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期貨等衍生品的交易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Ⅰ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如下:
1.標的物方面: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標準的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買賣的權利。期權的買方在買入權利後,便取得了選擇權。在約定的期限內既可以行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也可以放棄行使權利;當買方選擇行權時,賣方必須履約。
2.投資者權利與義務方面:期貨合同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而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權利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不必承擔義務。
3.履約保證方面:在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在期權交易中,買方最大的風險限於已經支付的權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約保證金。而賣方面臨較大風險,因而必須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
4.盈虧的特點方面:期貨的交易是線性的盈虧狀態,交易雙方則都面臨著無限的盈利和無止境的虧損。期權交易是非線性盈虧狀態,買方的收益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其最大虧損只限於購買期權的權利金;賣方的虧損隨著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最大收益(即買方的最大損失)是權利金。
5.作用與效果方面:期貨的套期保值不是對期貨而是對期貨合約的標的金融工具的實物(現貨)進行保值,由於期貨和現貨價格的運動方向會最終趨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護現貨價格和邊際利潤的效果。期權也能套期保值,對買方來說,即使放棄履約,也只損失保險費,對其購買資金保了值;對賣方來說,要麼按原價出售商品,要麼得到保險費也同樣保了值。
(1)期權期貨等衍生品的交易風險是可以控制的擴展閱讀: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
參考資料:網路-期貨網路-期權
Ⅱ 期權交易的特點是什麼 其風險有哪些
特點:與股票、期貨等投資工具相比,期權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非線性的損益結構。正是期權的非線性的損益結構,才使期權在風險管理、組合投資方面具有了明顯的優勢。通過不同期權、期權與其他投資工具的組合,投資者可以構造出不同風險收益狀況的投資組合。
風險:對於期權交易者來說,買方與賣方部位的均面臨著權利金不利變化的風險。這點與期貨相同,即在權利金的范圍內,如果買的低而賣的高,平倉就能獲利。相反則虧損。與期貨不同的是,期權多頭的風險底線已經確定和支付,其風險控制在權利金範圍內。
期權空頭持倉的風險則存在與期貨部位相同的不確定性。由於期權賣方收到的權利金能夠為其提供相應的擔保,從而在價格發生不利變動時,能夠抵消期權賣方的部份損失。
(2)期權期貨等衍生品的交易風險是可以控制的擴展閱讀:
期權的杠桿作用可以幫助投資者用有限的資金獲取更多的收益。如果市場出現不利變化,投資者可能損失更多的權利金。因此,投資者要注意,無論期貨還是期權,杠桿作用都是雙刃劍。
如果期權期滿是價內期權,投資者將獲得他投入資本的60%至80%收益。另一種情況,如果是價外期權,他們將損失大部分單筆投資金額。
期權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大的杠桿作用。特別是到期日較短的虛值期權。與期貨保證金相比,用較少的權利金就可以控制同樣數量的合約。下面以平值期權為例,與期貨作一比較。
Ⅲ 簡答 期權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防範企業價格風險
期權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防範企業價格風險
期貨合約。是指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作出了統一規定合約。
期權交易。是一種買賣權利的交易,這種交易規定了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種類、數量、質量原生資產的權利。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 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 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 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 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主要差異在於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 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貨交割的 規定性,使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 ,否則就有套利的機會,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 ,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沖銷的效果。 金融衍生產品的作用有規避風險,價格發現,它是對沖資產風險的好方法.但是由於衍生品的交易遵循零和規則及具有高杠桿性的特點,它的交易就是一方將巨大的風險轉移給另一方願意承擔的人手中的過程。如果操作的好,不但能為自己原生投資規避風險,更是能帶來巨大的收益。投資金融衍生品本身是一項投機行為,無論是任何一方賺了,都會給另一方帶來風險的,這個市場沒有雙贏,也沒有大家都贏的可能。 期貨市場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 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而且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供了場所,在防範企業價格風險方面起到極大的作用。
Ⅳ 金融衍生工具是怎樣盈利的或者是怎樣控制風險的
作用:
1、促進了金融市場的繁榮,進而促進經濟發展
2、有發現價格的作用
3、投資者可以利用期權、期貨等衍生工具套期保值、規避風險
4、投機者可以利用杠桿作用進行投機,獲取高額利潤
具體的說,
盈利方法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可以通過交納保證金,從經理人那裡借到倍於保證金的資金或證券,通過利用這筆資金購買證券,待價格上漲時賣出,賺取差價;或先賣出證券,待價格下降後買入,賺取差價。利用杠桿效果,獲取巨大盈利,但是一旦判斷錯誤,損失也是巨大的。
控制風險
在買入(賣出)現貨的同時,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賣出(買入)期權或期貨,以達到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作用。
全文均為原創,希望採納!
