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期貨合約的乘數為50港元
1. 期貨合約的價格怎麼計算
合約價值計算,期貨合約價值計算公式.合約價值等於股指期貨價格乘以乘數,因此一張合約的價值受到股指期貨價格和合約乘數的影響而變動。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合約乘數越大,合約價值意味著股指期貨合約價值越大。合約價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合約價值隨著標的指數的上升,合約價值股指期貨的合約價值亦在增加。
合約價值如恆指期貨推出時,合約價值但生指數低於2000點(合約乘數為50港元),因而期貨合約價值不超過10萬港元。合約價值2009年恆生指數超過2000()點,合約價值恆指期貨的合約價值已超過100萬港元。
2. 大恆指與小恆指的區別是什麼
由於小型恆指期貨的設計是根據一些散戶需求而設定的,所以它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合約乘數上面。小型恆指期貨的合約乘數是每指數點10港元,而大型恆指期貨每指數點是50港元。因此,當恆指期貨價格在17,500點水平是,小型恆指期貨合約的價值則是港幣175,000.00。和恆生指數期貨合約一樣,小型恆指期貨也是現金結算,對於本地一些不想承擔太大風險和有微調對沖需要的散戶投資者來說,小型恆指期貨將是他們最佳的投資和管理風險的對沖工具。
專業恆指可以去看看股指發,小企鵝告訴你哦:
six one seven five five nine six there five
3. 買賣雙方簽訂一份3個月後交割一攬子股票組合的遠期合約,該一攬子股票組合與香港恆生指數構成完全對應,現
持有利息成本15000*50*6%*1/4=11250 減去股利5000
=6250 6250/50=124
4. 股指期貨合約的解讀
股指期貨交易是以現貨股票指數為基礎的交易,一種股指期貨合約的標的確定後,其對應的成份股當然就確定了,但為了便於這個合約的標准化交易,合約的內容還需做出具體規定。其主要內容簡介如下。
1.合約乘數
在股指期貨中,其指數值是貨幣化的,也就是說,期貨的股票指數每一個點代表一定的貨幣金額,這個固定金額就是"合約乘數"。每種股指期貨的合約乘數規定值都不同。 例如,恆指期貨規定的合約乘數是每點50港元。
股指期貨是用指數的點數來報出它的價格。例如,恆指期貨15000點就是它某一時刻的價格。
2.合約價值和保證金
合約乘數乘以股指期貨點數,就得到合約價值。
如果再乘以保證金比例,就得到交易一手股指期貨合約應佔用的保證金數額。
例如,在香港上市的恆生指數期貨合約規定,合約乘數為50港幣,與期貨恆生指數期貨價格的乘積就得到一個合約的總價值。若期貨市場報出恆生指數為15000點,則表示一張合約的價值是750000港幣。而若恆生指數上漲了100點,則表示一張合約的價值增加了5000港幣。
同理,若期貨公司規定保證金比例是10℅,那麼,投資者交易一手恆指期貨的保證金就是75000港元。
3.最小變動價位
股票指數期貨的最小變動價位,就是由交易所規定的行情變化的最小值,也以一定的指數點來表示。如香港恆生指數期貨的最小變動價位是1個指數點,由於每個指數點的價值為50港幣。因此,就一個合約(或稱一手)而言,其最小變動值為50港幣。
4.每日價格波動限制
絕大多數交易所對其上市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規定了每日價格波動限制,類似於我們通常說的漲、跌停板制。各個交易所的規定各不相同,這種不同既在限制的幅度上,也表現在限制的方式上。
在限制的方式上,有漲、跌停板制和熔斷機制,有的交易所只用一種,有的交易所兩種限價方式同時存在。
熔斷機制,是指當天之內的限價措施,是交易所為控制市場風險所採取的一種限價手段。當波動幅度達到交易所所規定的熔斷點時(即預定的幅度時),交易所會暫停交易一段時間,以冷卻市場熱度。對於這個"暫停",有的交易所是採用"熔而不斷"的方法,即"暫停"期間仍可以交易,只是限制在熔斷點的價格內;有的交易所是採用"熔而斷"的方法,即"暫停"期間不可以交易,行情完全停止在熔斷點上。這樣"冷卻"一定時間後(通常十分鍾),然後再開始正常交易,並重新設定下一個熔斷點(即更大一些的幅度)。一般只設兩個熔斷點,有的市場與漲跌停板同時使用。
熔斷機制事先確定,當天之內有效。
5.結算方式
股指期貨是以現金方式結算,並且是按期貨的規律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即,投資者賬戶中每天的履約保證金不能出現負數。
每個交易所的結算價的定價法略有不同,但一般來說都是如下:
對於每天的結算價,是以當天最後一小時交易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作為交易收盤後的結算價格。
對於到期日的結算價,也就是交割結算價,是以當天股票現貨市場的指數,每5分鍾取樣後的算術平均價格,按最小變動價位取整後,作為結算價。特殊情況下交易所有權調整計算方法。
