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合約的損失
❶ 期貨交易虧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投資有風險,要想有好的回報,就必須樹立良好的投資心態。如果你在交易市場很多年了卻仍在虧這里肯定有問題的,除了技術,不妨自我檢測下是不是心理問題在作祟。
1、僥幸與貪婪是虧損本源
僥幸與貪婪始終伴隨著我們,因為資金量問題,我們在進場後無論盈虧如何或多或少都會患得患失,不能遵循技術分析及交易規則,接觸的大多數中小客戶中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便是:做單方向錯誤時特別喜歡扛單,本身並沒有多少點位的波動但是因為資金較小,倉位控制不合理的情況下便會顯得虧損較多,割掉捨不得便只能扛單,這樣往往就造成了更大的虧損,甚至爆倉。
實際上扛單套單之後佔用了我們的資金同時讓我們錯失了繼續入場的機會,在扛單時往往本能的將錯過更多的行情,保留虧損的單子而忽略了市場大趨勢,實際上價格往往會繼續朝虧損的方向運行,不知不覺間扛單導致的虧損越來越大,僥幸讓你失去了冷靜的判斷能力,失去了對市場大趨勢的把握,貪婪導致你該出時不出,最終虧損越來越大!
2克服盲從切忌追漲殺跌
盲從是人性的弱點古來有之,三人成虎的故事不需要我在說一遍,在期貨交易投資中很多中小客戶喜歡用數據做單,也就是通過消息面的多空來開倉,當經濟數據發表時行情急劇波動馬上開倉入場,而忽略了重要的技術分析,多次說過消息面最終會回歸技術分析上來,任何消息面行情都會被時間消化,根本還是在於技術分析,所以常常有人追漲殺跌追在天花板上或者進在地板上,盲從心理讓你失去了基本的理性。虧錢的時候不肯向市場屈服,硬著頭皮頂,賺錢的時候像偷錢一樣不敢大膽去贏,如此下去,最終結果本錢虧光在林振凱看來也不足為奇!關注林老師及時了解市場資訊,把握大趨勢行情助你穩健獲利!
3、自認技術過硬天下舍我其誰
震盪行情是對一個投資者最基本的考驗,很多人做的時間比較長但是虧得一塌糊塗,換了各種平台多個老師最終還是虧損,自認為問題出在老師身上而從不反思自己才是關鍵點,自認為做的比較多時間比較長經驗足夠豐富了,自認為自己對行情有獨到的體會所以從不參考別人的建議,獨斷專行盲目操作,卻一錯再錯,在這里我只說一句話,「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如果能夠理解並執行下去,摸頭市場走勢特性,順勢而為最終必然是賺錢的。
4、沒有一套自身的操作模式
期貨交易中賺錢的案例很多,但是都不具備復制性,不少投資者常常去學習別人的投資理念,卻沒有形成一套自身的操作手法,始終跟隨別人的思路被牽著鼻子走甚至有的朋友到處花錢求跟單系統什麼的,歸根結底還是太過依賴別人,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投資市場,資深分析師最不缺的便是技能,而投資人最不缺的便是選擇。伯樂遇知音,千里馬覓伯樂,不是全部的都得當,符合的只有一個。你不遷就,大概我們就成為了良師益友。
成功的交易=嚴格的心態控制+正確的資金管理+過硬的技術功力。因為市場是在變化的,但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些變化背後的邏輯,你就無法根據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於是,無論你怎麼做,等待你的或許都只有一個結果。
❷ 期貨被套牢了,會有什麼損失么
1、期貨被套牢後,可能會有被強制平倉或收繳保證金等風險。期貨交易所特有的保證金制度、對沖機制、雙向交易機制、每日結算制度等,使其能夠成為規避市場價格風險的一種有效手段,但與此同時,期貨交易作為一種獨特的交易方式,在其自身運行過程中也蘊含了很大的風險。與其他市場的風險相比,期貨市場的風險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投機者面臨前面所講的三大風險:「杠桿作用」、「價格漲跌不具確定性」、「交易者自身因素」。簡單地說就是,投機者是處在一個不具確定性的市場中,任何風險在杠桿作用下都將放大了幾十倍,包括自身的一些因素。
2、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期貨交易與股市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期貨可以雙向交易,期貨可以買多也可賣空。價格上漲時可以低買高賣,價格下跌時可以高賣低補。做多可以賺錢,而做空也可以賺錢,所以說期貨無熊市。(在熊市中,股市會蕭條而期貨市場卻風光依舊,機會依然。)
❸ 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損失都是有限的對嗎
如果做套期保值,期貨合約收益或損失是有限的,如果不做套期保值單純做期貨,收益或損失不是有限的,理論上可以無限大,因為交割期的價格無法估計。
❹ 期貨虧損了怎麼解決
題主的問題嚴重缺少細節。
你是單次交易虧損了不知道怎麼處理,還是虧的懷疑人生不想做了?
