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賣出看漲期權怎麼理解
Ⅰ 賣出看漲期權是什麼意思
我們把賣出看漲期權分拆開倒著看,CC-期-權-小編來詳細講解:
期權:可以理解為遠期的一個權-利。
看漲:你覺得任何一種商品或者是股-票,或者是指數,在未來一定的時間內會上漲。
賣出:這個你可以理解為把權-利-賣給別人,你成為義務方,你的對手就是權-利方!
好了我們現在通俗的說一下:你把未來某個到期日買入的權利賣給了別人。如果你覺得接下來一個月之內雞蛋價格不會再上漲,於是乎你賣出雞蛋的一個看漲-期權行權價為3000元一噸,收到較少的權利金,如果一個月以後到期日雞蛋現貨漲到了4000一噸。那別人找你行-權的話,你必須還是要以當初約定3000元一噸的價格賣給別人。
別人找你要雞蛋,不管你從哪裡弄,從市場買也好,高買低賣給別人,那你一噸是不是虧損1000塊錢,其實也虧不了1000,因為你還有收取的一部分權利金。
Ⅱ 期貨:執行價格為250,市場價格為300的賣出看漲期權,屬於實值期權還是虛值期權 詳細解釋一下。
當然是實值期權。
因為市場價格-執行價格大於0的看漲期權就是實值期權。
Ⅲ 賣出看漲期權和賣出看跌期權的區別能不能舉個例子說
因為「看漲期權」未來的上漲價格幅度越大,當前賣出的損失越大。當未來上漲價格幅度超出當前預期范圍很多,未能在未來價格上漲時賣出取得收益,才能叫「有無限大損失」。期權,就是在未來一段時間,能夠取得預期收益的權益,包括期貨、資產的遠期合約等等。看漲期權,就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價格一定會上漲的預期收益。比如,你手裡有10000盎司黃金合約,價格是每盎司1100美元,交割日是2016年10月6日;所有機構跟投資者都預測,到交割的時候,每盎司黃金的價格會漲到1999美元。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10000盎司黃金合約,現在必須平倉,那麼現在的價格相對於預測到的1999美元,就損失了899萬美元;如果交割日的價格是2100美元,那麼損失就是1000萬美元,交割日價格越高,損失就越高,這就是「無限大」的概念。
Ⅳ 賣出看漲期權和賣出看跌期權的區別
期權是一種選擇權,是持有者付出一定成本而獲得的,在某個時間段內,以雙方約定的價格購買或者出售一定數量的某項資產的權利。區別如下
看漲期權:就是價格漲了才買,賦予期權持有人在價格到期前,以執行價格購買標的資產的權利。
例如:執行價格為80元的甲公司股票2月份到期的歐式看漲期權(只允許其持有者在到期日當天執行的期權。此外,還有美式期權,就是允許股票持有人在期權合約到期日或者到期日前任何時間執行的期權。還有其他期權,暫不展開討論),賦予了持有者在到期日以80元價格購買甲公司股票的權利。如果看漲期權的執行價格低於當前股市的市價,則看漲期權處於實值狀態;如果看漲期權的執行價格高於當前股市的市價,則看漲期權處於虛值狀態;看漲期權的執行價格等於當前股市的市價,則看漲期權處平價狀態。
看跌期權,標的資產價格跌了才買,與上述的看漲期權相反。賦予期權持有者在到期日或之前以確定的執行價格出售某種資產的權利。
例如:執行價格為70元乙公司的股票是在2017年3月份到期的歐式看跌期權,就賦予其持有者在到期日以70元價格出售乙公司股票的權利!如果看漲期權的執行價格高於當前股市的市價,則看漲期權處於實值狀態;如果看漲期權的執行價格低於當前股市的市價,則看漲期權處於虛值狀態;看漲期權的執行價格等於當前股市的市價,則看漲期權處平價狀態。
拓展資料
空頭看跌期權真正的風險來自於目前市場價值和敲定價格之間的差異再減去你賣出看跌期權所獲得的權利金。這就告訴了人們一個賣出無保護看跌期權時的保守投資准則:如果風險水平被權利金抵扣後的價格你認為是這支股票的合理價格,那麼賣出無保護看跌期權就是穩妥的,不過必須是你情願以此價格購買股票。一旦空頭看跌期權履約,你可以只是持有股票,等待價格反彈,或者通過賣出有保護看漲期權彌補賬面虧損。關鍵是,在有些情況下,即使你是一個保守型投資者,你仍然也可能想要賣出無保護看跌期權。
考慮一下這種情況,股價的下跌已經成為整個市場范圍內價格下跌的一部分。你相當確定在不久的將來價格會反彈;但是考慮到公司的基本面、每股收益、分紅歷史以及每股賬面有形價值,當前的價格水平是相當低廉的。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不會立刻買入股票,因為你有兩個關於期權的選擇。你可以投資看漲期權,以期從價格反彈中獲利,但這需要資金的投入;或者你可以賣出無保護看跌期權並得到權利金。資金流入總是比流出要好,不過作為賬戶上資金增加的代價,你也要承擔履約的風險。不管怎樣,只要你非常確信價格在不久的將來會上漲,此時賣出無保護看跌期權就比其他時候面臨著更低的風險。例如,當股價已經急劇上漲,賣出看跌期權同買入看漲期權一樣是個魯莽的不合時機的決定。我們認為價格會以某一特定方式運行,並且當我們發現超買和超賣的情況時,適時選擇期權策略是值得信賴的。這些情況都為選擇期權交易時機創造了機會,並且無保護看跌期權可以通過構造而帶來更大的機會,而相伴的風險卻相對較低。
