外汇的买卖是通过银行或外汇交易公司来进行的,外汇期货的买卖是在专门的期货市场进行的。外汇期货交易的主要品种有: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法国法郎、荷兰盾等。
利率期货。利率期货最早是由芝加哥交易所推出的,是指以债券类证券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 它可以回避银行利率波动所引起的证券价格变动的风险。利率期货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通常,按照合约标的的期限, 利率期货可分为短期利率期货和长期利率期货两大类。
Ⅳ 目前的原油分为哪些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Ⅵ 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多少美元一桶
随着国际原油投资兴起,很多朋友问到原油投资的相关细节问题。原油价格的报价单位是“美元/桶”,而国内的原油交易所都以人民币进行报价。世界平均比重的原油一般以一吨7.3桶(美制42加仑/桶)或者以1.1610千升来计算。所以,原油一桶大概是159升或者137公斤。1桶=158.98升=0.14吨=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 【英制】1加仑=4.546升,欧美等国家的加油站,一般以“加仑”来做单位,而中国的加油站则以“升”来计价。一桶原油是多少钱呢?因为前面已经知道,原油一桶大概是159升。而目前国内92汽油市价为6.20元/升,因此一桶汽油是6.20元/升x159升=985.8元。更多原油知识欢迎网络搜索九州原油网站咨询。
Ⅶ 原油是什么
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比重0.78~0.97,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
原油经炼制加工可以获得各种燃料油、溶剂油、润滑油、润滑脂、石 蜡、沥青以及液化气、芳烃等产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燃料、原料和化工产品。
(7)当今世界原油期货扩展阅读
一、原油成分,平均而言,原油由以下几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
碳——84%
氢——14%
硫——1~3%(硫化氢、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单质硫)
氮——低于1%(带胺基的碱性化合物)
氧——低于1%(存在于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机化合物中)
金属——低于1%(镍、铁、钒、铜、砷)
二、原油分类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和油品储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装储存和整装储存,整装储存是指以标准桶的形式储存,散装储存是指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存。
储油罐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又可分为立式圆筒形和卧式圆筒形。按照油库的建造方式不同,散装原油或油品还可采用地上储油、半地下储油和地下储油、水封石洞储油、水下储油等几种方式。
但不管采用哪种储存方式,原油特别是油品的储存都应满足的基本要求:防变质、降损耗、提高油品储存的安全性。
Ⅷ 月底油价将再次调整,车主:能跌到3元专家:你想的美!
下周二也就是3月31日,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油价调整窗口。3月17日的油价大幅下调让车主们喜出望外,因此也对即将到了的新调整窗口十分期待。那么接下来国内成品油的价格走势又会是怎样呢?
考虑到疫情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不少国家都已经采取了限制出行等措施,因此国际原油需求十分低迷。而国际原油市场方面,俄罗斯和沙特关系相对缓和,原油市场的整体环境环境得到改善。但考虑到供需关系,原油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3月3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极有可能搁浅,维持当前价格。只要不涨价,相信对于车主们来说都算是一个好消息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现在的期货有哪些
(一)农产品期货
农产品是最早构成期货交易的商品。包括:
1、粮食期货,主要有小麦期货、玉米期货、大豆期货、豆粕期货、红豆期货、大米期货、花生仁期货等等;
2、经济作物类期货,有原糖、咖啡、可可、橙汁、棕榈油和菜籽期货;
3、畜产品期货,主要有肉类制品和皮毛制品两大类期货;
4、林产品期货,主要有木材期货和天然橡胶期货。
美国各交易所,尤其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是农产品期货的主要集中地。
(二)有色金属期货
在国际期货市场上上市交易的有色金属主要有10种,即铜、铝、铅、锌、锡、镍、钯、铂、金、银。其中金、银、铂、钯等期货因其价值高又称为贵金属期货。
有色金属是当今世界期货市场中比较成熟的期货品种之一。世界上的有色金属期货交易主要集中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尤其是伦敦金属交易所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被世界各地公认为是有色金属交易的定价标准。我国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交易,成长迅速。铜单品种成交量,已超过纽约商业交易所居全球第二位。
(三)能源期货
能源期货开始于1978年。作为一种新兴商品期货品种,其交易异常活跃,交易量一直显快速增长之势。仅次于农产品期货和利率期货,超过了金属期货,是国际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油是最重要的能源期货品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货合约有: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轻质低硫原油;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等4种。
除了以上期货以外,我国还有股指期货,包括沪深300和上证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