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貨看跌期權實際價格為
❶ 期貨合約的價格的價格怎麼看
這個書上有的,它的計價方式是按最小變動價來算的,那個 ' 不是小數點,是一種符號。國內期貨根本用不上,外盤也基本不用了
❷ 關於看漲期權的問題,更急!!!!!!
回答樓主;因為作為期權的賣方,他最大的利潤就是權利金,而他的風險卻是無限的,所以他要多收取一小部分高出期權內在價值的費用,也就是所謂的「時間價值」。
至於「某期權價格是10塊,價值是8塊,時間價是2塊的話,我等於買來也是虧了2塊錢」,不能這樣簡單的從表面上理解,我舉個例子:
我們就以看漲期權為例,假設有這么一隻看漲期權
--------------------------------------------------
標的物:玉米期貨
行權價:1600元/噸
到期日:2009年1月1日
行權比例:1(1份期權可按行權價購買1噸玉米期貨)
--------------------------------------------------
那麼假設對應的玉米期貨現價為1608元/噸,那麼這個看漲期權的內在價值也剛好是8元,但是該期權的價格卻為10元,那我買了1份豈不是虧了2塊錢了嗎?從表面上看確實是這樣,但是先別著急:假設在到期日時(或者這一期間)該對應的玉米期貨價格達到了1700元/噸,那麼你當初花10元錢買入的該期權,它的內在價值在此刻就會變成100元,十倍啊!相信那時的期權價格也會在100元以上,我姑且就算它的價格也正好在100元。這時你有兩個選擇:
一、你可以直接將手中持有的該期權按100元的市價賣出了結,直接獲得90元(每份)的利潤。
二、你也可以行權,按該期權的行權價1600元/噸行權購入相應的玉米期貨,而這時的玉米期貨的價格已經達到了1700元/噸,那麼你完全可以將行權購來的玉米期貨再按1700/噸的市場價賣出,獲利100元/噸,扣除掉你當初支付的期權權利金10元(每份),你的總獲利依舊是90元(每份)。
因此這就是我所說的不能簡單的從表面上去看這個問題,而是要做更深層的研究和分析。
❸ CME交易的玉米期貨看跌期權,執行價格為450美分/蒲式耳 具體題目見圖片,具體怎麼做
正確答案選B 請採納 不懂得問我
❹ 2019年人保的農業保險的玉米目標價格是多少
給農產品價格波動「上保險」
何謂「保險+期貨」,該模式具有何種魅力。9日,在第二屆中國產業經濟(國際)論壇間隙,媒體人采訪了與大商所率先推動「保險+期貨」的新湖期貨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北新。
在李北新看來,「保險+期貨」是在各方探索農產品價改和「三農」服務中應時而生的。
「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走到十字路口。」李北新說,近年來我國為保障農民收入,投入巨大,僅2014年糧食儲備的相關支出已經達到1500億元以上,同時陷入了收儲造成國內價格堰塞湖——吸引大量國外廉價替代品進口——國產品種消費銳減——過剩更加嚴重——收儲量繼續加大的怪圈,財政包袱沉重。
今年3月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在業內看來,這是一個重大改革信號,意味著國家將通過市場力量、市場化軌道來推動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
不過,市場化進程中該如何保障農民利益,如何幫助農民有效防範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市場主流的觀點是對生產進行直接補貼,同時推出農產品價格險、通過農產品價格險作為手段之一在市場環節配合收儲政策的退出,這也是國際上保障農民收入的通行做法。美國自2006年起,即推行了大豆、玉米、小麥作物收入保險CRC。
其實,「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在2015年就已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相關部委也推出了不少舉措,但在實際操作環節中卻遲遲未能落地。
「價格險的理賠概率要遠遠高於其他險種,對保險公司來說,農產品價格險存在由於價格暴跌保費完全無法覆蓋理賠金額的風險。」一位保險公司人士如是表示,保險公司需要對價格保險進行再保險,至少是部分再保險,以分散風險,但目前並沒有一個可以對此進行再保險的市場。
