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能引導現貨原因
『壹』 股指期貨如何影響現貨市場
股指期貨上市前後,股市的資金流向會發生變化。上市前,股市會產生資金流出效應,小部分資金會流向期貨市場,導致上市前股票市場震盪,但影響時間不會持續太久。之前創業板上市之前曾發生過類似情況,創業板上市前因股市資金流向創業板,引發股市短期回調。股指期貨上市後,由於其所具有的對沖股市系統性風險的功能,降低了股票市場的投資風險,從而吸引低風險資金大量進入股市。像社保、保險資金進入股票市場的比例很可能會提高。最終,在股指期貨上市前後,股市資金將呈現先流出後增加的流向。
『貳』 股指期貨怎樣交易,與現貨價格有什麼關系
一個完整的股指期貨交易流程包括開戶、下單、結算、平倉或交割四個環節。具體為:
(1)開戶:客戶參與股指期貨交易,需要與符合規定的期貨公司簽署風險揭示書和期貨經紀合同,並開立期貨賬戶。
(2)下單:指客戶在每筆交易前向期貨公司下達交易指令,說明擬買賣合約的種類、方向、數量、價格等的行為。
(3)結算:結算是指根據交易結果和中金所有關規定對會員或客戶的交易保證金、盈虧、手續費及其它有關款項進行計算、劃撥的業務活動。
(4)平倉或交割:平倉是指客戶通過買入或者賣出與其所持有的股指期貨合約的品種、數量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合約,以此了結期貨交易的行為。股指期貨合約採用現金交割方式。股指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收市後,交易所以交割結算價為基準,劃付持倉雙方的盈虧,了結所有未平倉合約。
期貨做的是將來的價格,期貨價格先於現貨價格
期貨具有價格發現功能,可以說現貨價格跟著期貨價格走。
期貨價格影響包括;現貨價格,需求,產量,經濟政策影響多方面因素,不能單單看現貨的變化去炒期貨。
總之期貨是買賣將來的東西,可以預測出該商品的將來價格走勢,為將來的現貨定價。
『叄』 股票是融資,那進行股指期貨交易的目的是什麼股指期貨是否能套期保值,如果能的話,所謂的現貨又在哪裡
股指期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套期保值,而所謂現貨則是參與股指計算的指標股。
『肆』 股指期貨會如何影響股市現貨價格可以如何操縱股市
先說一個規則,股指期貨的最終結算(交割)價格,是由現貨指數決定的。比如,在交割日,假如股指期貨的交易點位是3800點,而滬深300指數此時的位置是3700點,多空雙方最終的結算價格是滬深300的3700點,而不是期指的3800點。
於是乎,在最後交割之前,期指的價格一定會與標的指數一致,上述3800點與3700點的基差是不可能出現的。這就是「期指收斂於現貨」現象。換言之,無論期指怎樣炒,到了最後,期指和指數一定會走到一起。
這就產生了套利的機會。假如期指的價格和指數出現偏差,投資者可以在高的那一方賣出,在低的那一方買入,從而獲得無風險的差價。
由於套利機制,期指和現貨就實時連接在一起。兩個市場的能量相互傳遞,互不可分。
如果操縱市場,操縱指數就可以改變期指的價格,操作期指也可以改變指數的位置。最簡單的操作是拉抬某隻權重股,從而引發大盤上漲,進而引起期指和指數聯動上漲,那個操縱者可以事前在期指上開多倉,從而獲利。
但操作市場做過了頭,會引起管理層打擊。期指就4個合約,找個壞蛋很容易。
『伍』 股指期貨升貼水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股指期貨升貼水實質上反映的是期現基差。一般來說,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地點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同種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貨合約價格之差。理論上認為,期貨價格是市場對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由於影響因素的相近,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往往表現出同升同降的關系;但影響因素又不完全相同,因而兩者的變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這會導致期貨升貼水水平,也就是基差水平的變化。在股指期貨市場上,股指期貨基差=股指期貨價格-現貨指數價格。
