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1年只有12個合約嗎
A. 為什麼在商品期貨里每個品種都有12個啊 而且它們的價格還不一樣 這個是怎麼回事啊
上圖中白銀後有4位數字,其中頭兩個數字14代表2014年,後兩位數字01-12代表的是1月-12月。就當前的四大期貨交易所而言,上海期貨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一般每個品種有12個合約,即每月都有一個對應合約;大連、鄭州的農產品一般是隔月合約在您選取交易合約時,以該品種成交量和持倉量最大的即為您最佳交易合約。
B. 期貨合同一般只有幾個月,為什麼看日線圖時有幾年的數據
03年的數據是以往年份的1月合約,合約結束後交易所會開出新的合約,為了便於投資者分析歷史價格,你看到的是把每年的1月期合約連續起來的日線圖,也就是0301、0401、0501、0601、0701連續起來的圖表,注意每個合約間有較大的缺口。
C. 期貨合約數量如何規定,有限制嗎
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的買賣對象或標的物,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商品的標准化合約,期貨價格則是通過公開競價而達成的。 一般期貨合約規定的標准化條款有以下內容:
(1)標准化的數量和數量單位。如上海期貨交易所規定每張銅合約單位為5噸。每個合約單位稱之為1手。
(2)標准化的商品質量等級。在期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就毋需再就商品的質量進行協商,這就大大方便了交易者。
(3)標准化的交割地點。期貨交易所在期貨合約中為期貨交易的實物交割確定經交易所注冊的統一的交割倉庫,以保證雙方交割順利進行。
(4)標准化的交割期和交割程序。期貨合約具有不同的交割月份,交易者可自行選擇,一旦選定之後,在交割月份到來之時如仍未對沖掉手中合約,就要按交易所規定的交割程序進行實物交割。
(5)交易者統一遵守的交易報價單位、每天最大價格波動限制、交易時間、交易所名稱等等。
期貨交易是投資者交納5%-10%的保證金後,在期貨交易所內買賣各種商品標准化合約的交易方式。一般的投資者可以通過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的方式獲取贏利。
D. 所有的期貨合約存續期都是一年嗎為什麼有些商品會同時存在1702和 1802
你好,並不是所有期貨合約的存續期都是一年,白糖期貨的存續期是兩年,合約交割月份為1,3,5,7,9,11月。
E. 請問是不是所有的期貨合約上市期限都是1年
你的推算是對的,但並不是所有期貨合約上市期限都是1年,只能說國內期貨合約大部分都是1年,也有部分品種的期貨合約掛牌時間超過1年的,以國內的期貨市場品種為例,主要是上期所的品種有超過1年的,分別為滬金、瀝青、原油。
F. 有沒有期貨合約時間超過1年的
有的 像鄭州交易所的 有的都到了2013年了
G. 期貨最長只能持有一年
期貨合約做多隻能同時出現12個合約,以後的合約依次進行換月,所以,如果你買進一張合約後,如果不進行換月,那最多就只能持有11個月(投機者必須提前一個月平倉)。舉例:你在08年11月買了一張0901的合約,那麼,你就必須在08年12月31日之前進行平倉或者移倉,否則系統將進行強平(企業套保客戶可以持有到最後交易日)。如果你想一直持有,那麼你就必須移倉。至於你說的你當時買的價格低,移倉後可能提高成本,這就是基差造成的,但是這並不影響你的投資計劃,基差只會影響你的收益率,但不會影響你的判斷趨勢。同一個品種的12個合約走勢都是一樣的,每個合約之間必然會有差價,這是正常的,你做長線投資沒有必要擔心太多。談的深入一點就要說到正向市場和反向市場,以及基差套利等方面的知識了,這說來就話長了,這里就不多說了,你可以去找些相關的書籍具體了解一下,總之,如果你要做長線投資,基差對你移倉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H. 高手指點下 商品期貨合約有效期最長也就一年對嗎那如何看待主力合約以前的成交量 ,不得其解。 懸賞分
朋友這個問題雖然不大,一般人還真說不清楚。我來試試吧!
