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期貨為什麼大幅貼水現貨
㈠ 誰能通俗的解釋下這是什麼意思呢,期貨升貼水問題
這個問題我感覺特別簡單呀,你去仔細的去想一想就知道了呀。
㈡ 我真不明白,為什麼期貨是貼水,而基金是平價或者溢價
期貨升貼水是針對期現價格關系說的,貼水就是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升水是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
㈢ 期貨市場中現貨貼水對期貨價格走勢有怎樣的影響從哪裡可以看到現貨市場的價格和交易量
一般期貨軟體上有現貨的價格走勢 升貼水就是為了平衡期貨和現貨物價的
我是天津貴金屬交易所138號會員和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的155號會員 現貨和天通金的貿易投資 更多咨詢可以給我發消息或者加我企鵝
㈣ 期貨大幅貼水到了交割日會出現什麼情況
價格大漲。
㈤ 期貨交割時 不同的倉庫為什麼會出現升貼水現象
期貨交割都有基準倉庫,其他港口根據與基準港的距離、現貨價格差異而制定升貼水
為了貼近現貨市場變化,進一步增強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 簡稱「大商所」)於2016年1月15日發布通知稱,調整玉米期貨交割倉庫升貼水。其中,營口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與基準指定交割倉庫的升貼水調整為0元/噸,錦州港股 份有限公司與基準指定交割倉庫的升貼水調整為-5元/噸,遼寧錦州錦陽國家糧食儲備(中轉)庫與基準指定交割倉庫的升貼水調整為-15元/噸。上述指定交 割倉庫升貼水調整自2017年4月1日開始實施。
㈥ 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升貼水是什麼意思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現貨貼水;如果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稱呼現貨升水
㈦ 股指期貨升貼水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股指期貨升貼水實質上反映的是期現基差。一般來說,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地點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同種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貨合約價格之差。理論上認為,期貨價格是市場對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由於影響因素的相近,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往往表現出同升同降的關系;但影響因素又不完全相同,因而兩者的變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這會導致期貨升貼水水平,也就是基差水平的變化。在股指期貨市場上,股指期貨基差=股指期貨價格-現貨指數價格。
期指升貼水的計算
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期貨合約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升貼水指的正是這種基差變化。
當股指期貨價格高於現貨指數價格時,股指期貨處於升水,基差為正;反之,股指期貨處於貼水,基差為負。因此,基差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實際運行變化的動態指標。
期指升貼水變化因素
什麼導致了股指期貨升貼水的變化呢?這可以結合其理論價格來理解。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是基於持有成本推導而來,所謂持有成本是指投資者持有現貨資產至期貨合約到期日必須支付的凈成本,即融資成本減去期內分紅。
以F表示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S表示現貨資產的市場價格,r表示融資年利率,d表示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年收益率,t表示距合約到期的天數,在單利計息的情況下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表示為:F(t,T)=S(t)+S(t)·(r-d)·(T-t)/365= S(t)[1+(r-d)·(T-t)/365]。
期指升貼水=期指價格-現貨價格=(期指市場價格-期指理論價格)+(期指理論價格-現貨價格)。其中,前一部分源於投資者對股指期貨價格的高估或低估,可以稱為價值基差,主要由市場行為、市場情緒所致;後一部分可以稱為理論基差,主要來源於持有成本(不考慮交易成本等),主要影響因素有融資成本、期內分紅、距離到期的時間。
在正常情況下,在合約到期前理論基差必然存在,而價值基差不一定存在,價值基差絕對值越小,波動率越小,代表市場有效性越高。故總體而言,正是股市分紅、融資成本、距離到期日的時間、市場情緒等四大原因引起了期指升貼水的變化。
對套期保值影響幾何
基差的變化對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從套期保值的原理不難看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是用基差風險替代了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之初與結束套期保值之時基差沒有發生變化,就可能實現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者在交易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基差的變化,並選擇有利的時機完成交易。
同時,由於基差的變動比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各自本身要相對穩定一些,這就為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基差的變化主要受制於持有成本,這也比直接觀察期貨價格或現貨價格的變化方便得多。
㈧ 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升貼水是什麼意思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負數,遠期期貨的價格高於近期期貨的價格,這種情況叫「期貨升水」,也稱「現貨貼水」,遠期期貨價格超出近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升水率」(CONTANGO);如果遠期期貨的價格低於近期期貨的價格、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正數,這種情況稱為「期貨貼水」,或稱「現貨升水」,遠期期貨價格低於近期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貼水率」(BACKWARDATION)。
關於基差的概念: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基差包含著兩個成份,即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時」與「空」兩個因素。前者反映兩個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儲藏費、利息、保險費和損耗費等,其中利率變動對持有成本的影響很大;後者則反映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基差包含著兩個市場之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這也正是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
由此可知,各地區的基差隨運輸費用而不同。但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期貨合約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
我們平時看到的比較多的諸如LME銅的升貼水、CBOT豆的升貼水以及新加坡油的升貼水指的都是由這種基差變化。
從歷史上看,貿易方式是不斷發展的,最初是一手錢一手貨的現貨交易,後來以信用制度的建立為前提,出現了遠期現貨交易,1870年開始棉花期貨交易。在美國目前的情況下,不存在我們學術界經常講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實際的情況是:期貨交易所形成的價格是現貨流通的基準價,現貨流通只是一個物流系統,因產地、質量有別,在交易現貨時雙方需要談一個對期貨價的升貼水,即:交易價= 期貨價+ 升貼水
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只是一個學術研究時區分的概念,在實際運作中,二者是一個整體的市場,期貨定價、現貨物流,二者有機作用,才可以使市場機製得以正常運行。
此外,期貨價格中也有近遠月合約之分,如果遠月期貨合約價格高於近月合約,則遠月對於近月升水;反之,則遠月對近月貼水。從另外一個角度,即以近月對遠月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因此,理解了這種關系之後我們就大致上可以這么來看升水與貼水:以A為標准,B相對而言,如果其價值(一般表現為價格)更高則為升水,反之則為貼水。
㈨ 玻璃期貨價格 和現貨價格如何轉換 究竟是什麼標准
在市場上玻璃一般都是按多少元/平米來計價的,而期貨則是按多少元/噸來計價的,兩者之間應該怎麼換算?下面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一般來說1噸玻璃等於20重箱,1重箱換算成5mm的平板是4平米,換算成4mm的是5平米,換算成2mm的是10平米。
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噸玻璃的底面積計算如下:
Z=(20/x)*y 【Z=面積,單位是平方米;x是厚度,單位是毫米;y是重量,單位是重箱。】
假設1噸5mm的玻璃,有20重箱,那麼它的平板面積為
Z=(20/5)*20=80
按新上市的玻璃期貨基準價1420元/噸來算,
每平米的價格為:1420/80=17.75元/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