期指升貼水的計算
就同一市場而言,不同時期的基差理論上應充分反映著持有成本,即持有成本的那部分基差是隨著時間而變動的,離期貨合約到期的時間越長,持有成本就越大,而當非常接近合約的到期日時,就某地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而言必然相近或相等,升貼水指的正是這種基差變化。
當股指期貨價格高於現貨指數價格時,股指期貨處於升水,基差為正;反之,股指期貨處於貼水,基差為負。因此,基差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實際運行變化的動態指標。
期指升貼水變化因素
什麼導致了股指期貨升貼水的變化呢?這可以結合其理論價格來理解。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是基於持有成本推導而來,所謂持有成本是指投資者持有現貨資產至期貨合約到期日必須支付的凈成本,即融資成本減去期內分紅。
以F表示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S表示現貨資產的市場價格,r表示融資年利率,d表示持有現貨資產而取得的年收益率,t表示距合約到期的天數,在單利計息的情況下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可以表示為:F(t,T)=S(t)+S(t)·(r-d)·(T-t)/365= S(t)[1+(r-d)·(T-t)/365]。
期指升貼水=期指價格-現貨價格=(期指市場價格-期指理論價格)+(期指理論價格-現貨價格)。其中,前一部分源於投資者對股指期貨價格的高估或低估,可以稱為價值基差,主要由市場行為、市場情緒所致;後一部分可以稱為理論基差,主要來源於持有成本(不考慮交易成本等),主要影響因素有融資成本、期內分紅、距離到期的時間。
在正常情況下,在合約到期前理論基差必然存在,而價值基差不一定存在,價值基差絕對值越小,波動率越小,代表市場有效性越高。故總體而言,正是股市分紅、融資成本、距離到期日的時間、市場情緒等四大原因引起了期指升貼水的變化。
對套期保值影響幾何
基差的變化對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從套期保值的原理不難看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是用基差風險替代了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之初與結束套期保值之時基差沒有發生變化,就可能實現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者在交易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基差的變化,並選擇有利的時機完成交易。
同時,由於基差的變動比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各自本身要相對穩定一些,這就為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基差的變化主要受制於持有成本,這也比直接觀察期貨價格或現貨價格的變化方便得多。
『陸』 股指期貨價格的與股指現貨價格的關系
假如在股指期貨合約成交後股票現貨市場價格下跌,並一直持續到交割月,股指期貨合約價格也會隨之下跌,並且下降幅度至少和股指現貨價格的降幅一致。否則,即在股指現貨價格下降時,股指期貨價格雖然下降,但幅度小於股指現貨價格的降幅,那麼股指期現價差就會大於持有成本,套利者就會在股指期貨市場上賣出期貨合約,同時在股指現貨市場上買入現貨股票並持有到期貨合約的交割月份賣出,這種套利活動會持續到股指期貨價格隨現貨價格的下跌而下跌,降幅至少與股指現貨價格下降相同為止。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一般性結論:在正向市場上,如果股指現貨價格下降,股指期貨價格也下降,而且因為股指期貨價格原本比股指現貨價格高,所以降幅更大,直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收斂一致。同樣,在正向市場上,如果股票現貨價格上升,股指期貨價格也上升,但升幅小於現貨價格,到交割月份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合二為一。
