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期限结构理论
A.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预期理论:预期理论提出了以下命题: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这一理论关键的假定是,债券投资者对于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没有特别的偏好,因此如果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低于到期期限不同的其他债券,投资者就不会持有这种债券。
2、分割市场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做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关键假定: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根本无法相互替代。
3、流动性溢价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是预期理论与分割市场理论结合的产物。它认为长期债权的利率应当等于 长期债权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与 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之和。不同期限债券的偏好。换句话讲,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可以相互替代,但并非完全替代品。
4、期限优先理论:采取了较为间接地方法来修正预期理论,但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它假定投资者对某种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特别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资于这种期限的债券。
(1)商品期货期限结构理论扩展阅读
利率期限结构 由于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相同期限的市场即期利率,从对应关系上来说,任何时刻的利率期限结构是利率水平和期限相联系的函数。因此,利率的期限结构,即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如水平线、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曲线。
甚至还可能出现更复杂的收益率曲线,即债券收益率曲线是上述部分或全部收益率曲线的组合。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即债券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表现的差异性。
B. 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市场分隔理论
市场分隔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期限偏好,所以长期、中期、短期债券便有不同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的市场,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根据供求量的不同,它们的利率各不相同。
C. 全面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是( )。
【答案】C
【答案解析】流动性溢价理论包括预期理论和分割市场理论两种,较全面解释了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
D. 试述关于利率期限结构的主要理论及其优缺点。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说明为什么各种不同的国债即期利率会有差别,而且这种差别会随期限的长短而变化。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包括以下三个理论。
1流动性偏好理论(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
长期债券收益要高于短期债券收益,因为短期债券流动性高,易于变现。而长期债券流动性差,人们购买长期债券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流动性,因而要求得到补偿。
2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
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会上升(例如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长期利率就会高于短期利率。
如果所有投资者预期利率上升,收益曲线将向上倾斜;当经济周期从高涨、繁荣即将过渡到衰退时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保持不变,那么收益曲线将持平。
如果在经济衰退初期人们预期未来利率会下降,那么就会形成向下倾斜的收益曲线。
3
市场分隔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期限偏好,所以长期、中期、短期债券便有不同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的市场,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根据供求量的不同,它们的利率各不相同。
E. 什么是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是资产定价、金融产品设计、保值和风险管理的基准。国外关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研究分为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现代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主要集中于研究收益率曲线形状及其形成原因;现代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着重研究利率的动态过程。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包括三个理论:预期理论、流动性溢酬理论和市场分割理论。预期理论一般是指Hicks—Lutz理论,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最主要的理论,它假定交易无税收、无风险且交易者理性预期,认为任何证券的利率都同短期证券的预期利率有关,远期利率反映出对未来的即期利率(spot rate)的预期。流动性溢酬理论(Liquidity Premiums Theory)认为预期理论忽视风险规避因素是不完善的。预期理论假定债券市场的债券间存在完全的可替换性,而流动性溢酬理论认为这种完全替换性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同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与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有关,还与风险规避因素有关。市场分割理论将整个市场分为不同期限的更小的子市场,认为投资者受到法律、偏好或者投资期限习惯的限制,只能进入子市场中的一个,从而不同期限子市场的利率水平由本身市场的供求双方决定。西方债券市场的经验数据研究证明,三种理论模型中,预期理论表达了对于未来即期利率的信息;偏好理论的流动性升水在期限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定价中明显存在,而在一年期以上的债券中则不存在;市场分割理论的经验证明相对较弱。