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轉現貨怎麼理解
① 期貨轉現貨的介紹
期貨轉現貨,簡稱期轉現。 期轉現是指持有同一交割月份合約的多空雙方之間達成現貨買賣協議後,變期貨倉位為現貨倉位的交易。 期轉現方法是:達成協議的雙方共同向交易所提出申請,獲得交易所批准後,分別將各自持倉按雙方商定的平倉價格由交易所代為平倉(現貨的買方在期貨市場須持有多頭倉位,現貨的賣方在期貨市場須持有空頭倉位)。同時雙方按達成的現貨買賣協議進行與期貨合約標的物種類相同、數量相當的現貨交換。
② 期貨轉現貨的基本介紹
國外期轉現交易情況:
期轉現是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明尼阿波里斯穀物交易所(MGEX)、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所(NYBOT)和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英國倫敦國際金融交易所(LIFFE)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等長期實行的一種交易方式。在國外,期轉現不僅在商品期貨交易中得到運用,而且在金融工具的交易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幾乎所有品種的期貨和期權均可期轉現。
明尼阿波利斯穀物交易所春小麥1999年的交易量為1,119,812張,期轉現量146,014張,平均日期轉現量為582張。紐約商品交易所期貨(包括金融期貨)的總交易量為8,645,393張,期轉現量為482,204張。
期轉現是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低硫原油合約十分流行的交割方式。根據商品交易管理委員會關於期轉現情況的報告(1987),原油期貨合約通過期轉現已從1983年的5097份,上升到1986年的297688份。
2001年7月19日,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 Oil)期轉現量為3062張,當天的成交量為51312張。6月7日的成交量中,有一個合約月份期轉現的成交量相當於該合約月份成交總量的30%以上,最低一個也相當於一個合約月份的20%。一般情況下布倫特原油期轉現量占成交量的10%左右。
③ 如何理解期貨交易和現貨交易
(1) 期貨是按交割月進行交割,現貨交易每天都可以申請交收;
(2) 風險比期貨小。
期貨是相對現貨而言的。他們的交割方式不同。現貨是現錢現貨,期貨是合同交易,也就是合同的相互轉讓。期貨的交割是有期限的,在到期以前是合同交易,而到期日卻是要兌現合同進行現貨交割的。所以,期貨的大戶機構往往是現貨和期貨都做的,既可以套期保值也可以價格投機。普通投資人往往不能做到期的交割,只好是純粹投機,而商品的投機價值往往和現貨走勢以及商品的期限等因素有關。
期貨交易是合同交易,每次交易你只需付出相應商品實價的定金——保證金——就可以了。具體的保證金比例有期貨交易所根據市場情況定,各期貨公司也會有所調整。 期貨簡單來說是是未來的物品價格人為的提前化,兩個功能,一是套期保值,一是投機,現貨就是大宗的物品及時交易
④ 麻煩高手們用通俗點話解釋一下期貨中的期貨轉現貨是什麼意思啊!別復制粘貼啊!親
(原創)
基本原理是: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基本同步。
舉兩個例子:
一:你是紡織廠老闆,接到一個訂單,有客戶6個月後需要一批布料。你的原料是棉花,你根據當前棉花的價格核算一下成本,結果是有利可圖。於是你在期貨市場里(開倉)買入棉花期貨合約,買入的量相當於訂單量。根據交貨日期,幾個月後你要開始生產了,就到現貨市場買入所需的棉花,同時在期貨市場(平倉)賣出棉花合約,賣出量等於以前(開倉)買入的棉花合約量。如果在這幾個月里棉花價格漲了,你在現貨市場里買入的棉花比以前要貴,意味著你成本增加了(虧了),但你在期貨市場里的交易是盈利的,理論上盈虧相抵基本平衡。也就是你迴避了原料價格波動的風險,鎖定了成本。反之亦然,如棉花價格跌了,則現貨盈利、期貨虧損,同樣盈虧相抵。這是你為了「迴避風險鎖定成本」所付出的代價:放棄有可能獲得的額外利潤。
二:你是農場主,根據目前市場上的棉花價格,你覺得種植棉花有利可圖,決定種植一定量的棉花。你的產品是棉花,於是你在期貨市場里(開倉)賣出6個月後交割的棉花期貨合約,賣出量相當於你的種植量。到了棉花收獲期,你到現貨市場里按當時市場價賣出你種植的棉花,同時在期貨市場里你(平倉)買入棉花合約,買入量等於以前(開倉)賣出的棉花合約量。盈虧情況同上。這是你迴避了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鎖定了利潤,作為代價放棄了有可能獲得的額外利潤。
不知解釋的清楚嗎?
