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合約風險主要在哪裡
1. 期貨交易的三大風險源具體是哪些..
期貨市場的風險是多種多樣的,與投資者最密切的風險是交易虧損風險。導致期貨交易風險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即逆市、重倉和死捂。對於從證券市場轉入期貨市場的投資者來說,重倉和死捂股票是他們的典型特徵,也因為如此,需要對期貨交易風險以及控制交易風險的方法有所認識和了解。 一般來說,期貨交易存在以下幾方面的風險。 後市判斷錯誤的風險 期貨交易有別於股票交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期貨有做空機制,既期貨無論漲跌都有盈利的機會,前提是我們對後市判斷准確,這里所指的後市可以是入市後的幾分鍾、幾小時、 幾天、幾周,判斷錯誤導致的後果是資金的虧損。這類風險的發生,主要是投資者對趨勢判斷的錯誤,一般情況下,沒有條件對基本面作深入分析的投資者,應該把握判斷趨勢的指標的應用,主要是均線系統的應用。按照均線系統操作,不會出現大的虧損。 入場時機錯誤的風險 所謂入場時機錯誤的風險,就是說,即使投資者對後期大勢判斷准確,也可能因為入場時機選擇的錯誤而導致入場就虧損,從而對操作心理產生負面的影響。最後的入場時機並不是行情圖表上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因為我們很難保證每次操作都在頂底入場,而頂底只有一次,也就是說,在牛市中,你長線拋空的機會只有一次,而做多成功的機會則有N次之多。投資者應該耐心等待圖表上頂底信號或形態的出現。 倉位過重的風險 期貨交易的保證金制度,決定了期貨交易的贏利和虧損都被有效地放大,你用10%的資金購買價值100%的商品期貨合約,贏利和虧損都有可能遠遠的超過你開倉前賬戶上的保證金,這是期貨交易的風險所在,也是期貨交易的魅力所在。倉位過重的風險在建倉早期對投資者傷害相當大。當你判斷行情轉勢上漲時,不要一次重倉介入。可以小單介入持有,以防最後一次打壓對你信心的傷害和打擊。 持倉過夜的風險 商品期貨短期價格波動劇烈,價格連續性較差,常有價格跳空高開或低開的可能,如果您持有的倉位過夜後價格朝你持倉不利的方向運動,將會在開盤瞬間給你造成較大浮動虧損,而此刻你的心理是相當脆弱的,因為看盤後的30分鍾往往形成日內的高點和低點,並且這段期間,多空雙方對日內走勢的方向存在較大差異,波動較大,你若持有虧損的倉位,很難承受虧損繼續擴大的壓力。但當你平倉後,可能你又平在開盤30分鍾內的最高點或最低點。30分鍾後日內走勢的趨勢出來後,你又不敢追了,因為你剛被洗出來。 突發事件造成的風險 國際國內突發的政治,經濟危機,匯率的變化,恐怖襲擊,天氣的異常變化都會在短期內造成商品期貨的劇烈波動。 股指期貨的隔夜風險相對較小,因為各國股市的連動性要小於各國商品期貨之間的連動性,因為商品期貨存在跨市套利的機會,而各國股市之間則少有這樣的套利機會。
2. 期貨的風險主要在哪裡
股票指數期貨推出後將引起證券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而帶來各種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過度投機的風險。
股指期貨推出的初衷是適應風險管理的需要,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場的過度投機,但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交易者的投機心理和行為,指數期貨對交易者的吸引力主要來源於其損益的放大效應,一定程度上,指數期貨工具的引進有可能是相當於又引進了一種投機性更強的工具,因此有可能進一步擴大證券市場的投機氣氛。
2、市場效率方面的風險。
市場效率理論認為:如果市場價格完全反應了所有當前可得的信息,那麼這個市場就是高效的強勢市場;如果少數人比廣大投資者擁有更多信息或更早得到信息並以此獲取暴利,那麼這個市場就是低效的弱勢市場。
