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
1. 期貨套期保值是什麼意思
一.
套期
保值的基本原理
1.
套期保值
的概念:
套期保值是指把
期貨市場
當作
轉移價格
風險的場所,利用
期貨合約
作為將來在
現貨市場
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
2.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徵:
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
實貨
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
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
期貨交易
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
對沖機制
,以使
價格風險
降低到最低限度。
3.套期保值的
邏輯原理
:
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主要差異在於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
經濟因素
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貨交割的規定性,使
現貨價格
與
期貨價格
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否則就有套利的機會,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
沖銷
的效果。
二.套期保值的方法
1.生產者的
賣期保值
:
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的合理的
經濟利潤
,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可採用賣期保值的
交易方式
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
2.經營者賣期保值:
對於經營者來說,他所面臨的
市場風險
是
商品收購
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他的
經營利潤
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
3.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
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他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他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
買期保值
,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他的後顧之憂,
鎖牢
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
2. 為什麼期貨和現貨價格會有趨同性
期貨價格(F) = 現貨價格(S) + 持有成本(CC)-持有收益(CR)
持有成本是指在現貨市場購買標的資產並且持有到未來產生的利息成本。持有收益是標的資產在持有期內產生的收益。因此,期貨價格應等於現貨價格加持有成本減去持有收益。如果不這樣定價,交易期貨就會產生套利機會了。
某一特定商品或金融工具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受相同經濟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從而它們的變動趨勢大致相同;而且,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在走勢上具有收斂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將逐漸趨同。
3. 期貨合約到期時間是怎麼算的
期貨合約到期時間演算法如下:
每種期貨合約都有一定的月份限制,到了合約月份的一定日期,就要停止合約的買賣,准備進行實物交割。
國際上的商品期貨,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規定,玉米,大豆、豆粕,豆油、小麥期貨的最後交易日為交割月最後營業日往回數的第七個營業日。
國內的商品期貨,商品代碼中顯示了年份和月份,如豆油1005合約,就是10年5月為交割月份;最後交易日是合約交割月份,即5月份的15號,但因為個人戶不可以進交割月份,所以四月份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就要平倉了。
(3)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的特點:
1、以小博大
期貨交易只需交納5-10%的履約保證金就能完成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合約交易。由於期貨交易保證金制度的杠桿效應,使之具有 「以小博大」 的特點,交易者可以用少量的資金進行大宗的買賣,節省大量的流動資金。
2、雙向交易
期貨市場中可以先買後賣,也可以先賣後買,投資方式靈活。
3、不必擔心履約問題
所有期貨交易都通過期貨交易所進行結算,且交易所成為任何一個買者或賣者的交易對方,為每筆交易做擔保。所以交易者不必擔心交易的履約問題。
4、市場透明
交易信息完全公開,且交易採取公開競價方式進行,使交易者可在平等的條件下公開競爭。
5、組織嚴密,效率高
期貨交易是一種規范化的交易,有固定的交易程序和規則,一環扣一環,環環高效運作,一筆交易通常在幾秒種內即可完成。
4. 出現下列情況的,將使買入套期保值者虧損。金融經濟大神進
買入期貨稱「買空」或稱「多頭」,亦即多頭交易。賣出期貨稱「賣空」或稱「空頭」,亦即空頭交易。開始買入期貨合約或賣出期貨合約的交易行為稱為「開倉」,交易者手中持有合約稱為「持倉」,交易者了解手中的合約進行反向交易的行為稱「平倉」或「對沖」。如果到了交割月份,交易者手中的合約仍未對沖,那麼,持空頭合約者就要備好實貨准備提出交割,持多頭合約者就要備好資金准備接受實物。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合約都在到期前以對沖方式了結,只有極少數要進行實貨交割。期貨套期保值一.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1.套期保值的概念: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2.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徵: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3.套期保值的邏輯原理: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主要差異在於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貨交割的規定性,使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否則就有套利的機會,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沖銷的效果。二.套期保值的方法1.生產者的賣期保值: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經濟利潤,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2.經營者賣期保值:對於經營者來說,他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他的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3.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他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他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他的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三.套期保值的作用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用其擁有或掌握的資源去生產經營什麼、生產經營多少以及如何生產經營,不僅直接關繫到企業本身的生產經濟效益,而且還關繫到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社會經濟效益提高。而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正確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正確地把握市場供求狀態,特別是能否正確掌握市場下一步的變動趨勢。期貨市場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而且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供了場所,在增進企業經濟效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四.套期保值策略為了更好實現套期保值目的,企業在進行套期保值交易時,必須注意以下程序和策略。(1)堅持「均等相對」的原則。「均等」,就是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必須和現貨市場上將要交易的商品在種類上相同或相關數量上相一致。