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期貨期權交易中的匿名
1. 期貨交易員如何利用期權對沖
期權杠桿高,佔用資金少。不但能達到對沖的效果,還有平抑收益曲線的作用。
2. 利用期貨,期權進行市場風險管理有哪些不同
一、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不同 期貨交易的風險收益是對稱性的。期貨合約的雙方都賦予了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如果想免除到期時履行期貨合約的義務,必須在合約交割期到來之前進行對沖,而且雙方的權利義務只能在交割期到來時才能行使。 而期權交易的風險收益是非對稱性的。期權合約賦予買方享有在合約有效期內買進或賣出的權利。也就是說,當買方認為市場價格對自己有利時,就行使其權利,要求賣方履行合約。當買方認為市場價格對自己不利時,可以放棄權利,而不需徵求期權賣方的意見,其損失不過是購買期權預先支付的一小筆權利金。由此可見,期權合約對買方是非強迫性的,他有執行的權利,也有放棄的權利;而對期權賣方具有強迫性。在美式期權中,期權的買方可在期權合約有效期內任何一個交易日要求履行期權合約,而在歐式期權交易中,買方只有在期權合約履行日期到來時,才能要求履行期權合約。
二、交易內容不同 在交易的內容上,期貨交易是在未來遠期支付一定數量和等級的實物商品的標准化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是權利,即在未來某一段時間內按敲定的價格,買賣某種標的物的權利。
三、交割價格不同 期貨到期交割的價格是競價形成,這個價格的形成來自市場上所有參與者對該合約標的物到期日價格的預期,交易各方注意的焦點就在這個預期價格上;而期權到期交割的價格在期權合約推出上市時就按規定敲定,不易更改的,是合約的一個常量,標准化合約的惟一變數是期權權利金,交易雙方注意的焦點就在這個權利金上。
四、保證金的規定不同 在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的履約保證金;而在期權交易中,買方不需要交納保證金,因為他的最大風險是權利金,所以只需交納權利金,但賣方必須存入一筆保證金,必要時須追加保證金。
五、價格風險不同 在期貨交易中,交易雙方所承擔的價格風險是無限的。而在期權交易中,期權買方的虧損是有限的,虧損不會超過權利金,而盈利則可能是無限的——在購買看漲期權的情況下;也可能是有限的——在購買看跌期權的情況下。而期權賣方的虧損可能是無限的——在出售看漲期權的情況下;也可能是有限的——在出售看跌期權的情況下;而盈利則是有限的——僅以期權買方所支付的權利金為限。
六、獲利機會不同 在期貨交易中,做套期保值就意味著保值者放棄了當市場價格出現對自己有利時獲利的機會,做投機交易則意味著既可獲厚利,又可能損失慘重。但在期權交易中,由於期權的買方可以行使其買進或賣出期貨合約的權利,也可放棄這一權利,所以,對買方來說,做期權交易的盈利機會就比較大,如果在套期保值交易和投機交易中配合使用期權交易,無疑會增加盈利的機會。
七、交割方式不同 期貨交易的商品或資產,除非在未到期前賣掉期貨合約,否則到期必須交割;而期權交易在到期日可以不交割,致使期權合約過期作廢。
八、標的物交割價格決定不同 在期貨合約中,標的物的交割價格(即期貨價格)由於市場的供需雙方力量強弱不定而隨時在變化。在期權合約中,標的物的敲定價格則由交易所決定,交易者選擇。
九、合約種類數不同 期貨價格由市場決定,在任一時間僅能有一種期貨價格,故在創造合約種類時,僅有交割月份的變化;期權的敲定價格雖由交易所決定,但在任一時間,可能有多種不同敲定價格的合約存在,再搭配不同的交割月份,便可產生數倍於期貨合約種類數的期權合約
3. 某投資者在期貨市場上對某份期貨合約持看跌的態度,於是他做空交易。如果他想通過期權交易對期貨市場的交
期貨空 期權看漲 一多一空 對沖操作 降低風險 期貨如果跌 期權你會虧 但是看漲期權損失有限獲利無限 就是如果期貨市場持續下跌的話 你期權虧損的部分鎖定的 是預選就明確地 如果期貨合約上漲 那看漲期權盈利 可以對沖你期貨的虧損 答案沒有問題
4. 期貨和期權交易實例,簡單明了點的!