6.交割方式
股指期貨是採用現金交割方式。
如果投資者的持倉合約在到期那一天收盤尚未平倉,則採用現金凈額交割。也就是按當天股票現貨市場指數的結算價進行自動平倉,然後對客戶的賬戶找補平倉的凈差額。
後面有對這一點的實例講解。
7.合約月份
是指股指期貨到期的月份,同一類股指期貨是以不同的到期月份,來區分不同合約的。
一般地,一種股指期貨合約其"合約月份"分別有當月、下月及隨後兩個季月,即最多四個合約。
每一個股指期貨合約都有到期時間,期貨到期就是現貨。另外,股指期貨的最後交易日和最後結算日是同一天,都是指合約到期的最後一個工作日。
5. 指數期貨
股票指數期貨(以下簡稱股指期貨〕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股中投資者在股票中場上面臨的風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股市的整體風險,又稱為系統風險,即所有或大多數股票的價格一起波動的風險。另一種是個股風險,又稱為非系統風險,即持有單個股票所面臨的市場價格波動風險。通過投資組合,即同時購買多種風險不同的股票,可以較好地規避非系統風險,但不能有效地規避整個股市下跌所帶來的系統風險。進入本世紀70年代以後,西方國家股票市場波動日益加劇,投資者規避股市系統風險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由於股票指數基本上能代表整個中場股票價格變動的趨勢和幅度。人們開始嘗試著將股票指數改造成一種可交易的期貨合約並利用它對所有股票進行套期保值,規避系統風險,於是股指期貨應運而生。 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的原理是根據股票指數和股票價格變動的同方向趨勢,在股票的現貨幣場和股票指數的期貨幣場上作相反的操作來抵消股價變動的風險。股指期貨合約的價格等於某種股票指數的點數乘以規定的每點價格。各種股指期貨合約每點的價格不盡相同,比如,恆生指數每點價格為50港元,即恆生指數每降低一個點、則該期貨合約的買者(多頭)每份合約就虧50港元,賣者每份合約則賺50港元。 比如,某投資者在香港股市持有總市值為200萬港元的10種上市股票。該投資者預計東南亞金融危機可能會引發香港股市的整體下跌,為規避風險,進行套期保值,在13 000點的價位上賣出3份3個月到期的恆生指數期貨。隨後的兩個月,股市果然大幅下跌,該投資者持有股票的市值由200萬港元貶值為155萬港元,股票現貨市場損失45萬港元,這時恆生指數期貨亦下跌至10 000點,於是該投資者在期貨中場上以平倉方式買進原有的3 份合約,實現期貨市場的平倉盈利45萬港元〔(13 000-10 000)x50x3〕,期貨市場的盈利恰好抵消了現貨市場的虧損,較好地實現了套期保值。同樣,股指期貨也像其他期貨品種一樣,可以利用買進賣出的差價進行投機交易。 股指期貨除具有金融期貨的一般特點外,還具有~些自身的特點。股指期貨合約的交易對象既不是具體的實物商品,也不是具體的金融工具。而是衡量各種股票平均價格變動水平的無形的指數;一般商品和其他金融期貨合約的價格是以合約自身價值為基礎形成的,而股指期貨合約的價格是股指點數乘以人為規定的每點價格形成的:股指期貨合約到期後,合約持有人只需交付或收取到期日股票指數與合約成交指數差額所對應的現金、即可了結交易。比如投資者在9000點的位爸買入1份恆生指數期貨合約後,一直將其持有到期,假設到期日恆生揩數為10 000點。則投資者無須進行與股票相關的實物交割.內是採用收取5萬元現金〔(10000一9000)x50〕的方式了結交易。這種現金交割人式也是股指期貨合約的一大特點。
6. 期貨的計算題
25是每張的傭金,那麼兩張就是25*2,因為期貨上平今優惠,但是本題目中並不是在4月20日就平倉了,所以沒有平今優惠,(平今優惠指的意思是當天平倉的話只收開倉傭金,不在收平倉傭金),此時每張合約要出兩次傭金,所以有了25*2*2
7. 期貨乘數是怎麼來的
這個是規定的。我國初步規定乘數是300元人民幣.
合約規格是由相關標的指數的點數與某一既定的貨幣金額乘積來表示,這一既定的貨幣金額常被成為乘數。合約價值的大小既與標的指數的高低有關,也與規定的乘數大小有關。
比如香港的恆指期貨於1986年5月推出,當時的指數是有史以來沒有超過2000點,乘數為50港元,意味著每張合約不超過10萬港元。然而現在恆生指數已經是在15000點甚至更高的水平上進行,這樣每張合約的價值就上升到75萬港元。正式鑒於指數上升導致合約價值過高這一原因,香港期貨交易所在2000年10月9日推出新的小型恆生指數期貨合約,該合約的乘數為10港元,是恆生指數期貨合約的五分之一,交易所通過合約乘數大小的不同規定,可以達到有效控制合約價值大小的目的。
8. 香港恆生指數期貨合約報價25000點,則一手該合約價值為多少
25000乘以最小波動價值50=125000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