在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除市场分割理论以外,其他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前提条件都认为,资金在不同期限的金融市场之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现代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指随机期限结构(stochastic term structure)模型。随机期限结构模型是刻画利率与期限(或时间)之间的非确定性函数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有效工具。从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入手,运用模型对金融市场利率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利率水平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常见的随机期限结构和衍生证券定价模型,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计量经济学的均衡模型(equilibrium models)和现代金融学的无套利模型(no—arbitrage models)两大类。均衡模型是从假设一些经济变量开始,推出短期无风险利率的一个过程,然后寻找该过程对债券价格和期权价格的含义。根据影响利率水平因素的数量,均衡模型又分为单因素模型和双因素模型。无套利时变参数模型(Time-Dependent Parameter Models),有Heath,Jarrow和Morton(HJM)模型、Ho-Lee模型和Hull-White模型。无套利模型将初始期限结构看作为已知量,并定义期限结构是如何演变的,这个模型主观色彩较浓;并且其模型参数的估计必须依赖市场利率的历史数据。随机期限结构模型中都包含维纳过程,表示短期利率受到的随机冲击,即利率水平是以一种随机游走的方式反映来自市场的冲击,不考虑不同期限利率产品间交易存在的摩擦。
因而,无论从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还是从现代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进行分析,资金在整个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动是形成完善的利率结构的基础条件。
F. 什么是期货的期限结构
期货市场的期限结构或收益率曲线指的是同一个标的物上连续几个交割月份合约的价格所形成的曲线。
G. 几种主要的期限结构理论
收益率曲线反映了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对于收益率曲线不同形状的解释产生了不同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包括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与优先置产理论。 (一)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假定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可能影响市场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即远期利率。根据是否承认还存在其他可能影响远期利率的因素,可以将预期理论划分为完全预期理论与有偏预期理论两类。其中,有偏预期理论相信还存在可以系统地影响远期利率的因素,如市场流动性或其他因素等。 完全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债券收益率应等于预期对未来短期债券收益率。由此推论,上升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市场与其短期利率水平会在未来上升;水平的收益率曲线则意味着短期利率会在未来保持不变;而下降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市场与其短期利率水平会在未来下降。 流动性偏好理论又称有偏预期理论,它认为远期利率应该是预期的未来利率与流动性风险补偿的累加。这种理论的基础是,投资者在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更愿意持有短期债券,以保持资金较好的流动性。那么,长期债券的收益率必然要在预期的利率基础上增加对流动性的补偿,而且期限越长,补偿也就越高者之所以要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其原因往往出于自身对利率的预期。债券期限越长,其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越大,所隐含的风险也越大,投资者投资债券必然要求一个额外的风险补偿。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结果是形成了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 集中偏好理论认为,债券期限结构反映了未来利率走势与风险补贴,但并不承认风险补贴也一定随期限增长而增加,而是取决于不同期限范围内资金的供求平衡。集中偏好理论认为,在一定的期限范围内资金供求的失衡将引导借款人与贷款人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期限,因而需要能明确反映对价格或再投资风险厌恶程度的合适的风险补偿,而只有所有投资者都打算在近期卖掉其投资并且所有借款人都急于借到长期债务时,风险补贴才必然随期限增长而增加。因此,风险补偿将引导投资者改变它们原有的对期限的偏好,而收益率曲线的上倾、下降、平稳甚至上凸都是有可能的。 (二)市场分割理论与优先置产理论 预期理论暗含着这样一个假定:不同期限的债券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而市场分割理论则认为,长、中、短期债券被分割在不同的市场上,各自有独立的市场均衡状态。长期借贷活动决定长期债券的利率,而短期交易决定了短期债券利率。根据市场分割理论,利率期限结构和债券收益率曲线是由不同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市场分割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持这种观点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少。事实上,借贷双方在作出投资和筹资决定之前,都要比较长短期利率和预期的远期利率,然后选择最有利的利率与期限。因此,不同期限的债券都在借贷双方的考察范围之内,这说明任何一种期限的债券利率都与其他债券的利率相联系。这种理论被称作优先置产理论,它认为债券市场不是分割的,投资者会考察整个市场并选择溢价最高的债券品种进行投资。
H.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的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前言
第1章导言
1.1交易所市场
1.2场外市场
1.3远期合约
1.4期货合约
1.5期权合约
1.6交易员的种类
1.7对冲者
1.8投机者
1.9套利者
1.10危害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2章期货市场的运作机制
2.1背景知识
2.2期货合约的规定
2.3期货价格收敛到即期价格的特性
2.4每日结算与保证金的运作
2.5报纸上的报价
2.6交割
2.7交易员类型和交易指令类型
2.8制度
2.9会计和税收
2.10远期与期货合约比较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3章利用期货的对冲策略
3.1基本原理
3.2拥护与反对对冲的观点
3.3基差风险
3.4交叉对冲
3.5股指期货
3.6向前滚动对冲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附录3A最小方差对冲比率公式的证明
第4章利率
4.1利率的种类
4.2利率的测量
4.3零息利率
4.4债券价格
4.5国库券零息利率的确定
4.6远期利率
4.7远期利率合约
4.8久期
4.9曲率