3、交易轉移的風險。
股指期貨因為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桿倍數高的特點,會吸引一部分純粹投機者或偏愛高風險的投資者由證券現貨市場轉向股指期貨市場,甚至產生交易轉移現象。市場的資金供應量是一定的,股指期貨推出的初期,對存量資金的分流可能沖擊股票現貨市場的交易。國外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日本在1998年推出股指期貨後,指數期貨市場的成交額遠遠超過現貨市場,最高時曾達到現貨市場的10倍,而現貨市場的交易則日益清淡。
4、流動性風險。
如果由於期貨合約設計不當,致使交投不活,就會造成有行無市的窘境。撇開其他因素,合約價值的高低,是直接影響指數期貨市場流動性的關鍵因素。一般而言,合約價值越高,流動性就越差。若合約價值過高,超過了市場大部分參與者的投資能力,就會把眾多參與者排除在市場之外;若合約價值過低,又勢必加大保值成本,影響投資者利用股指期貨避險的積極性。因此,合約價值的高低將影響其流動性。
3. 股指期貨的風險主要都有哪些
你好,
股指期貨風險類型較為復雜,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類:
(1)法律風險。股指期貨投資者如果選擇了不具有合法期貨經紀業務資格的期貨公司從事股指期貨交易,投資者權益將無法得到法律保護;或者所選擇的期貨公司在交易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將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2)市場風險。由於保證金交易具有杠桿性,當出現不利行情時,股價指數微小的變動就可能會使投資者權益遭受較大損失;價格波動劇烈的時候甚至會因為資金不足而被強行平倉,遭受重大損失,因此投資者進行股指期貨交易會面臨較大的價格風險。
(3)操作風險。和股票交易一樣,行情系統、下單系統等可能出現技術故障,導致無法獲得行情或無法下單;或者由於投資者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操作失誤,都可能會造成損失。
(4)現金流風險。現金流風險實際上指的是當投資者無法及時籌措資金滿足建立和維持股指期貨持倉的保證金要求的風險。股指期貨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對資金管理要求非常高。如果投資者滿倉操作,就可能會經常面臨追加保證金的問題,如果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補足保證金,按規定將被強制平倉,可能給投資者帶來重大損失。
(5)連帶風險。為投資者進行結算的結算會員或同一結算會員下的其他投資者出現保證金不足、又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補足,或因其他原因導致中金所對該結算會員下的經紀賬戶強行平倉時,投資者的資產可能因被連帶強行平倉而遭受損失。
4. 期貨風險
我個人認為期貨的風險主要來自於保證金制度和每日無負債制度,股票和期貨的最大區別就是這里,股票我投入1萬,如果遇到行情跌勢,比如我虧損2000元,這個時候要麼我忍痛割肉拋出要麼我認死理兒被套住。而期貨卻不一樣,保證金制度即用買一噸貨物的資金可操作5-100噸不等的貨物(根據品種不同),那麼期貨市場上每點的浮動意味著5-100元的浮動,最要命的是每日無負債制度的出現是為了更好的履行交割現貨合約,假如我仍然用1萬元投資期貨交易,如果遇到突發行情或者交易所調高保證金比例那麼我的資金必然小於1萬元,這個時候兩個選擇要麼平倉(即使自己不想平期貨公司也會幫這個忙,呵呵)要麼再入些資金,所以期貨交易很少聽說有人被套這類說法,歸根結底我個人認為單純從制度上說就是這兩個原因導致期貨風險大。
5. 期貨合約\風險(內有5個問題)