「相對」,就是在兩個市場上採取相反的買賣行為,如在現貨市場上買,在期貨市場則要賣,或相反;(2)應選擇有一定風險的現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場價格較為穩定,那就不需進行套期保值,進行保值交易需支付一定費用;(3)比較凈冒險額與保值費用,最終確定是否要進行套期保值;(4)根據價格短期走勢預測,計算出基差(即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之間的差額)預期變動額,並據此作出進入和離開期貨市場的時機規劃,並予以執行。五.套期保值舉例1.買入套期保值:(又稱多頭套期保值)是在期貨市場中購入期貨,以期貨市場的多頭來保證現貨市場的空頭,以規避價格上漲的風險。例:油脂廠3月份計劃兩個月後購進100噸大豆,當時的現貨價為每噸0.22萬元,5月份期貨價為每噸0.23萬元。該廠擔心價格上漲,於是買入100噸大豆期貨。到了5月份,現貨價果然上漲至每噸0.24萬元,而期貨價為每噸0.25萬元。該廠於是買入現貨,每噸虧損0.02萬元;同時賣出期貨,每噸盈利0.02萬元。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鎖定了成本。2.賣出套期保值:(又稱空頭套期保制值)是在期貨市場出售期貨,以期貨市場上的空頭來保證現貨市場的多頭,以規避價格下跌的風險。例:5月份供銷公司與橡膠輪胎廠簽訂8月份銷售100噸天然橡膠的合同,價格按市價計算,8月份期貨價為每噸1.25萬元。供銷公司擔心價格下跌,於是賣出100噸天然橡膠期貨。8月份時,現貨價跌至每噸1.1萬元。該公司賣出現貨,每噸虧損0.1萬元;又按每噸1.15萬元價格買進100噸的期貨,每噸盈利0.1萬元。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防止了天然橡膠價格下跌的風險。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5. 套期保值是什麼,形象介紹分析下,謝謝
期貨套期保值
一.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
1. 套期保值的概念: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
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
2. 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徵:
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
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
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
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3. 套期保值的邏輯原理:
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主要差異在於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
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貨交割的
規定性,使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
,否則就有套利的機會,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
,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沖銷的效果。
二.套期保值的方法
1. 生產者的賣期保值:
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
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
的合理的經濟利潤,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
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
2. 經營者賣期保值:
對於經營者來說,他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他
的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
3. 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
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他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
,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
市場進行交易,那麼他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
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他的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
三.套期保值的作用
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細胞,企業用其擁有或掌握的資源去生產經營什麼、生產經營多少以及如何生產
經營,不僅直接關繫到企業本身的生產經濟效益,而且還關繫到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社會經濟效益提
高。而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正確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正確地把握市場供求狀態,特別是能否正確掌握市
場下一步的變動趨勢。期貨市場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
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而且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供
了場所,在增進企業經濟效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四.套期保值策略
為了更好實現套期保值目的,企業在進行套期保值交易時,必須注意以下程序和策略。
(1)堅持「均等相對」的原則。「均等」,就是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必須和現貨市場上將要交易的
商品在種類上相同或相關數量上相一致。「相對」,就是在兩個市場上採取相反的買賣行為,如在現貨
市場上買,在期貨市場則要賣,或相反;
(2)應選擇有一定風險的現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場價格較為穩定,那就不需進行套期保值
,進行保值交易需支付一定費用;
(3)比較凈冒險額與保值費用,最終確定是否要進行套期保值;
(4)根據價格短期走勢預測,計算出基差(即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之間的差額)預期變動額,並據
此作出進入和離開期貨市場的時機規劃,並予以執行。
五.套期保值舉例
1. 買入套期保值:(又稱多頭套期保值)是在期貨市場中購入期貨,以期貨市場的多 頭來保證現
貨市場的空頭,以規避價格上漲的風險。
例:油脂廠3月份計劃兩個月後購進100噸大豆,當時的現貨價為每噸 0.22萬元,5月份期貨價為每
噸0.23萬元。該廠擔心價格上漲,於是買入100 噸大豆期貨。到了5月份,現貨價果然上漲至每噸
0.24萬元,而期貨價為每噸0.25萬元。該廠於是買入現貨,每噸虧損 0.02萬元;同時賣出期貨,每噸
盈利0.02萬 元。
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鎖定了成本。
2. 賣出套期保值:(又稱空頭套期保制值)是在期貨市場出售期貨,以期貨市場上的空頭來保證
現貨市場的多頭,以規避價格下跌的風險。
例:5月份供銷公司與橡膠輪胎廠簽訂8月份銷售100噸天然橡膠的合同,價格按市價計算,8月份期
貨價為每噸 1.25萬元。供銷公司擔心價格下跌,於是賣出100噸天然橡膠期貨。8月份時,現貨價跌至
每噸1.1 萬元。該公司賣出現貨,每噸虧損0.1萬元;又按每噸 1.15 萬元價格買進 100 噸的期貨,
每噸盈利0.1萬元。
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防止了天然橡膠價格下跌的風險。
6. 期貨價格和其標的物價格在期貨合約到期日臨近時將會呈現什麼樣的關系為什麼
通常會期貨價格向標的物現貨價格靠攏的關系,因為期貨的本質是商品的漲跌預測,而臨近交割,持有期貨頭寸的貿易商會以接近現貨的價格成交,沒有一方願意以虧損價格成交,只有接近現貨價雙方才看起來公平!
7. 關於套期保值的問題
作為出口商,遠期收到英鎊,並預期是低估的,也就是預期遠期英鎊升值,也就是遠期收到的英鎊可以兌換到更多的本幣,就不需要做套期保值.
如果預期將來英鎊貶值,則可做遠期套期保值,即將遠期獲得的英鎊即期出售.
如果預期將來英鎊的匯率預料不定,貶值的可能性較大,可以做買入賣出期權的保值.
8. 如何理解期貨價格收斂於現貨價格
某一特定商品或金融工具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受相同經濟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從而它們的變動趨勢大致相同;而且,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在走勢上具有收斂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將逐漸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