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期貨合約套利交易實驗報告
Ⅰ 高硫燃料油期貨遠月合約會退市廢除嗎
不會,各有所需!低硫燃料油雖然上市交易,但低硫燃料油屬於上海能源交易中心特殊品種並且國際化「引進境外交易者」。
根據硫含量的高低,船用殘渣燃料油可以分為高硫燃料油(HSFO)、低硫燃料油(LSFO)和超低硫燃料油(ULSFO),高硫燃料油的硫含量達到3.50%m/m甚至4.50%m/m或以上,低硫燃料油一般為0.50%m/m以下,超低硫燃料油一般為0.10%m/m 以下。
上海期貨交易所 燃料油期貨合約的交易標的為硫含量不大於3.50%m/m的RMG380船用燃料油。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低硫燃料油期貨合約的交易標的為硫含量不大於0.50%m/m的低硫船用燃料油。
2018年7月16日上期所保稅380燃料油期貨合約掛牌交易,目前市場整體運行平穩,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功能發揮良好。保稅 380燃料油期貨採用「凈價交易、保稅交割」的模式,為低硫燃料油期貨的上市提供了經驗與基礎。2020年全球限硫令正式實施後,低硫燃料油成為國際主流產品,而高硫燃料油適用於安裝了洗滌塔的船舶,同時也可以用於發電和工業煉化。
Ⅱ 買原油期貨,同時賣汽油期貨和燃料油期貨是什麼套利
這個是原料與成品間的套利
Ⅲ 什麼是燃油期貨
一、品種特性
燃料油也叫重油、渣油,為黑褐色粘稠狀可燃液體,粘度適中,燃料性能好,發熱量大。用於鍋爐燃料,霧化性良好,燃料完全,積炭及灰少,腐蝕性小。閃點較高,存儲及使用較安全。
燃料油是原油煉制出的成品油中的一種,廣泛用於船舶鍋爐燃料、加熱爐燃料、冶金爐和其它工業爐燃料。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殘渣油和直餾殘渣油製成的,其特點是粘度大,含非烴化合物、膠質、瀝青質多。燃料油主要技術指標有粘度、含硫量、閃點、水、灰分、和機械雜質。
二、燃料油的分類
燃料油作為煉油工藝過程中的最後一種品種,產品質量控制有著較強的特殊性。最終燃料油產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種、加工工藝、加工深度等許多因素的制約。根據不同的標准,燃料油可以進行一下分類:
1、根據出廠時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廠環節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於煉廠生產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廠環節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根據加工工藝流程,燃料油可以分為常壓重油、減壓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常壓重油指煉廠常壓裝置分餾出的重油;減壓重油指煉廠減壓裝置分餾出的重油;催化重油指煉廠催化、裂化裝置分餾出的重油(俗稱油漿);混合重油一般指減壓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
3、根據用途,燃料油可以分為船用燃料油和爐用燃料油(重油)及其它燃料油。
三、我國現行燃料油標准
為了與國際接軌,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與1996年參照國際上使用的燃料油標准: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標准ASTMD396-92燃料油標准,制定了我國的行業標准SH/T0356-1996。
1號和2號是餾分燃料油,適用於家用或工業小型燃燒器上使用。4號輕和4號燃料油是重質餾分燃料油或是餾分燃料油與殘渣燃料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5號輕、5號重、6號和7號是粘度和餾程范圍遞增的殘渣燃料油,為了裝卸和正常霧化,在溫度低時一般都需要預熱。我國使用最多的是5號輕、5號重、6號和7號燃料油。
新標准中5號-7號燃料油粘度控制和分牌號是按100℃運動粘度來劃分的,國外進口的燃料油基本是按50℃運動粘度分類,它們是50℃運動粘度≥180mm2/s和50℃運動粘度≥380mm2/s兩大類。
四、燃料油的主要用途
我國燃料油消費的主要方式是以燃燒加熱為主,少量用於制氣原料,具有較強的節約和替代潛力。同時,我國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很多大型煤礦生產能力未充分發揮。從我國石油供需情況看,工業用油占石油消費量的一半,其中燃料油又占工業用油的35%,因此,我國減少工業用油的重點將放在燃料油替代方面,是緩解我國石油消費過快增長的有效途徑。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燃料油消費主要是用作燒油,主要集中在發電、交通運輸、冶金、化工、輕工等行業。其中電力行業的用量最大,占消費總量的32%;其次是石化行業,主要用於化肥原料和石化企業的燃料,占消費總量的25%;第三是交通運輸行業,主要是船舶燃料,占消費總量的22%;近年來需求增加最多的是建材和輕工行業(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器皿、建築及生活陶瓷等製造企業),占消費總量的14%;鋼鐵部門的燃料油消費佔全部消費量的比例為7%左右