1、期貨合約的有效期「最長一年」,你的意思是說行情軟體上從有這個合約,到這個合約消失,是一年時間,確實每個品種上的合約總數,是一年,如現在期貨市場上銅合約就是1010至1109,每前進一個月,逐次前移,如進入十月份交割之後,就是1011和1110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您的描述是對的。
2、「主力合約」的意思是當月期中持倉量和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約定束成是如此,實際上移倉的時候,常常會有兩個合約的成交都較大。而且這兩個合約有時候還會「輪漲」或者「輪跌」,我常常利用這一點,在不同合約上進行交易。此外,也可以進行跨月套利。人們在主力合約上交易的原因是主力合約成交量大,容易成交,波動也大,容易獲利。而且主力合約常常離當月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可以做長線,也可以做短線。所以有主力合約和非主力合約之分。
3、「主力合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移動。如過一個交割月後,主力合約就會推移到下一個月期的合約上。我們操作上也會相應移倉。換到新的主力合約上去操作。所以主力合約不是指哪一個合約,而是應該理解為:「最活躍的那個合約」。
4、問題就來了,為了記錄歷史價格,人們必須用一種編制方法,把主力合約的歷史價格記錄下來,便於研究啊。這可能是您提問所涉及到的和實戰相關的核心問題。為了記錄歷史價格,不同的行情軟體採用不同的編制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連續」和「指數」兩種。如博易大師中的「滬銅連三」和「滬銅連四」指的就是將從當月算起第三個月的價格和第四個月的價格,如「滬銅連三」的價格就是現在的1101合約的價格,而「滬銅連四」則是現在的1102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後面的「滬銅連三」和「滬銅連四」會變成1102和1103,依次類推。這樣,查看「滬銅連三」的K線,就發現它的成交量一直較大,因為常常銅的主力合約就是從現貨月合約往下數三個月的那個合約。這樣就實現了「記錄主力合約歷史價格」的目標。為投資者分析歷史行情提供了數據。
5、另一種是指數編製法,如文華財經,就是將各合約的價格,以成交量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出來的價格,這種方法也是記錄歷史價格的一種方式。筆者個人的經驗,這種方式更科學一些,我有一個交易規則就是:分析用指數,交易看主力。即分析走勢上,看指數,操作上,在主力上建倉、設置止損等。
6、你所說的「RU1103在2009年11月的成交量是怎麼來?」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實際上RU1103合約在2009年11月的時候是RU1003,現在顯示的當時的成交量是RU1003的成交量,現在早就沒有這個合約了,所以推移成了1103,到了2011年四月你會發現它會成為RU1203了。有點繞,但是情況就是這么情況。
打了半天字,累壞了。不知道你懂了沒有。實際上你的問題很簡單,可是要說清楚,真得費點勁。而且這個問題,確實許多人都弄不明白。
說到這兒了,不懂的話,留言再問我吧。祝你早日轉過彎來。
I. 同一個期貨品種為什麼有好多個月份的合約
期貨合約代碼是由品種+合約月份組成,滬銅1501代表2015年1月份交割的滬銅合約。
期貨合約不同於股票,期貨合約是有期限的,持有到期必須進行交割。
期貨市場中的投資者不僅有做投機交易的普通自然人客戶、還有進行套期保值的法人客戶、機構投資者。不同月份的期貨合約滿足不同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套期保值交易要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交割月份在交易所注冊的倉單等選擇合適的套保月份,也可以選擇主力合約。
普通投資者一般只選擇主力合約或遠期合約進行交易。其餘非主力合約,一般都是進行套保和套利交易。
J. 高手指點下 商品期貨合約有效期最長也就一年對嗎那如何看待主力合約以前的成交量 ,不得其解。
關於主力合約就是在同一時間內的幾個不同合約之間的成交量最大的一個,就比如說現在天膠吧今天的成交量是895324,而ru1103的成交量就是853708,就說明這個ru1103這個合約就是天膠這段時間的主力合約 而且隨著時間的變化主力也是隨著交割月份逐漸向後面的月份靠的
不知道我解釋清楚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