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期貨期權的人很少
⑴ 期貨期權的期權現狀
國際市場期貨期權交易區域已經從歐美等發達國家擴展到韓國、印度和巴西等亞洲、南美洲區域,尤其是二元期權交易,因為簡單易懂,門檻較低同時風險預先可控等特點而迅速蓬勃發展,一些傳統金融機構目前均提供櫃台市場(0TC)的二元期權合約,而在線的二元期權則更受到投資者歡迎。期權在國際衍生品市場上表現出的勃勃生機和活力,期權交易儼然已經成為國際交易所衍生產品的主力軍,這也給後起的我國期權市場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難得的機遇。目前全球最大的二元期權交易平台Meetrader已經提供包括期貨期權、外匯期權、指數期權、股票期權等多種期權合約
國內推出期權交易的條件已基本成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成熟的期權理論為國內市場推出期權交易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國際上成功的期權市場運作經驗也為國內推出期權交易提供了有力的經驗支持。最後,國內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逐步擴大的期市規模為推出期權交易提供了堅強的物質基礎。
此外,國內期貨市場逐步完善的制度建設也為期權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國內幾大交易所十幾年來對於期權的潛心研究、技術及制度准備為國內推出期權交易提供了有力的後勤保障和實踐基礎。期貨公司研究隊伍的蓬勃壯大和水平的不斷提升為期權市場提供了充足的後備人才,並為投資者教育提供了充裕的師資隊伍。
從監管角度看,在世界范圍,建立集中統一的全國性機構統管證券和期貨、期權市場已成為發展趨勢。我國仿效美國採用了集中立法型監管體制,設有全國性的監管機構,負責總體監管金融市場,而這類機構通常得到政府的充分授權,具有足夠的權威來維護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監管措施具有強制性。
依法確立中國證監會作為股指期權市場的主管部門,將有利於對期權的監管,保障監管的高效性。加之交易所、期貨業協會自律組織的協助,我國對期權等高級衍生品的監管體系已經趨於完善。因此,國內推出期權交易是具備完善有力的監管機制的,並且符合國際期權市場發展路徑。
另外,商品期權對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完善衍生品市場的品種體系,活躍期貨、期權和現貨之間的交易;二是提高衍生性市場的操作水平,為期貨、現貨市場的平穩運行和投資者理性參與保駕護航。當然,推動期權市場快速發展應當具備相應的IT技術、對從業人員及客戶的全面培訓及完善相應的風險管理機制等。
據了解,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從很早起就開始研究期權。大商所對於期權的研究同樣始於2002年,不過主要集中在大豆期貨期權上。2002年大商所完成了《大豆期貨期權可行性研究報告》,2004年初步制訂了大豆期貨期權合約及相關管理辦法。2004年8月份,大商所成立了期權研究小組,並正式啟動了包含期權交易模式的六期新系統設計工作,2007年該系統上線。
鄭商所自1995年開始研究期權,並在1995年6月份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加入國際期權協會的交易所,之後連續多年參加了國際期權市場協會的年會,並多次派人到國外發達期權市場去進行學習。1997年8月份鄭商所設計了期權的交易方案,包括交易細則、操作系統、報價顯示屏等,並在98年進一步完善了期權交易細則。
上期所對於期權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2002年5月上期所正式成立了銅期權開發課題組,此後圍繞銅期權的品種開發、交易機制建立、風險管理體系等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並召開了多次研討會。2004年上期所引入了國際先進的SPAN系統,並加入了FOA(期貨與期權協會)。上期所對於期權的研究目前已經獲得了長足的進展。
此外,各期貨公司其實也早就開始了對期權的研究。例如:南華期貨在很多年前就引入了國際知名的資訊系統Bloomberg和Reuters,這兩個系統中有全球期權市場的最新信息,同時還可以設計大量而豐富的期權策略。
⑵ 期貨和期權的問題,不要COPY,不然也不給分
股票、期貨是兩個概念!沒有股票期貨這個詞!但有股指期貨和期權!