各行業燃料油的主要用途如下:
電力行業的燃料油消費主要用於兩個方面:一是燃油發電、供熱機組,二是燃煤機組的點火、助燃和穩燃用油。雖然整個電力行業中燃油機組裝機容量只有1700萬千瓦,僅占整個裝機容量的5.7%,但卻消耗了32%的燃料油消費量。
石油化工行業的燃料油使用主要為自備電廠的發電、油田生活採暖、煉油廠生產工藝用熱、化肥廠生產用原料和燃料以及其他化工生產。
建材行業消耗的燃料油主要用於平板玻璃和建築衛生陶瓷的生產,隨著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一部分高檔產品生產將會逐步轉向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為燃料。
鋼鐵行業消費的燃料油主要用於加熱爐、自備電廠發電供熱和耐火材料等方面。
化工行業耗油主要用於化肥、炭黑、原油加工和化學品生產供熱。
我國燃料油的主要消費地區集中在華南、華東地區,佔全國消費總量的71%左右。另外,東北佔14%、華北佔10%、華中佔5%。華南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占該地區消費量的80%。華東主要是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占該地區消費量的72%。
Ⅳ 燃油期貨的總結
由此看出,我國燃料油期貨交易風險與其他國際市場的石油期貨相比,甚至與我國的其他的期貨品種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簡單套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經驗,或者直接套用我國其他期貨品種的風險管理方法來進行燃料油期貨交易的風險控制,顯然是有偏誤的。 在期貨市場上,每當有新品種上市,交易所往往都會大費周折地調研籌備,期貨公司招兵買馬布局分析師嚴陣以對,而現貨商則磨刀霍霍找到了套利的機會。但如果市場成交量不活躍,沒有投機者的參與作為市場潤滑劑,一切都是白費。
燃料油期貨首次出現了所有合約零成交的慘淡景象。燃料油期貨流動性枯竭只是幾個大合約品種的一個縮影。不少大合約品種交易量持續低迷,鉛、焦炭、甲醇的成交量都不盡如人意,在流動性枯竭邊緣徘徊。 2011年,上期所將燃料油期貨合約的標的由發電用油調整為船用油,以適應船用燃料油大幅增長的需求,同時決定將交易單位從每手10噸修訂為每手50噸,交割單位從10手(100噸)修訂為50噸。修訂後的燃料油期貨合約自FU1202合約開始執行,從此燃料油進入了大合約行列。
上海中期期貨總裁助理吳君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采訪時表示:「燃料油所有合約零成交,與之前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合約調整有一定關系。這阻礙了一些小型投資者的介入。此外,這些年燃料油產業鏈本身的現貨交易活躍度也有很大的下降,這也會影響到期貨市場,很難說零成交是由合約變大這單一原因引發的。」
吳君認為:「中國市場還很不成熟,以散戶為主體的市場結構短時間內還改變不了,合約的規模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參與者的人數。但是,市場接受度也是不可忽視的一方面。股指期貨,它也是大合約,但是參與主體比較廣,這和市場的基礎有關。股指期貨面對的是整個證券市場,而甲醇、燃料油麵對的是某個現貨產業的市場,商品期貨資金密集度沒那麼高。合約的規模是一方面,市場本身的規模起到更決定性的作用。銅、黃金合約也不小,但是他們的市場相對比較大一些。」
事實上,一些小合約也會因為重復設計而被冷落,如螺紋鋼與線材、強麥與硬麥、豆一與豆二,大合約並不是成交清淡的關鍵原因。 職業投資者管洪志表示,燃料油本來波動情況就不是很好,變成大合約以後資金使用率降低,波動也小,所以沒什麼人去做,這是投機心態造成的。
管洪志認為,投機屬性是商品活躍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燃料油的交投清淡和投資者心理有關。「中國人一貫的偏好是投機,哪個品種投機頻率高,日內波動越大,大家越願意參與;越是不願意波動的品種,大家越不願意參與。」
「橡膠從5月移倉到9月大合約,一樣有那麼多人參與,一樣活躍,整個市場橡膠投機氛圍非常濃厚,這說明交易清淡和大合約關系不大,參與者更關心的是市場波動率是不是很高,振幅是不是很大。中國大多數投資者不喜歡穩健的、能夠一點點賺錢的品種,喜歡的是屬性比較強、能一天賺幾十萬的品種。」管洪志說。
小麥也曾經歷過成交很活躍的時代,但是由於市場原因,國家對於糧食價格進行了嚴格控制之後,投機性的喪失,使得價格波動越來越小,逐步影響到了市場的交易積極性,成交量逐漸下滑。