Ⅳ 「買入看漲期權」,「賣出看漲期權」,「買入看跌期權」,「賣出看跌期權」的區別
簡而言之,言而簡之。
假如,以A公司自身股票為標的。假如,2012.2.2,股票市值每股50元,看漲期權,以每股51元,5000打包給B公司(裡面有行權時間,比如2012.5.2)。而看跌期權,是A公司以自身股票為標的,前面條件一樣,以每股48元,5000股從B公司買入(重點哦,從B公司買入,不是A公司自己賣出)。
後期發生的事,比如上面看漲期權,如果行權時,市價每股53元,那B公司行權,開心的從A公司以行權價51元每股購入5000股,當然也可以市場將此期權售出等3種方式(不提了);行權時價格價格如果低於51元每股,B公司還必須以51元購入,就不開心了,他可以選擇不行權,損失的就是購買這個期權的價格。看跌期權同理。只不過公司換過。
還有,以棉花期貨價格等等等為標的的看漲期權、看跌期權。
Ⅵ 仔細解釋賣出一個看漲期權和買入一個看跌期權的區別
1、權利金不同:
賣出看漲期權一方得到權利金;買入看跌期權一方支付權利金。
2、風險不同:
賣出看漲期權承擔無限風險(風險不可控制);買入看跌期權只承擔有限的風險(如果價格上漲,不行權即可,損失的只是權利金)。
(6)期貨賣出看漲期權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損益分析
一、賣出看漲期權損益平衡點
如果投資者賣出一張7月份到期的執行價格為27元、以萬科股票作為標的、看漲的股票期權,收取權利金30元。
賣出看漲期權損益平衡點的計算公式為:損益平衡點=看漲期權的執行價格+收取的權利金/100。
根據公式,該投資者的損益平衡點為:27.3元=27元+30元/100。
二、示例分析
根據賣出期權的實值條件:履約價格大於相關資產的當前市價,即X>S0。當萬科股票價格(S0)在到期日高於27.3元(X),即X 在到期日,萬科股票價格為28元,如果行使期權合約,投資者的收益為(27元-28元)×100+30元=-70元。
當萬科股票價格在到期日位於27.3元之下27元之上,如果看漲期權被行使,投資者獲得部分利潤。比如: 在到期日,萬科股票價格為27.2元,如果行使期權合約,投資者的收益為(27元-27.2元)×100+30元=10元。
當萬科股票價格在到期日位於27元之下,賣出看漲期權不被行使,則投資者所能得到的最大利潤為權利金30元。 由以上分析可見,此種策略的潛在的利潤是有限的,而虧損是無限的。
Ⅶ 賣出看漲期權和買進看跌期權怎麼理解既然看漲怎麼會有賣出看漲期權
看跌期權和看漲期權的標的物買賣方向都是針對期權買入方來說的。
看跌期權,就是期權買入方按約定價格賣出標的物的權利。期權買入方看跌標的物價格,所以買入一個未來可以按約定價格賣出標的物的期權。
看漲期權,就是期權買入方按約定價格買入標的物的權利。期權買入方看漲標的物價格,所以買入一個未來可以按約定價格買入標的物的期權。
而對於期權的賣出方,剛好相反。
期權賣出方賣出看跌期權,當未來標的物價格如期權買入方預期的出現下跌,期權的買入方按約定的高價格賣出標的物,賣出期權方就要按高於市場價的約定價格買入標的物。
但未來的標的物價格也可能未如市場預期下跌,這樣期權的買入方由於期權約定賣出標的物的價格低於市場價而放棄行權,期權的賣出方白得期權費。
對於期權的賣出方,賣出看跌期權,是因為他是看漲標的物價格的,標的物價格漲了,就能得期權費。期權賣出方賣出看漲期權也亦然,期權賣出方是看跌標的物的。
(7)期貨賣出看漲期權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基本信息
1、為獲取價差收益而買進看跌期權。看跌期權的買方通過對市場價格變動的分析,認定標的物價格較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大,他會選擇買入看跌期權,並為此支付一定數額的權利金。權利金上漲,則可平倉獲利。
2、為了杠桿作用而買進看跌期權。越是預期標的物價格會下跌,則越可以買進虛值看跌期權,因為此時的權利金成本低,可以利用這種杠桿作用進行期權交易活動。
