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現貨強弱
Ⅰ 期貨轉現貨與實物交割如何比較
實物交割,會使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在接近交割日內,二者價格趨向一至,有效制止了期貨過分投機,同時期貨又給現貨價格提供了有利的指導作用。
Ⅱ 期貨和現貨相比較那個比較穩妥
1、交易對象不同:現貨交易的范圍包括所有商品;而期貨交易的對象是由交易所制訂的標准化合約。合約中的各項條款,如商品數量、商品質量、保證金比率、交割地點、交割方式以及交易方式等都是標准化的,合約中只有價格一項是通過市場競價交易形成的自由價格。
2、交易目的不同:在現貨交易中,買方是為了獲取商品;賣方則是為了賣出商品,實現其價值。而期貨交易的目的是為了轉移價格風險或進行投機獲利。剛開始期貨交易時,可能一些念頭會闖入你的腦海:"如果我作為買方或賣方進行某一合約的交易,當合約期滿而我不得不提供這種商品時,我該怎麼辦呢?我到哪兒獲得交割所需的全部大豆?實際上,這並沒有什麼好擔憂的。在全部期貨交易中只有不到1%的交易需交割。作為交易者,你只要確保在合約交割前平倉就行了。
Ⅲ 期貨基差和期現差的區別
這個期現差的確是用期貨減去現貨。至於為什麼不用指數基差要用期現差,只能說是同花順比較偏向股票類型的行情軟體,這種表達更容易讓人理解升貼水,對於大部分做股指期貨的人來說,很多都只有股票交易經驗,對於商品期貨的基差之類沒有太多概念。一般做期貨或商品期貨多數是不會用同花順軟體的,國內期貨主流用的普遍是文華財經、博易大師這類行情軟體。
一般來說,無論升水還是貼水,隨著期貨合約時間的減少,期貨合約價格最終會向現貨價格靠攏,至於期貨與現貨如何靠攏會是多樣性的。由於期貨合約還未到期,不同月份的期貨合約價格的走勢也會分化表現,有時會呈現近強遠弱或近弱遠強(近指的可能是近月合約或現貨,遠指的是遠月合約),這很可能摻雜了某些因素導致市場對價格預期不同形成的。
Ⅳ 基差強弱是什麼意思
基差是某一特定商品於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差。它的計算方法是現貨價格減去期貨價格。若現貨價格低於期貨價格,基差為負值;現貨價格高於期貨價格,基差為正值。基差的內涵是由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所構成的價格差異所決定的。
反映著持有成本或儲蓄某一商品由某一段時間至另一時間的成本,包括儲藏空間,利息與保險費。儲藏費用是儲存商品所支付的實際支出,它一般隨時間與地區而異。
(4)期貨現貨強弱擴展閱讀:
基差的不確定性被稱為基差風險,降低基差風險實現套期保值關鍵是選擇匹配度高的對沖期貨合約。
基差風險與對沖平倉時的基差直接相關,當投資者持有現貨,持有期貨短頭寸對沖,對沖平倉日基差擴大,投資者將盈利;相反,當投資者未來將買入某項資產,持有期貨長頭寸對沖,對沖平倉日基差擴大,投資者將虧損。
基差的變化對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從套期保值的原理不難看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是用基差風險替代了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
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之初與結束套期保值之時基差沒有發生變化,就可能實現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者在交易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基差的變化,並選擇有利的時機完成交易。
同時,由於基差的變動比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各自本身的波動要相對穩定一些,這就為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基差的變化主要受制於持有成本,這也比直接觀察期貨價格或現貨價格的變化方便得多。