東航金融期貨研發部經理岳鵬認為,產品的交易活躍度還與整個品種的產業鏈條長短有關。以PTA為例,PTA上游接石油,下游接棉花,上游涉及能源,下游涉及紡織消費。產業鏈鏈條越長,交易者的活躍度就越高。 由於商品期貨每一個品種的專業性都很強,要激勵投資者介入,期貨公司普及服務必不可少。而往往市場的冷清可能使得期貨公司出於成本考慮減少相關產品的關注度,而關注度的下降則無形中提高散戶投資者入市門檻,投資者更少地介入,使得市場更為冷清,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經紀公司以經紀業務為主,哪個合約最活躍,最受投資者關注,他們就會盡可能去完善研發體系。期貨市場新品種上市的節奏越來越快,雞蛋、玻璃都要上,如果客戶不參與,經紀公司等於是做無用功,肯定不會做了。」管洪志說。
不過岳鵬認為,一般投資者來這里交易,首先看合約,他的資金能不能做得起,然後才關注流動性、成交量。不需要去認識它到底咋樣,很多人炒PTA,卻沒見過PTA,但是他們還是會去炒PTA。大家都知道硬麥是什麼,但是它就是不活躍。
「有些品種不活躍,其實與沒有深度挖掘產業上下游企業來參與期貨交易有關,這樣的期貨品種就缺乏了實質性的需求。」
吳君認為,交易制度應更加適應市場的變化,成交逐步不活躍,是否考慮將合約從大變小;投機過度的時候,把合約從小調大。
實證統計研究表明,2004年8月25日~2010年8月25日,上海燃料油期貨價格與黃埔燃料油現貨價格相關系數為98.12%,與新加坡燃料油價格相關系數為94.46%,與WTI原油期貨價格的相關系數為83.16%。燃料油期貨價格在與周邊市場高度相關的同時,也表現出其走勢的獨立性,表現為價格變動幅度較NYMEX原油與新加坡價格偏小,同時與國內現貨市場之間表現出了很強的相關性。一方面反映了國內客戶對國際油價的不同看法, 一般來說,在原油的加工過程中,較輕的組分總是最先被分離出來,燃料油(Fuel Oil)作為成品油的一種,是石油加工過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後從原油中分離出來的較重的剩餘產物。燃料油廣泛用於船舶鍋爐燃料、加熱爐燃料、冶金爐和其它工業爐燃料。燃料油主要是由石油的裂化殘渣油和直餾殘渣油製成的,其特點是粘度大,含非烴類化合物、膠質、瀝青質多。
燃料油作為煉油工藝過程中的最後一種產品,產品質量控制有著較強的特殊性。最終燃料油產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種、加工工藝、加工深度等許多因素的制約。
1、根據出廠時是否形成商品量,燃料油可以分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廠環節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於煉廠生產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廠環節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根據加工工藝流程,燃料油可以分為常壓燃料油、減壓燃料油、催化燃料油和混合燃料油。常壓燃料油指煉廠常壓裝置分餾出的燃料油;減壓燃料油指煉廠減壓裝置分餾出的燃料油;催化燃料油指煉廠催化、裂化裝置分餾出的燃料油(俗稱油漿);混合燃料油一般指減壓燃料油和催化燃料油的混合。
3、根據用途,燃料油可以分為船用燃料油、爐用燃料油及其它燃料油。
Ⅳ 上期所的燃油期貨合約和俄羅斯進口的M100燃料油有區別么
上期所的合約是船燃標准交割,而M100屬於直硫燃料油,這2種燃料油是不同的。
Ⅵ 期貨模擬實驗報告怎麼寫
實驗報告題目 關於什麼品種 盈利預期多少
實驗的時間 大概多長時間
交易方式是投機或套利?
你進行模擬實驗的效果如何,成功率的統計
最後說明了什麼問題。如影響品種波動的相關因素分析等
Ⅶ 燃料油期貨
主力換月,不是非要按照一定規定的,主力喜歡做那個,那個就是期貨合約
Ⅷ 請問誰可以給我一個燃料油期貨評價報告啊要有很多技術面圖表及相應分析的
燃料油近日橫盤震盪,在端午節原油大漲、國內成品油調價等消息帶動下,小幅走出原來的橫盤區間,但是比起原油上漲7%,新加坡燃料油上漲6%以上來說,國內的燃料油漲幅明顯滯後。原因何在?總結當前的市場情況,有如下幾點原因:
1、 現貨庫存高企;
燃料油交易所庫存維持在47萬噸水平上連續三周未變,相對於市場近月合約2萬手的持倉來說處於非常充裕的水平。
(該處有圖,這不能顯示)
數據來源:SHFE、經易期貨
2、現貨需求不足;
發電需求——5月下旬的發電量數據看,同比下降5.7%,剔除端午節因素,5月下旬發電量降速與4月下旬下降3.19%略低。5月整體發電量比4月減少,發電原料需求料下降。
船運需求——國內船運燃料油需求占燃料油消費的三分之一,目前國內港口的燃料油價格與新加坡相應品級燃料油價格相近,無加油優勢,在國內船用燃料油港口加油市場謀求擴張的時刻,港口燃料油預計會相對新加坡略微貼水,影響國內燃料油價格表現;
煉油需求——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決定自周一(6月1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400元人民幣,地煉廠商煉油需求提升。由於之前不少地煉廠商原料油來源多為「其他燃料油」,業內認為地煉廠家多利用這一進口指標大量進口了原油或品級超高的油品充當燃料油進口,近日進口商的進口許可證已經不再標識「其他燃料油」,而只標明「5-7號燃料油」。今後地煉廠商的原料需求或轉至燃料油。
3、國內套保盤力量比較集中,做多力量不足。
如華泰興、中油燃料、上海燃料等現貨商經常出現在賣方排行榜上,燃料油做多力量比較分散,導致價格上行無力。
後市如何看?
