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對沖期權義務倉
1. 期權手續費怎麼算得,是否平值的義務倉最貴
您好,期權的手續費是可以直接在交割單裡面看到的,是一張一張的算的,這個看你開戶券商怎麼規定的。
50ETF合約,
===期權開戶條件如下===
1、年滿18周歲。
2、名下的任一滬A證券賬戶開立滿六個月。(註:不限券商,其他券商賬戶也可以)
3、已經開通了融資融券賬戶。(註:不限券商,其他券商的兩融賬戶也可以)
4、前20個交易日日均託管的證券市值和資金可用余額(不含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證券和資金)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
5、具備期權模擬交易經歷。(完成買入開倉/平倉、賣出開倉/平倉,備兌開倉/平倉等6種操作即可開戶。除此之外,模擬行權可在開戶後的近一個行權日完成。)
6、通過交易所的期權投資者知識測試。
期權低至1.8元-一張!
2. 認購期權義務倉維持保證金的計算公式
合約標的為ETF的,認購期權義務倉維持保證金={結算價+Max(12%×合約標的收盤價-認購期權虛值,7%×標的收盤價)}×合約單位×(1+20%)。
3. 簡單解釋期貨對沖和期權期貨中的平倉
期貨上的對沖對沖是指客戶買進(賣出)期貨合約以後,在賣出(買進)一個與原來品種數額交割月份都相同的期貨合約來抵消交收現貨的行為,它的要點是月份相同,方向相反,數量相同。
期權是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利,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指權利金)後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指美式期權)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指歐式期權)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指履約價格)向賣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 期權的履約有以下三種情況:
1 、買賣雙方都可以通過對沖的方式實施履約。
2 、買方也可以將期權轉換為期貨合約的方式履約(在期權合約規定的敲定價格水平獲得一個相應的期貨部位)。
3 、任何期權到期不用,自動失效。如果期權是虛值,期權買方就不會行使期權,直到到期任期權失效。這樣,期權買方最多損失所交的權利金。
4. 關於期貨期權的權利義務是否有轉移的問題
期權也是標准化合約,發行方是交易所,他給交易雙方提供標准化合約,標准化合約的目的是保證交易雙方履約!
交易雙方 持有的分別是買期權,賣期權 買期權有權利 賣期權有義務
如你的提問 A做的是賣出期權,C做的是買入期權的話 A有義務C有權利
如果是A將買入期權平倉換手給B,然後B平倉換手給C,到最後只有C有權利 沒A,B什麼事情 只有做C對手單的那位有義務
買期權 分為 買看漲 買看跌 賣期權分為賣看漲 賣看跌
不知道這么解釋你明白沒有
5. 請通過舉例講解一下對沖,期權和期貨的意思
期貨,字面意思就是關於未來貨物買賣的有關約定。
舉例:
現在是夏天。期貨就是你和農民伯伯約定,在秋天要以3塊錢1斤的價錢收購他的100斤大米!到時候你一定要買,他一定要賣,不管市場價多少。
期權,他的字面意識就是未來的權利。期權有兩種,一種是看漲期權(Call options),一種是看跌期權。
比如:
某人和金融機構約定:某人交給金融機構一定的期權費用,然後他擁有了在3個月後以100美金買下一桶原油的權利。
假設現在石油原價80美金一桶,如果3個月後漲到了200美金,我就拿著期權來找金融機構,用100美金買了一桶,再用200美金的市場價把它賣掉,可以賺100美金。
如果原油跌倒100美金以下,他繼續行使該權利就會虧損,那他可以不買,損失的就是前期繳納的期權費用。
當然你可以合計一下到底行權虧的多還是放棄行權虧的多,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就是只要看漲了才能掙錢,所以叫看漲期權。
(5)期貨對沖期權義務倉擴展閱讀: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
1、履約保證不同
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數額的履約保證金;而在期權交易中,買方不需交納履約保證金,只要求賣方交納履約保證金,以表明他具有相應的履行期權合約的財力。
2、標的物不同
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商品或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商品或期貨合約選擇權的買賣權利。
