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期權認購認沽對沖
A. 請通過舉例講解一下對沖,期權和期貨的意思
期貨,字面意思就是關於未來貨物買賣的有關約定。
舉例:
現在是夏天。期貨就是你和農民伯伯約定,在秋天要以3塊錢1斤的價錢收購他的100斤大米!到時候你一定要買,他一定要賣,不管市場價多少。
期權,他的字面意識就是未來的權利。期權有兩種,一種是看漲期權(Call options),一種是看跌期權。
比如:
某人和金融機構約定:某人交給金融機構一定的期權費用,然後他擁有了在3個月後以100美金買下一桶原油的權利。
假設現在石油原價80美金一桶,如果3個月後漲到了200美金,我就拿著期權來找金融機構,用100美金買了一桶,再用200美金的市場價把它賣掉,可以賺100美金。
如果原油跌倒100美金以下,他繼續行使該權利就會虧損,那他可以不買,損失的就是前期繳納的期權費用。
當然你可以合計一下到底行權虧的多還是放棄行權虧的多,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就是只要看漲了才能掙錢,所以叫看漲期權。
(1)期貨期權認購認沽對沖擴展閱讀: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
1、履約保證不同
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數額的履約保證金;而在期權交易中,買方不需交納履約保證金,只要求賣方交納履約保證金,以表明他具有相應的履行期權合約的財力。
2、標的物不同
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商品或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商品或期貨合約選擇權的買賣權利。
3、投資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
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保險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而不必承擔義務;
期貨合同則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
B. 期權,認沽權,認購權是什麼之間區別又是什麼
認購權證屬於「看漲期權」,也就是說股票漲它就漲,在行權的日子,投資者有權按約定價格在特定期限內或到期日向發行人買入標的證券.
認沽權證屬於「看跌期權」,也就是說股票漲它就跌,在行權的日子,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按照約定的價格賣出相應的股票給上市公司。
認購權證與認沽權證的區別
第一,所持有「正股+權證」的組合的風險不同。由於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對正股的敏感度不同,隨著正股股價的上升,認購權證的價格上升,認沽權證的價格下跌。從「正股+權證」組合的敏感度來看,認購權證會加劇組合的系統風險,而認沽權證會對沖正股股價波動的部分風險。
第二,對流通股股東的補償不同。在正股股價下跌時,認沽權證的價格上漲,會對流通股股東的損失給予補償,從而降低流通股股東的盈虧平衡點;而認購權證能讓流通股股東在未來可能的業績增長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如果股價貼權,則在短期內不能給流通股股東多少補償。
第三,到期價值不同。由於目前股改方案中所包含的權證均以股票結算方式來交割,這將對權證的到期價值產生重大影響。對於認沽權證,如果在快到期時,權證為價內權證,即股價小於行權價,權證的持有者為了行權必然會買進正股,買盤壓力有可能會使股價向行權價靠攏,從而使權證喪失價值;而對於認購權證,在快到期內,若為價內權證,持有者只需准備現金以便向大股東按行權價買進股票,而不會對流通A股的股價產生影響。只不過在行權後,市場上可流通的股票突然增加,投資者想盡快獲利了結的話,正股遭遇短期拋壓,股價必然又會下跌,從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
最後,認沽權證可以讓投資者構建多種投資組合,而認購權證在市場上缺乏做空機制的條件下,只能成為投機者炒作的工具。
總的來說,買認沽權證風險要遠遠大於買認購權證.
不過現在大盤不穩了,什麼時候崩盤都很難說了,認沽權證也開始火起來了
C. 買入十張認購看漲期權需要多少手期貨來對沖最合適 非專業勿擾,謝謝!
如果只是做簡單的方向上的對沖,則根據你購入的看漲期權的Delta來計算。如果你10張認購看漲期權的總Delta是7,那麼就賣出7手相應的期貨合約。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
D. 同一合約同一行權價的買進認購和賣出認購的對沖單結算時會清零嗎,怎樣才能不清零呢
兩個都是開單操作,其中賣出認購結算時需要保證金,不可能清零,除非平倉!
E. 同時認購等額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會怎麼樣
不怎麼樣,要看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的行權價,和股票現價,計算權證是否有價值,再決定是否值得購買認購期權或者認沽期權,
F. 期權,認沽權,認購權是什麼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認購權證屬於「看漲期權」,也就是說股票漲它就漲,在行權的日子,投資者有權按約定價格在特定期限內或到期日向發行人買入標的證券.
認沽權證屬於「看跌期權」,也就是說股票漲它就跌,在行權的日子,持有認沽權證的投資者可以按照約定的價格賣出相應的股票給上市公司。
G. 最近用買入認沽期權代替股指期貨做現貨對沖如何
可以 有這么做的,尤其是這些天股市行情不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