Ⅳ 銀行進行衍生品交易時,應有哪些特殊風險控制措施
金融衍生產品是指其價值依賴於基礎資產價值變動的合約。這種合約可以是標准化的,也可以是非標准化的。標准化合約是指其標的資產(基礎資產)的交易價格、交易時間、資產特徵、交易方式等都是事先標准化的,因此次類合約大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如期貨。非標准化合約是指以上各項由交易的雙方自行約定,因此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比如遠期合約。
國際上金融衍生品種類很多,各國在活躍的金融創新活動中接連不斷地推出金融衍生品。在世界各地,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三大品種:股指期貨、利率期貨、匯率期貨以及相對應的期權交易可以說已經非常普及,而在我國,現今只推出了股指期貨。
Ⅵ 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做好風險管理
如何對金融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
目前來說,金融市場上的金融衍生品可以大致分成四個基礎類別,分別是遠期、期權、期貨和互換。
1.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
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於原材料的價格很敏感,其成本也受原材料價格的直接影響,而利率上漲也會直接加大企業的融資成本。這兩方面構成了企業的價格風險。而金融衍生產品則剛好可以把企業在這兩方面所面臨的價格風險進行規避。因為金融衍生產品的這個特性,其對於企業所面臨價格風險時產生的抵補頭寸就是企業進行有效風險管理的重要資源。而實際操作中,不同的金融衍生產品也在風險管理上有著不同的操作差異。
目前的金融市場中,權利義務對稱型的金融衍生品有遠期、期貨和互換三種。只有買方具有一定權力的則是期權產品,也就是說其損益與前三種金融衍生產品的權利義務對稱不同,呈現的是完全不對稱的價格損益表現。正是由於這些區別,企業在選擇金融衍生產品時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當企業的目標是完全化解風險時,就可以選擇損益對稱型的金融衍生品(遠期、期貨和互換)。這種對自稱型的金融衍生品對於現貨頭寸上的損益是可以實現實時抵補的,也就達成了完全化解不確定風險的目標。但當企業的風險管理目標只是想部分消除對自身有損的影響時,可選擇損益不對稱型的金融衍生品,即期權產品。這類最基本的期權產品可以把企業資產控制在一定風險范圍內進行管理。
以上所說的幾種僅為最基本的金融衍生品,在實際金融市場中,有著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可以用作企業金融風險的規避工具。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金融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
2.在基礎類別上構建新的金融衍生品
在實際金融市場中,企業的風險管理有著不同的需求,這也就促進了基礎類別的新金融衍生品的發展。總的來說,有組合、重構與現有工具用到新標的市場三種方法可以進行新金融衍生品的創建。
組合是指把兩種基礎類別金融衍生品進行簡單組合,即生成新的金融衍生品,目前市場上,遠期互換即為遠期與互換的組合。可撤銷遠期、范圍遠期與參與遠期則都是由遠期與期權進行組合後構成的不同產品。在組合中,期權間的相互組合可以形成跨式、勒式與蝶式組合。
重構則主要應用於對遠期和期貨兩種基礎類別。如互換重構可以通過重構現金流性質來形成遲設互換或者差異互換。期權重構則是通過對標的資產進行重構形成期貨期權、互換期權與復合期權。
而現有工具用到新標的市場則有力地拓寬了金融衍生品的應用空間。它意味著把標的的范圍從資產拓寬到了風險指數、電力衍生品、房地產互換、商品價格指數、新興經濟金融工具的期貨和期權、災難保險期貨和期權、商品價格指數期貨和期權等。不僅提高了企業風險管理的效率,同時也拓寬了金融衍生品的發展道路。
Ⅶ 期權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防範企業價格風險
期貨合約。是指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作出了統一規定合約。
期權交易。是一種買賣權利的交易,這種交易規定了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種類、數量、質量原生資產的權利。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 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 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 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 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主要差異在於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 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貨交割的 規定性,使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 ,否則就有套利的機會,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 ,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沖銷的效果。 金融衍生產品的作用有規避風險,價格發現,它是對沖資產風險的好方法.但是由於衍生品的交易遵循零和規則及具有高杠桿性的特點,它的交易就是一方將巨大的風險轉移給另一方願意承擔的人手中的過程。如果操作的好,不但能為自己原生投資規避風險,更是能帶來巨大的收益。投資金融衍生品本身是一項投機行為,無論是任何一方賺了,都會給另一方帶來風險的,這個市場沒有雙贏,也沒有大家都贏的可能。 期貨市場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 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而且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供了場所,在防範企業價格風險方面起到極大的作用。