3、投資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
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保險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而不必承擔義務;
期貨合同則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
6. 期貨交易中持倉里的「義務倉」是什麼意思
持倉是分為權利倉和義務倉兩種類型的。
1、權利倉就是投資者買入的期權,能夠讓你有權力按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股票,同時也可以放棄這個權力不執行。
2、義務倉則是指投資朋友賣出的期權所獲得了收益,同時也需要對應的承擔必須按約定承擔的義務,簡而言之就是接受別人按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股票。
權利倉和義務倉都屬於期權交易持倉的范圍之內,對投資的人而言只要了解它們屬性和各自的特點,知道如何對它們進行買賣交易即可。
(6)期貨對沖期權義務倉擴展閱讀
持倉量的計算
1、利用主力持倉的數據來捕捉莊家
莊家坐莊是中長期的,這也就意味這莊家的建倉會在上市公司的「主力持倉」統計數據中顯示出蛛絲馬跡。所需要做的就是比較前後兩個季度的主力持倉佔比,最好具體到主力本身的持倉變動上,在比較的時候最好先剔除GDJ的賬號,比較證金等的持倉變化對於捕捉莊家的動向並無太大意義。
這種判斷方法的缺點是:滯後性。因為一般主力持倉是跟著季報出來的,而季報具有滯後性,過於依賴這種方法的話就很可能造成高位套牢的情況出現。所以,這種判斷莊家持倉量的方法通常我們並不作為投資決定性依據。
2、利用換手率來計算莊家持倉量
換手率=成家量/流通股總數*100%,因為接下來需要從莊家建倉計算到開始拉升這段時間的換手率,所以利用周線級別進行分析。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左右,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大約是20%左右。通常情況下都是量價齊升和量價齊跌。
在這里初步假設放量/縮量=2/1,這樣可得出一個推論:假設上漲時的累計換手率為200%,則下跌時的累計換手率則應是100%,那麼這段時間的總換手率就是300%。
7. 期貨中的對沖機制是怎麼一回事
對沖交易簡單地說就是盈虧相抵的交易。對沖交易即同時進行兩筆行情相關、方向相反、數量相當、盈虧相抵的交易。
從世界各國證券市場的實踐來看,在建立風險對沖機制上分別採取了現貨賣空、股票期貨、股指期貨和股票期權、股指期權等形式,由於期權類產品除了增大杠桿效應外,其風險對沖的機制本質上同期貨是一致的,從某種意義上它們可以看成期貨產品功能的延伸。
因此,將國際市場上的風險對沖機制主要分為現貨賣空、股票期貨和股指期貨三種形式。
(7)期貨對沖期權義務倉擴展閱讀
對沖模式
1、股指期貨對沖
股指期貨對沖是指利用股指期貨市場存在的不合理價格,同時參與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市場交易,或者同時進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類別股票指數合約交易,以賺取差價的行為。股指期貨套利分為期現對沖、跨期對沖、跨市對沖和跨品種對沖
2、商品期貨對沖
與股指期貨對沖類似,商品期貨同樣存在對沖策略,在買入或賣出某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或買入相關的另一種合約,並在某個時間同時將兩種合約平倉。
在交易形式上它與套期保值有些相似,但套期保值是在現貨市場買入(或賣出)實貨、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入)期貨合約;而套利卻只在期貨市場上買賣合約,並不涉及現貨交易。 商品期貨套利主要有期現對沖、跨期對沖、跨市場套利和跨品種套利4種。
3、統計對沖
有別於無風險對沖,統計對沖是利用證券價格的歷史統計規律進行套利的,是一種風險套利,其風險在於這種歷史統計規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是否繼續存在。 統計對沖的主要內容包括股票配對交易、股指對沖、融券對沖和外匯對沖交易。
4、期權對沖
期權(Option)又稱選擇權,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於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
5、定增對沖
作為股權再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定向增發廣受外界關注的一大特點是增發價格相對於增發時的市場價格往往有著較高的折價。
