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商品期货交易所
㈠ 金融期货的产品知识
所谓金融期货,是指以金融工具作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金融期货交易是指交易者在特定的交易所通过公开竞价方式成交,承诺在未来特定日期或期间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特定数量的某种金融商品的交易方式。金融期货交易具有期货交易的一般特征,但与商品期货相比,其合约标的物不是实物商品,而是金融商品,如外汇、债券、股票指数等。
基础性金融商品的价格主要以汇率、利率等形式表现。金融市场上纷繁复杂的各种金融商品,共同构成了金融风险的源泉。各类金融机构在创新金融工具的同时,也产生了规避金融风险的客观要求。20世纪70年代初外汇市场上固定汇率制的崩溃,使金融风险空前增大,直接诱发了金融期货的产生。 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按固定比价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战后西欧各国的经济恢复与增长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固定汇率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被限制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货币平价的±1%),外汇风险几乎为人们所忽视,对外汇风险管理的需求也自然不大。
进入50年代,特别是60年代以后,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复兴,其持有的美元日益增多,各自的本币也趋于坚挺,而美国却因先后对朝鲜和越南发动战争,连年出现巨额贸易逆差,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从而屡屡出现黄金大量外流、抛售美元的美元危机。
在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元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美国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以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为了挽救濒于崩溃的固定汇率制,同年12月底,十国集团在华盛顿签订了“史密森学会协定”,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7.89%,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扩大到货币平价的±2.25%。1973年 2月,美国宣布美元再次贬值10%。美元的再次贬值并未能阻止美元危机的继续发生,最终,1973年3月,在西欧和日本的外汇市场被迫关闭达17天之后,主要西方国家达成协议,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直接体现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反映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则表现为各种货币之间汇率的频繁、剧烈波动,外汇风险较之固定汇率制下急速增大。各类金融商品的持有者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外汇风险的威胁,规避风险的要求日趋强烈,市场迫切需要一种便利有效的防范外汇风险的工具。在这一背景下,外汇期货应运而生。
1972年5月,美国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设立国际货币市场分部,推出了外汇期货交易。当时推出的外汇期货合约均以美元报价,其货币标的共有7种,分别是英镑、加拿大元、西德马克、日元、瑞士法郎、墨西哥比索和意大利里拉。后来,交易所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合约做了调整,先后停止了意大利里拉和墨西哥比索的交易,增加了荷兰盾、法国法郎和澳大利亚元的期货合约。继国际货币市场成功推出外汇期货交易之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易所竞相仿效,纷纷推出各自的外汇期货合约,大大丰富了外汇期货的交易品种,并引发了其他金融期货品种的创新。