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期權定價公式中字母
⑴ 期權的結算公式
C: 期權合理價格;
S: 標的證券當前價格;
E: 期權的行權價格;
T:期權行權日日期;
t:使用公式當時的日期;
r:連續復利計的無風險利率 ;
標的證券連續復利回報率的年度波動率。
期權定價公式: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
參考:http://www.dongao.com/zckjs/cg/201501/216194.shtml
⑵ 哪位高人可以推導出金融期權的定價公式啊
這個方法也有不止一種,因為各種模型總會有不同和假設,和現實有差異。
建議你去看《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John C. Hull 這本書。也有翻譯過來的中文版《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品》裡面從第十章開始有介紹期權定價的問題。
需要一定的微積分基礎的。這里也沒辦法寫出來。自己去解本書看看吧。那本書公式推導什麼都很清楚。
⑶ 求資產的期貨定價公式里e的意思。
F:t時刻的理論遠期價格和理論期貨價格。
S:遠期(期貨)標的資產在時間t時的價格。
r :T時刻到期的以連續復利計算的t時刻的無風險利率(年利率)。
e:是數學中的常數,e = 2.718281828459
假設:2007年9月20日,美元3個月的無風險年利率為3.77%。S&P500指數預期紅利收益率為1.66%。當S&P500指數為1518.74點時。
解:由於S&P500指數期貨總在到期月的第三個星期五到期,故此剩餘期限為3個月,SPZ7理論價格應為:
S=1518.75,r=3.77%,q=1.66%,T-t=3/12=0.25。
F=1518.75e^[(3.77%-1.66%)*0.25]=1526.78。
(3)期貨期權定價公式中字母擴展閱讀:
期貨價格形成特點:
一、信息質量高
期貨價格的形成過程是收集信息、輸入信息、產生價格的連續過程,信息的質量決定了期貨價格的真實性。由於期貨交易參與者大都熟悉某種商品行情,有豐富的經營知識和廣泛的信息渠道及一套科學的分析、預測方法。
他們把各自的信息、經驗和方法帶到市場上來,結合自己的生產成本預期利潤,對商品供需和價格走勢進行判斷、分析、預測,報出自已的理想價格,與眾多對手競爭。這樣形成的期貨價格實際上反映了大多數人的預測,具有權威性,能夠比較真實地表供求變動趨勢。
二、價格報告的公開性
期貨交易所的價格報告制度規定,所有在交易所達成的每一筆新交易的價格,都要向會員及其場內經紀人及時報告並公諸於眾。
通過發達的傳播媒介,交易著能夠及時了解期貨市場的交易情況和價格變化,及時對價格的走勢做出判斷,並進一步調整自己的交易行為。這種價格預期的不斷調整,最後反映到期貨價格中,進一步提高了期貨價格的真實性。
⑷ 期權定價公式里Ke﹣r(T-t)里,為什麼e上面是負r而不是r
因為這是連續復利下的折現,就相當於1/exp(r*t)
⑸ 什麼是期權定價的BS公式
Black-Scholes-Merton期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Merton Option Pricing Model),即布萊克—斯克爾斯期權定價模型。
B-S-M定價公式
C=S·N(d1)-X·exp(-r·T)·N(d2)
其中:
d1=[ln(S/X)+(r+σ^2/2)T]/(σ√T)
d2=d1-σ·√T
C—期權初始合理價格
X—期權執行價格
S—所交易金融資產現價
T—期權有效期
r—連續復利計無風險利率
σ—股票連續復利(對數)回報率的年度波動率(標准差)
N(d1),N(d2)—正態分布變數的累積概率分布函數,在此應當說明兩點:
第一,該模型中無風險利率必須是連續復利形式。一個簡單的或不連續的無風險利率(設為r0)一般是一年計息一次,而r要求為連續復利利率。r0必須轉化為r方能代入上式計算。兩者換算關系為:r=LN(1+r0)或r0=exp(r)-1例如r0=0.06,則r=LN(1+0.06)=0.0583,即100以583%的連續復利投資第二年將獲106,該結果與直接用r0=0.06計算的答案一致。