⑤ 期貨轉現貨如何計算有沒有公式
首先,期貨轉現貨,有期貨,也有現貨,這里別混淆不清雙方商定為平倉價格為2040 元,是期貨平倉價格對於甲方,作為買方,買得越便宜越好,成本越低,期貨買入建倉價1900 元/噸,平倉價格為2040 元/噸,賺140元/噸對於乙方,作為賣方,賣得越貴越好,利潤越多,賣出建倉價2100 元/噸,平倉2040元/噸,期貨上賺60元/噸商定的交收小麥價格為2000 元/噸,這個價格是現貨交收價對於甲方,因為在期貨上賺了140,作為買方,實際的成本就應該用2000-140=1860對於乙方,因為在期貨上賺了60,作為賣方,實際上的賣出價格應該是2000+60=2060小麥搬運、儲存、利息等交割成本為60 元/噸期貨交割過程中,首先是賣方把他要賣的產品運輸到指定的交割倉庫現在來看,假如不做期貨轉現,對於甲方來說,不做期轉現,甲方的買的成本是1900,做了期轉現後甲方的實際成本是1860,相比來看,做了期貨轉現成本要低1900-1860=40元,也就是說甲節約了40元這里「不做期轉現,甲方的買的成本是1900」就是期貨建倉價現在再看,假如不做期貨轉現,對於乙方來說,不做期轉現,乙方的賣的價格是2100,但是他要承擔小麥搬運、儲存、利息等交割成本為60 元/噸(期貨交割過程中,首先是賣方把他要賣的產品運輸到指定的交割倉庫)那麼賣出的實際價格就是2100-60=2040,做了期轉現後乙方的實際賣出價格是2160,相比來看,做了期貨轉現多賺了2060-2040=20,也就是說乙方也節約了20元/噸甲節約了40,乙節約了20,合計是60。
⑥ 套期保值與期貨轉現貨的關系
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一般是同向的關系。在到期日,期貨就變成現貨,價格變為一樣的。可以用空頭期貨來進行套期保值,現貨是多頭,期貨就做空頭,則價格走高時,現貨盈利,期貨虧損,價格往下走時,現貨虧損,期貨盈利,一盈一虧,可以對沖,就起到了套期保值的作用。或者用多頭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價格走高時,現貨虧損,期貨盈利,價格往下走時,現貨盈利,期貨盈利,同樣起到了套期保值的作用。
⑦ 期貨轉現貨和交割是一回事嗎還是有什麼區別
期轉現的意思是同一個品種合約的買賣雙方,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把期貨合約的持倉變為現貨交易的合同的過程。
這個過程可以在合約存續期間的任何一天完成,而不必等到交割日。
交割則是最後交易日結束後多空雙方履行實物錢款交換的步驟。
⑧ 期貨轉現貨的方式比較
與「交易廳平倉買賣現貨」不同,「期轉現」是以買賣雙方商定的價格平倉(鄭商所規定商定價格在批准日價格限制范圍內)。期轉現與交割不同,買賣雙方可以提前期轉現交貨,也可以到交割月交貨,交貨時間、地點和品級由雙方商定。下面比較「期轉現」與「到期交割」、「在交易廳平倉後買賣現貨」所得到的購銷售價格,探究期轉現的合理性。
「交易廳平倉後買賣現貨」得到的購銷貨物價格
假如甲乙各自在交易廳平倉,再買賣現貨,則,甲購入小麥價:1060元/噸;乙銷售小麥價:1260元/噸。
「到期交割」得到的購銷貨物價格
假如甲乙到期執行交割,甲購小麥價格1100元/噸;乙銷小麥價格1300元/噸。這樣,甲乙雙方以各自建倉價格實現貨物的買賣。
1)
不考慮成本時,期轉現第一種情況(a)對賣方有利,因為提前實現了建倉價格。期轉現第二種情況(b)對買方有利,因為買方購貨價格低於建倉價格。
2)相對於「到期交割」來說,期轉現成本更低,期轉現賣方可以提前收回貨款。而且減少了運輸、儲存、利息等交割費用。因此,期轉現比交割來說成本更低。
3)相對於「平倉後買賣現貨」來說,「期轉現」可以保證平倉價格的單一性(single
price)。上述分析中,假定期貨價格是唯一,現貨價格也是唯一的,其實,交易廳中平倉時,期貨價格不唯一。現貨交易價格也不唯一。買賣雙方以商定的價格平倉和商定的價格進行現貨交收,可以保證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唯一。而且,商定的期貨價格稍高(低)時,現貨價格也同樣升高(降低),可以保證買賣雙方得到的購銷價格保持不變。期轉現能夠保證雙方平倉價格的單一性(single
price),是其得到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原因。
4)相對於「平倉後買賣現貨」來說,「期轉現」還可以使現貨的交收價格與期貨的平倉價格同時鎖定,即期現價格風險同時鎖定。
⑨ 期貨轉現貨的優勢
期貨轉現貨與滾動交割、一次性交割相比具有一些優勢:一是買賣雙方可以提前明確貨款轉換時間,期轉現申請時間在交割月前一個月倒數第三個交易日之前,賣方客戶可以提前回收貨款,買方客戶能夠提前拿到倉單;二是買方客戶可以接到確定地點倉庫的倉單,打消了接到不確定倉庫倉單,需要額外付出運輸成本的擔心;三是可以節約買賣雙方的交割成本,通過非標准倉單期轉現,賣方貨物可以不必運到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可以是距離買方客戶較近的存貨地點,給雙方客戶都節省成本。
⑩ 期貨: 期貨轉現貨的本質是什麼
和擊鼓傳花的性質一樣,差價都是由下一個持倉者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