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合約價格期末看漲價差型
⑴ 新的期貨期貨合約出來時,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綜合現在的現貨價格,考慮季節性因素,考慮當前未來的供需,參考前一月份前幾月份合約的近期均價,加上一定升貼水,參考一下美盤大豆豆粕價格等等,合約掛牌價格只是大致的預估,比較接近附近成交月份的價格合約價格,一般差距不大。價格大致也就是如此確定
⑵ 買入期貨的合約價值與賣出期貨的合約價值的軋差 請問這里的軋差是指買入和賣出期貨的差價嗎,例如買入
樓主您好,是的,就是價差的意思。希望幫到樓主,謝謝,
⑶ 期貨價格與期貨合約價格有什麼區別
期貨價格就是期貨合約價格,是一碼事,所謂期貨就是期貨標准化合約,和期貨相對應的就是現貨,也就是你說的標的物,假如:大豆1005合約價格9月25日結算價是3700噸,這句話的意思是:到10月5日交割的大豆合約在9月25的收盤以後結算期貨市場價格是3700元每噸,但是明天繼續交易可能漲,也可能跌,這個合約里的標的物就是一級大豆,是大連期貨交易所規定的質量標准。
如果你只是投機交易,買得就是期貨合約,如果是套保做實物交割,你買得就是大豆,期貨合約和標的物一回事,你買進了合約就等於買進了標的物,你想要標的物的話,你就交割,不想要你就在交割以前平倉。目前,投機交易者是不可以做實物交割的,市場上投機交易的也遠遠大於實物交割的,期貨市場的設立是為了規避遠期風險和發現價格的功能,標的物其實在期貨交易所買賣的量是非常小的。
標的物的交割一定要到交割日,你可以再交割日買進或者賣出標的物,在這以前都是買賣的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在交割日以前買進期貨標准化合約是要付保證金的,一般在百分之十左右浮動。
你要明白的就是買賣期貨其實就是期貨標准化合約,期貨和現貨是相對應的。標准化合約就是一種貨物買賣合同,由交易所規定交易規則和貨物標准,以及交割時間,但是只需要繳納少量的保證金就可以買賣了。所以期貨交易有杠桿作用,可以放大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⑷ 什麼是期貨合約間差價
舉個例子吧
銅 CU0801 和銅 CU0802,這兩個合約之間的價差
(一個是08年1月到期,一個08年2月到期,由於基本面的供求關系、倉儲費用、利息等造成合約與合約之間的價差)
⑸ 期末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怎麼算
中金所的三個期指IF, IH, IC,每個期指有4個可交易合約,分為當月、次月、當季、次季四個合約,比如目前IF有當月合約IF1601,次月合約IF1602,當季合約IF1603, 下季合約IF1606. 每個合約的交割日為名稱里指定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五,遇假日順延。IF1601的交割日為16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五,是1月15日。其他的IF1603在16年3月18日(如果不是法定假日)。 合約的交割價格為交割日也就是最後交易日的標的指數的最後2小時的算數平均價,計算結果保留至小數點後2位。IF的標的指數是滬深300, IH的標的指數是上證50, IC的標的指數是中證500. 舉例來說,IF1601的交割價格,就是滬深300指數在16年1月15日最後兩小時的算數平均價,一般的交易軟體(比如文華財經WH6)都會在交割日給出預估的交割價。
⑹ 期貨價差如何計算是現貨價格減去期貨價格還是期貨價格減去現貨價格啊
期貨的價差,僅僅是只單個合約的價差,或者跨月的(近月和遠月)之間的價差
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叫做基差,根據基差的波動的情況你可以知道兩個市場正常的擺動差距。
價差對於現貨貿易中的點價很重要,同時在期現套利交易中也是比較重要的參考。
⑺ 期貨合約的價格的價格怎麼看
這個書上有的,它的計價方式是按最小變動價來算的,那個 ' 不是小數點,是一種符號。國內期貨根本用不上,外盤也基本不用了
⑻ 期貨合約不同月份價格之間的關系
影響期貨月份之間的價差主要因素:
倉儲費用:後一個合約相對前一個合約,在同一生產季節的情況下,倉儲費用增加了;
品質: 對於新季的農產品,容易水份較多,而後一個月份的相對水份少;
季節因素:商品需求的旺淡季
就想到這些了,呵呵.
在一般情況下,兩個月份會有一個合理的價差,利用這個價差可以做套利.
⑼ 請問 期貨看漲期權的執行價格是期貨合約本身的交易價格還是期貨標的物交割的價格
執行價格又稱為敲定價格或者行使價格,就是履行期權合約時商定買入或者買出標的商品的價格。
期貨交易的話合約就代表了標的貨物本身。只是合約交易用保證金,並不需要付清標的貨物全部價值。
打個比方,A貨物一手1000單位,一單位10元,買一手A貨物的期貨合約就是10000元,保證金如果要求10%的比率,付1000元就拿到了1000單位的期貨合約。
期權的最大一個作用主要是用來對沖投資風險的。
舉個例子,現在有10000元現金進行投資,以10元價格買入商品A1000手。
如果在投資期末,商品價格漲到12元,那麼這筆投資我們盈利了12000-10000=2000元
如果價格跌到8元,那麼這筆投資我們虧損了10000-8000=2000元
如果我們並沒有要求盈利,只是要求要保值,那麼我們就可以採用購買期權來對沖下跌的風險。
在投資初期購入市值10000的商品以後,我們可以購買價格為1元的看跌期權合約1000份,代表我們可以在期末以10元的價格賣出商品,這里的以10元賣出就是執行價格。
那麼如果商品價格跌到8元,我們手中有1000份看跌期權,原本虧損2000元,現在只虧損購買期權的1000元,止了一部分損。
如果商品價格跌到9元,原本要虧損1000元,現在也是虧損1000元。
如果商品價格不變化,可以看到對沖以後反而損失了1000元。
如果商品價格上漲到11元,我們放棄執行期權合約,以11元賣出商品,原本我們能盈利1000元,那麼我們是盈虧浮平的。
如果商品價格上漲到12元,我們放棄執行期權合約,以12元賣出商品,原本我們能盈利2000元,我們現在是盈利1000元。
做個簡單的分析,如果價格跌到8元和漲到10元是對等的概率,都是50%,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對不對沖,最後的期望收益都是10000元,但是對沖以後,縮小了收益曲線的離散程度。換句話說,收益更穩定,不會大喜大悲。
⑽ 不同期限的期貨合約之間的合理價差是什麼
不同期限的,合理價差應該是,遠期合約大於近期合約的價格,因為有現貨的倉儲、保險等費用在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