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現貨期貨對沖的原理
⑴ 期貨交易的對沖機制的問題
期貨交易到最後當然是肯定有人要參與交割的啊、但是參與交割的投資者往往都是現貨企業、都是機構戶、自然人是無法參與交割的、真正有需要買入商品的、和真正想要賣出商品的人、二者進行交易、期貨上的單子對沖掉、然後現貨上進行買賣交割、希望能夠幫助您
⑵ 期貨中的對沖機制是怎麼一回事
對沖是這樣
舉個例子,比如你今天買進一張合約,然後再賣掉,那麼你手上就沒有了
或者你賣出一張空頭合約,相當於答應別人到期保證交貨,但是在這期間擬買進一手就可以抵消你賣出的合約,使得你手上沒有持倉
很多人不理解,我順便解釋,賣出以後相當於我答應你到期給你提供合約上說明的貨物,但是此之前,我如果買進了,那麼意味著有人也必須到期給我貨物,那麼交易所自動將他們聯系起來,避免了我在中間的中轉作用。還可以理解吧?
⑶ 期貨中的對沖機制是怎麼一回事
對沖交易簡單地說就是盈虧相抵的交易。對沖交易即同時進行兩筆行情相關、方向相反、數量相當、盈虧相抵的交易。
從世界各國證券市場的實踐來看,在建立風險對沖機制上分別採取了現貨賣空、股票期貨、股指期貨和股票期權、股指期權等形式,由於期權類產品除了增大杠桿效應外,其風險對沖的機制本質上同期貨是一致的,從某種意義上它們可以看成期貨產品功能的延伸。
因此,將國際市場上的風險對沖機制主要分為現貨賣空、股票期貨和股指期貨三種形式。
(3)滬銅現貨期貨對沖的原理擴展閱讀
對沖模式
1、股指期貨對沖
股指期貨對沖是指利用股指期貨市場存在的不合理價格,同時參與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市場交易,或者同時進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類別股票指數合約交易,以賺取差價的行為。股指期貨套利分為期現對沖、跨期對沖、跨市對沖和跨品種對沖
2、商品期貨對沖
與股指期貨對沖類似,商品期貨同樣存在對沖策略,在買入或賣出某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或買入相關的另一種合約,並在某個時間同時將兩種合約平倉。
在交易形式上它與套期保值有些相似,但套期保值是在現貨市場買入(或賣出)實貨、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入)期貨合約;而套利卻只在期貨市場上買賣合約,並不涉及現貨交易。 商品期貨套利主要有期現對沖、跨期對沖、跨市場套利和跨品種套利4種。
3、統計對沖
有別於無風險對沖,統計對沖是利用證券價格的歷史統計規律進行套利的,是一種風險套利,其風險在於這種歷史統計規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是否繼續存在。 統計對沖的主要內容包括股票配對交易、股指對沖、融券對沖和外匯對沖交易。
4、期權對沖
期權(Option)又稱選擇權,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
5、定增對沖
作為股權再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定向增發廣受外界關注的一大特點是增發價格相對於增發時的市場價格往往有著較高的折價。
機構投資者在參與定向增發時採用股指期貨進行對沖是鎖定收益、減小風險的較優方案。建議投資者選擇性地參與多隻定向增發的股票,構建現貨組合分散非系統性風險,同時用股指期貨對沖系統性風險,鎖定定向增發的收益。
⑷ 誰能幫我解釋下,期貨交易中的對沖機制
對沖」英文「Hedge」,詞意中包含了避險、套期保值的含義。對沖交易簡單地說就是盈虧相抵的交易。對沖交易即同時進行兩筆行情相關、方向相反、數量相當、盈虧相抵的交易。
行情相關是指影響兩種商品價格行情的市場供求關系存在同一性;供求關系若發生變化,會同時影響兩種商品的價格,且價格變化的方向大體一致。
方向相反指兩筆交易的買賣方向相反,這樣無論價格向什麼方向變化,總是一盈一虧。當然要做到盈虧相抵,兩筆交易的數量大小須根據各自價格變動的幅度來確定,大體做到數量相當。
期貨交易中的術語,除了賣出平買入的倉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買入平賣出的倉,因為期貨交易中可以賣出你沒有的貨物,比方說你現在帳面上什麼也沒有,但是有買家要100單位的貨物,你覺得開價可以,就可以賣給他(雖然你沒有)以後你看到有賣家出價還可以(當然是你能賺錢)就可以買來平倉。可以查一查書,比方大學教材之類的
舉個例子:你現在買入1手*月份期銅,此時你的持倉顯示為1手多單,如果你在之後賣出1手相同的合約進行平倉,此時你的持倉為0,後面的行為就屬於對沖平倉,在你沒有平倉之前,你的倉里顯示為1手未平倉多單.平倉後,倉里就沒有持倉.