股票估計你一定懂,其實就是現貨買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而期貨則是一份標准遠期合約,合約規定了標的物、數量、交割期限等。
所以期貨買賣的不是具體的商品,而是合約。
期貨和現貨(股票)的最根本區別在於杠桿原理保證金制度(定金),
如果保證金杠桿按10倍計,即:你可以用1萬元資金做10萬元的生意。
期貨按標的物不同,分為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兩種。
商品期貨好理解,是以某種商品為標的物,就是一份標準的訂貨、供貨合約。
金融期貨,比如國內當前交易的是上證300指數期貨,是以上證300指數為標的物,
你認為此指數會漲或跌,那麼就買進或賣出此期貨合約。
而期權更虛擬,買賣的不是現貨,也不是期貨(遠期合約),是一種「權利」。
比如個股期權,你認為某個個股現在是5元,將來有可能會漲,
你可以買進一個權利(付出一個固定權利金),權利內容是:
將來某個時候你有權以5元/每股的價格買進規定數量的這個個股。
這個權力你可以到期執行,也可以放棄執行。
至於執行還是放棄,你應該明白嘛:到時漲了當然要執行,跌了就放棄。
而執行所帶來的盈利就是股票上漲的盈利減去當初付出的權利金,
所以這個操作最大的虧損是固定的,就是付出的權利金。
上述100%原創,非COPY! 一個專業期貨人
⑶ 現在期貨和期權哪個做的人多
投資者利用個股期權進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在鎖定管理風險的同時,還預留進一步盈利的空間,即標的股票價格往不利方向運動時可及時鎖定風險,往有利方向運動時又可以獲取盈利;投資者利用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在規避不利風險的同時也放棄了收益變動增長的可能。所以這個的話看個人選擇。
⑷ 都說期貨不好做了,期權是不是好做些呢
期權比期貨好做多了。原因在於目前上市期權的標的是上證50ETF,分時圖走勢比較容易分析。而期貨的分時圖非常難分析。其它周期也類似這樣。主要是因為期貨投機資金太多,每日日內交易過於頻繁。
⑸ 我想知道期貨期權的區別
說說他們的不同之處吧
期貨只能規避現貨市場的風險,而期權可以規避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風險。因為有期貨期權的存在,他的標的物就是期貨,可以通過期貨期權來防範期貨價格的波動的風險。
買期權相當於買保險,假如價格和你希望的趨勢變化一致,你最多隻損失了期權的權利金。要是不幸價格變動和你的預測趨勢相反,你可以執行期權以抵消風險。
還有並不是你說的買入者看漲,賣出者看跌。賣出看跌期權者,看漲;買入看跌期權者,看跌;賣出看漲期權者,看跌;買入看漲期權者,看漲;
你認為相同時因為他們的功能有相同之處,比如套期保值,投機套利
⑹ 誰能通俗解釋一下期貨和期權的差別
期貨就是做遠合約價格的預測,可以做多和做空,杠桿交易,T+0,和股票相比,多了一個做空的機制還有就是用保證金交易,風險和收益都比股票大
期權就是交易雙方在未來某一個時間以約定的價格(執行價)來交易某種資產的合約。期權真是一種以小博大的游戲。有四種交易方式,買入看漲期權,賣出看漲期權,買入看跌期權和賣出看跌期權。通俗來說期權就是類似一種生意合同上的定金交易方式。比如,你要買一層樓,現價是10000元/平方米,你預期房價還要上漲,就決定買樓,買樓前要交定金1萬元,交了1萬元定金
就表示你有權利以10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入,不管以後房價漲了15000/平方米,你還是可以以10000元/平方米的價格來買入,如果房價下跌到8000元/平方米,你可以選擇違約,不要定金,最大的損失就1萬元。這就是看漲期權,盈利無限,虧損有限。同理看跌期也是一樣
⑺ 期權和期貨哪個做的人多
期權今年比較火,
⑻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如下:
1.標的物方面: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標準的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買賣的權利。期權的買方在買入權利後,便取得了選擇權。在約定的期限內既可以行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也可以放棄行使權利;當買方選擇行權時,賣方必須履約。
2.投資者權利與義務方面:期貨合同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而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權利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不必承擔義務。
3.履約保證方面:在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在期權交易中,買方最大的風險限於已經支付的權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約保證金。而賣方面臨較大風險,因而必須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
4.盈虧的特點方面:期貨的交易是線性的盈虧狀態,交易雙方則都面臨著無限的盈利和無止境的虧損。期權交易是非線性盈虧狀態,買方的收益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其最大虧損只限於購買期權的權利金;賣方的虧損隨著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最大收益(即買方的最大損失)是權利金。
5.作用與效果方面:期貨的套期保值不是對期貨而是對期貨合約的標的金融工具的實物(現貨)進行保值,由於期貨和現貨價格的運動方向會最終趨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護現貨價格和邊際利潤的效果。期權也能套期保值,對買方來說,即使放棄履約,也只損失保險費,對其購買資金保了值;對賣方來說,要麼按原價出售商品,要麼得到保險費也同樣保了值。
(8)懂期貨期權的人很少擴展閱讀: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
參考資料:網路-期貨網路-期權
⑼ 期貨與期權行業的前景如何有沒有錢可撈啊
外人看起來這個行業很誘人,只有真做起來才知道辛苦。我們公司連研究生都出去跑過客戶。另外國內目前還沒有上期權,你要報這個方向,應該不錯,畢業後可以到交易所上班搞研究。
⑽ 既然期權提供了價格保險,相對來說風險小,為什麼買期權的人還是比買期貨的人少
期權交易和期貨的區別:首先,期權交易雙方在合同或交易,期權的買方,賣方應提供購買期權費的選項,如200萬美元或3美元,而在簽約交易期貨不會發生任何經濟關系。第二,期權交易協議本身是現貨交易,期權交易和期權費用的同時支付。 (交付略有不同現貨交易現貨交易收盤後的交易正在等待,在未來的協議規定交付司法購買或出售股份,該交易正在等待,買入或賣出股票的規定在未來的協議范圍內實現有效期)和期貨結算進行了約定的交貨期限。第三,期權交易,交割後,交易雙方之間的法律關系並沒有立即釋放,因為盡管轉讓,但實現未來的選項應是有效的協議到期後,其之前,它是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過來,和期貨的交易完成後,雙方的法律關系應當解除。四,交貨期限的期權交易,期權的買方不承擔任何責任,股票價格變動的基礎上,確定實施的協議,不利變化等情況,是否可以放棄期權的請求持有人的義務協議,只能通過期權賣方承擔和期貨買賣協議期限內,雙方為對方的義務。第五,期權交易協議,持有人可轉讓協議,以出售,無論多少次轉移,在有效期內,最終的協議,持有人有權要求選項執行銷售協議,各方有沒有期貨權轉讓。六,最大的風險投資選擇和波動性波動較大,更大的風險是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