4.10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5章远期和期货价格的确定
5.1投资资产与消费资产
5.2卖空交易
5.3假设与符号
5.4投资资产的远期价格
5.5提供已知中间收入的资产
5.6收益率为已知的情形
5.7远期合约的定价
5.8远期和期货价格相等吗
5.9股指期货价格
5.10货币的远期和期货合约
5.11商品期货
5.12持有成本
5.13交割选择
5.14期货价格与预期即期价格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附录5A利率为常数时远期价格与期货价格相等的证明
第6章利率期货
6.1天数计算约定
6.2美国国债期货
6.3欧洲美元期货
6.4利用期货基于久期的对冲
6.5对于资产与负债组合的对冲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7章互换
7.1互换合约的机制
7.2天数计量惯例
7.3确认书
7.4比较优势的观点
7.5互换利率的实质
7.6确定LIBOR/互换零息利率
7.7利率互换的定价
7.8货币互换
7.9货币互换的定价
7.10信用风险
7.11其他类型的互换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8章期权市场的运作过程
8.1期权的类型
8.2期权头寸
8.3标的资产
8.4股票期权的特征
8.5交易
8.6佣金
8.7保证金
8.8期权结算公司
8.9监管规则
8.10税收
8.11认股权证、雇员股票期权及可转换证券
8.12场外市场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9章股票期权的性质
9.1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
9.2假设及记号
9.3期权价格的上限与下限
9.4看跌看涨平价关系式
9.5提前行使期权:无股息股票的看涨期权
9.6提前行使期权:无股息股票的看跌期权
9.7股息对于期权的影响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10章期权交易策略
10.1包括单一期权与股票的策略
10.2差价
10.3组合策略
10.4具有其他收益形式的组合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11章二叉树简介
11.1单步二叉树模型与无套利方法
11.2风险中性定价
11.3两步二叉树
11.4看跌期权实例
11.5美式期权
11.6Delta
11.7选取u和d使二叉树与波动率吻合
11.8增加二叉树的时间步数
11.9对于其他标的资产的期权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12章维纳过程和伊藤引理
12.1马尔科夫性质
12.2连续时间随机变量
12.3描述股票价格的过程
12.4参数
12.5伊藤引理
12.6对数正态分布的性质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附录12A伊藤引理的推导
第13章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模型
13.1股票价格的对数正态分布性质
13.2收益率的分布
13.3预期收益率
13.4波动率
13.5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微分方程的概念
13.6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微分方程的推导
13.7风险中性定价
13.8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公式
13.9累积正态分布函数
13.10权证与雇员股票期权
13.11隐含波动率
13.12股息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附录13A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公式的证明
第14章雇员股票期权
14.1合约的设计
14.2期权会促进股权人与管理人员的利益一致吗
14.3会计问题
14.4定价
14.5倒填日期丑闻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15章股指期权与货币期权
15.1股指期权
15.2货币期权
15.3支付连续股息的股票期权
15.4欧式股指期权的定价
15.5货币期权的定价
15.6美式期权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16章期货期权
16.1期货期权的特性
16.2期货期权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16.3欧式即期期权和欧式期货期权
16.4看跌看涨期权平价关系式
16.5期货期权的下限
16.6采用二叉树对期货期权定价
16.7期货价格在风险中性世界的漂移率
16.8对于期货期权定价的布莱克模型
16.9美式期货期权与美式即期期权
16.10期货式期权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17章希腊值
17.1例解
17.2裸露头寸和带保头寸
17.3止损交易策略
17.4Delta对冲
17.5Theta
17.6Gamma
17.7Delta、Theta和Gamma之间的关系
17.8Vega
17.9Rho
17.10对冲的现实性
17.11情景分析
17.12公式的推广
17.13资产组合保险
17.14股票市场波动率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附录17A泰勒级数展开和对冲参数
第
18章波动率微笑
18.1为什么波动率微笑对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是一样的
18.2货币期权
18.3股票期权
18.4其他刻画波动率微笑的方法
18.5波动率期限结构与波动率曲面
18.6希腊值
18.7当预期会有单一的大跳跃时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附录18A由波动率微笑来确定隐含风险中性分布
第19章基本数值方法
19.1二叉树
19.2采用二叉树来对股指、货币与期货期权定价
19.3对于支付股息股票的二叉树模型
19.4构造树形的其他方法
19.5参数与时间有关的情形
19.6蒙特卡罗模拟法
19.7方差缩减过程
19.8有限差分法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20章风险价值度
20.1VaR测度
20.2历史模拟法
20.3模型构建法
20.4线性模型
20.5二次模型
20.6蒙特卡罗模拟
20.7不同方法的比较
20.8压力测试与回顾测试
20.9主成分分析法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附录20A现金流映射
第21章估计波动率和相关系数
21.1估计波动率
21.2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模型
21.3GARCH(1,1)模型
21.4模型选择
21.5极大似然估计法
21.6采用GARCH(1,1)模型来预测波动率
21.7相关系数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22章信用风险
22.1信用评级
22.2历史违约概率
22.3回收率
22.4由债券价格来估计违约概率
22.5违约概率的比较
22.6利用股价来估计违约概率
22.7衍生产品交易中的信用风险
22.8信用风险的缓解
22.9违约相关性
22.10信用VaR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23章信用衍生产品
23.1信用违约互换
23.2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
23.3信用指数
23.4信用违约互换远期合约及期权
23.5篮筐式信用违约互换
23.6总收益互换
23.7资产担保债券
23.8债务抵押债券
23.9相关系数在篮筐式信用违约互换与CDO中的作用
23.10合成CDO的定价
23.11其他模型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24章特种期权
24.1组合期权
24.2非标准美式期权
24.3远期开始期权
24.4复合期权