1975年10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张利率期货合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NMA的抵押凭证期货交易,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开办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交易,标志着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结构初步形成。 在世界各大金融期货市场,交易活跃的金融期货合约有数十种之多。根据各种合约标的物的不同性质,可将金融期货分为三大类: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其影响较大的合约有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美国长期国库券期货合约。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TIFFE)的90天期欧洲日元期货合约和香港期货交易所(HKFE)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等。
金融期货问世至今不过只有短短二十余年的历史,远不如商品期货的历史悠久,但其发展速度却比商品期货快得多。金融期货交易已成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许多重要的金融市场上,金融期货交易量甚至超过了其基础金融产品的交易量。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期货日益呈现国际化特征,世界主要金融期货市场的互动性增强,竞争也日趋激烈。 金融期货交易的重要职能在于提供套期保值的手段。金融期货交易提供的套期保值,主要有两种:
一、卖出套期保值(sell hedge)
该保值又叫空头期货保值,它是指利用利率期货交易避免将来利率上升引起的持有债券的价值下跌或预定的借款费用上升的风险;或者指利用外汇期货交易避免将来外汇汇率下跌引起持有外币资产的价值下跌,以及将来的外汇收入的价值减少的风险。
二、买入套期保值(buy hedge)
也称多头期货保值,是指利用利率期货交易避免将来利率下跌引起的债券投资的预定利益减少(债券的购入价格上升) 的风险;或者指利用外汇期货交易避免将来外汇汇率上升引起以本币计价的预定外汇支付额增加的风险(即要多付出本币)。
三、直接保值(direct hedge)
是指利用与需要保值的现货相同的商品避免风险。
四、相互保值(cross hedge)
是指期货市场上没有与需要保值的现货相同的商品,就利用利率联动关系最密切的商品避免风险。
上述职能由于期货市场上交易的标准化,实际中难以充分实现,为此就须注意两种风险:第一,基准风险(basicrisk)。这是由直接保值与相互保值产生的风险,只是前者风险较小些,后者风险较大些。第二,收益曲线风险(yieldcurverisk)。这是因收付期不完全一致、收益曲线的变化产生的风险。
五、价格发现功能
是指在一个公开、公平、高效、竞争的期货市场中,通过集中竞价形成期货价格的功能。 1.金融期货的交割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在期货交易中,尽管实际交割的比例很小,但一旦需要交割,普通商品期货的交割比较复杂。除了对交割时间、交割地点、交割方式作严格的规定以外,还要对交割等级进行严格的划分。实物商品的清点、运输等也比较繁琐。相比之下,金融期货的交割显然要简便得多。因为在金融期货交易中,像股价指数期货以及欧洲美元定期存款等品种的交割一般采取现金结算,即在期货合约到期时根据价格变动情况,由交易双方交收价格变动的差额。这种现金结算的方式自然比实物交收来得简便。此外,即使有些金融期货(如外汇期货和各种债券期货)也要发生实物交收,但由于这些产品具有的同质性以及基本上不存在运输成本,其交割也比普通商品期货便利得多。
2.金融期货的交割价格盲区大大缩小
在商品期货中,由于存在较大的交割成本,这些交割成本会给多空双方均带来一定的损耗。例如,大豆的交割价为2000元/吨,即使这一价格与当时当地的现货价是一致的,但对于按此价格的卖方来说,实际上可能只得到了1970元/吨,因为必须扣除运输入库、检验、交割等费用;对买方来说,加上运输提库费与交割费等实际上可能要花到2020元。这两者之间相差的50元便是价格盲区。在金融期货中,由于基本上不存在运输成本和入库出库费,这种价格盲区就大大缩小了。对于采用现金交割的品种而言,价格盲区甚至根本消失了。
3.金融期货中期现套利交易更容易进行
在商品期货中,投机者进行的套利交易基本上集中在跨月套利(Spread,也称价差套利)这种形式上。期现套利交易(Arbitrage)之所以很少采用,与商品现货交易额外费用高、流动性差以及难于进行有关。而在金融期货交易中,由于金融现货市场本身具有额外费用低、流动性好以及容易进行这些特点,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机构专门从事期现套利交易。Arbitrage在金融期货中盛行,一方面促进了期货交易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额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4.金融期货中逼仓行情难以发生
