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權期貨 » 股指期貨遠期合約價格大於

股指期貨遠期合約價格大於

發布時間: 2021-05-17 16:34:42

⑴ 為什麼商品期貨價格上漲是短期漲的多而股指期貨價格上漲是長期漲的多在期貨中怎麼判斷是買就賣遠,還

  1. 商品期貨盤子相對股指期貨小些,容易拉升些

  2. 您問的買近賣遠,買遠賣近,這是跨期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帳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如有不懂,可以提出來。謝謝

⑵ 股指期貨的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對股票指數期貨進行理論上的定價,是投資者做出買入或賣出合約決策的重要依據。股指期貨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種證券的價格,而這種證券就是這上指數所涵蓋的股票所構成的投資組合。 同其它金融工具的定價一樣,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在不同的條件下也會出現較大的差異。但是有一個基本原則是不變的,即由於市場套利活動的存在,期貨的真實價格應該與理論價格保持一致,至少在趨勢上是這產的。 為說明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原理,我們假設投資者既進行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同時又進行股票現貨交易,並假定: (1)投資者首先構造出一個與股市指數完全一致的投資組合(即二者在組合比例、股指的「價值」與股票組合的市值方面都完全一致); (2)投資者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很方便地借款用於投資; (3)賣出一份股指期貨合約; (4)持有股票組合至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日,再將所收到的所有股息用於投資; (5)在股指期貨合約交割日立即全部賣出股票組合; (6)對股指期貨合約進行現金結算; (7)用賣出股票和平倉的期貨合約收入來償還原先的借款。 假定在1999年10月27日某種股票市場指數為2669.8點,每個點「值」25美元,指數的面值為66745美元,股指期貨價格為2696點,股息的平均收益率為3.5%;2000年3月到期的股票指數期貨價格為2696點,期貨合約的最後交易日為2000年的3月19日,投資的持有期為143天,市場上借貸資金的利率為6%。再假設該指數在5個月期間內上升了,並且在3月19日收盤時收在2900點,即該指數上升了8.62%。這時,按照我們的假設,股票組合的價值也會上升同樣的幅度,達到72500美元。 按照期貨交易的一般原理,這位投資者在指數期貨上的投資將會出現損失,因為市場指數從2696點的期貨價格上升至2900點的市場價格,上升了204點,則損失額是5100美元。 然而投資者還在現貨股票市場上進行了投資,由於股票價格的上升得到的凈收益為(72500-66745)=5755美元,在這期間獲得的股息收入大約為915.2美元,兩項收入合計6670.2美元。 再看一下其借款成本。在利率為6%的條件下,借得66745美元,期限143天,所付的利息大約是1569美元,再加上投資期貨的損失5100美元,兩項合計6669美元。 在上述安全例中,簡單比較一下投資者的盈利和損失,就會發現無論是投資於股指期貨市場,還是投資於股票現貨市場,投資者都沒有獲得多少額外的收益。換句話說,在上述股指期貨價格下,投資者無風險套利不會成功,因此,這個價格是合理的股指期貨合約價格。 由此可見,對指數期貨合約的定價(F)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現貨市場上的市場指數(I)、得在金融市場上的借款利率(R)、股票市場上股息收益率(D)。即: F=I+I×(R-D)=I×(1-R+D) 其中R是指年利率,D是指年股息收益率,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如果持有投資的期限不足一年,則相應的進行調整。 現在我們順過頭來,用剛才給出股票指數期貨價格公式計算在上例給定利率和股息率條件下的股指期貨價格: F=2669.8+×(6%-3.5%)×143/365=2695.95 同樣需要指出的是,上面公式給出的是在前面假設條件下的指數期貨合約的理論價格。在現實生活中要全部滿足上述假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為首先,在現實生活中再高明的投資者要想構造一個完全與股市指數結構一致的投資組合幾乎是不可能的,當證券市場規模越大時更是如此;其,在短期內進行股票現貨交易,往往使得交易成本較大;第三,由於各國市場交易機制存在著差異,如在我國目前就不允許賣空股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指數期貨交易的效率;第四,股息收益率在實際市場上是很難得到的,因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市場在股息政策上(如發放股息的時機、方式等)都會不同,並且股票指數中的每隻股票發放股利的數量和時間也是不確定的,這必然影響到正確判定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 從國外股指期貨市場的實踐來看,實際股指期貨價格往往會偏離理論價格。當實際股指期貨價格大於理論股指期貨價格時,投資者可以通過買進股指所涉及的股票,並賣空股指期貨而牟利;反之,投資者可以通過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而牟利。這種交易策略稱作指數套利(IndexArbitrage)。然而,在成離市場中,實際股指期貨價格和理論期貨價格的偏離,總處於一定的幅度內。例如,美國S&P500指數期貨的價格,通常位於其理論值的上下0.5%幅度內,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風險套利的情況。 對於一般的投資者來說,只要了解股指期貨價格與現貨指數、無風險利率、紅利率、到期前時間長短有關。股指期貨的價格基本是圍繞現貨指數價格上下波動,如果無風險利率高於紅利率,則股指期貨價格將高於現貨指數價格,而且到期時間越長,股指期貨價格相對於現貨指數出現升水幅度越大;相反,如果無風險利率小於紅利率,則股指期貨價格低於現貨指數價格,而且到期時間越長,股指期貨相對與現貨指數出現貼水幅度越大。以上所說的是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但實際上由於套利是有成本的,因此股指期貨的合理價格實際是圍繞股票指數現貨價格的一個區間。只有在價格落到區間以外時,才會引發套利。

