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期貨和現貨的升貼水
⑴ 期貨里,升貼水是什麼意思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負數,遠期期貨的價格高於近期期貨的價格,這種情況叫「期貨升水」,也稱「現貨貼水」,遠期期貨價格超出近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升水率」(CONTANGO);如果遠期期貨的價格低於近期期貨的價格、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正數,這種情況稱為「期貨貼水」,或稱「現貨升水」,遠期期貨價格低於近期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貼水率」(BACKWARDATION)。
關於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基差包含著兩個成份,即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時」與「空」兩個因素。前者反映兩個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儲藏費、利息、保險費和損耗費等,其中利率變動對持有成本的影響很大;後者則反映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基差包含著兩個市場之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這也正是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
由此可知,各地區的基差隨運輸費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期貨合約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
我們平時看到的比較多的諸如LME銅的升貼水、CBOT豆的升貼水以及新加坡油的升貼水指的都是由這種基差變化。
從歷史上看,貿易方式是不斷發展的,最初是一手錢一手貨的現貨交易,後來以信用制度的建立為前提,出現了遠期現貨交易,1870年開始棉花期貨交易。在美國目前的情況下,不存在我們學術界經常講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實際的情況是:期貨交易所形成的價格是現貨流通的基準價,現貨流通只是一個物流系統,因產地、質量有別,在交易現貨時雙方需要談一個對期貨價的升貼水,即:交易價= 期貨價+ 升貼水
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只是一個學術研究時區分的概念,在實際運作中,二者是一個整體的市場,期貨定價、現貨物流,二者有機作用,才可以使市場機製得以正常運行。
此外,期貨價格中也有近遠月合約之分,如果遠月期貨合約價格高於近月合約,則遠月對於近月升水;反之,則遠月對近月貼水。從另外一個角度,即以近月對遠月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因此,理解了這種關系之後我們就大致上可以這么來看升水與貼水:以A為標准,B相對而言,如果其價值(一般表現為價格)更高則為升水,反之則為貼水。
⑵ 期貨中的「升貼水」是什麼
期貨升水,有一定的限度,遠期期貨的價格不能無限制的高出現貨和近期期貨的價格,期貨升水率又稱為「持倉費」。「持倉費」的上限=利息+倉儲費+保險費+其他費用
「持倉費」上限表示交易商人買入近期期貨(包括現貨)並到期交割提貨,將貨物一直持倉到遠期期貨到期交割交貨,期間所承擔的費用。通常,期貨升水很難突破「持倉費」上限。因為假如上限被突破,就會有人買進近期期貨,賣出遠期貨,這樣,他在支付了利息、倉儲、保險費等費用後,還能有盈利,對近期期貨買入的力量和對遠期賣出形成壓力,很快迫使近期期貨和遠期期貨的價格關系步入正常軌道,一般期貨升水總是低於持倉費上限。
「持倉費」的下限=利息費用(以正常的市場利息率標准計算)不難理解,期貨升水小於「持倉費」下限時,商人會賣出存貨買入期貨,這樣可以賺取利息和期貨升水的差價。
大多數情況下,期貨市場表現為期貨升水,但是升水的幅度很容易突破「持倉費」下限,甚至使「持倉費」變成負數,即市場由期貨升水變成了期貨貼水。
期貨貼水一般是由於發生了現貨市場的短缺而引起的。這種短缺或是由於真實的市場需求因素導致的,如突然停產、運輸困難等造成的無貨可供;或是由於在下跌的市場中,空頭到期大量補倉。期貨貼水的狀況一般不會由於賣出現貨買入期貨的操作而立即改變。
期貨升水、貼水與市場漲勢、跌勢不同。期貨升水並不一定意味著市場是牛市(漲勢),同樣期貨貼水也並不意味著市場處於熊市(跌勢)。期貨升水、貼水是指市場遠期期貨與近期期貨價格之間的關系。漲勢、跌勢是市場總體價格水平包括現貨、近期期貨、遠期期貨的漲跌走勢。
最後要指出的是,期貨的升水、貼水在各個月之間並不是平均分配的,在「持倉費」上限以下,升水、貼水也是隨行就市的。有時甚至會發生一些月份的期貨為升水,而另一些月份的期貨為貼水的現象。
⑶ 在金屬期貨交易中,現貨三個月升貼水是什麼
升水就是期貨價格高於現貨的價格,貼水就是期貨的低於現貨的!