若股指現貨價格高於股指期貨價格,這時交割月份較近的合約價格高於交割月份較遠的合約價格。我們把這種市場稱作逆轉市場或反向市場。之所以出現這種市場是因為近期對股票現貨的需求非常迫切,遠大於近期供給量;同時預計將來股票現貨的供給會大幅度增加;總之,反向市場的出現是由於人們對股票現貨商品的需求過於迫切,股票現貨價格再高也在所不惜,從而造成股票現貨價格劇升。這種價格關系並非意味著持有現貨沒有持有成本的支出,只要持有現貨並儲存到未來某一時期,持有成本的支出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在反向市場上,由於市場對現貨及近期期貨需求迫切,購買者願意承擔、吸收全部持有成本而已;在反向市場上,隨著時間的推進,股指現貨價格與股指期貨價格如同在正向市場上一樣,會逐步接近趨同,到交割月份收斂一致。
總之,因為股指期貨價格是未來某一時間上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流逝,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股指期貨價格就會趨向於股指現貨交割價格。如果臨近合約到期時,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出現超過交易成本的價差時,交易者必然會抓住機會進行套利交易,使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漸趨一致。
股指期貨價格與股指現貨價格具有趨同性,但在趨同之前,存在一個時間差。股票指數期貨與股指現貨價格的時間差是指股票指數期貨與現貨價格的變動在時間上不同步的現象。一般而言,股指期貨價格的變動超前於股票現貨價格的變動。
出現這種現象有如下原因:
(1)小盤股的交易較小。
(2)現貨市場交易的高成本。
(3)較低的期貨保證金。
總之,除了期貨價格變動本身具有的超前性外,由期貨交易的低成本和高效益所決定的期貨交易的充分性也是股票指數期貨與現貨價格時間差形成的原因。
『柒』 股指期貨怎樣影響股市現貨價格
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市場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有弄清這些聯系,投資者才能勝券在握。
首先,來看股指期貨對現貨股票市場的影響。
現貨指數成分股的價格波動和成交量都相應增加股指期貨的套保和期現套利策略,都需構建現貨股票組合。並且,該股票組合走勢須與現貨股票指數具有很強的相關性。由滬深300(3469.066,-261.94,-7.02%)指數的計算方法可知,指數成分股中大盤藍籌股所佔權重較高,其與滬深300指數之間的相關性明顯高於小盤股。因此,構建股票組合時,大盤藍籌股將成為機構重點持倉對象。由此推斷,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後,大盤藍籌股價格和成交量波動都會明顯增加。
價值投資將成為市場主要的投資理念股指期貨推出後,投資者可利用股指期貨套保來對沖其股票組合的系統性風險。這樣,投資者就可以放心持有其現貨股票,不會因為現貨股票市場的短期調整而拋售股票。股票持倉時間的延長,將使投資者更多的關注具有高成長性和業績優良的股票,從而使價值投資理念成為市場的投資主流。
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將影響現貨市場股指期貨價格在到期日,須和現貨指數價格趨同一致。因此,其後結算價是由現貨指數按一定方法計算所得。這種結算方式,會使現貨指數成分股的價格和成交量在到期日產生劇烈波動。而波動程度的大小,將取決於股指期貨後結算價的計算方法和標的指數成分股構成的復雜程度。由於滬深300指數期貨成分股較多,並且後結算價結算時間較長,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將會較小。即便A股市場出現了到期日暴漲或暴跌效應,投資者也不必恐慌,應以不變應萬變。到期日過後,股指又會趨於平穩。
