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期貨合約對沖利率風險
1. 金融期貨可以被用於對沖利率風險和貨幣風險等長期風險嗎
2. 為什麼利率期貨套期保值策略是,空頭套保對沖利率上升造成的損失
對沖:對沖交易即同時進行兩筆行情相關、方向相反、數量相當、盈虧相抵的交易。行情相關是指影響兩種商品價格行情的市場供求關系存在同一性,供求關系若發生變化,同時會影響兩種商品的價格,且價格變化的方向大體一致。方向相反指兩筆交易的買賣方向相反,這樣無論價格向什麼方向變化,總是一盈一虧。當然要做到盈虧相抵,兩筆交易的數量大小須根據各自價格變動的幅度來確定,大體做到數量相當。
買入1k
eurusd,然後買入1k
usdchf,這就是對沖,兩個幣種相近,盈虧大體相當!
杠桿:就是一根桿子!嘿嘿,阿基米德說過,只要長度合適,能翹走地球!用在期貨和保證金上比較多
保證金是作為抵押品使用。
它能使交易者以杠桿形式利用資金的一部分作交易使用。
在外匯市場中,
杠桿率則為1%
至2%,
這使得投資者以高杠桿率進行活躍的交易。
國際黃金和外匯保證金都是杠桿交易,在投資收益擴大的同時,風險擴大!100倍杠桿下1k(1000美金)的單子相當於10萬美金,盈利1個萬分點那麼就乘以10萬!而你只需要交1000美金的保證金!
期貨:就是遠期合約的變形形式!雙方買賣的是將來的貨品,這就是期貨!這個例子就是說我現在交一部分保證金,保證在將來某個時間買你的貨品,價格是雙方協商的結果!貨品的規格是事先規定好的!
金融期貨:就是買賣將來的金融產品!比如買賣將來的可能出現的股票的價格或者黃金的價格或者外匯的價格!比如股指期貨,就是現在我看漲股票指數,就買入將來可能出現的股票指數,對方肯定是看跌將來的股票指數,他就賣出!應該是杠桿交易,一個點對應50元或者100元,然後一張期貨合約是上百份,這樣一個點就最少對應5000元或者1萬元!參見恆生指數說明!
套期保值:簡單說就是現在保將來的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
例如:某銅業公司1999年6月與國外某金屬集團公司簽定一份金屬含量為3000噸的銅精礦供應合同,合同除載明各項理化指標外,特別約定tc/rc為48/4.8,計價月為1999年12月,合同清算價為計價月lme(倫敦金屬交易所)三月銅平均結算價。
該公司在簽定合同後,擔心連續、大規模的限產活動可能會引發銅價的大幅上漲,因此決定對這筆精礦貿易進行套期保值。當時,lme三月銅期貨合約價為1380美元/噸。(後來銅價果然出現大幅上漲,到計價月時,lme
三月銅期貨合約價已漲至1880美元/噸,三月銅平均結算價為1810美元/噸。)
於是該公司在合同簽定後,立即以1380美元/噸的價格在期貨市場上買入3000噸期貨合約,(這意味著該公司所確定的銅精礦目標成本=1380-(48+4.8*22.5)=1224美元/噸)到計價月後,1810美元/噸清算價被確定的同時,(銅精礦價格=1810-(48+4.8*22.5)=1654美元/噸)該公司即在期貨市場上以1880美元/噸的價格,賣出平倉3000噸期貨合約。
3. 期貨怎麼對沖風險舉個例子
這個有些復雜,你只有了解風險才能對沖。買入一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種不同的期貨合約的交易方式。比如買入價格較低的小麥並賣出價格較高的玉米,這需要對數據和市場供需狀況研究清楚才行。
4. 採用期貨合約來對沖會產生基差風險,怎麼理解這句話
舉個例子:比如某種商品的基差通常維持在100點左右波動,但是在一些情況,可能會出現從100點上漲到200甚至是300點,並且長期不回歸,這種情況就會產生風險··
5. 股票市場利用股指期貨對沖風險是不是相當於「套期保值」
首先,「利用股指期貨對沖風險」,我們一般不這樣說,當然是人,都應該能理解您的意思。
其次,套期保值者就是將風險轉嫁給「投機者」,自己實際上是用基差風險替代了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投機者」就是預測市場漲跌,以期從中賺取收益的人。譬如:預測股市要漲,就做一張買進的單子,等到將來指數真的上漲的時候,再做一份賣出的單子,平倉出局,賺取兩個和約價格之間的差價。如果預測相反,則反向操作。基差就是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的差。理論上,如果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之初與結束套期保值之時基差沒有發生變化,就可能實現完全的套期保值。
最後,簡單說一下套期保值。譬如:理論上,按「權重」買入滬深300指數的所有股票,這樣指數的波動幅度與現貨即這些股票的波動幅度一致,在買入的同時,賣出相當的期貨合約,如果這時的基差為-20,即現貨價格(滬深300指數)-期貨價格=-20,過了兩個月後,指數下跌了,但是這時基差沒有變化,那麼就實現了完全的套期保值。你平倉這份期貨合約,正好在股票上輸的錢等於股指期貨上賺的錢。
6. 對沖利率風險
對沖就是同一種商品雙向下單,鎖定利潤或者虧損。比如:在不確定市場方向的時候,做一單歐元兌美元空單,然後再做一單同樣數量的多單,這就是對沖行為了。
在實際交易中,並不太贊成做對沖。
且不說對沖解鎖需要很高的技巧。
人們在交易中用對沖是為了鎖定虧損,控制風險。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不知不覺中將虧損越拉越大,適得其反。
所以,我們在交易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止損,而且要有耐心。等到合適的機會再入場交易,即使判斷錯誤,單子止損,那還有下一次機會。
對沖無形中也會給人造成一定的壓力。所以本人並不提倡做對沖。
7. 採用期貨合約來對沖會產生基差風險,怎麼理解這句話詳細解答
您好,期貨到期通常會進行一個反方向的對沖,而基差風險是指保值工具與被保值商品之間價格波動不同步所帶來的風險。如海有疑問可以點擊我頭像進行了解
8. 採用期貨合約來對沖會產生基差風險,怎麼理解這句話
一段時間的基差不同,所以有風險,並且交易時候會有點差,都是風險
9. 請教:關於利用期貨市場對沖價格風險
原理上套期保值是在你買進1萬蒲小麥的時候,應該在期貨市場賣出相應的頭寸來保護你的現貨,防止因價格下跌而導致的損失,無論你是生產商還是貿易商。
但從說的價格來看,現在的價格不應同時做套保,或者不應完全的套保,可以做少量保護以554賣出3000蒲。最好考慮不做保護
原因如下:
現貨比期貨(也要看幾月期貨)高30美分,表明現貨現在10分緊缺,大家購買慾望強烈,而現貨供給不足。這種狀況不會很快得到解決,除非下個收割季節近在眼前,所以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期貨價格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漲,所以不建議做價格保護。這個情況一般發生在收割季節剛過,現貨實際流通中發生問題,或者現貨確實產量下降,如果收割季節近在眼前,是不會出現中反向市場的價格格局的。
如果是正向市場(現貨價格低與期貨價格)建議買進同時,考慮建立套期保值,頭寸多少要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建立的套保模型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