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正式發布生豬期貨合約
A. 生豬期貨上市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好。
因為疫情的原因生豬肉也是在一直的上漲,也是推出了生豬肉期貨,生豬肉期貨,為相關行業提供檢驗避險工具,同時也可以盡可能的平衡豬肉的價格,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暴漲暴跌,提供豬肉供應的穩定性。
但是在接納新金融產品的同時,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也需要時刻注意防範風險,生豬是中國至今交易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而生豬期貨將成為中國期貨市場上上市的第1個活體交割品種,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吃這一項而生豬肉是最大的需求點,所以說生豬期貨是非常好的一個決定。
(1)大商所正式發布生豬期貨合約擴展閱讀:
豬產業鏈同時也在豬育種業務、飼料加工、疫苗、獸葯、屠宰食品加工物流和零售等行業,生豬期貨鏈很長,同時它的影響范圍很大,價格是影響豬周期波動也很大,在中國養豬業的特點,只有期貨的形式可以引起中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
豬,充分發揮期貨的功能完善價格形成機制,促進市場主體風險的抗壓能力和豬的力量在促進產業發展有很大作用,生豬期貨,雖然沒有被別人重視,但主要是因為不容易標准化,沒有國家標准,標准化的生產,同時規模水平不高,主要是一些農村零售農業,現在公布的生豬期貨。它還可以對市場的良好運行起到良好的作用。
B. 終於知道為什麼漲了,明年要推出生豬期貨了
2月5日從大商所了解到,中國證監會已正式批復大商所的生豬期貨立項申請。
C. 生豬期貨什麼時候上市
生豬期貨的上市時間還沒公布,今年交易所一直有給期貨公司員工進行生豬期貨方面的培訓,年底有望上市的。
D. 生豬期貨將正式掛牌交易
是的,「終於來了!」12月11日晚,一位期貨公司人士在朋友圈嘆道。在生豬期貨獲批半年之後,上市歷程終於敲定。當晚,證監會公告,經研究,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
據悉,今年4月24日,證監會曾正式宣布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的消息。
不過,記者年中與業內人士交流過程中曾獲得反饋,生豬期貨短期內難以上市,彼時該人士曾懷疑其上市進程被擱淺。不過,隨著11日晚間具體上市日期的敲定,生豬期貨上市終無懸念。
需要指出的是,生豬作為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規模近萬億元。此次生豬期貨上市,於大商所而言,將再次迎來一個超級明星品種。
(4)大商所正式發布生豬期貨合約擴展閱讀:
生豬期貨的草案初定:
據悉,「生豬期貨合約初本」發到一些期貨公司和屠宰企業,徵求各方意見。在徵集意見後,交割制度還將進行修改。
大商所設定的生豬期貨交割品是活體,體重在95~105千克之間。 期貨漲跌停板為4%,保證金比例為5%;合約交割月份為4、6、8、10、12月。交易單位:10噸/手;交易手續費:不超過6元/手。生豬期貨的參與者主要是規模較小的養豬場、活豬貿易商和中小投資者。
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和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監測,2020年第17周(即2020年4月20日-4月24日,以下簡稱本周),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43.01元,10噸/手的合約價值約為430,100元,保證金在21,505元左右。
另外,業內人士分析,從期貨投資者投機收益角度看,若不考慮經紀公司的傭金,投資者完成一筆交易的最小參與成本是單邊手續費的2倍。如果生豬合約交易單位為10噸/手,交易手續費為6元/手,投資者完成一筆交易需要12元/手,價格波動2元/噸以上就可以使投資者獲利。
E. 生豬期貨交易已於1月5號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對於豬肉市場會帶來哪些影響
1月8日,我國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作為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上市後備受市場關注。
決定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生豬期貨上市並不會直接影響生豬供需基本面。目前,我國豬肉需求相對穩定,但供給受新冠肺炎疫情、養殖利潤、政策導向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會發生變化,從而改變國內豬肉供需基本面,最終決定豬肉價格走向。
那麼,當前國內豬肉供給和價格情況怎樣呢?目前我國生豬生產明顯恢復,但總體仍處於供給偏緊的狀態。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8月份至1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環比、同比均有所增長。但是,2020年1月份至11月份,定點屠宰企業累計屠宰生豬14198萬頭,同比下降了19.6%。雖然供給尚未完全恢復到常年水平,但中央儲備肉投放力度顯著加大。2020年僅10月份和11月份沒有投放凍豬肉,全年累計投放凍豬肉38次,合計67萬噸。其中,12月30日投放20066噸,成交11241噸。2021年1月7日又投放了2萬噸凍豬肉。(數據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期受消費季節性回升、凍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響,全國豬肉價格明顯上漲。從周價看,生豬和豬肉集貿市場價格分別從2020年11月份第4周和12月份第1周開始回升,已經分別連續上漲6周和5周。2020年12月份最後一周,全國生豬每公斤均價為34.8元,累計上漲17.8%,同比上漲3%;豬肉價格為每公斤51.65元,累計上漲12.8%,同比微漲0.8%。