期貨是與人簽訂買賣合約,到期必須履約(或對沖);
期權是買了一個買賣權力,到期可以行權(有利時),也可以放棄行權(無利時)。
期貨:例如目前大米2元一斤,您看漲,可以與人簽訂一份買入合約(需要交納保證金),約定您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用2元買入大米,如果大米價格漲了,您就賺了,跌了,您就賠了,到期不管您賺賠,必須履約(或對沖)。
期權:例如目前大米2元一斤,您看漲,可以與人買入一個期權(需要交付權利金,假設是0.1元),規定您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用2元買入大米,如果大米價格漲到2.1元以上,您就賺了,可以行權。如果價格是在2元以上,2.1元以下,您賠了部分的權利金,可以行權,如果跌到2元以下,您就賠了權利金,可以不行權。
5. 如何利用遠期期貨期權交易來規避風險
如果你是生產商,你生產的產品預計未來價格可能下跌,你就可以在期貨上以現在的價格賣出去與現貨一樣數量\品質的期貨合約,到交割月份進行實物交割,以提前鎖定利潤;或對沖平倉以獲得的利潤彌補現貨的損失.反之一樣!如果你是加工商,預計原料價格未來可能上漲,你就可以在期貨上以現在的價格買入與現貨一樣數量\品質的期貨合約,以彌補原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損失!
6. 期貨期權
期貨貿易就是以現在的價格買未來的貨;
期權貿易就是以約定的價格選擇買不買未來的貨;
現貨貿易就是以現在的價格買現在的貨。
不知道是不是太通俗了點,與定義有不完全包容的地方,見諒。
7. 就是期貨期權交易的選修課作業,我不太懂,有沒有人幫幫忙,不用寫太多,告訴我大致內容就好,我自己可以
這個題目出的有點問題,1,是50ETF,不是ETE,2,什麼叫「合約參考時間為2015年12月18日?」抱歉,真實世界裡沒有這個提法。我只能理解為,題目給的期權到期日是2015年12月18日(但真實世界裡這個也是錯的,期權是每個月的第四個星期三到期,12月18日是第三個星期五,是股指期貨到期時間),3,居然沒有給T型報價板,光給了個標的走勢?4,「進行50ETF價格走勢認購期權與認沽期權的操作研究」?也就是只考慮方向性交易嗎?一個高大上的期權瞬間變成了期貨2.0了。
好吧,吐槽完畢,讓我穿越回一個學生,完成這道題
鑒於題目假設的期權到期日是2015年12月18日,那麼自12月4日到12月18日還有14天(10個交易日)
1、
買入2300認購期權+賣出2600認購期權
好了,就先這樣吧
8. 解釋一下:現貨交易、期貨交易、信用交易、期權交易、易貨交易等的含義、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舉例說明
先簡單解釋一下:
現貨交易就是要有現實產品為標的的交易,合約到期一般要進行交割;期貨交易以期貨合同為交易對象,合約到期進行交割的很少;信用交易就是借貸交易,即賒購;期權交易以選擇合約交割是否進行的權利為交易對象,買賣的是一種權利;易貨交易簡單說就是物物交易。
含義,聯系,區別詳細的介紹隨便找一本《貨幣銀行學》上都有。
9. 利用期貨、期權進行市場風險管理有哪些不同
1、保證金與權利金
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均要交納交易保證金,但買賣雙方都不必向對方支付費用。期權交易中,買方支付權利金,但不交納保證金。賣方收到權利金,但要交納保證金。
2、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
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具有合約規定的對等的權利和義務。期權交易中,買方有以合約規定的價格是否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權利,而賣方則有被動履約的義務。一旦買方提出執行,賣方則必須以履約的方式了結其期權部位。
3、買賣雙方的盈虧結構
期貨交易中,隨著期貨價格的變化,買賣雙方都面臨著無限的盈與虧。期權交易中,買方潛在盈利是不確定的,但虧損卻是有限的,最大風險是確定的;相反,賣方的收益是有限的,潛在的虧損卻是不確定的。
4、合約數量
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只有交割月份的差異,數量固定而有限。期權交易中,期權合約不但有月份的差異,還有執行價格、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的差異。不但如此,隨著期貨價格的波動,還要掛出新的執行價格的期權合約,因此期權合約的數量較多。
期權與期貨各具優點與缺點。期權的好處在於風險限制特性,但卻需要投資者付出權利金成本,只有在標的物價格的變動彌補權利金後才能獲利。但是,期權的出現,無論是在投資機會或是風險管理方面,都給具有不同需求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加靈活的選擇。
5、部位了結的方式
期貨交易中,投資者可以平倉或進行實物交割的方式了結期貨交易。期權交易中,投資者了結其部位的方式包括三種:平倉、執行或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