⑶ 股指期貨遠期合約的價格為什麼高於近期價格

期貨價格是一種未來價格,並且一般是要高於現貨價格的,而隨著期貨合約臨近交割月,它的價格會越來越接近現貨價格,最終一致,因此近期的期價會低於遠期期價。

⑷ 當價格低於均衡價格,股指期貨投機者低價買進股指期貨合約,當價格高於均衡價格,股指期貨投機者高價賣出

這個是套期的。
用於2個合約的套利!

⑸ 股指期貨合約套利。這里買近期合約同時賣遠期合約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近期合約比遠期合約上漲的多

指利用期貨合約價格之間不合理關系進行套利交易的稱為價差交易。價差交易與套利的主要區別在於,套利是針對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相同資產價格不合理的關系進行交易,獲取無風險利潤。而價差交易是針對期貨市場上具有關聯的不同期貨和約之間的不合理價格關系進行交易,博取差價利潤。套利是在期貨和現貨兩個市場進行交易,而價差交易都在期貨市場上進行。
跨期套利:利用股指期貨不同月份合約之間的價格差價進行相反交易,從中獲利。
跨市套利:套利者在兩個交易所對兩種類似的期貨合約同時進行方向相反的交易。
跨品種套利:利用兩種不同、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到同一供求因素影響的品種之間的價差進行套利交易。
(1)多頭跨期套利
當股票市場趨勢向上時,且交割月份較遠的期貨合約價格比近期月份合約的價格更容易迅速上升時,進行多頭跨期套利的投資者,出售近期月份合約而買進遠期月份合約。
股票指數期貨多頭跨期套利
(遠期合約價格比近期合約價格上升更快)

近期合約
遠期合約
基差

開始 以95.00售出1份6月S&P500指數期貨合約 以97.00買入1份12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2.00
結束 以95.00買入1份6月S&P500指數期貨合約 以98.00售出1份12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2.50
差額價格變動 -0.50 +1.00 2.00
正如套利者所料,市場出現上漲,遠期即12月份合約與近期即6月份合約之間的差額擴大,於是產生了凈差額利潤(-0.5+1.00)×500=250美元
如果股票市場趨勢向上, 且交割月份較近的期貨合約價格比遠期月份合約的價格上升快時,投資者就買入近期月份期貨合約而賣出遠期月份合約,到未來價格上升時,再賣出近期合約買入遠期合約。
股票指數期貨多頭跨期套利
(近期合約價格比遠期合約價格上升更快)