在商品期货中,有时会出现逼仓行情。通常,逼仓行情的表现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有着较大的差价,这种差价远超出了合理范围,并且在交割或临近交割时期货价格也不收敛于现货价格。更严重的逼仓行情是操纵者同时控制现货与期货,1980年在美国的白银期货上就曾经出现过一次,1989年在CBOT也发生过一轮大豆逼空行情。然而,在世界金融期货史上,逼仓行情却从来都没发生过。金融期货中逼仓行情之所以难以发生,首先是因为金融现货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庄家操纵不了;其次是因为强大的期现套利力量的存在,他们将会埋葬那些企图发动逼仓行情的庄家;最后,一些实行现金交割的金融期货,期货合约最后的交割价就是当时的现货价,这等于是建立了一个强制收敛的保证制度,彻底杜绝了逼仓行情发生的可能。 金融期货交易(financial futures transaction)作为买卖标准化金融商品期货合约的活动是在高度组织化的有严格规则的金融期货交易所进行的。金融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可概括如下:
一、交易的标的物是金融商品
这种交易对象大多是无形的、虚拟化了的证券,它不包括实际存在的实物商品;
二、金融期货是标准化合约的交易
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商品,其收益率和数量都具有同质性、不交性和标准性,如货市币别、交易金额、清算日期、交易时间等都作了标准化规定,唯一不确定是成交价格;
三、金融期货交易采取公开竞价决定买卖价格
它不仅可以形成高效率的交易市场,而且透明度、可信度高;
四、金融期货交易实行会员制度
非会员要参与金融期货的交易必须通过会员代理,由于直接交易限于会员之同,而会员同时又是结算会员,交纳保征金,因而交易的信用风险较小,安全保障程度较高;
五、交割期限的规格化
金融期货合约的交割期限大多是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或十二个月,最长的是二年,交割期限内的交割时间随交易对象而定;
㈡ 钢材期货的国际情况
目前共有4个交易所上市钢材期货,分别是LME的钢坯期货、日本C-COM的废钢期货、印度MCX的板材、方坯、海绵铁期货和迪拜DGCX 的螺纹钢期货。此外,NYMEX也在筹划推出钢材期货。上述四个交易所中最早上市钢材期货的是印度的MCX,最晚的是LME。但是,无论是在有色金属行业久负盛名的LME还是在螺纹钢有很强现货基础的DGCX,钢材期货的交易量始终不如意,无法为国际钢材期货交易提供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期货价格。
英国钢坯期货简介
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是基本金属期货交易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强的交易所。该交易所对钢材期货的研究历时多年。LME 对钢材标的的探索和研究经历了从具体钢材品种到钢材指数再到具体钢材品种的变化。2003年之前,LME就对钢材期货有了研究,但经过研究发现推出钢材期货有很大困难,之后转向研究钢材指数期货,钢材指数期货的难点则主要在于合理的钢材价格指数的编制。近些年的重新研究后认为上市钢材期货还是可行的。经过反复,LME重新考虑需实物交割的钢材期货,并确定将钢坯作为交易标的。LME 钢坯期货于2008 年4 月28 日正式在场内进行交易,第一个交割日是2008 年7 月28 日。
钢是石油和天然气之后的第二大商品市场。目前全世界每年的钢产量超过130亿吨,其中在LME开始上市交易的胚钢,其年产量则占到了整个钢材产量的一半,超过5亿吨,全球年销售额可以达到5000亿美元。钢坯是炼钢炉炼成的钢水经过铸造后得到的半成品,是建筑用长材的上游产品。LME称,之所以首先推出钢坯期货,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与板材相比,钢坯的贸易更为自由,而且同钢铁终端产品相比,钢坯的储存更为便捷和便宜。其次,虽然钢坯跨国流通量较少,但其年均3000万吨的国际市场流通规模足以与有色金属争高低。2000年以来,全球钢坯的产量增幅约为40%,到2010年之前,全球钢坯产量还将在目前5.12亿吨的基础上再增加32%。再次,钢坯价格与螺纹钢等钢铁品种有着良好的相关性,钢坯期货可用于整个钢铁产业进行价格风险管理。
伦敦方面评论说,“小方坯具有重点商品的特点,因为它是一个标准化、可互换的产品,而且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我们与所有这些团体紧密合作,以设计满足他们要求的合约,而且它还能为这一重要的市场带来透明度,参考定价和风险管理”。
