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期貨在金融市場的作用
① 綜合分析各類金融產品在經濟中的作用(主要是債券,股票,期貨,期權等)。
首先,講一下三者的共同點,他們對發行者來講都有一種籌集資金的融資功能。對投資者來講他們都可能帶來一定的經濟回報,當然風險,收益是隨品種各異的。對市場來講他們最為投資融資產品的一種,能增加投資產品的品種,活躍和調節金融市場。對政府來講通過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出台,加強監管部門對這些金融產品監管,來調控國民經濟的發展。
先講債券:根據發行主體的不同可分為政府債券和公司債券,其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國債。作為國家發行債券一般是用來融資,比如用此去建設高速公路,鐵路等投資大,回報周期長的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這些工程的建設還能起到增加就業,促進建材等商品的消費,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另外作為國家發行債券還有一種回籠貨幣的作用,當國家發行的人民幣過多,市場上的熱錢很多,容易引起經濟過熱,引發通貨膨脹等經濟問題,國家通過發行債券,回籠市場上流通過多的貨幣。而作為企業發行的公司債券主要是為企業發展融資,同時因為債券是以公司的信譽發行的,還能起到增加公司信譽,擴大公司影響力的作用。
其次股票:股票是上市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的一種以股份為保障的票據。在為公司募集資金的同時,還能擴大公司影響力,通過股票價格的增長來增加公司的資產和品牌價值。他還能通過股權激勵(將公司股票按百分比分配給員工,讓員工感覺到公司的發展與自己的切身利益相關)的機制,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公司的發展。
再來將期貨:期貨可分為商品期貨,股指期貨等。他作為一種在普通投資產品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金融衍生品,能更加豐富金融市場的投資方式和手段。而他作為一種期貨合約,能使公司避免因現貨價格波動給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例如一家紡織公司需要大量的棉花,而他一時間又沒有那麼多資金購買,而且買下大批量棉花的存儲成本會給企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而這這是期貨正好可以解決他的問題,只要他同棉花期貨商,交上一定的保證金,約定未來棉花的交易價格和數量,到期付錢交貨就可以啦。
當然以上因為時間,篇幅等原因的限制我只是大體講了一下他們主要的經濟作用,如果還有什麼疑問,歡迎來我空間留言,我們進行交流與學習!
② 金融期權與金融期貨的區別
你好,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的區別:
(1)基礎資產不同。一般地說,凡可作期貨交易的金融工具都可作期權交易。然而,可作期權交易的金融工具卻未必可作期貨交易。
(2)交易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金融期貨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對稱,即對任何一方而言,都既有要求對方履約的權利,又有自己對對方履約的義務。而金融期權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存在著明顯的不對稱性,期權的賣方只有權利沒有義務,而期權的賣方只有義務沒有權利。
(3)履約保證不同。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均需開立保證金賬戶,並按約定繳納履約保證金。而在金融期權交易中,只需期權出售者開立保證金賬戶並繳納保證金。
(4)現金流轉不同。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在成交時不發生現金收付關系,但在成交後,由於實行逐日結算制度,交易雙方將因價格的變動而發生現金流轉。而在金融期權交易中,在成交時,期權購買者為取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必須向期權出售者支付一定的期權費,但在成交後,除了到期履約外,交易雙方將不發生任何現金流轉。
(5)盈虧特點不同。理論上說,金融期貨交易中雙方潛在的盈利和虧損都是無限的。期權購買者在交易中的潛在虧損是有限的,僅限於所支付的期權費,而可能取得的盈利卻是無限的,相反,期權出售者在交易中所取得的盈利是有限的,僅限於所收取的期權費,而可能遭受的損失卻是無限的。
(6)套期保值的作用和效果不同。利用金融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在避免價格不利變動造成損失的同時,也必須放棄若價格有利變動可能獲得的利益。利用金融期權進行套期保值,若價格發生不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又可通過放棄期權來保護利益。
③ 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
歷史資料可以參考《期貨期權入門》第三版,和《日本蠟燭圖技術》,日本人首先開始交易稻米期貨.
