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杠桿比期貨杠桿大嗎
❶ 國家規定現貨交易的杠桿比例是多少
我們國家規定,合法的最高杠桿倍數現階段是12.5倍。如果國債期貨上市,可能會被最高提示至20倍。大於這個法定杠桿倍數的品種,基本上都是非法電子盤。
❷ 國內期貨的杠桿比例
國內期貨的杠桿比例為5%-8%。
期貨中的杠桿效應是期貨交易的原始機制,即保證金制度。「杠桿效應」使投資者可交易金額被放大的同時,也使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加大了很多倍。
如果5萬元的資金全部用於股指期貨交易,交易者承擔的風險就是價值50萬左右的股票或貨物所帶來的,這就使風險放大了十倍左右,當然相應得利潤也放大了十倍。
期貨杠桿既是期貨交易的根本風險來源,也是期貨交易的魅力所在。
一般國內品種期貨交易所的杠桿比例是5%-8%,也就是20到12.5倍,期貨公司開戶的時候為了防控風險會再這個基礎上略加2到3個點。
❸ 期貨交易保證金比例越低,其杠桿作用越大還是越小
越大。
期貨交易所得保證金一般都提高的,以期望獲取相對投資標的物波動的數倍收益率,抑或虧損。由於保證金(該筆小額資金)的增減不以標的資產的波動比例來運動,風險很高。
杠桿交易又稱虛盤交易、按金交易。就是投資者用自有資金作為擔保,從銀行或經紀商處提供的融資放大來進行外匯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資者的交易資金。融資的比例大小,一般由銀行或者經紀商決定,融資的比例越大,客戶需要付出的資金就越少。
(3)現貨杠桿比期貨杠桿大嗎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是投資者交納5%-15%的保證金後,在期貨交易所內買賣各種商品標准化合約的交易方式。一般的投資者可以通過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的方式獲取贏利。
現貨企業也可以利用期貨做套期保值,降低企業運營風險。期貨交易者一般通過期貨經紀公司代理進行期貨合約的買賣,另外,買賣合約後所必須承擔的義務,可在合約到期前通過反向的交易行為(對沖或平倉)來解除。
❹ 現貨和期貨的杠桿是不是區別蠻大
都是金融衍生工具,實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最多就是交易細則上的略微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期貨屬於場內交易產品,現貨是場外交易。
現貨一般都是單一品種盤,而期貨盤品種更多一些。現貨什麼類的商品都有... 比如一些地區性商品也有現貨電子盤,但期貨中的品種都有一些硬性規定... 還有就是現在做現貨電子盤的做交割的還是比較多的 而做期貨現在都是做的投機。
❺ 期貨與現貨杠桿問題
現貨的價格能靠供求關系支撐的。但是期貨的價格,可以說是沒有什麼支撐的,所謂的期貨支撐價,都是大家的心裡底線而已,破了就會一瀉千里。 追問: 哦 也就是說現貨比較穩 也炒不動 期貨波動大是吧 回答: 不能絕對的去這么判斷現貨炒不動。真的期貨漲了,現貨價格也會跟漲的,只不過比期貨理性一些。
求採納
❻ 關於現貨和期貨杠桿比率的問題,請教大家
1、您指的現貨是批發市場的電子化交易嗎?如果是的話,那種電子交易也是屬於變向的期貨交易,除了成交量較小,合同簽署不同以外,其它的杠桿之類的與期貨都類似。
期貨的杠桿比率要看各個品種的保證金比率的高低,一般杠桿比率在1:11--1:8之間。
2、現貨交易中,也有杠桿。。
❼ 股民口中的「期貨」,期貨和杠桿有什麼區別呢
杠桿作為投資中非常有誘惑力的一項,是每一位投資者在進入這種投資時必須了解的一項。很多投資者鍾愛高杠桿的投資產品,因為這意味著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
隨著到期日的臨近杠桿會逐漸增大,臨近到期期權擁有超高杠桿;對於賣方由於繳納了不菲的保證金,其杠桿效應會大打折扣,一般最高不會超過期貨的兩倍。
另一方面,盡管均是杠桿產品,對於期權來說,它是自帶止損特徵的,買方最多隻會虧損權利金,不會產生更大的虧損。而期貨若是出現較大的虧損時,則需要追加保證金,否則會有爆倉風險。
杠桿交易有24小時交易、全球性市場、交易品種少、風險可靈活控制,雙向交易,操作靈活,高杠桿比例、交易費用低、入市門檻低等特點。期貨合約的特點則是以小博大、雙向交易、不必擔心履約問題、市場透明以及組織嚴密,效率高。期貨合約的特點則是以小博大、雙向交易、不必擔心履約問題、市場透明以及組織嚴密,效率高。
投資者在挑選產品的時候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來做選擇,在投入資金之前一定要對自己的倉位做好規劃,不要重倉操作,面對虧損時切勿扛單。