股指期貨將助漲助跌現貨股指股指期貨價格通過套期保值策略和期現套利策略,向現貨指數傳遞漲跌。當股票市場整體下跌時,投資者就會賣出股指期貨套保,從而使股指期貨下跌速度快於股票指數。當兩者之間價差超過無套利區間時,期現套利盤就會買入股指期貨,並同時賣出股票,而股票的拋單又引發股票指數加速下跌。這種期現市場的價格傳遞,就是股指期貨價格助跌股票指數的根本原因。而程序化交易又將這種價格傳遞速度顯著提高,從而使股指期貨成為股市暴跌的替罪羊。反之,股指期貨也會通過價格傳遞來助漲現貨指數。
從上述四個方面可見,股指期貨推出前對股市的影響顯而易見。至於推出後股市走向,將取決於市場系統性風險高低。如果股市系統性風險過高,股指期貨將助跌現貨指數;如果股市系統性風險較小,在中國經濟和股市長期向好的背景下,股指期貨將助漲現貨指數。通俗地講,熊市助跌,牛市助漲。
『捌』 現貨和股指期貨有關聯嗎
首先,來看股指期貨對現貨股票市場的影響。
現貨指數成分股的價格波動和成交量都相應增加股指期貨的套保和期現套利策略,都需構建現貨股票組合。並且,該股票組合走勢須與現貨股票指數具有很強的相關性。由滬深300(3469.066,-261.94,-7.02%)指數的計算方法可知,指數成分股中大盤藍籌股所佔權重較高,其與滬深300指數之間的相關性明顯高於小盤股。因此,構建股票組合時,大盤藍籌股將成為機構重點持倉對象。由此推斷,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後,大盤藍籌股價格和成交量波動都會明顯增加。
價值投資將成為市場主要的投資理念股指期貨推出後,投資者可利用股指期貨套保來對沖其股票組合的系統性風險。這樣,投資者就可以放心持有其現貨股票,不會因為現貨股票市場的短期調整而拋售股票。股票持倉時間的延長,將使投資者更多的關注具有高成長性和業績優良的股票,從而使價值投資理念成為市場的投資主流。
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將影響現貨市場股指期貨價格在到期日,須和現貨指數價格趨同一致。因此,其後結算價是由現貨指數按一定方法計算所得。這種結算方式,會使現貨指數成分股的價格和成交量在到期日產生劇烈波動。而波動程度的大小,將取決於股指期貨後結算價的計算方法和標的指數成分股構成的復雜程度。由於滬深300指數期貨成分股較多,並且後結算價結算時間較長,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將會較小。即便A股市場出現了到期日暴漲或暴跌效應,投資者也不必恐慌,應以不變應萬變。到期日過後,股指又會趨於平穩。
股指期貨將助漲助跌現貨股指股指期貨價格通過套期保值策略和期現套利策略,向現貨指數傳遞漲跌。當股票市場整體下跌時,投資者就會賣出股指期貨套保,從而使股指期貨下跌速度快於股票指數。當兩者之間價差超過無套利區間時,期現套利盤就會買入股指期貨,並同時賣出股票,而股票的拋單又引發股票指數加速下跌。這種期現市場的價格傳遞,就是股指期貨價格助跌股票指數的根本原因。而程序化交易又將這種價格傳遞速度顯著提高,從而使股指期貨成為股市暴跌的替罪羊。反之,股指期貨也會通過價格傳遞來助漲現貨指數。
從上述四個方面可見,股指期貨推出前對股市的影響顯而易見。至於推出後股市走向,將取決於市場系統性風險高低。如果股市系統性風險過高,股指期貨將助跌現貨指數;如果股市系統性風險較小,在中國經濟和股市長期向好的背景下,股指期貨將助漲現貨指數。通俗地講,熊市助跌,牛市助漲。
其次,來看股指期貨對現貨股票市場的沖擊:
平抑股票市場泡沫推出指數期貨的意圖不外乎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尤其是給基金為主的機構們提供一個套期保值工具,從而緩解目前的單向做多心理,平抑越積越大的市場泡沫和由此導致的風險。
指數期貨是雙刃劍推出指數期貨是完善市場交易機制的必經之路。但指數期貨推出的作用其實並不是單方向,而是雙向的,可稱之為一把雙刃劍。從金融史的發展來看,股指期貨既可以作為套期保值的工具,同時也可成為投機者的工具。
股指期貨規避股市系統性風險股指期貨有做空機制,可規避股市下跌系統性風險,但也可能成為投機工具。如高盛首席財務官薩拉·史密斯曾表示:在2007年大部分時間里,高盛利用衍生工具在抵押貸款市場上保持凈空頭地位,因而從抵押貸款市場的熊市中獲利。國際炒家顯然是依仗指數期貨的杠桿效應,不計成本的拋空大獲其利。而另一方面,境外資金也曾大幅推高港股指數,在利用港股指數期貨獲取暴利的同時助推泡沫發展。
