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和現貨你所不了解的套路
1. 期貨和現貨的區別 通俗一點!
1、商品
期貨: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現貨: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
2、交收貨時間
期貨: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現貨:可供交割的現貨可在近期或遠期基礎上換成現金,或先付貨,買方在極短的期限內付款。
3、適用
期貨:有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適用於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能源期貨、股指期貨、利率期貨、外匯期貨和貴金屬期貨的交易。
現貨:現貨交易一般適用於農副產品買賣、小額批發和零售交易。在中國,零售企業現貨交易,一般採取一手交貨一手收錢。
4、交易特點
期貨:期貨交易具有雙向性、費用低、杠桿作用、機會翻番、大於負市場的特點。
現貨:現貨交易具有電子交易合同的標准化、雙向交易、對沖機制、當日結算制度、保證金制度、T+0交易制度等特徵。
2. 「期貨」與「現貨」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簡單地將現貨和期貨歸為一類,其實現貨和期貨還是有比較多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屬性不同
現貨交易的標的是當前市面上已經存有的實際貨物,現貨電子交易,是將現有的貨物(現貨)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在網上按照一定的標准通過集合競價來統一的撮合成交,商品貿易屬性大於金融屬性。
期貨交易的標的是未來的貨物,當前還不存在的貨物,是指將未來的貨物以一種標准化的遠期合約,進行撮合競價,金融屬性大於商品貿易屬性。
二、交易合約不同
期貨交易的合約更偏工業用料,也有金融資產,而現貨交易的合約則包括農產品、中葯材、金屬等各種基礎用品。
四、保證金比例不同
期貨市場保證金比例在5%-10%左右,保證金比例較低,杠桿較大,同時放大了投資的風險與收益。現貨市場保證金通常在20%左右,特殊情況(連續漲跌停板,臨近交割等)會增加保證金,杠桿適中,風險適中。
五、交易基數不同
期貨市場的最小單位是手,一般情況下,每手合約代表10噸甚至更多的貨物,即期貨市場交易基數是以噸計算,門檻較高,而現貨電子交易市場最小單位是批,每批合約代表幾千克至幾百千克的貨物,即交易基數是以千克計算,門檻較低。
【最重要的區別】:一是交易時間不同,現貨一般都有22小時交易,而期貨則只有9小時交易時間。二是期貨有漲跌幅限制,現貨沒有,國內的期貨沒有跟國際接軌,國際期貨交易時間段不同,現貨與國際接軌,現貨的保證金低於期貨的保證金。
期貨是合約制,就是到期交割,有個合約到期日,規定到期必須交割。現貨沒有,只要賬戶有足夠資金,是可以一直持有。
3. 誰能講個故事讓我知道現貨和期貨的聯系與區別,期貨是怎麼一回事,和股票有沒有相似之處
拿你懸賞10分回答這個問題為例,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期貨。你設置問題的時候就與將來你可能會選擇其答案的那個人達成了某種遠期協議:即如果他的答案讓你滿意,你就會把懸賞分給他。如果他的答案不能讓你滿意,那麼你就不會把懸賞分給他,這樣的話,看似你沒有損失,可是,你想想你投入了時間、精力,這些都是成本,如果某人的回答超出了你的預期,你當然很滿足,並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
現貨就是在你提出問題的時候,就有若干結果供你選擇,你也馬上做出選擇,當時就給你選中答案的人一定的懸賞分,錢貨兩清。
期貨和股票都可以在交易所交易,有各自的交易規則。
4. 現貨與期貨的本質區別在哪裡
現貨與期貨的區別都有明顯的不同,兩者的區別在於如下:
1.賣空機制不同
股指期貨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提供做空機制,當看空市場時,可賣出期貨合約進行避險,沒有任何限制條件。股票賣空交易的一個先決條件是必須首先從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數量的股票。國外現貨市場對賣空存在比較嚴格的限制。而我國市場目前尚不允許現貨市場融券制度;雖然融資融券即將放行,但預計政策實施之初的融券規模將較小、融券品種也僅局限於少數證券,很難滿足大資金有效規避系統風險的要求。
2. 是否採用T+0
股指期貨採用T+0交易,當日開新倉後可平倉。股票則採用T+1 交易。
3. 成本不同
相對於現貨交易而言,股指期貨的交易成本是相當低的。股指期貨的交易成本包 括:交易傭金、買賣價差、用於支付保證金的機會成本和可能的稅項。股指期貨的交易成本約為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顯著低於現貨交易成本。
4. 桿桿效應不同
股指期貨保證金僅為交易金額的一定比例,因此投資者僅用少量保證金就可以進行大量數額的交易。這被稱作杠桿交易。保證金比例越低,杠桿比率越高。而股票現貨交易則採用全額交易,無杠桿效應。股指期貨比現貨交易具有更強的投機性。
5. 結算方式不同
股指期貨實行現金交割方式,在交割時只計算盈虧而不轉移實物;在期指合約的交割期投資者不必購買或者拋出相應成份股來履行合約義務,從而避免了在合約到期股票市場的「擠市」現象。而現貨股票的買賣則對市場產生顯著影響。
6. 交易關注點不同
股指期貨市場需要更多地關注宏觀經濟、股市走向以及對股指期貨標的指數權重股的走勢,減少了投資股票市場的信息搜集、加工、處理成本。而現貨市場則更專注於股市走向、具體公司投資價值的判斷。
其實做這個就是要心態好,新手不要急,我之前做這個的時候也是很多東西都不太懂,後來跟著老式學到了很多東西才開始慢慢進步,賺了不少,有問題你可以問他?(5 2 3 0 9 6 6 3 0).技術經驗都是比較豐富,對你絕對是有幫助的.