從進口成本和現貨市場價格的差別來看,現貨黃埔價格在3680附近,但進口成本已經高企在4000以上,這將限制國內燃料油價格下方空間。但何時補漲,關注國內用電量的恢復增長、國內地煉廠商對燃料油需求變化及做多力量是否進一步增加。
該段文字來源:經易期貨2009年6月9日專題報告所載《燃料油為何漲幅不及外盤》
Ⅸ 請問如何判斷合約間是否存在套利
套利( spreads):
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交易者買進自認為是"便宜的"合約,同時賣出那些"高價的"合約,從兩合約價格間的變動關系中獲利。在進行套利時,交易者注意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系,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
套利一般可分為三類: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帳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交易行為。當同一期貨商品合約在兩個或更多的交易所進行交易時,由於區域間的地理差別,各商品合約間存在一定的價差關系。例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都進行陰極銅的期貨交易,每年兩個市場間會出現幾次價差超出正常范圍的情況,這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機會。例如當LME銅價低於SHFE時,交易者可以在買入LME銅合約的同時,賣出SHFE的銅合約,待兩個市場價格關系恢復正常時再將買賣合約對沖平倉並從中獲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時應注意影響各市場價格差的幾個因素,如運費、關稅、匯率等。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關聯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交易。這兩種商品之間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約。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種類的商品期貨合約。例如金屬之間、農產品之間、金屬與能源之間等都可以進行套利交易。
交易者之所以進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為套利的風險較低,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較直接交易小。套利的主要作用一是幫助扭曲的市場價格回復到正常水平,二是增強市場的流動性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以較低的利率借入資金,同時以較高的利率貸出資金,假定沒有違約風險,此項行為就是套利。這里最重要的是時間的同一性和收益為正的確定性。
在現實中,通常會存在一定的時間先後順序,也可能是以很小的概率出現虧損,但仍被稱作「套利」,主要是從廣義上而言。
通俗的說,套利就是在同一時間進行低買高賣的操作!
目前證券市場中,比較獲得大家認同的套利包括ETF套利,搬券套利,轉債套利、權證套利等
來源http://down.cenet.org.cn/download.asp?code=Jrhsgppqnqiro
套利 Arbitrage:試圖利用不同市場或不同形式的同類或相似金融產品的價格差異牟利。最理想的狀態是無風險套利。 以前套利是一些機警交易員採用的交易技巧,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在復雜計算機程序的幫助下從不同市場上同一證券的微小價差中獲利的技術。例如,如果計算機監控下的市場發現ABC股票可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以10美元的價格買到而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以10.12美元的價格賣出,套利者或者專門的程序就會同時在紐約買入而在倫敦賣出同等數量的ABC股票,從而獲得兩市場的價格差。
套利(Interest Arbitrage)
目錄
1 套利概述
1.1 非抵補套利
1.2 抵補套利
2 套利交易概述
3 套利交易在期貨市場起到的作用
4 套利交易的分類
5 套利交易的優點和不足分析
5.1 套利交易的優點
5.2 套利交易的不足
6 套利投資風險來源評估
7 為什麼要選擇套利交易
7.1 對沖相關商品的不確定性
7.2 套利是獨立於投機的交易策略
套利概述
在一般情況下,西方各個國家的利息率的高低是不相同的,有的國家利息率較高,有的國家利息率較低。利息率高低是國際資本活動的一個重要的函數,在沒有資金管制的情況下,資本就會越出國界,從利息率低的國家流到利息率高的國家。資本在國際間流動首先就要涉及國際匯兌,資本流出要把本幣換成外幣,資本流入需把外幣換成本幣。這樣,匯率也就成為影響資本流動的函數。
