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期期貨合約對沖
❶ 期貨合約、遠期合約匯率對沖比較
A 原因 遠期合約 是非標准化的 ,應對快速下跌比較靈活,也就是說遠期合約具有零散的分割功能,可以多買也可以少買。。期貨合約是標准化的,不可以分割,在快速變化時,不好對應現貨。
❷ 誰能給個期貨對沖的通俗教程謝了
期貨上的對沖對沖是指客戶買進(賣出)期貨合約以後,在賣出(買進)一個與原來品種數額交割月份都相同的期貨合約來抵消交收現貨的行為,它的要點是月份相同,方向相反,數量相同。
2、
對沖交易是指在期貨期權遠期等市場上同時買入和賣出一筆數量相同,品種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和約,以達到套利或規避風險等目的。
不明白以下兩句,感覺矛盾
「交割月份都相同的期貨合約」
「但期限不同的和約」
❸ 求遠期合約與期貨合約的區別。。
金融期貨合約與金融遠期合約的區別
【1】交易地點不同:期貨合約在交易廳內公開、公平交易;而遠期合約的市場組織則較為鬆散,沒有交易所,也沒有集中交易地點。
【2】合約形式不同:金融期貨是屬於標准化合約,對於商品的品質、數量、到期日都有嚴格的規定;但是對於遠期合約,商品的品質以及交割日期等等都是由交易雙方自行決定的,沒有嚴格的標准。
【3】保證金繳納與結算時間不同:遠期合約通常不繳納保證金,合約到期才會結算盈虧;而期貨合約在交易前必須繳納合約金額5%—10%的資金作為保證金,由清算公司進行逐日結算。
【4】交易的參與者不同:期貨交易的市場流動性是比較高的,參與交易的可以是銀行、公司、財務機構以及個人;遠期合約的參與者大多是專業化生產商。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❹ 遠期對沖和期貨對沖的區別,還有分別有什麼優點與缺點
遠期 的目的 基本上是 存在實物交易基礎上的,僅僅只是預先採購或者銷售,而不是 期貨的 對沖 為主。
典型的 請 參照 LME交易所,這個就是典型的遠期合約交易所
而 CBOT 是 期貨交易所
LME 的 合約 是遠期合約, 滾動交割
比如: 11月6日的 你買入 CU 1手 25噸, 交割日期為 3月後 的 6日,即2月6日,若 11月8日,你賣掉該頭寸。 你的盈虧 中間 要 扣掉 這兩日 的 升貼水。
❺ 關於期貨對沖的問題
第一個是指對沖平倉,可以理解為抵消掉了,實際手上將握有現金,沒有單子
第二個現在一般就叫套利,這里的對沖是一個理論意義上的對沖,實際上你將持有一筆買單和一筆賣單,佔用你保證金的雙倍
❻ 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的異同
遠期是合約雙方承諾在將來某一天以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標的物(標的物可以是大豆、銅等實物商品,也可以是股票指數、債券指數、外匯等金融產品、。期貨是標准化的遠期合約。兩種合約都是契約交易,均為交易雙方約定為未來某一日期以約定價格買或賣一定數量商品的契約。它們的區別在於:
1、交易場所不同。期貨合約在交易所內交易,具有公開性,而遠期合約在場外進行交易;
2、合約的規范性不同。期貨合約是標准化合約,除了價格,合約的品種、規格、質量、交貨地點、結算方式等內容者有統一規定。遠期合約的所有事項都要由交易雙方一一協商確定,談判復雜,但適應性強;
3、交易風險不同。期貨合約的結算通過專門的結算公司,這是獨立於買賣雙方的第三方,投資者無須對對方負責,不存在信用風險,而只有價格變動的風險。遠期合約須到期才交割實物、貨款早就談妥不再變動,故無價格風險,它的風險來自屆時對方是否真的前來履約,實物交割後是否有能力付款等,即存在信用風險;
4、保證金制度不同。期貨合約交易雙方按規定比例繳納保證金,而遠期合約因不是標准化,存在信用風險,保證金或稱定金是否要付,付多少,也都由交易雙方確定,無統一性;
5、履約責任不同。期貨合約具備對沖機制、履約迴旋餘地較大,實物交割比例極低,交易價格受最小價格變動單位限定和日交易振幅限定。遠期合約如要中途取消,必須雙方同意,任何單方面意願是無法取消合約的,其實物交割比例極高;
6、期貨有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如果期貨和遠期都上漲了100塊,期貨的贏利就是100元,而遠期的贏利是100元的貼現值。同理,如果期貨和遠期都下跌了100塊,期貨的虧損就是100元,而遠期的虧損是100元的貼現值。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4-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❼ 遠期對沖(基金)和期貨對沖(基金)的差別是什麼
你所涉及到的對沖,也可以說成是套利。
一般基金採用跨期套利和跨市場套利。
你所說的遠期對沖 就應該屬於跨期套利交易的一種
期貨對沖基金,一般指的是跨市場套利,但是也不排除跨期套利。具體要看每個基金怎樣操作。
❽ 遠期交易或期貨對沖無法完全規避風險的原因是什麼
理論上是可以完全對沖的。現實中可能因為找不到以現貨為標的的遠期或期貨合約,或是現貨的交割期(持有期)跟遠期或期貨合約的到期日不同,就產生了所謂的基差風險,導致無法完全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