近期合約
遠期合約
基差

開始 以95.00售出1份6月S&P500指數期貨合約 以97.00買入1份12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2.00
結束 以95.00買入1份6月S&P500指數期貨合約 以98.00售出1份12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2.50
差額價格變動 -0.50 +1.00 2.00
在此多頭跨期套利交易中,遠期股指期貨合約與近期股票指數合約的差額擴大,該套利者可獲得的利潤為(0.50-0.25)×500=125美元
(2)空頭跨期套利
當股票市場趨勢向下時,且交割月份較遠的期貨合約價格比近期月份合約的價格更容易迅速下跌時,進行空頭跨期套利的投資者,買進近期月份合約而賣出遠期月份合約。
股票指數期貨空頭跨期套利
(遠期合約價格比近期合約價格下跌更快)

近期合約
遠期合約
基差

開始 以95.00買入1份6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以97.00賣出1份12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2.00
結束 以94.00售出 1份6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以96.50買入1份12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2.00
差額價格變動 -0.50 +1.00
正如套利者所料,市場出現下跌,遠期即12月份合約與近期即6月份合約之間的差額擴大,於是產生了凈差額利潤(-0.5+1.00)×500=250美元
如果股票市場趨勢向下, 且交割月份較近的期貨合約價格比遠期月份合約的價格下跌快時,投資者就賣出近期月份期貨合約而買入遠期月份合約,到未來價格下跌時,再買入近期合約賣出遠期合約。
股票指數期貨空頭跨期套利
(近期合約價格比遠期合約價格下跌更快)

近期合約
遠期合約
基差

開始 以95.00買入1份6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以97.00賣出1份12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2.00
結束 以94.00賣出 1份6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以96.50買入1份12月
S&P500指數期貨合約 2.50
差額價格變動 +1.00 -0.50
正如套利者所料,市場出現下跌,遠期即12月份合約與近期即6月份合約之間的差額擴大,於是產生了凈利潤(1.00-0.5)×500=250美元
(3)跨市套利
例如:某套利者預期市場將要上漲,而且主要市場指數的上漲勢頭會大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指數期貨合約,於是在395.50點買入2張主要市場指數期貨合約,在105.00點賣出1張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當時的價差為290.50點。經過一段時間後,價差擴大為295.25點,套利者在405.75點賣出2張主要市場指數期貨合約,而在110.00點買入1張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指數期貨合約,進行合約對沖。
股票指數期貨跨市套利