期貨虧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所有的期貨交易者,都經歷過虧損。
面對虧損,其實也是分為幾種境界的。我認為,合格的認識應該是明白盈虧同源的道理。
因為期貨價格的走勢是不確定的,我們入場後,什麼走勢都有可能發生。所以,虧損就是必然要發生的。
但是對於虧損的處理方面,體現交易者境界的不同。
不專業的期貨交易者面對虧損,有痛苦的,有憤怒的,有想方設法避免的,有死扛不出的,還有加倉拉低均價的。因為他們不想要虧損。
而合格的期貨交易者面對虧損,坦然接受,在一定程度後就會直接止損。因為他們知道,虧損是無法避免的,是合理的,只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就可以了。
所以,如果你是虧損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建議你先學習一下止損,如果虧損不小,可以先止損出來。在期貨交易中,因為杠桿和大波動的特點,死扛是沒有前途的。
如果你是第二種情況,虧損的懷疑人生,迷茫了。那就沒辦法了,只能看你自己怎麼想的了。
如果你想把期貨交易當成一輩子的事業,那麼你必然要經歷幾次爆倉和破產,所以,你必須咬牙重新開始,繼續淬煉自己的交易技能。
沒有一個期貨高手,是生而知之的。
如果你只是想在期貨市場上嘗試一下,結果最後虧損了,那麼,是時候認清自己了。在期貨交易領域,只有專業的人,只有金字塔頂端的人才能夠獲利。不要太小看國內的期貨人。
這里,能夠活下來的,沒有幾個弱者。
各位覺得呢?
基本上就這些情況,如果有需要,你可以相信闡述,然後邀請我。
❺ 為什麼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損失不是有限的
若實際價格漲到無窮大,則持有期貨合約的一方(多方)的收益就相當於實際價格減去期貨合約約定價格,他得收益就是無窮大的。相反地,賣出該期貨合約的一方(空方)得損失相當於實際價格減去期貨合約約定價格,他得損失也是無窮大的。
所以,當實際價格上漲到無窮大時,買賣雙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損失不是有限的。
❻ 期貨交易的損失可能超過本金,與期貨交易採用的哪種制度相關
選項B
期貨自帶杠桿,所以才會虧損超過本金
❼ 求解釋,期貨合約為什麼期貨價格下降買方虧損賣方就盈利,希望詳細一點,謝謝!
期貨買賣的是合約,不是實物,合約是交易所掛上去給企業和交易者交易的標的。交易者用凍結保證金,來獲得合約的支配權。
先賣後買,通俗易懂地闡述期貨做空盈利原理。
首先,張三了解到目前市場上蘋果10元/斤,認為該價格應該會下跌,而李四認為蘋果價格會上漲或者不會下跌;其次,張三和李四簽了一張訂單,約定一個月後李四以10元/斤的價格向張三買10斤蘋果,同時雙方共同找了王五做監督人,各自支付給王五10元作為履行合約的保證金,即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10%;
最後,一個月後市場上蘋果跌到9元/斤,張三花了90元買了10斤蘋果交付給李四,李四則支付了100元給張三,同時,王五把各自的10元保證金退還給了張三、李四。這個過程中,張三做空蘋果,通過先賣後買的方式,賺到了10元。
❽ 期貨盈虧如何計算
1、計算浮動盈虧。結算機構根據當日交易的結算價,計算出會員未平倉合約的浮動盈虧,確定未平倉合約應付保證金數額。
計算方法是:
浮動盈虧=(當天結算價-開倉價格)×持倉量×合約單位-手續費。
如果帳戶出現浮動虧損,保證金數額不足維持未平倉合約,結算機構便通知會員在第二天開市之前補足差額,即追加保證金,否則將予以強制平倉。如果帳戶是浮動盈利,不能提出該盈利部分,除非將未平倉合約予以平倉,變浮動盈利為實際盈利。
2、計算實際盈虧。平倉實現的盈虧稱為實際盈虧。
多頭實際盈虧的計算方法是:
盈/虧=(平倉價-買入價)×持倉量×合約單位-手續費
空頭盈虧的計算方法是:
盈/虧=(賣出價-平倉份)×待倉量×合約單位-手續費
另外,通過對期貨和股票交易中所採用的結算制度比較可以更好的了解期貨的逐日盯市制度。期貨交易採取的每日清算(逐日盯市)制度使得期貨在清算的方式和現金流量都不同於股票交易。當期貨價格隨著時間變化時,貸記利潤、借記損失,利潤和損失依次累計,在任何一個時點每個期貨保證金帳戶都有一筆凈利潤或凈損失;股票則是簡單的持有直到買賣時才進行清算,之前並無任何資金的轉移。按照這種要求,期貨合約每天都有現金的流入和流出,而股票只是在買賣日才有一次現金的流動。
逐日盯市制度的存在和逐日結算制度的實施使得當期貨價格發生劇烈波動時,期貨交易者將可能會面臨相當大的負現金流的風險,期貨投資者必須計算出為滿足逐日清算條件可能需要的資金,並在整個投資期間設立相應動態的現金流儲備。對交易者而言提高了對資金流動性的要求,對市場而言逐日盯市制度則有助於避免資金信用風險。
❾ 若某期貨合約的保證金為合約值的6%,當期貨價格跌3%,買方損失百分幾 杠桿是多少 求解題過程~~~~~
假設期貨合約價格是M
期貨價格跌3%M
開倉價格6%M
那麼 3%M
損失= ---------=50%
6%M
杠桿=100/6=16.6 就是你用6塊錢就可以買到100元的東西,6元就是你的保證金
❿ 期貨合約一直虧損,最好的解決辦法由嗎、、、
停止交易一段時間,認真理清虧損的原因,是出在趨勢判斷的錯誤,是沒有好的投資策略,是沒有設置好止損點,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找出原因後,想出解決的方法,平和心態後再去進行交易。很多投資這都是有了虧損,然後就帶著要扭轉局面的心態進行交易,這樣反而容易造成不理性,所以一定要停止交易一段時間,認真思考,等找到原因,找到解決辦法,再重新回到市場。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