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主力合約在跌其他月份漲
『壹』 期貨交易中主力合約下跌次主力合約狂漲應該真么做
商品交易主要是主力合約為主,主力合約只有一個,持倉量最大的就是主力合約,選擇持倉量最大的交易,別的合約一般是出貨。
『貳』 期貨主力合約(連續數據)的月與月之間的換月時間
豆一連續指的是離交割最近的月份,現在看就是指的1103的行情,因為期貨合約只有未來日期的,過期的合約就會沒有了,要看過去的行情怎麼辦,就是看連續。他並不是合約。1101指的是11年1月,這張合約的交割時間是1月份的中旬,具體日期每個品種都不一樣,到期後沒有平倉有交割資質的辦理交割,沒有交割資質的就會強行平倉不會移到下個合約里。他們之間不存在轉換。因為這些合約都是提前一年就有了,而且也有交易的,所以到合約到期就不存在了,
『叄』 為什麼期貨正向市場遠期月份合約漲得比近期月份小,卻跌得比近期大呢
很簡單的,不是所有的期貨合約 近強遠弱 也有遠強近弱的。比如現在的 螺紋鋼 近月1001就是很弱。遠月1002漲的很多.如果庫存比較多,近月因為臨近交割月,那現貨比較多,近月也就是漲不動了。
『肆』 什麼時候會出現期貨近月跌停,遠月漲停的情況
有過這種情況,比如農產品期貨,因為有保質期的,若交割倉庫里的倉單馬上要過期(可以賣到現貨市場,但不能進行交割)的話,持有倉單的現貨商就會盡可能地拋出,造成近月價格暴跌乃至跌停板。
而遠月合約由於種植、季節等因素使得交易者認為價格偏低,也可能出現漲停板。但此類極端事件很少發生的,並且也不具有代表性。尤其是遠月合約在交易者很少的情況下,是很容易被打成漲跌停板的。
『伍』 為什麼期貨的同一個品種的不同合約之間漲跌幅差異有時候會很大呢
一般來說近月主力合約和現貨的聯動性比較大
其他合約可能成交量和持倉量比較小,資金池子比較小,一定資金量的操作可能會對其價格構成很大影響,而主力合約成交和持倉太大,一般大筆資金步入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
『陸』 期貨主力合約切換問題
「主力合約」的意思是當月期中持倉量和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約定束成是如此,實際上移倉的時候,常常會有兩個合約的成交都較大。而且這兩個合約有時候還會「輪漲」或者「輪跌」,我常常利用這一點,在不同合約上進行交易。此外,也可以進行跨月套利。人們在主力合約上交易的原因是主力合約成交量大,容易成交,波動也大,容易獲利。而且主力合約常常離當月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可以做長線,也可以做短線。所以有主力合約和非主力合約之分。
「主力合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移動。如過一個交割月後,主力合約就會推移到下一個月期的合約上。我們操作上也會相應移倉。換到新的主力合約上去操作。所以主力合約不是指哪一個合約,而是應該理解為:「最活躍的那個合約」。
一種是指數編製法,如文華財經,就是將各合約的價格,以成交量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出來的價格,這種方法也是記錄歷史價格的一種方式。筆者個人的經驗,這種方式更科學一些,我有一個交易規則就是:分析用指數,交易看主力。即分析走勢上,看指數,操作上,在主力上建倉、設置止損等。
『柒』 期貨主力持倉增加,期價下跌是何原因
影響期貨價格的變動是要考慮很多因素的,主力持倉量是可參考的數據之一。更多的可以考慮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說該品種是否有季節性因素在影響其價格波動。
『捌』 期貨合約不同月份價格之間的關系
影響期貨月份之間的價差主要因素:
倉儲費用:後一個合約相對前一個合約,在同一生產季節的情況下,倉儲費用增加了;
品質: 對於新季的農產品,容易水份較多,而後一個月份的相對水份少;
季節因素:商品需求的旺淡季
就想到這些了,呵呵.
在一般情況下,兩個月份會有一個合理的價差,利用這個價差可以做套利.
『玖』 期貨主力換月對價格的影響
同月份合約走勢是「隔年銜接」的。
比如:銅0809交割後,接下來的走勢是銅1009合約的走勢。如果CU1009上市後價格和銅0809交割時的價格相差很大,就會出現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