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期貨合約最活躍
Ⅰ 我想問下,一般的農產品期貨合約,要空的話空哪個月,要多的話多哪個月比較好呢
空的話最好在2月,多的話最好在9月
Ⅱ 期貨主力合約為什麼是跳著走的
這是合約設計思路決定的。
首先,如果每個月都有合約進入交割,則交易所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因為交割實際上是交易所工作最復雜的一部分。因此在合約的設計上就採取了隔月設立合約的慣例,這樣做是為了降低交割的工作量和提高效率。
其次,我國的春節一般在一月下半月到二月的上半月之間,如果在二月做期貨商品交割的話,則由於春節假期的因素,很多准備工作無法完善,因此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不把二月設為交割月。於是就把交割月都設為單數月份了(1、3、5、7、9、11)。
單對於某些對收獲季節時間性要求較高的農產品期貨,可能會加入一個8月份的合約,以適應現貨商的入庫和加工、貿易需求(也可能根據需求增加其他月份的合約)。
至於和季節無關的大宗國際性期貨商品,比如有色金屬等,都盡可能地和國際上接軌,設立對應月份的合約。
Ⅲ 什麼是農產品期貨望詳細些!
一、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
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最早產生於美國芝加哥。19世紀中葉,芝加哥成為美國國內農產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由於糧食生產特有的季節性,加之當時倉庫不足,交通不便,糧食供求矛盾異常突出。為了改善交易條件,穩定產銷關系,1848年,由82位商人發起,並成功地組建了美國第一家中心交易所,即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此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實現了保證 [被屏蔽廣告]
金制並成立結算公司,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期貨市場。幾十年來,世界農產品期貨市場不斷涌現,如東京穀物交易所、紐約棉花交易所、溫尼伯格商品交易所等。農產品期貨交易的品種有小麥、玉米、大豆、豆粕、紅豆、大米、花生仁等。
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的期貨品種出現。除小麥、玉米、大豆等穀物期貨外,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隨著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紐約、堪薩斯等地出現,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黃油、雞蛋以及後來的生豬、活牛、豬腩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二、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
目前,我國三家期貨交易所中,大連商品交易所與鄭州商品交易所現階段以農產品期貨交易為主。大連商品交易所經批准交易的品種有大豆、豆粕、啤酒大麥,玉米期貨的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完成,有望於近期上市;鄭州商品交易所批准交易的品種有小麥、綠豆、紅小豆、花生仁。大商所的大豆品種是目前國內最活躍的大宗農產品期貨品種,大商所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世界非轉基因大豆期貨交易中心和價格發現中心。
截止2002年底,大商所共有會員191家,客戶69000餘個,其中糧食企業約1500家。黑龍江、吉林兩個糧食主產省,幾乎縣縣都有至少一兩個糧食企業,長年從事大商所大豆、玉米期貨套期保值業務。
三、大商所主要農產品現貨基礎
東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糧食商品總量佔全國糧食商品總量的20%左右;玉米商品總量約佔全國玉米商品總量的30%;大豆商品總量佔全國大豆商品總量的一半以上。
大連是我國最大的糧食中轉樞紐和糧食流通集散中心之一,擁有遠東地區最大的糧食碼頭——北良新港,全國最大的糧食倉庫及東北最大的糧食現貨批發市場,形成一個龐大而完備的糧食儲運、加工、貿易、進出口企業群。大連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背靠東北糧食生產基地,地處糧食集散中心,大連期貨市場建立在相對成熟的現貨市場基礎之上,根基堅實。
四、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經濟功能
(1)期貨市場的第一個功能是風險轉移。
價格風險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在商品市場上,乾旱、洪水、戰爭、政治動亂、暴風雨等等各種情況變化會傳遍世界各地,並直接影響商品的價格。激烈的市場競爭會導致價格在較短時期內大幅度波動。與供求相關的風險因素還包括一些商品收獲的季節性和需求的季節性。由供求的不可預測所帶來的潛在價格風險是市場經濟所固有的,也是買主和賣主無法抵禦的。
