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是跟蹤現貨指數嗎
1. 買賣期貨合約數=現貨總價值/(期貨指數點*每點指數)*貝塔系數 為什麼是現貨總價值乘以貝塔系數而不是除以。
當然是乘以貝塔系數不是除以貝塔系數,現貨總價值/(期貨指數點*每點指數)實際上就是你的現貨組合的風險與期貨風險一致而計算出來的理論套期保值的合約張數,當你的現貨組合比期貨指數的貝塔值高時,就必須要乘以,最主要原因是你的現貨組合風險已經被放大了,若要同樣對該組合的風險進行套期保值當然是要放大其同比例的合約張數。
2. 股指期貨看哪個指數
目前國內的股指期貨有三個分別是
IF (滬深300指數)是以滬深股市300隻權重股為籃子股票編制的指數,與大盤指數相似.
2. IH(上證50指數)是以滬市50隻權重股為基數編制的指數.(去掉滬深300中包含的股票)
3.IC(中證500指數)主要是代表中小板的500隻股票為基數編制的指數.
3. 股指期貨和指數現貨變動方向能同步到什麼成度
有幾點需要明白的
1、滬深300指數有既定的編制辦法,所以在分時圖看來,較為平緩,而股指反映的是即時無序的,相對來說,更加起伏不定。
2、滬深300指數目前是9:15開始,15:15結束,而股市是9:30-15:00,這一塊也對圖形有些影響。
3、股指期貨與滬深300指數不一定會同時同向,因為期貨與現貨本質是不同的,有可能放大或者縮小。但從長期來看,股指與現貨是同向的,隨著交割期的到來,趨於一致。目前管理層也在加大對持倉的限制,防止有目的的逼空等事件。
4、很多人認為滬深300易於操縱,不計成本大量的拋空股票,然後在期市做空賺錢,融資融券的先行推出,引入多頭的套期保值,來對抗空頭。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更要看清資金的流向來確定那個會更快反應,一般而言,兩者時間差不會超過5秒。散戶如果能有較好的下單軟體,比如條件套利功能,比人工會快很多。
4. 求高手解決股指期貨和現貨.大宗商品的區別
1,股指期貨是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現貨就是指真實貿易交易的產品,股市中指的是股票,大宗商品指期貨市場中交易的非金融類商品,例如銅,棉花,大豆等。2,股指期貨是在中金所交易,現貨有電子盤,大宗商品是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交易,交易所交易的期貨是正規的,電子盤會有莊家無法兌現的風險,例如之前的大蒜電子盤由於交易量超過實際庫存,而交易中間商只是一家公司,所以無法兌現,而期貨是國家證監會監管,是正規的
5. 股指期貨的價格與它實際的指數是否一樣
您好,關於您的補充問題:
理論上股指期貨的價格(F)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現貨市場上的市場指數(I)、得在金融市場上的借款利率(R)、股票市場上股息收益率(D)。即: F=I+I×(R-D)=I×(1-R+D) 其中R是指年利率,D是指年股息收益率,在實際的計算過程中,如果持有投資的期限不足一年,則相應的進行調整。
股指期貨的價格基本是圍繞現貨指數價格上下波動,如果無風險利率高於紅利率,則股指期貨價格將高於現貨指數價格,而且到期時間越長,股指期貨價格相對於現貨指數出現升水幅度越大;相反,如果無風險利率小於紅利率,則股指期貨價格低於現貨指數價格,而且到期時間越長,股指期貨相對與現貨指數出現貼水幅度越大。
但實際上,由於各成份股的股息和分配時間的不同,期現市場上交易制度的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實際股指期貨價格往往會偏離理論價格。
第二,關於到期價格的問題:
因為股指期貨價格是未來某一時間上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流逝,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股指期貨價格就會趨向於股指現貨交割價格。如果臨近合約到期時,股指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出現超過交易成本的價差時,交易者必然會抓住機會進行無風險套利,使股指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漸趨一致。
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問題,歡迎和我聯系(個人資料中有QQ號碼),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6. 什麼是股指期貨指數和現貨指數
到期交割是按照交割當月合約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最後2個小時交易數據取平均作為結算價交割的,與商品期貨取全天數據不一樣。一般日常股指期貨的當天結算價則是取當天最後1小時交易數據取平均作為當天的結算價調整保證金,也與商品期貨取全天數據不一樣。目前是這樣規定的。 極端情況,該時段無成交紀錄的,時間往前遞推。
7. 期貨指數是什麼意思
看你舉的例 你應該是想問商品期貨的指數是怎麼來的吧 親自去做做模擬 你就很了解了 期貨的指數 都是通過競價出來的 必須在某點位 有人賣有人買或者有人買有人賣成交 成交價就是指數
8. 股指期貨的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怎麼看
股指期貨價格就是股指期貨當日收盤價,結算價是用來結算當日資金用的
現貨價格跟期貨的收盤價和結算價都沒關系,IC股指期貨合約(中證)對應的現貨是中證500指數(這個指數的價格就是現貨價格,下同),IF合約(滬深)對應的現貨是滬深300指數,IH合約(上證)對應的現貨是上證50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