⑸ 期貨和現貨怎樣對沖平倉
比如開倉2000點賣空一手玉米期貨,當玉米價格下跌到了1900點,平倉買進那麼就可以盈利100點,利潤為1000元。比如你有一批玉米現貨賣出售,原先的成本購入價2000元/噸,購入十噸,但是賣出價是1900元/噸,你在現貨市場虧損了1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你贏了1000元,剛好對沖。保證了你的利潤。
⑹ 為什麼期貨市場需要有現貨市場做對沖
不知道你的這句話的上下文
普通客戶交易期貨是不需要涉及現貨的
也沒有「期貨市場需要現貨市場做對沖」這種提法
涉及到期貨、現貨的,只有一下幾種說法
1、期貨市場可以發現現貨的遠期價格
2、期貨可以為現貨做套期保值
3、在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偏離較大的時候,可以做期現套利
以上,且,2、3不是普通散戶可以參與的交易。
⑺ 誰能告訴我套期保值到底是什麼意思,期貨的對沖交易那裡不懂 是怎麼實現保值的。能不能舉個具體的例子。
套期保值的業務流程
大豆套期保值案例
賣出套保實例:(該例只用於說明套期保值原理,具體操作中,應當考慮交易手續費、持倉費、交割費用等。)
7月份,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某農場對該價格比較滿意,但是大豆9月份才能出售,因此該單位擔心到時現貨價格可能下跌,從而減少收益。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該農場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期貨交易。交易情況如下表所示:
現貨市場期貨市場
7月份大豆價格2010元/噸 賣出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50元/噸
9月份賣出100噸大豆:價格為1980元/噸買入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20元/噸
套利結果虧損30元/噸盈利30元/噸
最終結果凈獲利100*30-100*30=0元
註:1手=10噸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賣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賣出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賣出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買進原先持有的部位。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賣後買,所以該例是一個賣出套期保值。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農場不利的變動,價格下跌了30元/噸,因而少收入了3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3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
買入套保實例:
9月份,某油廠預計11月份需要100噸大豆作為原料。當時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該油廠對該價格比較滿意。據預測11月份大豆價格可能上漲,因此該油廠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上漲,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風險,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套期保值交易。交易情況如下表:
現貨市場期貨市場
9月份大豆價格2010元/噸買入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90元/噸
11月份買入100噸大豆:價格為2050元/噸賣出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130元/噸
套利結果虧損40元/噸盈利40元/噸
最終結果凈獲利40*100-40*100=0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買入套期保值同樣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買入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買入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對沖原先持有的頭寸。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買後賣,所以該例是一個買入套期保值。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油廠不利的變動,價格上漲了40元/噸,因而原材料成本提高了4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4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如果該油廠不做套期保值交易,現貨市場價格下跌他可以得到更便宜的原料,但是一旦現貨市場價格上升,他就必須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相反,他在期貨市場上做了買入套期保值,雖然失去了獲取現貨市場價格有利變動的盈利,可同時也避免了現貨市場價格不利變動的損失。因此可以說,買入套期保值規避了現貨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
套期保值的方法
1、生產者的賣期保值
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經濟利潤,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
2、經營者賣期保值
對於經營者來說,他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他的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
3、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
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他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他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他的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
⑻ 現貨為什麼會有對沖
這里所指的對沖就是同時持有等量的多單和等量的空單,使得盈虧和虧損相等的交易。
由於國內的股票沒有完整的做空機制,在股票出現下跌時很多人都束手無策。
當股指期貨出現後,就有人買入權重股,當股票出現下跌時,會在股指期貨市場買入相應的空單,這樣股票現貨在虧損,但股指期貨在盈利,虧損和盈利相等,就控制了股票下跌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