對1月8日生豬期貨正式掛牌交易以後全國豬價的走勢,可從供需兩方面進行分析。從消費看,春節是傳統消費旺季,但2020年12月份以來豬價上漲抑制了部分消費需求。從供給看,截至2020年11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已連續6個月增長,生豬存欄同比已連續5個月增長。春節是出欄高峰,預計隨著前期補欄生豬的陸續出欄,供給將有明顯改善。綜合判斷,預計2021年春節豬價接近上年春節水平,上漲空間有限。
生豬期貨上市雖然不會直接影響國內生豬供需基本面,但期貨套期保值為養殖、屠宰、貿易等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了規避價格風險、保值增值的渠道。所謂期貨套期保值,就是經營者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提前進行買賣操作,預先鎖定價格,以規避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因此生豬現貨企業為了防止現貨價格下跌帶來風險,所以會在期貨市場做空生豬期貨鎖定利潤,這也是連續幾天生豬期貨下跌的一個因素。有消息稱國內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牧原、溫氏、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都將進場參與生豬期貨交割業務
生豬養殖周期比較長,從母豬受孕到仔豬長大出欄,一般需要10個月左右時間。在漫長的養殖周期內,疫病、供需、飼料價格等諸多方面都充滿著不確定性,導致未來生豬出欄時價格可能大幅偏離預期
F. 生豬期貨什麼時間上市
生豬期貨為何遲遲不來,上市過程中又面臨哪些阻礙?
劫難一:標准化難
由於我國的生豬生產大而分散的局面,以及生豬生產地域性所帶來的交易半徑限制,造成了生豬品種、品質上的較大差異,生豬品種、重量、膘厚等指標實現標准化也並非易事。這些差異給合約設計中交割品級的設定帶來了難度,而在合約推出後的實際交割過程中,有多少生豬產品能夠達到交割標准,同樣是個未知數。
劫難二:交割困難
生豬期貨作為一種畜牧與鮮活農產品(000061,股吧)期貨,不同於傳統的耐儲藏期貨品種,在進行實物交割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更多的操作障礙和風險。比如活體運輸過程中生豬的儲藏問題,以及較為棘手的生豬疫情傳播風險。
不妨向其他國家「取一取經」。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生豬期貨合約上市,當時的交割方式為實物交割,等到上世紀末,合約標的物又由生豬變成了瘦肉豬酮體,交割方式則變為了現金結算,期間有超過30年的時間以生豬作為標的物。除此之外,德國漢諾威交易所(RMX)和韓國交易所(KRX)也仍有瘦肉豬期貨在交易上市,且兩者自推出起便採用現金交割的方式,結算價格主要取決於現貨價格指數。
G. 生豬期貨的介紹
1964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一反傳統推出了活牛期貨品種,後來又推出了活豬期貨合約。到1969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肉類和畜類期貨交易中心。作為一個成功的期貨品種,美國生豬期貨成功幫助無數農場主迴避了市場價格暴漲暴跌的風險,得到一致認可;而我國的大連商品交易所也將在今年正式推出生豬期貨品種。 在日前舉行的生豬期貨合約交割質量標准論證會上,專家審定組論證通過了《生豬交割質量標准》和《生豬交割質量檢測技術規程》。我國第一個商品豬產業標准正式產生。
H. 生豬期貨什麼時候能推出具體點~~
現在有兩種觀點
1.多家期貨公司均對記者預計,生豬期貨2009年仍難上市
2.《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穩定發展養豬產業措施中首次提到期貨交易。期貨交易,即生豬期貨,這個在近幾年養豬行業的熱門話題在《意見》出台後更加熾熱,而遲遲未能推出市場的生豬期貨有望在年內出台。
等等吧,近期是很難出的
I. 生豬期貨將正式掛牌交易,對豬市有何影響
生豬期貨的掛牌上市一旦正式成行,將對國內的生豬市場產生“穩定生豬價格波動幅度”的影響。
我國在這個時候推出生豬期貨這一舉措,顯然是為了使其服務於“生豬”這個行業實體,核心在於為生豬養殖人員降低風險。
看了上面的講述,大家肯定對“生豬期貨”這個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了,但是可能還是很疑惑——
為什麼有了生豬期貨以後,生豬養殖戶的養殖風險就降低了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只需看一看期貨的概念我們就知道了,生豬期貨可以幫助人預判未來的生豬價格,這也就是說,生豬養殖戶完全通過生豬期貨的價格走向,來調整生豬的養殖周期,從而“趨吉避凶”。
另外,即便生豬行業里出了什麼“厄爾尼諾事件”,在有生豬期貨存在的前提下,養殖戶的利益也能得到“保值”。
這同樣也是生豬期貨正式掛牌將對生豬市場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