第二,期權有效期T的相對數表示,即期權有效天數與一年365天的比值。如果期權有效期為100天,則T=100/365=0.274。
⑹ 期權期貨的bs公式中N(d1)要怎麼查表啊 舉一例如下
查標准正態分布表,負的用1減去正的就可以了
⑺ 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
定價公式:C=S·N(D1)-L·(E^(-γT))*N(D2)
其中:
D1=(Ln(S/L)+(γ+(σ^2)/2)*T)/(σ*T^(1/2))
D2=D1-σ*T^(1/2)
C—期權初始合理價格
L—期權交割價格
S—所交易金融資產現價
T—期權有效期
γ—連續復利計無風險利率H
σ2—年度化方差
N()—正態分布變數的累積概率分布函數
(7)期貨期權定價公式中字母擴展閱讀:
理論前驅
1、巴施里耶(Bachelier,1900)
2、斯普倫克萊(Sprenkle,1961)
3、博內斯(Boness,1964)
4、薩繆爾森(Samuelson,1965)
定價方法
(1)Black—Scholes公式
(2)二項式定價方法
(3)風險中性定價方法
(4)鞅定價方法等
⑻ 在廣義Black-Scholes-Meton期權定價公式中,為什麼期貨期權的持有成本(cost of carry)b=0
持有成本?這是不存在套息的假設吧,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考慮佔用資金的利息問題,不然期貨合約的保證金margin(變動比較小)和期權合約的保證金premium(變動比較大)會有利差,計算期權價值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差異,計算就會相應復雜一些。
這些術語不好翻譯,因為中文說法從來就沒有統一,能明白英文說法的准確意思就行了。
我不太確定你說的是不是這個問題,如果你敲一段上下文我就知道了。
⑼ 求~期權公式代碼含義
歐式看漲期權公式:C=SN(d)-Le-rtN(d-σ t)式中C為叫買期權的價值;S為現在股價;N(d)為變數d的標准正態分布函數(偏差小於d的概率);L為敲定價格(也叫執行價格或履約價格);e為自然對數的底,等於2.71828…;r為無風險利率;t為期權到期的時間;N(d-σ t)為函數;d為一變數,S σ2d=Ln — + (r+ — )tL 2其中Ln為自然對數;σ為股價波動的標准差。公式中叫買期權的價值為兩部分之差。公式右邊第一項為期望的股價,公式右邊第二項為股票期望的成本。即價值為期望股價與期望成本之差。公式表明,今日股價S愈高,則叫買期權價C愈高。股價的波動愈大(用標准偏差測量),則期權價值越高。期權到期的時間t愈長,敲定價L愈低,期權執行的可能性就更大(這種可能性由正態分布函數來估定)。
⑽ BS期權定價公式
Black-Scholes-Merton期權定價模型(Black-Scholes-Merton Option Pricing Model),即布萊克—斯克爾斯期權定價模型。
B-S-M定價公式
C=S·N(d1)-X·exp(-r·T)·N(d2)
其中:
d1=[ln(S/X)+(r+σ^2/2)T]/(σ√T)
d2=d1-σ·√T
C—期權初始合理價格
X—期權執行價格
S—所交易金融資產現價
T—期權有效期
r—連續復利計無風險利率
σ—股票連續復利(對數)回報率的年度波動率(標准差)
N(d1),N(d2)—正態分布變數的累積概率分布函數,在此應當說明兩點:
第一,該模型中無風險利率必須是連續復利形式。一個簡單的或不連續的無風險利率(設為r0)一般是一年計息一次,而r要求為連續復利利率。r0必須轉化為r方能代入上式計算。兩者換算關系為:r=LN(1+r0)或r0=exp(r)-1例如r0=0.06,則r=LN(1+0.06)=0.0583,即100以583%的連續復利投資第二年將獲106,該結果與直接用r0=0.06計算的答案一致。
第二,期權有效期T的相對數表示,即期權有效天數與一年365天的比值。如果期權有效期為100天,則T=100/365=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