3、為保護已有的標的物上的多頭部位而買進看跌期權。投資者已經買進了標的物,為防止價格下跌,可買進看跌期權,以抵消價格下跌的風險。如果價格下跌,雖然買進的標的物會有損失,但買進的看跌期權會有收益,這樣對買進的標的物是一種保護。
4、為保護賬面利潤而買進看跌期權。持有成本為50元、市場價格為80元的投資者,可選擇買進看跌期權以鎖住賬面利潤(執行價格一成本一權利金)的策略。如果市場價格繼續上漲,則看跌期權可以賣出平倉,或過期作廢。
Ⅷ 如何通俗的理解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
1、看漲期權(call option),看漲期權又稱買進期權,買方期權,買權,延買期權,或「敲進」,是指期權的購買者擁有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按執行價格買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權利。
看漲期權是這樣一種合約:它給合約持有者(即買方)按照約定的價格從對手手中購買特定數量之特定交易標的物的權利。
2、看跌期權亦稱 「賣出期權」 或 「敲出」,看漲期權的對稱,期權交易的種類之一,在將來某一天或一定時期內,按規定的價格和數量,賣出某種有價證券的權利。
客戶購入賣出期權後,有權在規定的日期或期限內,按契約規定的價格、數量向「賣出期權」的賣出者賣出某種有價證券。其使用的范圍,一般說來,只有在證券行市有下跌的趨勢時,人們才樂意購買賣出期權。因為,在賣出期權的有效期內,只有當證券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後,買主行使期權才能獲利。
(8)期貨賣出看漲期權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期權舉例
1月1日,標的物是銅期貨,它的期權執行價格為1850美元/噸。A買入這個權利,付出5美元;B賣出這個權利,收入5美元。2月1日,銅期貨價上漲至1905美元/噸,看漲期權的價格漲至55美元。A可採取兩個策略:
1.行使權利
A有權按1850美元/噸的價格從B手中買入銅期貨;B在A提出這個行使期權的要求後,必須予以滿足且以1850美元/噸的執行價賣給A,而A可以1905美元/噸的市價在期貨市場上拋出,獲利50美元/噸(1905-1850-5)。B則損失50美元/噸。
2.售出權利
A可以55美元的價格售出看漲期權,A獲利50美元(55-5)。
如果銅價下跌,即銅期貨市價低於敲定價格1850美元/噸,A就會放棄這個權利,只損失5美元權利金,B則凈賺5美元。
Ⅸ 關於期貨知識賣出看跌期權
你問的是圖片中的第8題吧?為了()可以考慮賣出看躍期權。 這題明顯是多選題,正確答案你已經知道了是嗎?AD是嗎? D很明顯是對的,不用細說了。A為什麼選呢?如下:
賣出看躍期權是做義務方,當期權被行權時,投資者有義務按行權價格買入一定數量的標的證券。正常多數情況,義務方被行權意味著損失,或收入不理想。但有一種非常經典的情況,被行權正是義務方希望的,這種情況就是A,就是交易者本來就是想買入標的證券, 賣出看躍期權被行權,正好買入標的證券,目的達到了。
這里,肯定有人有疑問,賣出看躍期權被行權時,意味著標的證券的市場價格低於行權價,如果不賣期權,直接去證券市場上去買,不是更劃算? 的確,如果你想買入的數量不多,是這種情況。但適用上邊A的情況,是非常非常大量的買入需求,特別是希望控股等情況。 如果大量在二級市場買入標的證券,肯定會帶動價格上漲,真的買足需要的數量時,總成交價已很高了。 還有,希望控股等情況,希望秘密進行,大量去市買上買股票,費時費力,行蹤就暴露了,控股目的不一定能達成。
還有,大買家,對標的證券都有自己的估值,他們以行權價賣出看跌期權,就是判斷好了,這個價格合適,自己願接受,如果市場價格真的降到行權價被行權,自己也願意。如果沒被行權,還掙取了權利金,都是有利。
好了,說的不少了,可以理解了吧? A這種情況還有很多股市上的故事,據說巴菲特就用過。
Ⅹ 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的買入和賣出的區別
給你換個角度解釋一下
做股票,只能賺上漲一個方向的錢
做期貨,可以賺漲跌兩個方向的錢
期權呢,他有四個方向…
先說買方,買漲就是漲了賺錢,買跌就是跌了賺錢。但是看反了虧損最多就是虧權利金,是有限的。
再說賣方,就是和買方博弈的人。買方者賺的就是賣方虧的。所以就是反過來就賺買方人看錯虧的那些權利金。如果買方看對了,那賺多少錢你都得為他支付。
要說這四個具體怎麼用,那就說來話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