Ⅷ 舉例說明目前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現狀及其問題,如何去應對
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現狀和結構
進入20世紀70年代,金融衍生品交易異軍突起,為衍生金融市場的發展開創了新紀元,其發展速度令世人矚目。股指期貨、利率期貨、外匯期貨、股票期貨等金融衍生品,成為投資者投資的對象。1972年,美國芝加哥交易所率先推出了英鎊、德國馬克等六種國際貨幣的期貨合約。之後,基於匯率、利率、股票之上的一系列金融衍生產品相繼出現。197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又推出了第一張抵押債券期貨合約。1982年,期權交易又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誕生。此後,以金融期貨、期權為代表的場內交易,以及利率、貨幣互換和外匯遠期等場外交易全部引入了金融市場。上世紀90年代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使金融衍生品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國際市場上金融衍生產品已從最初的幾種簡單形式發展到1200餘種,而由它們衍生出來的各種復雜的產品組合就不計其數了,可以說,幾乎已經發展到「量身訂做」的地步了。
金融衍生產品市場分成交易所市場和櫃台市場(OTC)兩類。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產品主要包括利率期貨期權;股票類期貨期權(個股期貨和期權、股指期貨和期權);外匯期貨和期權。近年來掉期期貨、交易所交易基金期貨、期權等新產品也在發達國家的交易所活躍交易。櫃台交易衍生產品主要是銀行與其客戶、金融機構之間關於利率、外匯、股票及其指數方面為了套期保值、規避風險或投機的交易。其中,利率類產品占據了主導地位,這是因為金融機構和其客戶之間主要為借貸類業務,而借貸類業務與利率密不可分。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統計,2003年底在有組織的交易所內交易的金融衍生產品期末賬面余額為16萬億美元,已超過國際銀行間市場、證券市場的期末賬面余額,比1990年的2.2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了近7倍;2003年6月在櫃台市場上金融衍生產品期末賬面余額達到169萬億美元,比2001年6月的99.4萬億同比增長了70%。金融衍生品市場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在價格發現、風險規避和增加投資組合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次回答可獲2分,答案被採納可獲得懸賞分和額外20分獎勵。
Ⅸ 什麼是金融衍生品,它們主要都有那些,怎樣避免它們帶來的風險危害...
什麼是金融衍生品
http://www.qzwb.com 2008年08月01日 00:00:00 來源:泉州晚報
金融衍生品通常是指從原生資產派生出來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產品的共同特徵是保證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進行全額交易,不需實際上的本金轉移,合約的了結一般也採用現金差價結算的方式進行,只有在滿期日以實物交割方式履約的合約才需要買方交足貸款。因此,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具有杠桿效應。保證金越低,杠桿效應越大,風險也就越大。國際上金融衍生品種類繁多。金融衍生品根據產品形態。可以分為遠期、期貨、期權和掉期四大類。
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都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量和質量資產的交易形式。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作出了統一規定。遠期合約是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求,由買賣雙方自行簽訂的合約。因此,期貨交易流動性較高,遠期交易流動性較低。
掉期合約是一種交易雙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合約。更為准確地說,掉期合約是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相等經濟價值的現金流的合約。較為常見的是利率掉期合約和貨幣掉期合約。掉期合約中規定的交換貨幣是同種貨幣,則為利率掉期;是異種貨幣,則為貨幣掉期。
期權交易是買賣權利的交易。期權合約規定了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種類、數量、質量原生資產的權利。期權合同有在交易所上市的標准化合同,也有在櫃台交易的非標准化合同。
股指期貨合約是金融衍生品的一種。(瑞達)
Ⅹ 什麼是外匯衍生品,具體有哪些,外匯期權交易的風險如何
衍生品的定義是價格取決與其他資產價格的金融產品 具體有貨幣、黃金、白銀等等很多產品!
一般來說如果真的要做這個風險控制是投資人自身設置的,風險控制的范圍越大可供操作的空間就多反之則越小,而這個一般都會牽涉到投資盈利分成,操作空間越大投資者付出的盈利分成就越小,當然這個也是視倉位大小影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