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豆交易者在現貨與期貨
⑴ 關於套期保值的幾個題目,請大家幫幫我
1、四月份開始種植大豆,可以視為四月份持有的是大豆多頭。那麼要進行套期保值(賣出套期保值),需要賣出70噸11月份到期的大豆期貨合約。所以應該選A。估計答案是錯了。
2、基差是最近的現貨價格跟對應產品最近月份期貨合約的價格差,公式是:現貨價格—期貨價格,所以上面就是800-810=-10,那個十一月份是干擾你的。
3、買入套期保值是指套期保值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買入與其將在現貨市場上( )的現貨商品數量相等,交割日期將近或相同的該商品期貨合約。
首先要明確買入套期保值的概念。買入套期保值是指投資者現在持有的是現貨空頭,在未來他想要買入現貨,也就是持有現貨多頭。為了防止未來現貨價格上漲導致經濟損失,投資者現在需要買入期貨合約(現在持有期貨多頭)。我想你現在迷惑的就是這個期貨合約的數量了。投資者買入的期貨合約數量要和未來買入的現貨數量相同。所以上面那道題應該是「買入」。
買入套保實例:
9月份,某油廠預計11月份需要100噸大豆作為原料。當時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該油廠對該價格比較滿意。據預測11月份大豆價格可能上漲,因此該油廠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上漲,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風險,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套期保值交易。交易情況如下表:
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9月份 大豆價格2010元/噸 買入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90元/噸
11月份 買入10手(100噸)大豆 賣出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130元/噸
價格為2050元/噸
套利結果 虧損40元/噸 盈利40元/噸
最終結果 凈獲利40*100-40*100=0
可以看一下上面的實例。9月份買入的期貨數量是10手(現在)。11月份買入的現貨也是10手(將來)。所以買入套期保值現在買入的期貨數量應該與將來買入的現貨數量相同。說了很多不知道你明白了么
4、我是用每個選項減去+2的,看哪個大於零哪個就是獲利,小於零就是虧損,等於零就是持平。不知道有沒有道理。你可以自己再想想。
5、貌似1手銅期貨是5噸吧。書上應該有說的。
⑵ 期貨計算題~~~~~~~~~~~~~~~~~~~~~~~~~~~~~~~~~~~~~~~~~~~~~·某大豆交易者在現貨價與期貨價分別為50.50
第一題:基差-10.8變成-18.8減小8買入期貨套保獲利8(或者你假設一個不變,另一個變化來計算,更容易理解)
第二題:買入期權看漲?行權獲利15減去權利金60虧損45
⑶ 「期貨」與「現貨」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簡單地將現貨和期貨歸為一類,其實現貨和期貨還是有比較多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屬性不同
現貨交易的標的是當前市面上已經存有的實際貨物,現貨電子交易,是將現有的貨物(現貨)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在網上按照一定的標准通過集合競價來統一的撮合成交,商品貿易屬性大於金融屬性。
期貨交易的標的是未來的貨物,當前還不存在的貨物,是指將未來的貨物以一種標准化的遠期合約,進行撮合競價,金融屬性大於商品貿易屬性。
二、交易合約不同
期貨交易的合約更偏工業用料,也有金融資產,而現貨交易的合約則包括農產品、中葯材、金屬等各種基礎用品。
四、保證金比例不同
期貨市場保證金比例在5%-10%左右,保證金比例較低,杠桿較大,同時放大了投資的風險與收益。現貨市場保證金通常在20%左右,特殊情況(連續漲跌停板,臨近交割等)會增加保證金,杠桿適中,風險適中。
五、交易基數不同
期貨市場的最小單位是手,一般情況下,每手合約代表10噸甚至更多的貨物,即期貨市場交易基數是以噸計算,門檻較高,而現貨電子交易市場最小單位是批,每批合約代表幾千克至幾百千克的貨物,即交易基數是以千克計算,門檻較低。
【最重要的區別】:一是交易時間不同,現貨一般都有22小時交易,而期貨則只有9小時交易時間。二是期貨有漲跌幅限制,現貨沒有,國內的期貨沒有跟國際接軌,國際期貨交易時間段不同,現貨與國際接軌,現貨的保證金低於期貨的保證金。
期貨是合約制,就是到期交割,有個合約到期日,規定到期必須交割。現貨沒有,只要賬戶有足夠資金,是可以一直持有。
⑷ 求期貨從業資格歷年考試真題
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這個我才測試過,你去上學吧在線考試下載吧,裡面不僅有歷年真題,還有考前押題的,祝你考試順利
⑸ 期貨計算題:高獎勵!求高手幫忙!!某投資者在5月份以20元/噸權利金賣出一張9月到期,執行價格為1200元/
1: 1200>1130 1000<1130.所以總利潤=20+10=30
2:1550*(1+(0.06-0.02)*90/360)=1565.5
3:50.50-61.30=-10.80 -10.80<18.80.盈利=18.8-10.8=8
4:權利金10 敲定價格670,達到680盈虧平衡。