期貨合約是通過交易所達成的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期貨合約對商品的買賣數量、預期交貨時間和地點以及產品質量都有統一的規定。事實上除了價格以外,期貨合約的所有方面都有統一的規定。正因如此,期貨合約對於那些希望未雨稠繆、保證不受價格急劇變化影響的套期保值者來說是具有吸引力的。農產品生產易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氣候條件的影響,風險性強,通過期貨合約這個有用的工具,農民、糧食企業以至消費者都能對農產品市場做出較可靠的估測。
糧食企業、食品加工廠、油脂廠可以利用期貨來更好地管理進貨與銷售,從而提高經營利潤。糧庫經營者可以利用農產品期貨為客戶提供各種變通的銷售方法,使其佔用競爭優勢。農場可以在儲存作物時,利用期貨市場鎖住理想的賣價。飼料公司可以利用農產品期貨來限定最高買價,避免受到飼料原料或飼料價格上漲所造成的影響。任何與農產品生產經營有關的企業都可以利用大商所的農產品期貨來控製成本和提高收入。
當然,期貨合約除了套期保值的作用之外,還有風險投機的作用,各種風險程度不同的期貨合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盈利機會。例如,買賣農產品期貨以從預期的價格變化中牟利。
(2)期貨市場的第二個功能是發現價格。
在市場經濟中,生產經營者根據市場提供的價格信號做出經營決策。價格信號的真實、准確程度,直接影響到他們經營決策的正確性,進而影響經營效益。
在期貨市場產生以前,生產經營者主要是依據現貨市場上的商品價格進行決策,根據現貨價格的變動來調整自身的經營方向和經營方式等。由於現貨交易多是分散的。生產經營者不易及時收集到所需要的價格信息,即使收集到現貨市場反饋的信息,這些信息也是零散和片面的,其准確、真實程度較低,對於未來供求關系變動的預測能力也比較差。當用現貨市場的價格指導經營決策時,現貨價格的滯後性往往會造成決策的失誤。例如,長期以來,我國的糧食流通市場受到糧價低時賣糧難、高時買糧難的困擾,部分原因就是糧食生產經營單位缺乏以遠期價格指導生產銷售的機制。
自期貨交易產生以來,發現價格功能逐漸成為期貨市場的重要經濟功能。所謂發現價格功能,指在一個公開、公平、高效、競爭的期貨市場中,通過期貨交易形成的期貨價格,具有真實性、預期性、連續性和權威性的特點,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出未來商品價格變動的趨勢。
期貨價格能比較准確、全面地反映真實的供給和需求的情況及其變化趨勢,對生產經營者有較強的指導作用。世界上很多生產經營者雖未涉足期貨交易,也沒有和期貨市場發生直接關系,但他們都在利用期貨交易所發現的價格和所傳播的市場信息來制定各自的生產經營決策,例如,生產商根據期貨價格的變化來決定商品的生產規模;在貿易談判中,大宗商品的成交價格往往是以期貨價為依據來確定的。
Ⅳ 目前國內哪些農產品期貨交易比較活躍
從下圖成交持倉比(換手率)來看,農產品里邊棉花最活躍。
Ⅳ 為什麼期貨都是5月份的合約交易最活躍
多數合約是1 5 9月份活躍(農產品),工業品不一樣,經常換月,像銅一個月換一次。交易量集中在少數月份,有的是收獲消費的原因,也有的就是中國期貨市場不夠活躍,所以套保,投機都去交易量大的合約。一般成交量最大那個是主力合約,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資金不斷轉移到新的主力合約。中國期貨市場主要成交量集中在一個合約,這說明市場參與者過少,投機氛圍濃。對比美國市場,你會發現很多月份都有不小的成交量
Ⅵ 誰能詳細給我講講,期貨那些農產品,分別大概都是哪些月份比較活躍。比如豆粕是7到10月這樣
應該就是相關農產品收割的那些月份的最活躍,你也可以上網查看,看成交量比較多的就屬於比較活躍的,如果不知道在哪裡看農產品期貨行情的話建議進「機會007網」期貨欄目,裡面能找到全世界農產品期貨的價格和交易情況。
Ⅶ 期貨合約的活躍合約月份不連續,是什麼原因
這是由交易所規定的可交易合約月份規定的
你開戶的時候 有個小本子 上面寫著那些合約在什麼時候可以交易
Ⅷ 農產品期貨中哪個品種最具有代表性
大豆. 豆1 代碼A
Ⅸ 期貨合約活躍是否.是看交易量還是持倉量.
看成交量,如果成交活躍,成交量會很大。
正確的看盤順序是從宏觀到微觀,也就是按月K線--周K線--日K線--60分鍾--15分鍾的看盤順序來分析盤面。
判斷主力動向最准確的是依靠量價關系的變化。對於現貨來說主要就是價格與持倉量的變化。
價格升、持倉量升,說明是多頭建倉,後市看漲;價格降、持倉量升,說明是空頭建倉,後市看跌;價格升、持倉量降,空頭平倉,這個時候不能追漲;價格降、持倉量降,多頭平倉,這個時候不能殺跌。
風險規避防範的方法就是止損不猶豫。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好交易,賠錢的根源在於沒有交易紀律!剛開始做反都是小賠,正因為沒有及時處理,導致虧損變大,慢慢地把之前的盈利戰果也都剝奪了,這是輸家的共性!找准阻力和壓力位,入場的時候提前設好止損點,交易前做好最壞的打算,這是非常必要的。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加我。
Ⅹ 活躍期貨
1.銅,橡膠,糖,豆類都還比較活躍。目前最活躍的是銅
2.每個品種裡面只有1個合約最活躍,左右著其他月份合約的價格。當然由於基本面的不同,活躍度肯定也不同
3.9月到期活躍的都是農產品。大豆最明顯,一般大豆就是炒1,5,7,9四個月份,這和全球大豆主產區的播種和收獲時間相對應,炒得是一個預期
金屬就是一個月接著一個月炒
4.0909到期以後救活出現1009,明年的這個時候1009就應該是活躍的了。
現在接下來活躍的是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