答1:行情軟體中一般不帶有合約的具體規則(可到3大交易所網站查找),手續費的收取又2部分組成,1部分是交易所收取的這些在期貨合約中都有具體的規定,不可以更改,另一部分由期貨公司收取,這個靈活性很大。不過最終的費用都有你所在的期貨公司規定(交易所的費用也由他們帶收)。
答2:由於期貨實行的是保證金交易制度,一般品種的保證金在8%左右,因此產生一杠桿效應,因此當市場出現突發行情時(連續的漲跌停板)在這中情況下有可能造成投資者的保證金全部虧掉,迴避的方法就是不要滿倉操作,當相關品種波動異常時盡量迴避,或少量參與。即使出現突發行情,一般交易所也會採取相應措施化解市場風險。
答3:從理論上講是存在一定的無風險操作機會,比如套利組合,但需要一定的現貨交割做配合,或等到以後期權推出後可利用多種期貨產品的投資組合,來獲取無風險收益。但市場自身就有個糾正行為,這樣的機會很少,一般投資者把握不住。往往在資本市場中,收益與風險都是成正比的,沒有捷徑和空子可專。
答4:暫停交易的情況是存在的,主要在一些市場出現的重大突發事件,交易所網路的問題,等情況下存在的。價格落差大,是因為該合約的參與人數少,期貨交易每個合約有很多個月份,大家都參與主力月份的交易,因此一些其他的月份由於成交量和持倉量非常小參與的價格競爭不充分,因此存在落差大。
答5:進行期貨交割的必須是法人客戶,只要你是以法人的名義進行期貨交易的都可以進行實物交割 ,但目前市場上進行實物交割的都是相關品種的現貨企業,比如大豆的生產加工貿易企業。
6. 期貨都有什麼風險
1、杠桿使用風險:期貨有放大投資杠桿的功能,在杠桿放大時也會放大風險和收益。
2、強平和爆倉:期貨交易採用當日無負債制度,如果賬戶可用資金不足可能會造成持倉頭寸被強行平倉,操作不當可能會有爆倉風險。
3、交割風險:期貨市場的交割只允許機頭投資者參與,散戶個人投資者是無法參與的,必須早交割規定時間前平倉。另外,對於不想參與交割的機構投資者來說如果持有到交割期則意味著要拿出足夠的資金進行交割。
補充擴展:
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市場中風險時刻存在,學會控制風險才是最重要的。
1、多學習,多總結。堅持每天復盤。
2、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提升自己的心態修養。
2、建立完善的交易系統。
3、提高交易執行力。
7. 關於期貨風險的問題
風險和利潤成正比,期貨風險比較大,收益也相對較高。總結一下有哪幾種風險:
1、判斷錯誤的風險
判斷錯誤的風險是指交易者分析判斷與期貨市場實際運行方向之間出現差異所引發的風險。
2、重倉交易的風險
交易者實際建倉操作時,如果運用過高資金比例甚至滿倉操作,將面臨較大風險。
3、流動性風險
合約價值的高低,是直接影響指數期貨市場流動性的關鍵因素。一般而言,合約價值越高,流動性就越差。若合約價值過高,超過了市場大部分交易者的投資能力,就會把眾多參與者排除在市場之外;若合約價值過低,又勢必加大保值成本,影響交易者利用期貨避險的積極性。因此,合約價值的高低將影響其流動性。
4、高頻交易的風險
交易者進行高頻交易,直接導致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大幅上升,那麼交易手續費也將隨之而大幅增長,如此將導致交易者交易成本隨之而大幅增長。如果交易者期貨投資盈利,那麼交易成本上升,將大幅抵消期貨投資盈利;如果交易者期貨投資虧損,那麼交易成本上升,將大幅增加期貨投資虧損。
5、止盈止損不合理的風險
合理的止盈和止損幅度,有利於交易者擴展投資盈利和控制投資虧損。
6、實物交割的風險
個人交易者在期貨投資中應該迴避實物交割風險,而法人交易者則應積極應對和妥善處理實物交割流程。
7、逆勢操作的風險
無論是資金實力較強的交易者,還是資金實力較弱的交易者,進行期貨投資,切忌不能逆勢操作,順勢而為是爭取盈利和迴避風險的主要原則。
8、市場極端情況的風險
受制於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及交易品種供需關系重大利多或重大利空因素疊加作用,期貨市場通常會出現連續漲停或連續跌停的極端走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