④ 期權期貨市場經濟功能的利與弊
期貨期權市場的經濟功能
期貨和期權是與股票不同的市場,它們並不產生或者破壞資產價值,而僅僅起到傳遞資產價值的作用。這即是我們常說的「零和游戲」——一方的贏利必是他方的損失。因而,事實上,期貨與期權市場可以承擔起分散風險的功能。
1?風險控制。市場中的套保者極力想降低來自現貨市場的風險,即在擁有資產時希望能在市場價格下跌時獲得保護,而在需要於未來某時買入資產時則希望自己能夠避免因未來市場價格上漲而受到損失。
與此同時,市場中的投機者則正在利用套保者所極力避免的風險來產生利潤。投機者就是要使風險增加。當然,為此他們也扮演著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重要角色。因為如果沒有他們,套保者就找不到可交易的對象來實現其套期保值的目的。
2?價格發現。期貨市場能夠反映出市場對標的資產價格的未來期望。期貨合約的現價即意味著交易者希望標的資產在未來某一時刻所能具有的價格。
3?期貨與期權市場的其他優點。
(1)能夠分散風險即意味著投資者可以選擇在其所能夠承受的風險程度內進行交易,因此更易於吸引資金。(2)提供融資杠桿,例如,投資者可以很容易通過支付600美元的保證金購買到價值100萬美元的歐洲美元銀行存款證明。(3)提供較低的交易成本。(4)提供優於現貨市場的資金流動性:期貨與期權市場均可以提供比現貨市場更容易的賣空機制。(5)為市場提供又一投機工具。
⑤ 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的區別是什麼
有以下區別:
1、定義不同。金融期貨,英文名稱Financial Futures,是指交易雙方在金融市場上,以約定的時間和價格,買賣某種金融工具的具有約束力的標准化合約。以金融工具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
金融期權,英文financial option,是一份合約,是以期權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指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期權交易的合約。
2、標的物不同。在實踐中,只有金融期貨期權,而沒有金融期權期貨,即只有以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權交易,而沒有以金融期權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交易。
3、作用不同。人們利用金融期權進行套期保值,若價格發生不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可通過執行期權來避免損失;若價格發生有利變動,套期保值者又可通過放棄期權來保護利益。
(5)期權期貨在金融市場的作用擴展閱讀:
二者相似的功能。金融期權與金融期貨有著相似的功能。從一定的意義上說,金融期權是金融期貨功能的延續和發展,具有與金融期貨相同的套期保值和發現價格的功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控制風險的工具。
⑥ 金融期權的功能是什麼 期貨交易的功能是什麼
期權,是用少量的錢買一種權利 理論上風險最大隻是損失權利金,若看對方向獲利可觀
期貨交易功能概括起來2點 第一是套期保值 幫助企業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第二是價格發現 投機者介入市場承擔價格波動風險獲取收益
⑦ 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有什麼區別 說得盡量簡單些 謝謝
期貨是指現在進行買賣,但是在將來進行交收或交割的標的物。期權是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力,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指權利金)後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指美式期權)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指歐式期權)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指履約價格)向賣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力,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
⑧ 請問一些關於金融期權期貨的知識
金融期貨指是交易雙方在金融市場上,以約定的時間和價格,買賣某種金融工具的具有約束力的標准化合約。
金融期權是以期權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指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期權交易。具體地說,其購買者在向出售者支付一定費用後,就獲得了能在規定期限內以某一特定價格向出售者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的權利。
股指期貨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
⑨ 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的區別請舉例說明。。。謝謝
一、標的物不同
1、金融期貨:只有金融期貨期權,而沒有金融期權期貨,即只有以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權交易,而沒有以金融期權合約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交易。一般而言,金融期權的標的物多於金融期貨的標的物。
2、金融期權:一般地說,凡可作期貨交易的金融商品都可作期權交易。然而,可作期權交易的金融商品卻未必可作期貨交易。
二、對稱性不同
1、金融期貨:金融期貨交易的雙方權利與義務對稱,即對任何一方而言,都既有要求對方履約的權利,又有自己對對方履約的義務。
2、金融期權:金融期權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存在著明顯的不對稱性,期權的買方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而期權的賣方只有義務而沒有權利。
三、履約保證不同
1、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均需開立保證金賬戶,並按規定繳納履約保證金。
2、金融期權交易中,只有期權出售者,尤其是無擔保期權的出售者才需開立保證金賬戶,並按規定繳納保證金,以保證其履約的義務。
四、現金流轉不同
1、金融期貨交易雙方在成交時不發生現金收付關系,但在成交後,由於實行逐日結算制度,交易雙方將因價格的變動而發生現金流轉,即盈利一方的保證金賬戶余額將增加,而虧損一方的保證金賬戶余額將減少。當虧損方保證金賬戶余額低於規定的維持保證金時,他必須按規定及時繳納追加保證金。
2、金融期權交易中,在成交時,期權購買者為取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必須向期權出售者支付一定的期權費;但在成交後,除了到期履約外,交易雙方格不發生任何現金流轉。
五、盈虧特點不同
1、金融期貨交易雙方都無權違約也無權要求提前交割或推遲交割,而只能在到期前的任一時間通過反向交易實現對沖或到期進行實物交割。
而在對沖或到期交割前,價格的變動必然使其中一方盈利而另一方虧損,其盈利或虧損的程度決定於價格變動的幅度。因此,從理論上說,金融期貨交易中雙方潛在的盈利和虧損都是無限的。
2、金融期權交易中,由於期權購買者與出售者在權利和義務上的不對稱性,他們在交易中的盈利和虧損也具有不對稱性。從理論上說,期權購買者在交易中的潛在虧損是有限的,僅限於所支付的期權費,而可能取得的盈利卻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