套利是指投資者或借貸者同時利用兩地利息率的差價和貨幣匯率的差價,流動資本以賺取利潤。套利分為抵補套利和非抵補套利兩種。
非抵補套利
非抵補套利是指套利者僅僅利用兩種不同貨幣所帶有的不同利息的差價,而將利息率較低的貨幣轉換成利息率較高的貨幣以賺取利潤,在買或賣某種即期通貨時,沒有同時賣或買該種遠期通貨,承擔了匯率變動的風險。
在非抵補套利交易中,資本流動的方向主要是由非抵補利差決定的。設英國利息率為Iuk,美國的利息率為Ius,非抵補利差UD,則有:
UD=Iuk—Ius
如果luk>lus,UD>0,資本由美國流向英國,美國人要把美元兌換成英鎊存在英國或購買英國債券以獲得更多利息。非抵補套利的利潤的大小,是由兩種利息率之差的大小和即期匯率波動情況共同決定的。在即期匯率不變的情況下,兩國利息率之差越大套利者的利潤越大。在兩國利息率之差不變的情況下,利息率高的通貨升值,套利者的利潤越大;利息率高的通貨貶值,套利者的利潤減少,甚至為零或者為負。
設英國的年利息率luk=10%,美國的年利息率lus=4%,英鎊年初的即期匯率與年末的即期匯率相等,在1 年當中英鎊匯率沒有發生任何變化£1=$2.80,美國套利者的本金為$1000。這個套利者在年初把美元兌換成英鎊存在英國銀行:
$1000÷$2.80/£=£357
1 年後所得利息為:
£357×10%=£35.7
相當$100(£35.7×$2.80/£=$100),這是套利者所得到的毛利潤。如果該套利者不搞套利而把1000 美元存在美國銀行,他得到的利息為:
$1000×4%=$40這40 美元是套利的機會成本。所以,套利者的凈利潤為60 美元($100—$40)。
實際上,在1 年當中,英鎊的即期匯率不會停留在$2.8/£的水平上不變。如果年末時英鎊的即期匯率為$2.4/£,由於英鎊貶值,35.7 英鎊只能兌換成85 美元,凈利潤60 美元減到45 美元,這說明套利者在年初做套利交易時,買即期英鎊的時候沒有同時按一定匯率賣1 年期的遠期英鎊,甘冒匯率變動的風險,結果使其損失了15 美元的凈利息。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英鎊貶值越大,套利者的損失越大。當然,如果在年末英鎊的即期匯率$3/£,這個套利者就太幸運了,化險為夷,他的凈利潤會達到67 美元〔($35.7×3)=40]。
抵補套利
匯率變動也會給套利者帶來風險。為了避免這種風險,套利者按即期匯率把利息率較低通貨兌換成利息率較高的通貨存在利息率較高國家的銀行或購買該國債券的同時,還要按遠期匯率把利息率高的通貨兌換成利息率較低的通貨,這就是抵補套利。還以英、美兩國為例,如果美國的利息率低於英國的利息率,美國人就願意按即期匯率把美元兌換成英鎊存在英國銀行。這樣,美國人對英鎊的需求增加。英鎊的需求增加,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英鎊的即期匯率要提高。另一方面,套利者為了避免匯率變動的風險,又都按遠期匯率簽定賣遠期英鎊的合同,使遠期英鎊的供給增加。遠期英鎊的供給增加,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遠期英鎊的匯率就要下跌。西方人根據外匯市場上的經驗得出這樣一條結論:利息率較高國家通貨的即期匯率呈上升趨勢,遠期匯率呈下降趨勢。根據這一規律,資本流動的方向不僅僅是由兩國利息率差價決定的,而且是由兩國利息率的差價和利息率高的國家通貨的遠期升水率或貼水率共同決定的。抵補利差為CD,英鎊的貼水率或升水率為F£,則有:
CD=Iuk—Ius 十F£
如果英國利息率Iuk=10%,美國利息率Ius=4%,遠期英鎊的貼水率F£=—3%,CD=10%—4%—3%=3%)0,這時資本會由美國流到英國。因為套利者認為,盡管遠期英鎊貼水使他們利潤減少,但仍然有利潤可賺。如果遠期英鎊的貼水率F£=—8%,其他情況不變,CD=10%—4%—8%=—2%(0,這時,資本會由英國流向美國。因為套利者認為,遠期英鎊貼水率太高,不但使他們的利潤減少,而且使他們的利潤為負。而英國人則願意把英鎊以即期匯率兌換成美元,以遠期匯率把美元兌換成英鎊,使資本由英國流到美國。
下面,再用一個例子說明抵補套利的實際情況。設套利者的本金為$1000,Iuk=10%,Ius=4%,英鎊即期匯率為$2.8/£,英鎊遠期匯率為$2.73/£。套利者年初把美元換成英鎊存在英國銀行:
$1000÷$2.8/£=£357
1 年後所得利息為:
$357×10%=$35.7
根據當時簽定合同的遠期匯率,相當於$97($35.7×$2.73/£),這是套利者的毛利潤,從中減去套利的機會成本40 美元($1000×4%),套利者所得的凈利潤為57 美元($97—$40)。這個例子說明,套利者在買即期英鎊的同時,以較高遠期英鎊匯率賣出英鎊,避免英鎊匯率大幅度下降產生的損失,在1 年之後,即期英鎊匯率$2.4/£,套利者仍按$2.73/£賣出英鎊。
套利活動不僅使套利者賺到利潤,在客觀上起到了自發地調節資本流動的作用。一個國家利息率高,意味著那裡的資本稀缺,急需要資本。一個國家利息率較低。意味著那裡資本充足。套利活動以追求利潤為動機,使資本由較充足的地方流到缺乏的地方,使資本更有效地發揮了作用。通過套利活動,資本不斷地流到利息率較高的國家,那裡的資本不斷增加,利息率會自發地下降;資本不斷從利息率較低國家流出,那裡的資本減少,利息率會自發地提高。套利活動最終使不同國家的利息率水平趨於相等。