大商所和新湖期貨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市場空缺,這就有了「保險+期貨」首單——人保財險玉米期貨價格險項目。2015年8月,人保財險大連市分公司與錦州義縣合作社達成合作協議,合作社購買了人保財險以玉米期貨1601合約目標價格為2160元(9月16日-11月16日收盤均價)的玉米價格保險1000噸,保費為115776元;同時人保財險以同等條款購買了新湖瑞豐(新湖期貨風險子公司)的玉米期貨1601看跌期權(此為場外期權)1000噸產品,以對沖玉米價格下降可能帶來的賠付風險,權利金為96552元。
❺ 玉米實際交易價格是和期貨市場價格一致的嗎
在價格趨漲時,玉米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在價格趨跌時,玉米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
在正常情況下,由於玉米期貨要負擔較多的倉儲費、保險費和利息,其價格一般比現貨價格高。
❻ 玉米期貨盤面點位如何換算成真實價格呢
那你踢掉盤點點位想換算成真絲價格可以通過他們的APP價格
❼ 玉米交易制度和其他交易制度的差異是什麼呀。求求大家了
玉米期權的標的物是國內的玉米期貨合約,分為看漲和看跌期權;交易單位和玉米期貨一致,最小變動單位時0.5元/噸,漲跌停幅度也和玉米期貨一樣,為商議交易日結算價的±4%;合約月份是單數月份:1、3、5、7、9、11月,交易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以及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時間;最後交易日和到期日均為標的期貨合約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的第5個交易日;行權價格範圍覆蓋玉米期貨合約上一交易日結算價上下浮動1.5倍當日漲跌停板幅度對應的價格範圍。行權價格≤1000元/噸,行權價格間距為10元/噸;1000元/噸<行權價格≤3000元/噸,行權價格間距為20元/噸; 行權價格>3000元/噸, 行權價格間距為40元/噸。行權方式為美式。買方可以在到期日之前任一交易日的交易時間,以及到期日15:30之前提出行權申請;交易代碼為——看漲期權:C-合約月份-C-行權價格,看跌期權:C-合約月份-P-行權價格。
❽ 關於看漲和看跌期權 我這樣理解對嗎 還有期貨是什麼
首先,我肯定的是你對期權理解大致是對的。1,手續費以及權利金的價格不是說賣方自己想怎麼定就怎麼定,期權權利金的多少取決於整個期權合約、期權的到期月份及所選擇的履約價格。期權權利金的最終決定,必須經過期權買賣雙方的經紀人在期貨市場上以公開喊價、公平競爭後才能形成。理論上可以賣1元,但我想除非賣方和買方是腦子突然進水了。
2,期權賣方一般來說是機構投資者,至於你說的這類情況是不可以的,因為a發行的股票,轉讓權在a手上,如果c又買入a的股票那麼就存在一個問題,權利金價格誰說了算?但如果c所賣出的期權是符合之前合約規定的價格,那麼c就能像b售出權利。
3,以目前現有的期權市場來看,歐式不能提前,美式的可以。至於中國以後怎麼樣,就不好說了。
4,玉米只是期貨的一個品種,期貨的品種目前沒有說哪種可以哪種不可以上市,只要幾個原則,即社會上需求大並且能夠影響一定經濟指標,第二價格波動頻繁,第三品級比較容易劃分,第四容易倉儲。比如,玉米是糧食,社會需求量大,它可以作為飼料原材料,所以價格波動會造成物價的波動,這樣的品種非常適合期貨交易。
最後你補充的這個問題和第一個問題有共同之處,既然賣方多數為投資機構那麼這類機構的專業度是非常高的,不可能隨便說一個價格即上市交易。行權我說過看是歐式還是美式兩者不一樣。如果估計錯了那麼肯定是要虧損的,但要看買入方行權的方式來看。但期權說來說去就對於買方來說就兩個策略,售出權利或行權,如果價格和合約相反,那麼放棄行權只是損失權利金。
期權交易在國外已經近40年的歷史,中國的商品期貨算上90年代也才近20年,更不要說其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不知我這樣回答你還清楚嗎,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