5:貼現=100-93.76=6.24% 成交價格100*(1-(6.24%/4))=99.44
懶得寫了
⑹ 期貨題目
在不考慮交易成本的情況下,贏利=3*(2560-2500)*10+2*(2530-2500)*10=2400
問題2:2400/5/10=48。2500+48=2548。當價格上漲到2548元每噸時,平倉,才能保證自己不虧損
⑺ 期貨與現貨的區別是什麼
一、屬性不同
現貨交易的標的是當前市面上已經存有的實際貨物,現貨電子交易,是將現有的貨物(現貨)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在網上按照一定的標准通過集合競價來統一的撮合成交,商品貿易屬性大於金融屬性。
期貨交易的標的是未來的貨物,當前還不存在的貨物,是指將未來的貨物以一種標准化的遠期合約,進行撮合競價,金融屬性大於商品貿易屬性。
二、交易合約不同
期貨交易的合約更偏工業用料,也有金融資產,而現貨交易的合約則包括農產品、中葯材、金屬等各種基礎用品。
三、保證金比例不同
期貨市場保證金比例在5%-10%左右,保證金比例較低,杠桿較大,同時放大了投資的風險與收益。現貨市場保證金通常在20%左右,特殊情況(連續漲跌停板,臨近交割等)會增加保證金,杠桿適中,風險適中。
四、交易基數不同
期貨市場的最小單位是手,一般情況下,每手合約代表10噸甚至更多的貨物,即期貨市場交易基數是以噸計算,門檻較高,而現貨電子交易市場最小單位是批,每批合約代表幾千克至幾百千克的貨物,即交易基數是以千克計算,門檻較低。
五、交易方式不同
現貨交易一般是一對一談判簽訂合同,具體內容由雙方商定,簽訂合同之後如不能履行台同,就要訴諸法律。期貨交易是以公開、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交易,一對一談判交易(或稱私下對沖)被視為違法。
六、交易場所不同
現貨交易一般分散進行,如糧油、日用工業品、生產資料都是由一些貿易公司、生產廠商、消費廠家分散進行交易的,只有一些生鮮和個別農副產品是以批發市場的形式進行集中交易。但是,期貨交易必須在交易所內依照法規進行公開、集中交易,不能進行場外交易。
七、結算方式不同
現貨交易是貨到款清,無論時間多長,都是一次或數次結清。期貨交易由於實行保證金制度,必須每日結算盈虧,實行LT日盯市制度。
(7)某大豆交易者在現貨與期貨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與股市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期貨可以雙向交易,期貨可以買多也可賣空。價格上漲時可以低買高賣,價格下跌時可以高賣低買。做多可以賺錢,而做空也可以賺錢,所以說期貨無熊市。
對期貨交易國家不徵收印花稅等稅費,唯一費用就是交易手續費。國內三家交易所手續在萬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經紀公司的附加費用,單邊手續費亦不足交易額的千分之一。(低廉的費用是成功的一個保證)
⑻ 請問:現貨和期貨有什麼區別
期貨交易是一種集中交易標准化遠期合約的交易形式。即交易雙方在期貨交易所通過買賣期貨合約並根據合約規定的條款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量和質量的商品的交易行為。期貨交易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商品所有權的轉移,而是通過買賣期貨合約,迴避現貨價格風險。期貨交易是在現貨交易基礎上 發展起來的、通過在期貨交易所內成交標准化期貨合約的一種新型交易方式。
現貨交易是指買賣雙方以實物交割為目的的商品交易方式。按其交割時間不同,可分為即期現貨交易和遠期現貨交易。即期現貨交易是現買現賣,錢貨兩訖,即由擁有商品准備立即出售的賣方和擁有貨幣但想立即得到商品的買方直接見面,即時成交。遠期現貨交易,亦即現貨遠期合同交易,是一種「成交在先,交割在後」, 即買賣雙方先通過簽訂合同達成交易契約,在未來某一確定時間再進行交割的交易方式。
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的區別:
1. 買賣的直接對象不同
現貨交易買賣的直接對象是商品本身,有樣品、有實物、看貨定價。
期貨交易買賣的直接對象是期貨合約,是買進或賣出多少手或多少張期貨合約。
2. 交易的目的不同。現貨交易是一手錢、一手貨的交易,馬上或一定時期內獲得或出讓商品的所
有權,是滿足買賣雙方需求的直接手段
期貨交易的目的一般不是到期獲得實物,套期保值者的目的是通過期貨交易轉移現貨市場的價格風
險,投資者的目的是為了從期貨市場的價格波動中獲得風險利潤。
3. 交易方式不同
現貨交易一般是一對一談判簽訂合同,具體內容由雙方商定,簽訂合同之後不能兌現,就要訴諸於
法律。
期貨交易是以公開、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交易。一對一談判交易(或稱私下對沖)被視為違法。
4. 交易場所不同
現貨交易一般不受交易時間、地點、對象的限制,交易靈活方便,隨機性強,可以在任何場所與對
手交易。
期貨交易必須在交易所內依照法規進行公開、集中交易,不能進行場外交易。
5. 商品范圍不同
現貨交易的品種是一切進入流通的商品,而期貨交易品種是有限的。主要是農產品、石油、金屬商
品以及一些初級原材料和金融產品。
6. 結算方式不同
現貨交易是貨到款清,無論時間多長,都是一次或數次結清。
期貨交易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必須每日結算盈虧,結算價格是按照成交價加權平均來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