目前全球主要的钢坯出口国包括乌克兰、俄罗斯、中国、巴西和法国等;而主要的进口国是意大利、越南、土耳其和韩国等。鉴于多数的钢坯贸易在国内和地区范围内进行,LME指出,推出钢坯期货针对的就是地区性贸易的需要。
在LME确定的11个可供交割的钢坯品牌中还没有中国产品的身影。11个钢坯品牌来自白俄罗斯、希腊、马来西亚、俄罗斯、土耳其和乌克兰六个国家的10家钢铁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表示,因中国政府向钢坯开征出口税,迄今为止中国钢铁生产商仍未进入市场。但LME商业主管Liz Milan称,若这项关税降低或取消,中国投资者的兴趣将会大增,Milan表示亚洲其它地区对新面世的钢铁合约很感兴趣,包括台湾、马来西亚和韩国在内的其它远东地区,钢铁生产商极其有意于此合约,已有六家生产商注册。
LME钢坯期货合约
LME钢坯期货合约文本显示,上市交易的合约将从现货月合约到15个月的远期合约;一张合约的规模为65吨钢坯。与以往一种金属只有单一的期货合约不同,LME上市的钢坯期货合约将是两个地区性的合约(远东和地中海合约)。在远东地区的交割地确定为马来西亚和韩国;地中海地区的交割地分别在土耳其和迪拜。LME解释称,之所以选择这些交割地,是考虑到钢坯主要进出口地区的分布和航运费用,此外两个合约也将反映上述市场不同的基本面和定价机制。
日本废钢期货简介
东京湾是日本重要的钢铁基地,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是综合性工业品期货交易所,在日本期货交易所中成交量及影响力都排名第一,然而TOCOM并没有上市钢材期货,而是由排名第三的中部商品交易所(C-COM)率先推出钢材期货,并且成为目前日本唯一上市了钢材期货的交易所。C-COM原名为中部商品交易所,为日本排名第三的交易所,其位于名古屋,2007年1月完成了与大阪商品交易所的合并,并改名为中部大阪商品交易所。
日本是国际第二大钢材生产国和第一大钢材出口国,出口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程度要远远高于印度。世界废钢材的价格波动十分剧烈,这不利于日本经济,加大了日本企业的风险。2003年开始,日本国内钢铁原料价格不断上涨,而下游产品价格基本不变,为了确保原料的稳定供给,2004年6月,经济产业省发布了“稳定原材料及自然资源供给倡议”,包括强化海外资源开发等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完善市场机制,研究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钢材期货的可能性。据此,2004年7月,C-COM 成立了“再生资源流通稳定研究委员会”,当年12月,上述委员会提交了关于钢材期货的研究报告。2005年1月,C-COM设立“废钢期货上市准备委员会”;2005年3月,C-COM向监管机构提交了上市废钢期货的申请,2005年8月获得了上市废钢期货的批复,2005年10月11日,废钢期货在C-COM正式上市交易这是全球第一个废钢铁期货合约。
日本之所以推出废钢期货而不是钢材期货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钢材产品层次多样,形成一个钢材期货的统一标准很难,而废钢这样的供应原料产品层次很少,标准统一起来相对容易,所以推出废钢期货是日本抓住定价权,规避价格风险的最佳选择。
对日本钢铁企业来说,需要进行套保。在港口汇集并装船一般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如果废钢价格发生波动,企业很容易蒙受损失。对于钢铁生产企业来说,尽管废钢的价格每天波动,但是其产品价格一个月才调整一次,这之间存在时间上的不同步风险。如果能够利用废钢期货,利用期货市场套保就可以避免这些风险。
目前废钢期货市场会员共52家,其中做市商31家,普通会员21家(钢厂)。日本主要商社,如三井、三菱、伊藤忠和住友等均已进入交易。但目前废钢交易量还比较小,流动性不强,交割量每月3500吨左右。尽管交易量不大,但废钢期货的重要性和功能已逐渐被钢厂接受。
日本C-COM 废钢期货合约
废钢也有许多规格,期货品种选取最高规格(等级)的废钢(重废)作为标准。标准品必须符合社团法人日本铁源协会制订的《废钢铁验收统一规格》标准、边长在1200mm 以下的新断散装货。交割的标准品是钢铁切割后的边料A,在交割品级上还有钢铁切割后的边料压缩品A、钢铁切割后的边料B和钢铁切割后的边料压缩品B三个品级。交割地点可由双方当事人协议,或者以东京湾所在码头为交割地点。
中国钢材期货
中国将上市的钢材期货规格细则介绍(最新资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生产国与消费国,2007年中国钢材产量达到5.6亿吨,年产量与消费量均占全球总量的1/3。中国是钢铁大国,但还不是钢铁强国。国际铁矿石价格连年大幅度上涨,给中国钢铁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为争取国际钢铁定价权,国外交易所近年来纷纷推出钢铁期货,NYMEX也在筹划推出钢材期货。螺纹钢和线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钢材产品,因此,推出螺纹钢、线材期货,规避钢材价格风险,争取国际定价权已势在必行。