⑷ 期貨交割升貼水如何計算求大神
交割升貼水是由交易所制定的,比如以下通知:
關於調整玉米澱粉指定交割倉庫升貼水的通知
各指定交割倉庫、會員單位:
經研究決定,我所對玉米澱粉品種指定交割倉庫升貼水進行調整,現通知如下:
一、中糧生化能源(龍江)有限公司調整為非基準指定交割倉庫,與基準指定交割倉庫的升貼水調整為-70元/噸;
二、黑龍江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與基準指定交割倉庫的升貼水調整為-70元/噸。
上述指定交割倉庫升貼水調整自2018年8月1日開始實施。
大連商品交易所
2017年8月25日
期貨交割升貼水:期貨升貼水既可以指商品現貨與交割月份間的價格關系,也可以用來表示實物交割中替代交割物與標准交割物間的價格關系,還可以指商品不同交割地之間的價格關系。
交割地之間的升貼水是指同一商品在不同交割地點的價格關系。期貨交易所通常指定一個基準交割地,如果在其他地方交割,就要以基準交割地為標准實行升貼水。通常交割地之間的升貼水標准設計主要依據兩個交割地之間的運輸費用以及當地生產水平來確定。
交易所目前在這個環節上做得比較好,升貼水標准制定得比較合理。近期熱議的LME鋁的交割時升水也可以歸為此類。但是LME鋁背後的升水問題更加復雜。其中,出庫時間過長,導致現貨短缺,是造成升水的重要原因。
期貨交割升貼水可分為四類:第一,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間的升貼水;第二,替代交割物與標准交割物間的升貼水;第三,跨年度交割的升貼水;第四,不同交割地間的升貼水。
⑸ 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升貼水是什麼意思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現貨貼水;如果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稱呼現貨升水
⑹ 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升貼水是什麼意思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負數,遠期期貨的價格高於近期期貨的價格,這種情況叫「期貨升水」,也稱「現貨貼水」,遠期期貨價格超出近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升水率」(CONTANGO);如果遠期期貨的價格低於近期期貨的價格、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正數,這種情況稱為「期貨貼水」,或稱「現貨升水」,遠期期貨價格低於近期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貼水率」(BACKWARDATION)。
關於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基差包含著兩個成份,即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時」與「空」兩個因素。前者反映兩個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儲藏費、利息、保險費和損耗費等,其中利率變動對持有成本的影響很大;後者則反映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基差包含著兩個市場之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這也正是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
由此可知,各地區的基差隨運輸費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期貨合約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
我們平時看到的比較多的諸如LME銅的升貼水、CBOT豆的升貼水以及新加坡油的升貼水指的都是由這種基差變化。
從歷史上看,貿易方式是不斷發展的,最初是一手錢一手貨的現貨交易,後來以信用制度的建立為前提,出現了遠期現貨交易,1870年開始棉花期貨交易。在美國目前的情況下,不存在我們學術界經常講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實際的情況是:期貨交易所形成的價格是現貨流通的基準價,現貨流通只是一個物流系統,因產地、質量有別,在交易現貨時雙方需要談一個對期貨價的升貼水,即:交易價= 期貨價+ 升貼水
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只是一個學術研究時區分的概念,在實際運作中,二者是一個整體的市場,期貨定價、現貨物流,二者有機作用,才可以使市場機製得以正常運行。
此外,期貨價格中也有近遠月合約之分,如果遠月期貨合約價格高於近月合約,則遠月對於近月升水;反之,則遠月對近月貼水。從另外一個角度,即以近月對遠月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因此,理解了這種關系之後我們就大致上可以這么來看升水與貼水:以A為標准,B相對而言,如果其價值(一般表現為價格)更高則為升水,反之則為貼水。
⑺ LME鋁金屬期貨交易,關於調期和升貼水的疑惑
LME是做市商制度的,很容易有逼倉的情況發生;手續費貴,平倉也麻煩。不是套期保值為目的話,普通投資者沒必要去做,投機的找美國的期貨更好。
⑻ 上海銅鋁與LME銅鋁升貼水什麼意思
銅鋁貼水分為現貨貼水和期貨貼水兩種,一般情況下都是現貨貼水,也就是現貨價格比期貨價格低,比如上海銅價是50000,期貨價格是52000,那麼就是上海現貨銅貼水2000。
貼水還有一種情況下是因為質量的差異。例如:江西銅業生產的銅,如果比LME規定的交割銅的標准差一點,那麼就要有一定的貼水幅度。也就是LME銅升水。
⑼ 在期貨交易中,什麼叫現貨貼水
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升貼水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負數,遠期期貨的價格高於近期期貨的價格,這種情況叫「期貨升水」,也稱「現貨貼水」,遠期期貨價格超出近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升水率」(CONTANGO);如果遠期期貨的價格低於近期期貨的價格、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正數,這種情況稱為「期貨貼水」,或稱「現貨升水」,遠期期貨價格低於近期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貼水率」(BACKWARDATION)。
關於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基差包含著兩個成份,即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時」與「空」兩個因素。前者反映兩個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儲藏費、利息、保險費和損耗費等,其中利率變動對持有成本的影響很大;後者則反映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基差包含著兩個市場之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這也正是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
由此可知,各地區的基差隨運輸費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期貨合約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
我們平時看到的比較多的諸如LME銅的升貼水、CBOT豆的升貼水以及新加坡油的
升貼水指的都是由這種基差變化。
從歷史上看,貿易方式是不斷發展的,最初是一手錢一手貨的現貨交易,後來以信用制度的建立為前提,出現了遠期現貨交易,1870年開始棉花期貨交易。在美國目前的情況下,不存在我們學術界經常講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實際的情況是:期貨交易所形成的價格是現貨流通的基準價,現貨流通只是一個物流系統,因產地、質量有別,在交易現貨時雙方需要談一個對期貨價的升貼水,即:
交易價 = 期貨價 + 升貼水
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只是一個學術研究時區分的概念,在實際運作中,二者是一個整體的市場,期貨定價、現貨物流,二者有機作用,才可以使市場機製得以正常運行。
此外,期貨價格中也有近遠月合約之分,如果遠月期貨合約價格高於近月合約,則遠月對於近月升水;反之,則遠月對近月貼水。從另外一個角度,即以近月對遠月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因此,理解了這種關系之後我們就大致上可以這么來看升水與貼水:以A為標准,B相對而言,如果其價值(一般表現為價格)更高則為升水,反之則為貼水。
舉個例子,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的燃料油交割標准為180CST高硫燃料油,而如果某賣方企業一時無該標準的燃料油,代之以更高標準的進口低硫180號燃料油,則後者相對於前者而言為升水;倘若上期所制度允許可以其它較低等級的燃油來交割,則其相對於標准而言為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