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期貨參考文獻
① 求有關期貨市場論文及近三年的相關參考文獻!!
有關期貨市場論
我知道如何安排
我來幫你
的
② 最新最好關於期貨現貨的書是
希望您採納,謝謝!
期貨方面,《期指研究》《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技術》 現貨方面,基本沒有什麼書,都是一些投資報告,各個品種基本面的東西,交易所會出書做詳細介紹,屬於內部書刊,不過,可以讓你開戶的期貨公司提供。
期貨基礎知識過關必做2000題,如何在賣空中獲利,期貨狂人交易指南,高級技術分析——交易系統的原理、構建與實戰,股票作手回憶錄(心理)
可在 dangdang 和joyo購買
那是很不錯的搭配 從簡單到復雜
③ 現貨和期貨的區別是什麼
期貨和現貨兩者之間還是有比較多的不同,下面就從六個方面介紹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屬性不同
現貨交易的標的是當前市面上已經存有的實際貨物,現貨電子交易,是將現有的貨物(現貨)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在網上按照一定的標准通過集合競價來統一的撮合成交,商品貿易屬性大於金融屬性。
期貨與現貨完全不同。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保證金比例不同
期貨市場保證金比例在5%-10%左右,保證金比例較低,杠桿較大,同時放大了投資的風險與收益。現貨市場保證金通常在20%左右,特殊情況(連續漲跌停板,臨近交割等)會增加保證金,杠桿適中,風險適中。
交易合約不同
期貨交易的合約更偏工業用料,也有金融資產,而現貨交易的合約則包括農產品、中葯材、金屬等各種基礎用品。
交易基數不同
期貨市場的最小單位是手,一般情況下,每手合約代表10噸甚至更多的貨物,即期貨市場交易基數是以噸計算,門檻較高,而現貨電子交易市場最小單位是批,每批合約代表幾千克至幾百千克的貨物,即交易基數是以千克計算,門檻較低。
交易時間不同
現貨一般都有22小時交易,而期貨則只有9小時交易時間。
漲跌幅限制不同
期貨有漲跌幅限制,現貨沒有。國內的期貨沒有跟國際接軌,國際期貨交易時間段不同,現貨與國際接軌。
(3)現貨期貨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期貨是合約制,就是到期交割,規定到期必須交割。現貨沒有,只要賬戶有足夠資金,是可以一直持有。
④ 推薦一下期貨現貨方面的書籍
找 些經典的技術分析書籍來看。比如期貨方面的可以借鑒《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技術》丁聖元 翻譯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也可以看看。關鍵還是要實戰 學習累積知識。
⑤ 論文的文獻綜述部分(關於鋼鐵期貨)
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
我不答了。
我試著答一下。
1
系統風險。跟股票的差不多。就是齊漲齊跌。無法控制。
保證金不充足就是風險,會面臨強平的風險。
不會操作也是,到交割的時候還沒平倉,這就慘了,聽說過曾經一個合約連續19個跌停。
這是在中國發生的事情,所有人的不知道為什麼會連續19個交易日跌停,基本面什麼都沒有消息。結果最後得到答案是,浙江有個大戶,2億做多這個品種,但是快要到交割日期了,他沒有那麼多現貨去交割,所以只有平倉,2億資金啊,當時中國期貨交易量還不活躍,所以就連續打出19個跌停。
2.期貨風險的預警與控制
我知道的控制有:期貨交易所會在快到期的時候增加保證金。這是按比例增加的,具體在交易所的網站查。
對了,你要的答案可以在各大期貨交易所看,官方網站有關於這些的論述。
比如你在開戶之前他會給你看電視,就是看錄象,這個錄象內容就是關於期貨風險提示的內容。
還有大客戶持倉報告,還有最大持倉量。比如股指期貨就有最大持倉量限制,這個是防止認為的控制操作市場。
還有漲跌停限制。還有熔斷機智,熔斷就是一旦期貨市場某品種交易出現異常,就會觸發熔斷機制,比如。。我也不曉得什麼情況會觸發熔斷機制,反正就是正常交易時間突然停止交易,整個品種都不能交易,好象短時間漲太多就會熔斷,成交量異常也會熔斷。一般熔斷是5分鍾吧,就像電開關的保險絲一樣,符合過大保險絲就斷了。
還有就是監管層,監管層的要求都比較高,還有比如設立期貨公司的條件,期貨公司懂事長的都要求有一定條件,這也是風控的一部分。
期貨叢業人員資格證考試的教材就有介紹這些,我是憑記憶給你的答案,我以前考過這個。
⑥ 求教:是期貨帶動現貨,還是現貨指引期貨
期貨交易是金融行業最刺激的一種投資方式金融市場是個資本市場,資金是最有力的武器所謂資金推動型,指的是大資金、機構、莊家利用資金優勢,推動行情發展。由於期貨品種在現貨上都有對應的商品,期貨合約的標的物是在現實中能看得見的商品。只要是商品就有價值和價格,有價格就會有波動現貨上的波動會傳導給期貨,期貨的波動也會傳導給現貨現貨引導型,指的是現貨上的行情波動,推動期貨行情的發展 手動輸入…………
⑦ 黃金期貨外文參考文獻
Gold futures glitter as stocks lose luster By: Polkuamdee, Nuntawun. Bangkok Post (Thailand), 02/02/2009; (AN 2W62W613809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