主要市場指數期貨
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
基差

當時 買入2張12月主要市場指數期貨
合約,點數水平:395.00 賣出1張12月紐約證券交易所指數
期貨合約,點數水平:105.00 290.50
日後 賣出2張12月主要市場指數
期貨合約,點數水平:405.75 買入1張12月紐約證券交易所
指數期貨合約,點數水平:110.00 295.75
結果 獲得10.25點X250美元X2張=
5125美元 虧損5.00點X500美元X1張=
2500美元
由於主要市場指數期貨合約在多頭市場中上升10.25點,大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指數期貨合約上升5.00點,套利者因此獲利(5125-2500)=2625美元
(4)跨品種套利
由於不同品種對市場變化的敏感程度不同,套利者根據對它們發展趨勢的預測,可以選擇多頭套利或空頭套利。
例如:套利者預期S&P500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上漲幅度將大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上漲幅度時,買進S&P500指數期貨合約,賣出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指數期貨合約;而當套利者預期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上漲幅度將大於S&P500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上漲幅度時,則賣出S&P500指數期貨合約,買進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指數期貨合約。
關於期貨市場中牛市正向市場套利的一個問題
如果在牛市的反向市場上,近期價格要高於遠期價格,牛市套利是買進近期合約的同時賣出遠期合約。在這種情況下,牛市套利可以歸入買進套利這一類中,則只有在價差擴大時才能盈利。即:
牛市 反向市場 價差擴大 開倉時近月賣出/遠月買入 買進套利 則盈利
我的問題是,如果在牛市的反向市場中,如果價差縮小的話進行賣出套利,即
牛市 反向市場 價差縮小 開倉時近月買入/遠月賣出 賣出套利 則盈利
這種情況在理論中是存在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是因為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我的題目有點錯誤,應該是牛市反向市場套利的一個問題
2.簡單的說,就是在牛市反向市場中價差擴大可以實現盈利,但是如果價差縮小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進行反向操作從而盈利呢?如果不可以,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3.我舉一個不成立的例子例子,比如正向市場上,如果價差擴大的話,該套利有可能虧損,但是由於在正向市場上價差變大的幅度要受到持倉費水平的制約,價差如果擴大,超過了持倉費,就會產生套利行為,會限制價差擴大的幅度。即:
牛市 正向市場 價差擴大 開倉時近月賣出/遠月買入 買進套利 則盈利
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牛市反向市場中,在價差縮小的情況下是否也有類似制約其不成立的原因呢?
如果有是什麼原因。如果沒有,為什麼很多時候不提這種盈利的方法,而只提在牛市正向市場中價差擴大的情況下盈利。
4.希望各位明仕能夠幫助解答,如果有滿意答案,我會追加分數。

⑹ 股指期貨合約的價格

股指期貨和股票不一樣,和商品期貨業不一樣。它大約有5倍的杠桿!風險很高,你做長線風險很大的。合約這幾個就夠了,活躍合約是近約,遠約不活躍,可能沒人和你交易。

⑺ 因為遠期合約貼水,買入多單股指期貨,每月到期交割買入下月的能掙錢

你想多了,單個合約看價格波動,靠價差的叫套利,要兩個合約一起操作的

⑻ 為什麼期貨中遠期合約的價格一般比近期合約高

買賣股指期貨的資金是有成本的。不是說你拿著資金不動就不會變化。所以時間越長,資金的時間成本就越多。遠期合約的價格一般情況下就會高於近期。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⑼ 為什麼香港恆生股指期貨中近期合約比遠期更貴呢

遠期合約價格大於近期合約價格是正向市場,近期價格大於遠期價格是反向市場。這和市場未來的供求關系是有關系的,遠期價格小於近期價格表示未來商品或者指數的需求要小於供給

⑽ 怎麼看待股指期貨合約價格交割時的收斂性

關於交割收斂的認識
中金所《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交易細則》規定,本合約「交割結算價為最後交易日標的指數最後2小時的算術平均價」。據此,交割結算價是滬深300指數的均值。均值屬性決定了其相對較好的穩定性,相對較小的波動性。盡管交割結算價曲線並不由實際直接交易形成,但根據「標的指數(滬深300指數)最後2小時的算術平均價」,投資者能實時模擬出這一曲線。到期合約臨近交割前2小時的價格收斂軌跡為模擬的交割結算價曲線,而非滬深300指數曲線。
一是收盤「強制」收斂。股指期貨合約到期採用現金交割,多空雙方以交割結算價為基準,劃付持倉雙方的盈虧,了結所有未平倉合約。因此,到期合約收盤價理論上強制收斂於交割結算價。
二是盤中「被迫」收斂。除收盤時刻價格強制收斂外,在最後交易日臨近收盤的最後2小時(即交割結算價計算期),到期合約價格通常也會逐步收斂於盤中模擬的交割結算價。如果兩者嚴重偏離,無風險套利機會會促使套利力量將到期合約價格「拉回」至盤中模擬的交割結算價附近。
綜上所述,根據股指期貨合約的交割方式以及交割結算價定義,交割收斂的含義是到期合約價格收斂於合約交割結算價,即最後交易日收盤前2個小時內滬深300指數均值,到期合約價格圍繞模擬交割結算價波動。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