❽ 期貨杠桿比例怎麼算
這個要看,已糖來說 交易所要求是百分之7的 也就說一手糖是2240 但是大部分期貨公司都會把保證金提高到百分之10以上 一般再百分之13左右
❾ 現貨原油的杠桿倍數比期貨原油大嗎
現貨不正規,杠桿多少由莊家說了算,可大可小,不建議參與。期貨是正規的,按你參與交易的交易所說明確認杠桿倍數,這個數字是固定的。
❿ 現貨裡面的杠桿和我們股票裡面的杠桿有什麼不同么具體解釋對比一下
現貨投資杠桿即金融杠桿(leverage)簡單地說來就是一個乘號(*)。使用這個工具,可以放大投資的結果,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收益還是損失,都會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這個工具之前,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投資項目中的收益預期,還有可能遭遇的風險,其實最安全的方法是將收益預期盡可能縮小,而風險預期盡可能擴大,這樣做出的投資決策所得到的結果則必然落在您的預料之中。使用金融杠桿這個工具的時候,現金流的支出可能會增大,必須要考慮到這方面的事情,否則資金鏈一旦斷裂,即使最後的結果可以是巨大的收益,您也必須要面對提前出局的下場。
在股票中,杠桿原理是指在對市場權重前20的股票進行不斷的拉抬的同時,指數上下就變得那麼容易,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拉抬所有的千餘家股票了。我們可以看到對上海市場影響最大的幾只權重股,比如工行,中行,招行,中石化,茅台,中國聯通,長江電力,寶鋼股份,保利地產……,無不是走出獨立的上揚行情,想要大盤調整的時候,只需要在在這些股票上面拋幾單大單,就可以達到目的;而如果想要上揚的話,就更容易,只需要輕輕一拉這些對指數影響大的股票即可。
杠桿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這些公理是:(1)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相等的重量,它們將平衡;(2)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相等的距離處掛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將下傾;(3)在無重量的桿的兩端離支點不相等距離處掛上相等重量,距離遠的一端將下傾;(4)一個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的作用來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變。相反,幾個均勻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個懸掛在它們的重心處的重物來代替;似圖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又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投資中的杠桿
杠桿比率
認股證的吸引之處,在於能以小博大。投資者只須投入少量資金,便有機會爭取到與投資正股相若,甚或更高的回報率。但挑選認股證之時,投資者往往把認股證的杠桿比率及實際杠桿比率混淆,兩者究竟有什麼分別?投資時應看什麼?
想知道是否把這兩個名詞混淆,可問一個問題:假設同一股份有兩只認股證選擇,認股證A的杠桿是6.42倍,而認股證B的杠桿是16.22倍。當正股價格上升時,哪一隻的升幅較大?可能不少人會選擇答案B。事實上,要看認股證的潛在升幅,我們應比較認股證的實際杠桿而非杠桿比率。由於問題缺乏足夠資料,所以我們不能從中得到答案。
杠桿比率=正股現貨價÷(認股證價格x換股比率)
杠桿反映投資正股相對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比例。假設杠桿比率為10倍,這只說明投資認股證的成本是投資正股的十分之一,並不表示當正股上升1%,該認股證的價格會上升10%。
以下有兩只認購證,它們的到期日和引伸波幅均相同,但行使價不同。從表中可見,以認購證而言,行使價高於正股價的幅度較高,股證價格一般較低,杠桿比率則一般較高。但若投資者以杠桿來預料認股證的潛在升幅,實際表現可能令人感到失望。當正股上升1%時,杠桿比率為6.4倍的認股證A實際只上升4.2%(而不是6.4%),而杠桿比率為16.2倍的認股證B實際只上升6%(而不是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