世界上幾個重要的金融市場的外匯供求關系的失衡為保值、投機、掉期、套匯和套利等外匯交易提供了機會,反過來這些交易活動又能自發地使世界上各金融市場的外匯供求關系趨於均衡。均衡總是相對的,失衡才是絕對的、長期的。所以,保值、投機、掉期、套匯和套利等活動是外匯市場上必不可少的交易。離開了這些交易,外匯市場就要萎縮,也起不到調節資金或購買力的作用。
套利交易概述
套利交易目前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中的一種主要交易手段,由於其收益穩定,風險相對較小,國際上絕大多數大型基金均主要採用套利或部分套利的方式參與期貨或期權市場的交易,隨著我國期貨市場的規范發展以及上市品種的多元化,市場蘊含著大量的套利機會,套利交易已經成為一些大機構參與期貨市場的有效手段。
套利交易又叫套期圖利是指利用不同國家或地區短期利率的差異,將資金由利率較低的國家或地區轉移到利率較高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投放,以從中獲得利息差額收益的一種外匯交易,是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
在進行套利交易時,投資者關心的是合約之間的相互價格關系,而不是絕對價格水平。投資者買進自認為價格被市場低估的合約,同時賣出自認為價格被市場高估的合約。如果價格的變動方向與當初的預測相一致;即買進的合約價格走高,賣出的合約價格走低,那麼投資者可從兩合約價格間的關系變動中獲利。反之、投資者就有損失。
套利活動的前提條件是:套利成本或高利率貨幣的貼水率必須低於兩國貨幣的利率差。否則交易無利可圖。
在實際外匯業務中,所依據的利率是歐洲貨幣市場各種貨幣的利率,其中主要是以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 rate--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為基礎。因為,盡管各種外匯業務和投資活動牽涉到各個國家,但大都是集中在歐洲貨幣市場上敘做的。歐洲貨幣市場是各國進行投資的有效途徑或場所。
]套利交易在期貨市場起到的作用
套利交易在期貨市場起到兩方面的作用:
其一,套利方式為投資者提供了對沖機會;
其二,有助於將扭曲的市場價格重新拉回來至正常水平。
套利交易的分類
套利交易主要有三種形式: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及跨品種套利。
跨期套利是投資者對不同交割月份的商品價格間的變動關系的預測和買賣;
跨市套利則是對不同交易所的同種商品價格間的變動關系的預測和買賣。
跨品種套利是投資者對相同交割月份的不同但相關商品價格間的變動關系的預測和買賣。
按在套利時是否還要做反方向交易軋平頭寸,套利交易可分為兩種形式:
不抵補套利(un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指把資金從利率低的貨幣轉向利率高的貨幣,從而謀取利率的差額收入。這種交易不必同時進行反方向交易軋平頭寸,但這種交易要承擔高利率貨幣貶值的風險。
抵補套利(Covered Arbitrage)是指把資金調往高利率貨幣國家或地區的同時,在外匯市場上賣出遠期高利率貨幣,即在進行套利的同時做掉期交易,以避免匯率風險。實際上這就是套期保值,一般的套利保值交易多為抵補套利。
套利交易的優點和不足分析
套利交易風險小回報穩定,對於大資金而言,如果單邊重倉介入,將面臨持倉成本較高、風險較大的不足,反之,如果單邊輕倉介入,雖然可能降低風險,但其機會成本、時間成本也較高。因此整體而言,大資金單邊重倉抑或單邊輕倉介入期市,均難以獲得較為穩定和理想的回報。而大資金如以多空雙向持倉介入期市,也就是進行套利交易,則既可迴避單邊持倉所面臨的風險,又可能獲取較為穩定的回報。
套利交易的優點
1、更低的波動率。由於套利交易博取的是不同合約的價差收益,而價差的一個顯著優點是通常具有更低的波動率,於是套利者面臨的風險更小。一般而言,價差的波動比期貨價格的波動小得多。例如,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的銅每天的價格變化一般為400-700元/噸,但是相鄰交割月份之間的價差每天變動約為80-100元/噸。許多商品價格的波動性都很強,需要日常監控。而價差的日內波動往往很小,只需要每天監控幾次甚至更少。如果一個賬戶的資金波動很厲害,投機者必須存入更多的錢來防止可能的損失。利用套利交易,則很少有這樣的擔憂。
2、有限的風險。套利交易是唯一的具有有限風險的期貨交易方式。由於套利行為的存在以及套利者之間的競爭選擇,期貨合約之間的價格偏差會得到糾正。考慮到套利的交易成本,期貨合約之間的價差會維持在一個合理范圍內,所以價差超過該范圍的情況是不多的。這意味著你可以根據價差的歷史統計,在歷史的高位或低位區域建立套利頭寸,同時你可以估算出所要承擔的風險水平。