24.5选择人期权
24.6障碍式期权
24.7两点式期权
24.8回望式期权
24.9喊价式期权
24.10亚式期权
24.11资产交换期权
24.12涉及多种资产的期权
24.13波动率和方差互换
24.14静态期权复制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附录24A计算篮筐式和亚式期权价格时所需要矩的计算公式
第25章气候、能源以及保险衍生产品
25.1定价问题的回顾
25.2气候衍生产品
25.3能源衍生产品
25.4保险衍生产品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26章再论模型和数值算法
26.1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替代模型
26.2随机波动率模型
26.3IVF模型
26.4可转换证券
26.5依赖路径衍生产品
26.6障碍式期权
26.7与两个相关资产有关的期权
26.8蒙特卡罗模拟与美式期权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27章鞅与测度
27.1风险市场价格
27.2多个状态变量
27.3鞅
27.4计价单位的其他选择
27.5多个独立因子的情况
27.6改进布莱克模型
27.7资产替换期权
27.8计价单位变换
27.9传统定价方法的推广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附录27A处理多项不定性
第28章利率衍生产品:标准市场模型
28.1债券期权
28.2利率上限和下限
28.3欧式利率互换期权
28.4推广
28.5利率衍生产品的对冲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29章曲率、时间与Quanto调整
29.1曲率调整
29.2时间调整
29.3QUANTO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附录29A曲率调整公式的证明
第30章利率衍生产品:短期利率模型
30.1背景
30.2平衡性模型
30.3无套利模型
30.4债券期权
30.5波动率结构
30.6利率树形
30.7一般建立树形的过程
30.8校正
30.9利用单因子模型进行对冲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31章利率衍生产品:HJM与LMM模型
31.1Heath、Jarrow和Morton模型
31.2LIBOR市场模型
31.3联邦机构房产抵押贷款证券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32章再谈互换
32.1标准交易的变形
32.2复合互换
32.3货币互换
32.4更复杂的互换
32.5股权互换
32.6具有内含期权的互换
32.7其他互换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33章实物期权
33.1资本投资评估
33.2风险中性定价的推广
33.3估计风险市场价格
33.4对业务的评估
33.5商品价格
33.6投资机会中期权的定价
小结
推荐阅读
练习题
作业题
第34章重大金融损失以及借鉴意义
34.1定义风险额度
34.2对于金融机构的教训
34.3对于非金融机构的教训
小结
推荐阅读
术语表
附录ADerivaGem软件说明
附录B世界上的主要期权期货交易所
附录Cx≤0时N(x)的取值
附录Dx≥0时N(x)的取值
……
I. 试述利率期限结构的三种理论,他们的基本假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1流动性偏好理论(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
长期债券收益要高于短期债券收益,因为短期债券流动性高,易于变现。而长期债券流动性差,人们购买长期债券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流动性,因而要求得到补偿。
2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
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会上升(例如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长期利率就会高于短期利率。 如果所有投资者预期利率上升,收益曲线将向上倾斜;当经济周期从高涨、繁荣即将过渡到衰退时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保持不变,那么收益曲线将持平。
如果在经济衰退初期人们预期未来利率会下降,那么就会形成向下倾斜的收益曲线。
3 市场分隔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期限偏好,所以长期、中期、短期债券便有不同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的市场,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替代。根据供求量的不同,它们的利率各不相同。
J. 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主要分为四种: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期限优先理论。
1、预期理论:预期理论提出了以下命题: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值。这一理论关键的假定是,债券投资者对于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没有特别的偏好,因此如果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低于到期期限不同的其他债券,投资者就不会持有这种债券。
2、分割市场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做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关键假定: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根本无法相互替代。
3、流动性溢价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是预期理论与分割市场理论结合的产物。它认为长期债权的利率应当等于长期债权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与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之和。不同期限债券的偏好。换句话讲,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可以相互替代,但并非完全替代品。
4、期限优先理论:采取了较为间接地方法来修正预期理论,但得到的结论是相同的。它假定投资者对某种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特别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资于这种期限的债券。
(10)商品期货期限结构理论扩展阅读
利率期限结构由于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相同期限的市场即期利率,从对应关系上来说,任何时刻的利率期限结构是利率水平和期限相联系的函数。因此,利率的期限结构,即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如水平线、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曲线。
甚至还可能出现更复杂的收益率曲线,即债券收益率曲线是上述部分或全部收益率曲线的组合。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即债券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表现的差异性。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简述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