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公司第一牌照現貨業務
Ⅰ 期貨公司能做哪些業務
商品和金融期貨業務、期貨投資咨詢、資產管理業務。
根據投資者需要設計套保、套利和投資理財等不同類型的投資方案。
Ⅱ 期貨公司裡面的員工如何與現貨商聯系
做業務,上門談,打電話,郵件,QQ。只要能和他說話的辦法全用。至於說什麼,別傻乎乎的開口閉口期貨就行
Ⅲ 期貨公司(現貨業務)什麼時候實施
有現貨業務? 是資產管理吧 最近好像是批了18家 現貨盤其實很多就是小期貨的形式 所以都一樣
Ⅳ 期貨公司都有什麼業務
投資咨詢業務(新上馬的),交割業務,行情提供,結算業務,風險稽查。
Ⅳ 我應聘了一個操盤手工作 說是做現貨和 期貨 但公司說我要拿出一部分錢開戶 這公司可靠嗎 我一點不了解這個
別聽他們忽悠,凡是招操盤手的都是讓自己開戶交易,然後公司得交易手續費。你自己有操作水平的話,自己干就行了。你替公司操盤那是不可能讓你操作的,一般都是內部人操作。
Ⅵ 什麼是期貨,期貨公司做什麼的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貨經紀公司,是指依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設立的接受客戶委託,用自己名義進行期貨買賣,以獲取傭金為業和公司。國家工商局11號令公布的《期貨經紀公司登記管理暫行辦法》規定。
根據客戶指令代理買賣期貨合約、辦理結算和交割手續;對客戶賬戶進行管理,控制客戶交易風險;為客戶提供期貨市場信息,進行期貨交易咨詢,充當客戶的交易顧問等。
2007年3月16日頒布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對期貨公司的定位、業務范圍等進行了新的調整。期貨經紀公司名稱中的經紀兩字將被刪去,改為「期貨公司」。
Ⅶ 現在做期貨、現貨業務員,到底好做嗎 因為最近在面試,碰到好幾家這樣的公司了,並且都是新成立的公司
1就工作性質來說,基本上都是業務門檻低,晉升難。2,就行業收入來說,行行出狀元,金融行業,干好了,錢很多,但不好,錢就很少。3就公司發展來說,期貨公司比現貨公司正規,發展前景大。4就客戶群體來說,社會群體較小,遠不如股票的客戶多,而且客戶忠誠度不高,很容易再開戶。5就客戶存活時間來說,由於是T+0保證金式交易,很容易穿倉,也就是賠錢,沒錢做了。
Ⅷ 中國真正合法的期貨公司有幾家
境內批準的期貨交易所有四家: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金所、鄭州商品交易所。
1、大連商品交易所(英文名稱為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英文縮寫為DCE)成立於1993年2月28日,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也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
截至2016年末,大商所擁有會員單位166家,指定交割庫247個,投資者開戶數273.70萬個,其中法人客戶8.21萬個;2016年,大商所年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達到15.37億手和61.41萬億元。大商所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油脂、塑料、煤炭、鐵礦石和農產品期貨市場。
2、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成立於1990年10月12日,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內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在現貨交易成功運行兩年以後,於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期貨交易。是全國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隸屬於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垂直管理。
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種有:白糖--SR PTA--TA 棉花--CF 強麥--WS 硬麥--WT 秈稻--ER 甲醇--ME。
3、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縮寫CFFEX) ,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 由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的交易所,於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
4、上海期貨交易所(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縮寫為SHFE)是依照有關法規設立的,履行有關法規規定的職能,按照其章程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並受中國證監會集中統一監督管理。
上海期貨交易所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黃金、白銀、銅、鋁、鋅、鉛、螺紋鋼、線材、燃料油、天然橡膠、瀝青等11種期貨合約。上海期貨交易所現有會員398家,其中期貨經紀公司會員佔80%以上,已在全國各地開通遠程交易終端250多個。
(8)期貨公司第一牌照現貨業務擴展閱讀:
2012年,上海期貨交易所與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Group)續簽合作備忘錄(MOU),而大連商品交易所也與迪拜黃金和商品交易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市場人士認為,多家期貨交易所與境外交易所交流愈加頻繁並非偶然,中國期貨市場開放的步伐正在加快。
大連商品交易所與迪拜黃金和商品交易所在迪拜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是中國內地期貨交易所與中東地區交易所首次進行戰略合作,也是大商所成立19年來與國際同行簽署的第18個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