1.螺纹钢
螺纹钢即带肋钢筋,分为热轧带肋钢筋和冷轧带肋钢筋。螺纹钢亦称变形钢筋或异形钢筋。其与光圆钢筋的区别是表面带有纵肋和横肋,通常带有二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螺纹钢属于小型型钢钢材,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的骨架。在使用中要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弯曲变形性能及工艺焊接性能。生产螺纹钢的原料钢坯为经镇静熔炼处理的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成品钢筋为热轧成形、正火或热轧状态交货。
螺纹钢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几何形状分类,根据横肋的截面形状及肋的间距不同进行分类或分型,如英国标准(BS4449)中,将螺纹钢分为Ⅰ型、Ⅱ型。这种分类方式主要反应螺纹钢的握紧性能。二是以性能分类(级),例如中国标准(GB1499)中,按强度级别(屈服点/抗拉强度)将螺纹钢分为3个等级;日本工业标准(JISG3112) 中,按综合性能将螺纹钢分为5个种类;英国标准(BS4461)中,也规定了螺纹钢性能试验的若干等级。此外还可按用途对螺纹钢进行分类,如分为钢筋混凝土用普通钢筋及予应力钢筋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等。
中国是螺纹钢生产大国,由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螺纹钢基本上用于满足内需,其出口数量并不多。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螺纹钢年产量都是保持以 16.6%以上的速度增长,年产量由2001 年年产3735万吨增长到2007年年产10137万吨,新增6402万吨,比2001年增加了171.4%;预计2008年产量9797万吨。在钢材按品种分类的22个品种中螺纹钢是占钢材总量比例最大的品种,占钢材总量比由2001年的23.8%至2007年下降到15.9%,下降了7.9个百分点;其中比例最大的年份是2003 年,占25%,是钢材总量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钢筋钢材的进口量很小,钢筋钢材的出口量相对比较大,且逐年快速上升,但是,净出口量占钢筋产量比例很低
2.线材
直径 5-4mm 的热轧圆钢和10mm 以下的螺纹钢,通称线材。线材大多用卷材机卷成盘卷供应,故又称为盘条或盘圆,如下图
线材主要用作钢筋混凝土的配筋和焊接结构件或再加工(如拨丝,制订等)原料。按钢材分配目录,线材包括普通低碳钢热轧盘条、电焊盘条、爆破线用盘条、调质螺纹盘条、优质盘条。用途较广泛的线材主要是普通低碳钢热轧盘条,也称普通线材,它是由Q195、Q215、Q235普通碳素钢热轧而成,公称直径为5.5-14.0mm,一般轧成每盘重量在100-200kg,现在多采用无扭高速线材轧机上轧制并在轧制后采取控制冷却,直径为5.5-22.0mm最大盘重可达2500kg。普通线材主要用于建筑、拉丝、包装、焊条及制造螺栓、螺帽、铆钉等。优质线材,只供应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盘条。如08F、10、35Mn、50Mn、65、75Mn等。用作钢丝等金属制品的原料及其它结构件,其它优质钢轧制的线材。习惯上8mm以上列入优质型材,8mm 以下列入金属制品。
线材是用量很大的钢材品种之一。轧制后可直接用于钢筋凝土的配筋和焊接结构件,也可经再加工使用。例如,经拉拔成各种规格钢丝,再捻制成钢丝绳、编织成钢丝网和缠绕成型及热处理成弹簧;经热、冷锻打成铆钉和冷锻及滚压成螺栓、螺钉等;经切削成热处理制成机械零件或工具等。
线材一般用普通碳素钢和优质碳素钢制成。按照钢材分配目录和用途不同,线材包括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优质碳素钢盘条、碳素焊条盘条、调质螺纹盘条、制钢丝绳用盘条、琴钢丝用盘条以及不锈钢盘条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线材生产国,年产量占世界生产总量三分之一以上,线材也是中国第二大钢材生产品种,在国内钢铁产量比重一直较高,2007年国内线材产量占中国钢材总产量比例的14.2%。近几年国内线材产量基本与国内粗钢产量增长速度差不多,保持在20%左右,2007年增速有所减缓,降低至13.8%,总量则相对2003年增长了近一倍。从线材进出口情况看,长期以来线材一直是中国主要钢材出口品种,也是中国一直保持净出口状态的钢材品种,特别是近几年出口增长特别迅速。2007年中国出口线材623.8万吨,较上年增加68.4万吨,同比增长12.3%;进口61.4万吨,较上年减少9.1万吨。从国内线材消费情况看,线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较多,2000年以来,受国内投资需求旺盛形势的拉动,国内线材消费也随之保持较快增长。