3、更低的風險。因為套利交易的對沖特性,它通常比單邊交易有更低的風險。這是我們在比較套利和單邊交易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為什麼風險會更低?投資組合理論表明,由兩個完全負相關的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組合風險。套利是同時買賣兩個高度相關的期貨合約,也就是構造了一個由兩個幾乎完全負相關的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該組合的風險自然大大降低了。
4、對漲跌停的保護。許多套利交易的對沖特性,可以對漲跌停提供保護。因為政治事件、天氣和政府報告等等,期貨價格可以暴漲暴跌,有時甚至引起漲跌停,價格封死在漲跌停板上而無法成交。一個做反了的單邊交易者在能夠平倉之前會損失慘重。這往往會造成交易者的賬戶虧空,而需要追加保證金。在同樣的環境下,套利交易者基本上都受到保護。以跨期套利為例,由於套利交易者在同一種商品既做多又做空,在漲跌停日,他的賬戶通常不會發生大幅虧損。雖然在漲跌停打開後,價差可能不朝交易者預測的方向走,但由此所造成的損失往往比單邊交易小得多。
5、更有吸引力的風險/收益比率。相對於給定的單邊頭寸,套利頭寸可以提供一個更有吸引力的風險/收益比率。雖然每次套利交易收益不很高,但成功率高,這是由價差的有限的風險、更低的風險以及更低的波動率特性帶來的好處。長期而言,做單邊交易盈利的只佔少數,往往10個人中不超過3個人是盈利的。而套利不一樣,它有收益穩定、低風險的特點,所以它具有更吸引人的收益/風險比率,從而更適宜大資金的運作。在持有單邊頭寸的多空雙方激烈爭奪過程中,套利者往往可以擇機介入,輕松獲利。
6、價差比價格更容易預測。期貨的價格由於其較大的波動率往往不容易預測。在牛市中,期貨價格會漲得出乎意料的高,而在熊市中,期貨價格會跌得出乎意料的低。套利交易不是直接預測未來期貨合約的價格變化,而是預測未來供求關系變化引起的價差的變化。做後一種預測顯然比前一種預測的難度大為降低。決定未來影響商品價格的供求關系是十分復雜的,雖然有規律可循,但仍然包含許多不確定性。而預測價差的變化,則不必考慮所有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由於兩種期貨合約的關聯性,許多不確定的供求關系只會造成兩種合約價格的同漲同跌,對價差的影響不大,對這一類供求關系就可以忽略了。預測兩種合約間價差的變化只需要關注各合約對相同的供求關系變化反應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決定了價差變動的方向和幅度。
套利交易的不足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套利交易也不例外。除了上述優點外,還有以下幾處不足:
1、潛在收益受限制。在許多投資者看來,套利的最大缺點是潛在的收益受限制。這是很正常的,當你限制了交易中的風險,通常也會限制你的潛在收益。不過,最終是否選擇套利交易,還得權衡套利的諸多優點和有限的潛在收益。
2、絕好的套利機會很少頻繁出現。套利機會的多寡,與市場的有效程度密切相關。市場的效率越低,套利機會越多;市場的效率越高,套利機會越少。就目前國內的期市而言,有效程度還不高,各個期貨品種每年都會存在幾次較好的套利機會。不過,相對於單邊大趨勢,每年的套利機會也算多的了。
3、套利也有風險。套利雖然具有有限風險、更低風險的優點,但畢竟還是有風險的。這種風險來自於:價格偏差繼續錯下去。合約之間的強弱關系往往在短期內保持「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態勢。假如這種價格偏差最終會被糾正,套利者在這種交易中也不得不遭受暫時的損失。如果投資者能承受這種虧損,最終就會扭虧為盈,但有時投資者無法熬過虧損期。況且,如果做空的合約遇到擠空現象且持續到該合約交割,那麼價格偏差將無法糾正,套利交易必以失敗告終。
套利投資風險來源評估
成功的投資源自於對風險的認識和把握。和其它投資一樣,期貨套利投資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分析評估其風險來源有助於正確決策和投資。具體來說,套利投資中可能存在如下風險:
(一)價差往不利方向運行。除了期現套利之外,其餘套利方式均是通過價差的變動獲利,因此價差的運行方向直接決定了該項套利盈虧與否。我們在做套利投資計劃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價差往不利方向運行的可能性,如果一次套利機會價差不利運行可能造成的虧損為200點,而價差有利運行可能導致的贏利為400點,那麼這樣的套利機會就應該把握。同時,也應對可能的價差不利運行設定止損,並嚴格執行。鑒於價差的風險如此重要,在實際操作中一般給予其風險權重為80% 。
(二)交割風險。主要是指期現套利時能否生成倉單的風險以及在做跨期套利時倉單有可能被注銷重新檢驗的風險,由於在做一份套利計劃時已經詳細考慮到了上面的情況,並做了周密的計算,因此,我們給予該風險權重為10% 。
(三)極端行情的風險。主要是指出現極端行情時交易所可能會強制平倉的風險。隨著期貨市場的日趨規范,這類風險已經越來越小,而且,該風險還可以通過申請套期保值等方法來迴避。因此,同樣給予其權重為10% 。
