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大豆主力合約
① 期貨中的主力合約是什麼
理解期貨概念的最好方式是在期貨模擬交易中去學習,可以去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同花順期貨通,進行模擬交易。
期貨與股票不同的是,期貨合約的生存周期是有限的,到合約最後交易日後就要交割。所謂主力合約指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一般情況下,持倉量最大的合約,其成交量也是最大的。因為它是市場上最活躍的合約,也是最容易成交的合約,所以投機者基本上都在參與這個合約。
例如:蘋果期貨在2020年8月28日就同時存在蘋果2010、蘋果2011、蘋果2012、蘋果2101、蘋果2013、蘋果2015這6個合約,其中蘋果2010合約是現在的主力合約。期貨合約名稱中的數字前兩位表示年份,後兩位表示月份。此外,一個期貨品種的主力合約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② 商品期貨主力合約是怎麼形成的
我個人覺得主力合約的挑選是主要受產品的生產周期影響。
每個品種都有它自身的周期。威廉江恩在他的書中也寫過,像大豆,它的周期大概是4個月。大多農產品的周期都比較長,因為生長需要時間。國內大豆從種植到收割要140天左右,加上上市,一個周期也將近5個月。美國大豆生長周期是100天左右,加上收割上市,就將近4個月了。而金屬就沒有這些講究,機器一開動,就能出貨。
還有一點,市場的心理預期也會對主力合約的選擇造成影響。
③ 期貨各主力合約 是怎麼排的
期貨與股票不同的是,期貨合約的生存周期是有限的,到合約最後交易日後就要交割。所謂主力合約指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按照持倉量和成交量來確定一個品種的主力合約,哪個月份能成為主力合約這不是百分之百的事情,有一定重復,但是未必以後那個月還是主力合約!
臨近交割的月份,即使它現在是主力合約,那麼隨著時間的臨近,它的持倉量和成交量也會萎縮,交投變的不活躍,這時候,臨交割月遠的其它月份合約就逐漸增倉增加成交量變為主力合約! 臨近交割月份的合約,保證金會提高很多,越近,持有這一手合約的成本越高!
④ 怎麼判斷哪個合約是期貨的主力合約
成交量和
持倉量
最大的一般認為是主力合約,但主力合約沒有固定月份,隨著換月是不斷變的
通常主力合約是當前交易月份的次月或下一月份合約,例如次月沒有合約就是再往後的下一月份合約
只做1個主力合約其實是初級階段
大規模交易一般需要做跨月
對沖交易
保護,否則資金一次性大規模進入和退出有風險
這有點像文化中的陰陽之道,只做單邊交易不符合人類與自然陰陽之道
⑤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的主力合約是哪個月的
07
⑥ 什麼是期貨主力合約
所謂主力合約指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一般情況下,持倉量最大的合約,其成交量也是最大的。因為它是市場上最活躍的合約,也是最容易成交的合約,所以投機者基本上都在參與這個合約。
⑦ 入門:什麼是期貨主力合約
主力合約就是成交最活躍的合約。
⑧ 股指期貨中的「主力合約」是什麼意思。
所謂主力合約指的是成交量最大的合約。因為它是市場上最活躍的合約,所有投機者基本上都在參與這個合約。也有說法是主力合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因為通常來講,持倉量最大的合約也是成交量最大的合約。
期貨與股票不同的是,期貨合約的生存周期是有限的,到合約最後交易日後就要交割。所謂主力合約指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一般情況下,持倉量最大的合約,其成交量也是最大的。因為它是市場上最活躍的合約,也是最容易成交的合約,所以投機者基本上都在參與這個合約。
(8)期貨大豆主力合約擴展閱讀:
主力合約只產生在1月/5月/9月三個合約當中,例如1401,1405,1409會隨著時間輪流的做為主力合約;股指期貨則是當月合約為主力合約。
期貨主力合約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式的稱呼,而是期貨行業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就好像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一般被叫做滬金期貨、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黃大豆1號期貨被簡稱做豆一期貨一樣,期貨主力合約是某一個期貨品種的所有可交易合約中,成交量最大的那一個期貨合約。
⑨ 期貨的主力合約怎麼看的
「主力合約」的意思是當月期中持倉量和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約定束成是如此,實際上移倉的時候,常常會有兩個合約的成交都較大。而且這兩個合約有時候還會「輪漲」或者「輪跌」,我常常利用這一點,在不同合約上進行交易。此外,也可以進行跨月套利。人們在主力合約上交易的原因是主力合約成交量大,容易成交,波動也大,容易獲利。而且主力合約常常離當月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可以做長線,也可以做短線。所以有主力合約和非主力合約之分。
「主力合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移動。如過一個交割月後,主力合約就會推移到下一個月期的合約上。我們操作上也會相應移倉。換到新的主力合約上去操作。所以主力合約不是指哪一個合約,而是應該理解為:「最活躍的那個合約」。
為了記錄歷史價格,不同的行情軟體採用不同的編制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連續」和「指數」兩種。如博易大師中的「滬銅連三」和「滬銅連四」指的就是將從當月算起第三個月的價格和第四個月的價格,如「滬銅連三」的價格就是現在的1101合約的價格,而「滬銅連四」則是現在的1102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後面的「滬銅連三」和「滬銅連四」會變成1102和1103,依次類推。這樣,查看「滬銅連三」的K線,就發現它的成交量一直較大,因為常常銅的主力合約就是從現貨月合約往下數三個月的那個合約。這樣就實現了「記錄主力合約歷史價格」的目標。為投資者分析歷史行情提供了數據。
另一種是指數編製法,如文華財經,就是將各合約的價格,以成交量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出來的價格,這種方法也是記錄歷史價格的一種方式。筆者個人的經驗,這種方式更科學一些,我有一個交易規則就是:分析用指數,交易看主力。即分析走勢上,看指數,操作上,在主力上建倉、設置止損等。
⑩ 在期貨、現貨中有「主力合約轉換」這一說話。請問這是什麼意思對行情有什麼影響謝謝
要理解主力合約轉換,首先要了解主力合約是什麼意思。
期貨與股票不同的是,期貨合約的生存周期是有限的,到合約最後交易日後就要交割。所謂主力合約指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一般情況下,持倉量最大的合約,其成交量也是最大的。因為它是市場上最活躍的合約,也是最容易成交的合約,所以投機者基本上都在參與這個和約。
每個主力合約都有他的活躍周期,一般是半年,就換主力合約,比如目前大豆的主力合約是1201,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慢慢就會把資金轉移到1205合約,主力合約也就從1201轉換成1205,因為1205比1201時間長,有更多的不確定性。那為什麼選1205,而不是1203呢,這是由於大豆的季節性因素以及歷史的慣例,「本沒有主力,買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