㈢ 如果发生经济危机,期货市场会怎么走
无论经济怎么样你做期货不就那几个信条吗!!
止赢止损!!顺势操作!!!
心态加策略加机械模式!!!
㈣ 什么是期货通货软通货硬通货
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
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0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98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
期货的特点是以小博大、买空卖空、双向赚钱,风险很大,因此我国对期货交易的开放十分慎重。期货的炒作方式与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一、以小搏大 股票是全额交易,即有多少钱只能买多少股票,而期货是保证金制,即只需缴纳成交额的5%至10%,就可进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资者有一万元,买10元一股的股票能买1000股,而投资期货就可以成交10万元的商品期货合约,这就是以小搏大。
二、双向交易 股票是单向交易,只能先买股票,才能卖出;而期货即可以先买进也可以先卖出,这就是双向交易。
三、时间制约 股票交易无时间限制,如果被套可以长期平仓,而期货必须到期交割,否则交易所将强行平仓或以实物交割。
四、盈亏实际 股票投资回报有两部分,其一是市场差价,其二是分红派息,而期货投资的盈亏在市场交易中就是实际盈亏。
五、风险巨大 期货由于实行保证金制、追加保证金制和到期强行平仓的限制,从而使其更具有高报酬、高风险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讲,期货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顷刻间一贫如洗,投资者要慎重投资。 通货是指处于流通中的纸币、铸币、信用货币,这些现实货币的通称。泛指在流通领域中充当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纸币、硬币、支票、银行本票等。主要指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如人民币是中国的通货,美元是美国的通货,英镑(欧元)是英国的通货等。通货能否保持稳定,取决于纸币发行的总量能否与流通中的货币实际需要量相适应。
硬通货是指国际信用较好、币值稳定、汇价呈坚挺状态的货币。由于各国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外汇管制程度不同,当一国通货膨胀率较低,国际收支顺差时,该国货币币值相对稳定,汇价坚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习惯称其为硬通货。
与硬通货相对的是软通货。它是指币值不稳、汇价呈疲软状态的货币。由于货币发行过度,货币含金量或购买力不断下降,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比价也会不断下降。此外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也会使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不断下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通常把这种币值不断下降、汇价呈疲软状态的货币称为软通货。
实际上,硬通货与软通货只是相对而言,它会随着该国经济状况和金融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美元,在上世纪50年代是硬通货,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由于美国的高通货膨胀率,以及大量的国际收支逆差,使得美元汇价呈下降趋势,美元由硬通货变为软通货。80年代初,美国实施高利率政策和紧缩银根政策,美元汇率不断上浮,又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硬通货。
此外,硬通货和软通货还有另一层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市场上某些不实施外汇管制、可以自由和无限地兑换黄金和其他国家货币的货币,被称作硬通货。软通货则是指实施外汇管制、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其他国家货币的货币 哈哈!回答还算满意吧!记得给好评哟!