機構投資者在參與定向增發時採用股指期貨進行對沖是鎖定收益、減小風險的較優方案。建議投資者選擇性地參與多隻定向增發的股票,構建現貨組合分散非系統性風險,同時用股指期貨對沖系統性風險,鎖定定向增發的收益。
8. 期權權力和義務倉到期要注意哪些風險
對於股票期權的權利方而言,隨著合約到期日的臨近,期權的時間價值會逐漸降低。在臨近到期日時,期權的權利方所持有的虛值期權和平值期權價值將逐漸歸零,在這種情況下,期權到期時權利方將損失全部的權利金。投資者需要認識到,盡管期權的權利方擁有權利,但這個權利是有期限的,例如上證50ETF期權的到期日為到期月的第四個星期三。而且該品種是實物交割的,所以例如看漲期權行權日選擇行權,T+1交割,T+2才可以賣行權買入的標的物,還是有一些風險的。因此,投資者一方面不要忘記行權,另一方面也可以與期權經營機構做出相關約定,在期權達到一定實值程度的情況下進行自動行權。
對於股票期權的義務方而言,如果在合約存續期限內,行情波動幅度超出預期,那麼義務方潛在的虧損幅度可能是巨大的,甚至超過初始收入的權利金的全額。哪怕投資者對市場走勢判斷正確,但是在期權到期日之後才顯現,投資者同樣會遭受損失。
因此,無論是期權的權利方還是義務方,都不可抱著一直不平倉的心態。一旦發現行情分析錯誤,就要果斷止損平倉或進行組合操作鎖定風險,權利方才能收回部分權利金,義務方也可避免虧損進一步擴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投資者持有期權頭寸後,不能坐等到期,而是應當密切關注並及時分析市場走向,理性調整投資決策。
9. 解釋說明運用期貨和期權進行套期保值中的差異
期貨是對現貨的保值吧,生產銅礦的企業可以建立空倉,如果銅價跌了,會獲取期貨收益;銅價漲了,期貨虧損,但是現貨(生產的銅)更值錢了。采購銅礦的企業,可以反向操作。
期權是對標的物的保值,標的物是金融產品,可以是期貨,股票指數,匯率等。還以銅為例,生產銅礦的企業可以買入銅的看跌期權,如果銅價跌了,和期貨類似;銅價漲了,期權買方有權利無義務,只損失期權費本金,期貨可能會損失比保證金多很多。
生產銅礦的企業可以賣出銅的看漲期權,這個相當於融資。如果銅價跌了,前期得到的融資就是收益;銅價漲了,期權賣方有義務,按照執行價格賣出期權合約數量的銅就可以了。
10.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如下:
1.標的物方面: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標準的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買賣的權利。期權的買方在買入權利後,便取得了選擇權。在約定的期限內既可以行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也可以放棄行使權利;當買方選擇行權時,賣方必須履約。
2.投資者權利與義務方面:期貨合同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而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權利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不必承擔義務。
3.履約保證方面:在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在期權交易中,買方最大的風險限於已經支付的權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約保證金。而賣方面臨較大風險,因而必須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
4.盈虧的特點方面:期貨的交易是線性的盈虧狀態,交易雙方則都面臨著無限的盈利和無止境的虧損。期權交易是非線性盈虧狀態,買方的收益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其最大虧損只限於購買期權的權利金;賣方的虧損隨著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最大收益(即買方的最大損失)是權利金。
5.作用與效果方面:期貨的套期保值不是對期貨而是對期貨合約的標的金融工具的實物(現貨)進行保值,由於期貨和現貨價格的運動方向會最終趨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護現貨價格和邊際利潤的效果。期權也能套期保值,對買方來說,即使放棄履約,也只損失保險費,對其購買資金保了值;對賣方來說,要麼按原價出售商品,要麼得到保險費也同樣保了值。
(10)期貨對沖期權義務倉擴展閱讀: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