總體上,指數期貨一方面提供做空機制,改變單邊市的不合理狀況。但其本身的杠桿效應,也很容易成為投機者操控的目標。對中小投資者而言,指數期貨更是一個新生工具,必須弄懂了才出手。
『玖』 請問股指期貨是如何引領大盤下跌
我不是專家,我只是一名股指期貨交易員,我只想用我的理解來告訴你一些東西。我看到很多人都在抨擊股指期貨,甚至有報紙都出來說是股指期貨的出台,有人幕後操作導致大盤加劇下跌,有人好從中牟利。我不能否認股指期貨推出後大盤持續下跌這個事實,但是有一點,我們得看看大盤為什麼下跌?股指期貨有沒有這個能力帶動大盤下跌。股指期貨到現在為止開戶人數不到4W戶,而且從成交量上來看不少開戶了的人還處於觀望姿態,畢竟這個玩的不是小錢,最近期的合約06成交量才32萬,別的3個加起來不到2萬,股指期貨不是實體經濟,如果說這點量就能帶動大盤下跌,在我看來是痴人說夢。股指期貨存在的意義本來就是保值和套利為主,這2個結合何以維持盤面的穩定,大盤隨便往什麼走都不至於過火,畢竟,股指期貨只是個穩定劑,但是國內的股指期貨才出來,並不穩定,做套利的人倒成了多數,大多數人看到跌就做跌的想法也可以理解,畢竟人家不想賺什麼遠期的大錢,中國人都是現實的。有人說股指出來大盤就一直跌,不錯,但是這個是因為股指的原因嗎?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家出台的新的房產政策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畢竟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支柱(也就中國才會有這樣的行業變成經濟支柱),股市下跌難以避免,股指,只不過是受害者而已。也許有人說有人在操作股指的行情,但是事實是不可能的,股指期貨有很多規定,例如單個合約持倉量不能超過200手,200手不過是3000萬左右的資金,你覺得3000萬資金能影響行情嗎?事實是不可能的。雖說我基本承認基金,券商,機構,證監會基本不會干什麼人事,但是股指這塊還是無辜的,關鍵是成交量不到一定程度,人家覺得參與了就像大魚進了小池子一樣,翻不開身子。
我講上面這些看似和樓主的問題不相關,但是其實已經也可解釋了,你不要在那裡研究說幾分鍾之內股指的走勢對期貨,大盤等有什麼影響,我何以說你這么做是在鑽牛角尖,我是股指期貨日內短線交易員,我對大盤和股指之間的走勢一直很關注,對單子和走勢的敏感程度很高,但是事實是兩者之間只是有些同步性而已,沒什麼先後可言,你說打10000手會不會上去?我告訴你06合約肯定會上去,會上的很高,但是你不可能打那麼多手,有錢也沒用,手數限制了,200手。影響期貨短期走勢的確實是點位上多頭和空頭強弱的較量,但是影響的也就當下合約的短時間的走勢而已,要說會影響波及到別的,完全不可能。
『拾』 股指期貨市場對於現貨市場具有怎樣的關系
(版權所有)
第一個問題:期貨指數和300指數的差異主要是因為期貨指數是處於高度活躍的投機市場,波動很大,由於多空雙方對未來行情的分歧,必不可能完全和300指數相同。只有在交割的時候二者才會一致。(在不考慮交割成本的前提下)
第二個問題:下載一個期貨行情軟體,利用軟體的分析功能可以對300指數和期貨指數進行分析,特別是套利功能。(如:一般常用的博弈大師、文華財經)
第三個問題:300隻權重股都對期貨指數有影響,但是權重不同影響程度不同。比如,銀行板塊的幾大銀行對期貨指數的影響比較大。
股指期貨只存在理論上的操縱,實際在運行中以及參考國外的成熟經驗,期指正常情況下幾乎無法操縱,這主要得益於金融期貨現金交割的特點決定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除外)。
國內的滬深300指數期貨起點高,監管嚴,在設置之初就充分考慮到被操縱的可能性。交易所採取了大戶報告制度和持倉限額等制度對操縱行為無處遁形。所以只要不是期貨交易所故意違法,合法監管,一般是無法操縱市場的。
第四個問題:理論上期指可以引導300指數的未來走勢,300指數是期指變動的基礎。但是在實際中,由於國內期指起步晚,成交、持倉額還比較小,實際是300指數引導期貨指數的走勢。現在二者已經相互引導,最終期貨指數將指引300指數以及整個股票市場的走勢。
第五個問題:期貨指數和300指數的走勢幾乎相同,因為是建立在300指數的指數期貨,交割的標的物就是300指數。在一般情況,二者會有一定的差異,有時會升水有時貼水,但是在每月第三個周五下午交割的時候二者肯定相同。(考慮到成本等會有極小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