㈤ 越南的汇率和股市分别是怎么样的详细!
越南证券交易有三个市场:胡志明交易所,河内交易所,以及UPCoM。
英为财情可以查看所有越南股市行情:
越南股市最新行情
㈥ 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
历史资料可以参考《期货期权入门》第三版,和《日本蜡烛图技术》,日本人首先开始交易稻米期货.
㈦ 有越南红木期货交易所吗
你好,没有这个交易所。期货品种的选择有多方面的要求,红木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估价,也不是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用品,并不是和作为期货品种来上市交易。
㈧ 中日橡胶期货怎么不同步
世界天然橡胶主要生产国有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印度、越南等,2005年之前,世界天然橡胶产量60%以上集中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近年来,印度和越南的产量增长较快。其中,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90%以上用于出口,越南90%左右也主要用于出口。世界天然橡胶主要消费国有中国、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除中国能部分国内生产外,都主要依赖进口),2002年起,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中国加人WTO后,2004年前天然橡胶关税降为5%,2006年开始降为零,且从2005年起取消进口配额管理而采取进口登记制度,加上国内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天然橡胶进口量大大超过国内生产量,2005、2006、2007和2008年中国天然橡胶进口量达到141、161、165和168万吨,分别为国内生产量的2.71、2.67、2.52和2.59倍。根据“十
五”规划,到2010年中国天然橡胶产量只有70万吨。因此,随着国内消费量快速增长和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天然橡胶及相关产业越来越面临天然橡胶生产和出口大国的激烈竞争,尤其越来越面临天然橡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㈨ 米的期货交易具体是怎么一会事
目前国内还暂时没有推出米的期货合约!~
但是郑州商品交易所 可能会推出早籼稻期货
郑商所正积极筹备上市早籼稻期货
对于国内的大米加工企业来说,最近的心情非常复杂。由于国际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全球主要大米出口国越南、印度、柬埔寨和埃及先后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旨在首先保证本国需求,这些举措的推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大米涨价的预期。我国大米市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对外依存度较低,目前,国内稻谷库存充足,供应有序,米价较为平稳。但尽管如此,随着近年来大米生产的刚性成本不断增加,国内大米价格的波动与几年前相比已大大增强。市场人士呼吁,为了让大米的上下游企业做到心中有底,我国应适时推出大米期货或稻谷期货,以发现市场价格,并供各级粮商从事套期保值。
推出稻、米期货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在我国,小麦、稻谷、玉米曾并称为居民的三大主粮。但近年来,居民的饮食习惯逐渐出现改变,玉米淡出主粮范畴,“北麦南稻”成为最主要的两大粮食品种,武汉、江西、湖南、湖北是我国稻谷的主产区。
“我认为,推出稻、米期货是非常有必要的。”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粮食价格的起落对整个物价水平都会起到重大影响。“粮价未来是涨还是跌,仅凭供需数据是看不真切的;如果有一个能预期未来价格的工具,那么效果会好一些。”
我国稻谷的年产量达1.8亿吨,是全球最大的稻谷生产和消费国。不过,我国稻谷国际贸易量很小,近十年以来的年进出口量均只有100多万吨,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状态。目前,我国稻谷的库存消费比28%,大幅高出20%的国际安全线,而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主要大米出口国则远远低于这个标准,这也是近期国际大米暴涨,我国得以独善其身的重要原因。