為什麼要選擇套利交易
套利交易其對應的交易對象和所制定的交易策略不同於價格單邊交易,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優劣,是一種獨立於單邊交易的投資交易渠道。而對兩者的取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投資風險和資金大小。
一般情況下,套利交易所涉及到的合約間價差的變化比單一合約的價格變化要小得多,屬於風險小、收益穩定的交易方式。所以,套利交易主要是大資金量,或者風格穩健的交易者的投資選擇。下面我們對套利交易的整體優勢或者特點進行說明。
對沖相關商品的不確定性
(1)更低的波動率和風險
相對於單種商品而言,套利交易對沖了部分影響價格變動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價差的波動比價格的波動小得多,套利者所面臨的風險更小,同時減小了投資者的資金管理壓力。
(2)有限風險
對於那些有對應現貨運行機制的套利,還可以做到有限風險,甚至理論無風險。例如,如果可存儲商品近期合約的價格低於遠期合約,且價差高於商品的持有成本,可以進行買入近期合約、賣出遠期合約套利。即使在臨近交割時,遠期合約對近期合約的價差擴大了,套利者可以選擇在近期買入交割、在遠期賣出交割,因此,這種套利是有限風險套利。這也是通常所說的「現貨持有套利(cash and carry arbitrage)」。
(3)對漲跌停板形成保護
許多套利交易的對沖特性,不但對日間價格波動形成對沖,還可以對漲跌停板形成保護。例如,因為政治事件、重大事故、天氣、政府報告等突發事件,期貨價格會出現暴漲暴跌,甚至漲停或者跌停,這時候,做反的頭寸就會在平倉前損失慘重,甚至會造成交易者賬戶虧空。而在同樣的條件下,套利交易者基本上受到了保護,造成的損失往往比單邊交易小得多。
(4)風險/收益比更具吸引力
相比於給定的單邊頭寸,套利頭寸可以提供一個更有吸引力的收益/風險比率。雖然每次套利交易收益不很高,但成功率高,這是由價差的有限的風險、更低的風險以及更低的波動率特性決定的。長期而言,做單邊交易盈利的只佔少數,往往10個人中才有3個人盈利。而套利不一樣,它有收益穩定、低風險的特點,所以它具有更吸引人的收益/風險比率,從而更適宜大資金的運作。
套利是獨立於投機的交易策略
客觀而言,投資方式之間沒有絕對的優劣,對投資方式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投資風險和資金大小。套利交易是一種風險相對單邊交易小、收益穩定的交易方式。其對應的交易對象和所制定的交易策略不同於單邊的價格交易,因此,是一種不同於單邊交易的可選擇的投資交易方式。
在一般情況下,套利交易所涉及到的合約價差變化比單一合約的價格變化要小得多,並且獲利機會較多。同時,套利是用「兩條腿」走路,所以,套利交易往往是大資金量,或者風格穩健的交易者的主要投資選擇。實際上,基於套利收益穩定、投入資金較多的特點,基金是進行套利交易、獲得套利利潤的一個上佳途徑。
Ⅹ 燃料油期貨一手幾噸
燃料油交易單位:50噸/手,報價單位:元(人民幣)/噸,最小變動價位:1元/噸。
燃油期貨是指以燃料油作為期貨標的物的交易品種,中國燃料油現貨價格與國際市場燃料油期貨價格的相關性在90%以上,鑒於滬銅與倫敦銅價格走勢密切相關,預計滬燃料油期貨一上市便會與紐約原油期貨和新加坡期交所的180CST燃料油期貨聯動,且相關性不會低於90%。
本次燃料油首批掛盤新合約為2005年1、3、4、5、6、7、8月共七個月份的合約。這就存在對合約對象及交易策略的選擇性問題。鑒於燃料油期貨市場的高風險性,上述工作對中小散戶交易者顯得更為重要。
(10)燃料油期貨合約套利交易實驗報告擴展閱讀:
1、保值交易
申請套期保值交易須填寫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上海期貨交易所套期保值申請(審批)表》,並提交與申請保值交易品種、部位、買賣數量、套期保值時間相一致的有關證明材料。燃料油套期保值頭寸的申請必須在套期保值合約交割月份前第二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之前提出。
2、結算
結算指根據交易結果和交易所有關規定對會員交易保證金、盈虧、手續費、交割貨款及其他有關款項進行計算、劃撥的業務活動。在國際燃料油交易中,結算方式和方法很重要,特別是要關注結算當日匯率的變化。通常情況下,國內也企業以遠期匯率結算。
3、交易規則
限倉是指交易所規定會員或客戶可以持有的,按單邊計算的某一合約投機頭寸的最大數額。 經紀會員、非經紀會員和投資者的各品種期貨合約在不同時期的限倉比例和持倉限額具體規定如下:
燃料油期貨合約在不同時期的限倉比例和持倉限額規定 (單位:手) 合約掛牌至交割月前第三月的 最後一個交易日 交割月前第二月 交割月前第一月
某一 期貨合約持倉量 限倉比例(%) 經紀會員 非經紀會員 投資者 經紀會員 非經紀會員 投資者 經紀會員 非經紀會員 投資者 燃料油350萬手,經紀會員、非經紀會員、投資者的持倉限額為單向計算;經紀會員的持倉限額為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