5. 期貨與現貨的套利問題
這個問題最好需要舉例來說明,不是幾句話能說得清楚的,我建議你最好找個老師或者期貨公司的人給你當面說明。其實期貨教材中也有期現套利的例子,你可以找來認真看看,我們可不想在這里寫長篇大論。這里只適合幾句話能說清楚的簡單問題。
6. 期貨 現貨 求通俗易懂的解釋
期貨交易和現貨交易的區別
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有相同的地方,如都是一種交易方式、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買賣、涉及商品所有權的轉移等,不同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買賣的直接對象不同。現貨交易買賣的直接對象是商品本身,有樣品、有實物、看貨定價。而期貨交易買賣的直接對象是期貨合約,是買進或賣出多少手或多少張期貨合約。
(2)交易的目的不同。現貨交易是一手錢、一手貨的交易,馬上或一定時期內進行實物交收和貨款結算。期貨交易的目的不是到期獲得實物,而是通過套期保值迴避價格風險或投資獲利。
(3)交易方式不同。現貨交易一般是一對一談判簽訂合同,具體內容由雙方商定,簽訂合同之後不能兌現,就要訴諸於法律。期貨交易是以公開、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交易。一對一談判交易(或稱私下對沖)被視為違法。
(4)交易場所不同。現貨交易一般分散進行,如糧油、日用工業品、生產資料都是由一些貿易公司、生產廠商、消費廠家分散進行交易的,只有一些生鮮和個別農副產品是以批發市場的形式來進行集中交易。但是,期貨交易必須在交易所內依照法規進行公開、集中交易,不能進行場外交易。
(5)保障制度不同。現貨交易有《合同法》等法律保護,合同不兌現即毀約時要用法律或仲裁的方式解決。期貨交易除了國家的法律和行業、交易所規則之外,主要是經保證金制度為保障,以保證到期兌現。
(6)商品范圍不同。現貨交易的品種是一切進入流通的商品,而期貨交易品種是有限的。主要是農產品、石油、金屬商品以及一些初級原材料和金融產品。
(7)結算方式不同。現貨交易是貨到款清,無論時間多長,都是一次或數次結清。期貨交易由於實行保證金制度,必須每日結算盈虧,實行逐日盯日制度。結算價格是按照成交價為依據計算的,CZCE結算價是為當日同品種所有成交期貨合約價格的加權平均價,結算價有以下作用:
(a)計算平倉盈虧及持倉盈虧的依據;
(b)決定是否追加保證金的依據;
(c)制定下一交易日停板額的依據。
7. 麻煩高手們用通俗點話解釋一下期貨中的期貨轉現貨是什麼意思啊!別復制粘貼啊!親
(原創)
基本原理是: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基本同步。
舉兩個例子:
一:你是紡織廠老闆,接到一個訂單,有客戶6個月後需要一批布料。你的原料是棉花,你根據當前棉花的價格核算一下成本,結果是有利可圖。於是你在期貨市場里(開倉)買入棉花期貨合約,買入的量相當於訂單量。根據交貨日期,幾個月後你要開始生產了,就到現貨市場買入所需的棉花,同時在期貨市場(平倉)賣出棉花合約,賣出量等於以前(開倉)買入的棉花合約量。如果在這幾個月里棉花價格漲了,你在現貨市場里買入的棉花比以前要貴,意味著你成本增加了(虧了),但你在期貨市場里的交易是盈利的,理論上盈虧相抵基本平衡。也就是你迴避了原料價格波動的風險,鎖定了成本。反之亦然,如棉花價格跌了,則現貨盈利、期貨虧損,同樣盈虧相抵。這是你為了「迴避風險鎖定成本」所付出的代價:放棄有可能獲得的額外利潤。
二:你是農場主,根據目前市場上的棉花價格,你覺得種植棉花有利可圖,決定種植一定量的棉花。你的產品是棉花,於是你在期貨市場里(開倉)賣出6個月後交割的棉花期貨合約,賣出量相當於你的種植量。到了棉花收獲期,你到現貨市場里按當時市場價賣出你種植的棉花,同時在期貨市場里你(平倉)買入棉花合約,買入量等於以前(開倉)賣出的棉花合約量。盈虧情況同上。這是你迴避了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鎖定了利潤,作為代價放棄了有可能獲得的額外利潤。
不知解釋的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