但是,国际大米涨价的趋势是否会最终传导到我国?业内人士普遍表示,目前还不得而知。由于运输、化肥、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大米生产企业的刚性成本近年来持续提高,所以并不排除未来大米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此外,以大豆为首的其他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这对大米也产生一定的刺激,农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也从一定程度上对米价形成利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存在大米期货,我们就可以对未来价格形成预期,给方方面面都提个醒。”马文峰表示,期货工具的存在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民营加工企业盼望保值工具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为稳定国内市场,两大国有粮食巨头——中储粮和中粮,控制住了原粮的收购价格和商品粮的销售价格,民营企业则在加工和流通领域“奋力厮杀”。这是国内粮食系统在打破统购统销局面后的情形,民营企业构成了大米加工和流通领域的中坚力量,但事实上,他们也是最需要保值的群体。
若以较长的时间周期来看,我国稻谷价格的波动并不小。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稻谷的市场价格在1700元/吨,此后几年逐渐下滑,到了2000年跌入谷底,市场价格仅有800元/吨;2003年,我国稻谷出现大幅减产,为激励农民生产,自2004年起我国再次启动保护价机制,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定为1400元/吨。今年一季度,有关部门两度上调稻谷最低保护价至1540元/吨。
股东背景为上海粮油集团的上海良茂期货公司总经理张培源对记者表示,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令粮食现货企业产生了巨大的保值需求。“稻谷收购、大米加工、购销、粮油集团、个体粮商、民营企业,乃至粮食经纪人,这部分群体做生意都需要保值。”在张培源看来,农业始终是靠天吃饭的行业,突如其来的灾害性气候往往防不胜防,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令企业的利润难以得到稳定的保障,没有保值的工具,经营风险自然难以化解。张培源表示,在国内上市大米期货的呼声一直没有停过,不过大米的可存储时间不长,容易陈化,因此在交割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或许是大米期货没有获批上市的原因。
郑商所紧锣密鼓准备早籼稻期货
事实上,大米期货在我国已有先例。历史上,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现均已关闭)等三家期货交易所都曾上市过籼米期货合约。早在1993年6月30日,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就上市了籼米期货合约,并在1996年3月18日对合约进行过修订。除籼米外,梗米也曾是在国内上市的大米期货合约。不过,由于发生风险事件,大米期货被勒令终止交易。
今年初,郑州商品交易所“2007年度会员表彰暨郑商所发展座谈会”上传出信息,在今年拟推出的期货新品种中,稻谷期货赫然在列。记者昨日从郑商所有关人士处了解到,郑商所为上市籼稻期货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目前正在完善交易制度和继续征求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场有关方面的意见。
稻谷按照粒形和粒质分为籼稻谷、粳稻谷及粳糯谷。粳稻谷米粒强度大,耐压性好,碾米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高;籼稻谷米粒强度低,耐压性差,碾米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粳稻谷和籼稻谷可按其需日照长短及生育期的不同,分为早、中、晚3类,一般早稻品质较差,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晚稻则品质坚实,耐压性强,加工时碎米少,出米率高。
在所有的稻谷中,早籼稻是最耐储藏的,一般可储藏2至3年,不宜陈化。早籼稻不仅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米粉、啤酒的原料,因此具备一定的工业属性,在目前的市场上,早籼稻的需求量是比较活跃的。
据了解,为平稳推出籼稻期货,郑商所先后走访了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籼稻主产区,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出了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期货合约。为了有利于期货市场平稳运行,作为探索,计划先推出早籼稻期货,这些工作都受到了当地现货企业的积极响应。此前,另一“主粮”品种——小麦,在郑商所已成功上市了多年,交易量稳定,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众多。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小麦加工企业与稻谷加工企业的关系密切,有助于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参与套期保值的经验。 (钱晓涵) 转来的特此嘱名
㈩ 是不是每个国家都有期货市场阿富汗有吗巴基斯坦呢朝鲜日本啥的。 朝鲜有股票吗
一般市场经济主导的国家都有的,只不过大小的问题,印度越南这些国家都有,朝鲜可能没有。日本市场可能世界排名都靠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